第47章 高考結束
8日上午九點,桂自治區2016年高考,文綜考試正式開始。
按照試卷的順序,佘淮這次沒有跳著做,國際政壇、民生、環境等,都是政治和地理的題目要素,至於歷史,這兩個字已經說明一切了,文綜總體難度係數,中上。
這會兒,佘淮沒有像刷題那樣去追求做題速度,高級三階的知識儲備,足以讓他帶上三分悠閒,先認真審清題目題意之後,再慢慢篩出或給出最合適的答案。
當然,考試時間畢竟有限,他的做題速度也不能真的太慢。
文綜,一科憑藉死記硬背知識點,就能解決百分之四五十題目的科目,對於佘淮這個人形知識存儲器而言,自然是用不著像做數學那樣絞盡腦汁。
也就是在做簡答題的時候,為了多考慮以及精簡答案,才多用了一下腦,畢竟高考答題,和初中中考能答上就給分還是完全不同的。
高考的答題要精簡,涉及的知識點更要準確,意到點沒到,也很難得分。
就好比眼下這道政治題,請結合材料,運用追求真理的知識說明我國科學家是如何發現瘧疾新療法的。
這第一問考的就是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追求真理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具有反覆性,少一個都得扣兩分。
再然後就是團隊精神,協作與繼承創新,再然後就是應用和檢驗了。
看似簡單的問題,有時候沒抓到點,可能答了一大通,但最後卻一分都得不到。
地理答完了,政治答完了,佘淮抬頭看了一眼考場黑板上方掛著的時鐘,還剩40分鐘不到的時間,前面時間花多了,後面的歷史大題得稍微加點速度才行。
歷史大題,問題不大。
考的是近現代華國與西方國家在一些制度上的異同以及發展,然後就是通商口岸開通的益處,最後的選修題,佘淮選擇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第一問是蔡元培在北大推行校務改革的原因,第二問是概括校務改革的特點並評價蔡元培的貢獻。
這題,只要抓住材料,然後總結概括,就把握了答題的關鍵,類似的題型刷得太多了,佘淮直感覺好做得很!雖然不完全是送分,但也沒差。
『文曲星庇護』的特殊加持下,佘淮下筆如有神,答完所有題目,監考老師剛好宣布考試結束還剩10分鐘。
保持著嚴謹的態度,他把試卷從後到前檢查了一遍,除了政治的多選,其他的他是一點都沒多停留。
時間到,安安穩穩等老師收齊了各種東西,宣布了可以離開,佘淮方才跟在其他考生身後一起離開考場。
中午的休息流程,亦如昨日,不過,佘淮問起了父母高考之後要不要在附近旅遊一下再回去。
下午是高考的最後一門科目,英語考試。
這是佘淮除了語文之外,最安心也是最有信心能拿高分的科目,滿分不敢保證,高分還是很輕鬆的,英語,掌詞彙量多者無憂,這就是應試考試的固有問題。
從聽力到閱讀理解,到完形填空,再到選詞填空,他花費了一個半小時。
還剩最後的寫作部分,這裡是有兩題,一是修改,二是寫作。
修改考的是詞彙和語法,這點對於佘淮而言一點難度都沒有,然後寫作是按要求寫一封道歉郵件,向你的好友Bob表明不能按約一起去書店的歉意以及理由,最後就是另約時間。
這樣式的作文寫作,他都要寫出條件反射了,都沒思考,他提筆就是一個寫。
『Dear Bob...』。
『I'm sorry to say that I cannot go to the bookstore with you on Friday afternoon,.....』。
『I shouould be available any time......』.
'Yours,'。
『Li Hua』。
吹了一下答題卡上的墨跡,佘淮看了一眼外面變得細雨綿綿的天空,嘖,這怎麼年年高考都要下雨呢!
明明上午還是萬里晴明來著,也不知道是不是下雨有特殊的加持,上頭不會是有專人算過吧?不然怎麼年年高考的時間都下雨。
回過頭來,檢查了一遍答題卡與試卷,然後按收卷的順序整理好,放在課桌中間偏上的位置,佘淮便手托下巴,繼續看向窗外感慨了起來。
重生後的再次高考,到這一刻就結束了。
也意味著他一直不停的前進步伐走到了第一個階段的節點,後面會如何,佘淮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一定比前世更加的好,起點也更高,儘管最終去哪,他依舊還沒決定。
高考能遊刃有餘地渡過,家中如今的情況也是總體穩定趨向更好的未來,僅這些,他就覺得不虛此行了。
當然,這僅是一點點眼前的改變,而他要的,卻有更多還在未來等著。
「鈴~~~!!!」
下午五點,急促的鈴聲迴蕩在各個只考兩天的全國高考考點空間中,至此,高考結束啦!
有如魚入大海一般,各個考場中的考生們走出考場後都是難掩心中的喜意,考得好與壞,都是後面的事,總之現在就一個詞,那就是高興了再說!
多的,等開心完再找時間度量。
走出考場的那一瞬間,佘淮感覺自己的腳步都輕快了許多,身上的擔子,也莫名的輕了。
和陳錦鵬一道有說有笑的下了樓,道個別,他便快步走向校門,和早就在門口翹首以盼的佘維斌以及許秋琴匯合。
天空,這時候也是停了雨。
剛考完,考場還不能進去,還要等清點考卷並押送試卷離開,蒼中才能對外開放,時間應該在半小時左右。
高考都考完了,也沒啥要忙的事,所以邊和父母聊天,佘淮邊等著可以進去的時間。
來都來了,在走之前總得去看一下兒子待過的新學校,順便感受一下裡面的文化氛圍,畢竟他們現在生活也挺順的,是時候提升一下內在涵養了。
聊著聊著,看著幾輛特殊車輛駛出蒼中校門,該撤走的人和東西也都撤走後,佘淮就帶著佘維斌和許秋琴走了進去。
別人都在忙著收拾東西離校,就他們仨是來學校漫步參觀的,這份悠閒狀態還真讓不少家長都側目一看。
沒住校,書本啥的也早就搬回賓館了,這會兒的佘淮還真就閒得很,賓館是明天退房,不過他們卻不是立刻就回去。
佘家小店,現在有四姐以及大伯母有空在看著,所以也用不著他父母倆操心。
另外都出來了,佘淮也是乾脆帶他們玩兩天再回去。
這段時日,他也是從同學們口中了解了不少梧州值得去的好去處,不用走多遠,就在這市內附近走走,舒緩一下心情就回去。
蒼中,佘淮後面應該會再回來一次,畢竟他現在算是蒼中的畢業生,江教那邊已經沒他的學籍了,不過後面的畢業典禮倒是可以回去。
走走停停,蒼中也沒多少好逛的地方,就走走幾個有點歷史或者是有點故事的地方,然後就回到了大門口,一家三口就準備告別蒼中。
沒曾想,剛到門口,佘淮他們就碰上了陳錦鵬一家。
「後面,有啥安排?」
父母輩聊父母輩的,佘淮跟陳錦鵬自然是聊他們各自的。
「安排?在家畫個畫,幫一下忙,然後等高考成績出來唄!你呢?」
「嘖,你這安排好像還挺悠閒的哈,大學霸的生活就是規律,我啊,到外面玩玩,報個駕校,把駕駛證考了先,說不定後面可以開車上學,對了,你準備去哪所學校?」
「還沒想好,但大概率去BJ」。
「哎,這就是學霸的煩惱嘛,我等凡人終究是不可企及啊!」
「說人話!」
「.....」。
「我爸讓我在桂區上大學!」
行吧,兩粵地區的家長多數都這樣,佘淮沒啥好說的。
辭別陳錦鵬一家,在賓館附近吃了個晚飯,佘淮就開始收拾東西,先把衣服收好,然後再是把複習資料啥的挑挑揀揀,沒必要帶走的乾脆留給賓館老闆娘她老媽賣廢品,至於日用品,佘維斌他們也帶了個行李箱的說,有地方放。
一夜無話,翌日上午十點,佘淮一家退了房,離開了賓館,然後坐車前往他們放鬆心情的第一站,龍母廟。
許秋琴說啥都要去拜一拜,沒辦法,去就去吧。
車上,佘淮也是忙著跟王旺達還有徐美嬌幾人在他們的聊天群里聊著,高考話題那是誰都沒提,儘是聊假期去哪玩了。
在得知佘淮已經開始了之後,沒有意外,他陷入了群情激憤的討伐中。
無奈應下數個要求,這事才算是過去。
龍母廟,位於桂江之濱,緊靠江邊,離華國騎樓城只有1公里距離,剛好也是在佘淮他們的旅行路線上,進廟參觀是收費的,不過此行本就是為了進去看看,沒等父母猶豫,佘淮就掏錢買了票。
他有學生證,剛好有折扣。
古廟本身不大,只是後面開發為旅遊景區擴建了很多建築,掩蓋了其本身所有的文物古蹟的那種歷史感,但依山面水的環境,也值得走一走吧。
正殿拜拜龍母像,然後去了右側的傅大將軍殿,又走了右側的龍太子殿,無一例外,許秋琴都讓父子倆跟著一起拜了拜。
本來佘淮還想著會不會激發個類似能得『文曲星庇護』的特殊任務,所以拜拜的時候也是挺認真的,只是最終結果,註定是要讓他失望。
『文曲星庇護』還真的很不錯,看了一眼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標籤詞條,佘淮甚是惋惜。
一連兩天沒怎麼歇的旅行,直把佘維斌和許秋琴搞得比種了一天的地還要累,到後面反正佘淮說要再去哪裡,夫妻倆那是把頭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說啥都要回去了。
拗不過,佘淮只好買了回羊城的高鐵票,在高考後的第三天,正式離開待了三周多的桂自治區WZ市,返回南粵平江市的那個邊遠山區小鎮,臨海鎮,也是他們家在的地方。
折騰大半天,回到家裡的佘淮,正式開始了他悠閒的假期時光.....才怪。
佘家兩兄弟的新房正式落成了,內裝都已悉數完成,因為沒用啥膠阿漆的,都是貼的瓷磚,所以用不著散什麼甲醛。
不過散味還是有必要的,另外,廚房改建工程也要在一周後開始,佘淮一回來就要忙的事情還真不少。
首先就是給新家來個大掃除,三層的鄉村小別野,單是樓梯的紅木式扶手,抹灰就讓他整得腰酸背痛,然後還有地面清洗,又要掃又要拖的,那是一刻都停不下來。
不過打掃完之後,還是挺有成就感的,就是他跟王旺達他們約著去玩的時間又要再往後延一下。
打掃完畢,各式家電家具啥的也是悉數進場,這一波,佘淮估摸著佘維斌夫妻倆半輩子的積蓄出去了三分之二以上。
好在佘家小店一個月能進帳不少分紅,算是少了一點危在破產邊緣的緊迫感,不然他感覺,這會兒佘維斌得在農田裡掄鋤頭掄到冒煙。
就算小店如今生意不錯,佘維斌也沒落下家裡的幾畝菜地,另外,他現在都有了把小店擴大的念頭。
想法比佘淮還要猛,那就是搞出臨海鎮第一家大型生鮮超市,地址就選在了新市場前面尚未開發的路口右邊那塊地。
搞頭,佘淮自然是知道有,因為臨海鎮現在也就兩家算是大一點的百貨超市,一家在新市場左手後頭,一家在舊鎮上面,有競爭壓力,但不算大。
前世臨海鎮的第一家集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和零食日用百貨的大型生活超市,要在兩年後才出現,而它的主體,就是如今新市場後頭的百貨超市。
而在四五年後,臨海鎮雖然常住人口少了,但是大型超市卻是變成了七八家,而小型商店更是多了不知道多少。
主要原因之一,是臨海旁邊的兩個市都通了城際軌道,加上高速路的發展,臨海剛好處在兩個地方的十五公里經濟圈的中間。
交通三角區的優勢,在日後是日漸增大的,再加上後面臨海落地了一個世界最精密的中微子實驗站。
紅利,是有且充分的,就是這個攤子有點大,佘淮覺得自家老爸搞不定。
按照試卷的順序,佘淮這次沒有跳著做,國際政壇、民生、環境等,都是政治和地理的題目要素,至於歷史,這兩個字已經說明一切了,文綜總體難度係數,中上。
這會兒,佘淮沒有像刷題那樣去追求做題速度,高級三階的知識儲備,足以讓他帶上三分悠閒,先認真審清題目題意之後,再慢慢篩出或給出最合適的答案。
當然,考試時間畢竟有限,他的做題速度也不能真的太慢。
文綜,一科憑藉死記硬背知識點,就能解決百分之四五十題目的科目,對於佘淮這個人形知識存儲器而言,自然是用不著像做數學那樣絞盡腦汁。
也就是在做簡答題的時候,為了多考慮以及精簡答案,才多用了一下腦,畢竟高考答題,和初中中考能答上就給分還是完全不同的。
高考的答題要精簡,涉及的知識點更要準確,意到點沒到,也很難得分。
就好比眼下這道政治題,請結合材料,運用追求真理的知識說明我國科學家是如何發現瘧疾新療法的。
這第一問考的就是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追求真理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具有反覆性,少一個都得扣兩分。
再然後就是團隊精神,協作與繼承創新,再然後就是應用和檢驗了。
看似簡單的問題,有時候沒抓到點,可能答了一大通,但最後卻一分都得不到。
地理答完了,政治答完了,佘淮抬頭看了一眼考場黑板上方掛著的時鐘,還剩40分鐘不到的時間,前面時間花多了,後面的歷史大題得稍微加點速度才行。
歷史大題,問題不大。
考的是近現代華國與西方國家在一些制度上的異同以及發展,然後就是通商口岸開通的益處,最後的選修題,佘淮選擇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第一問是蔡元培在北大推行校務改革的原因,第二問是概括校務改革的特點並評價蔡元培的貢獻。
這題,只要抓住材料,然後總結概括,就把握了答題的關鍵,類似的題型刷得太多了,佘淮直感覺好做得很!雖然不完全是送分,但也沒差。
『文曲星庇護』的特殊加持下,佘淮下筆如有神,答完所有題目,監考老師剛好宣布考試結束還剩10分鐘。
保持著嚴謹的態度,他把試卷從後到前檢查了一遍,除了政治的多選,其他的他是一點都沒多停留。
時間到,安安穩穩等老師收齊了各種東西,宣布了可以離開,佘淮方才跟在其他考生身後一起離開考場。
中午的休息流程,亦如昨日,不過,佘淮問起了父母高考之後要不要在附近旅遊一下再回去。
下午是高考的最後一門科目,英語考試。
這是佘淮除了語文之外,最安心也是最有信心能拿高分的科目,滿分不敢保證,高分還是很輕鬆的,英語,掌詞彙量多者無憂,這就是應試考試的固有問題。
從聽力到閱讀理解,到完形填空,再到選詞填空,他花費了一個半小時。
還剩最後的寫作部分,這裡是有兩題,一是修改,二是寫作。
修改考的是詞彙和語法,這點對於佘淮而言一點難度都沒有,然後寫作是按要求寫一封道歉郵件,向你的好友Bob表明不能按約一起去書店的歉意以及理由,最後就是另約時間。
這樣式的作文寫作,他都要寫出條件反射了,都沒思考,他提筆就是一個寫。
『Dear Bob...』。
『I'm sorry to say that I cannot go to the bookstore with you on Friday afternoon,.....』。
『I shouould be available any time......』.
'Yours,'。
『Li Hua』。
吹了一下答題卡上的墨跡,佘淮看了一眼外面變得細雨綿綿的天空,嘖,這怎麼年年高考都要下雨呢!
明明上午還是萬里晴明來著,也不知道是不是下雨有特殊的加持,上頭不會是有專人算過吧?不然怎麼年年高考的時間都下雨。
回過頭來,檢查了一遍答題卡與試卷,然後按收卷的順序整理好,放在課桌中間偏上的位置,佘淮便手托下巴,繼續看向窗外感慨了起來。
重生後的再次高考,到這一刻就結束了。
也意味著他一直不停的前進步伐走到了第一個階段的節點,後面會如何,佘淮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一定比前世更加的好,起點也更高,儘管最終去哪,他依舊還沒決定。
高考能遊刃有餘地渡過,家中如今的情況也是總體穩定趨向更好的未來,僅這些,他就覺得不虛此行了。
當然,這僅是一點點眼前的改變,而他要的,卻有更多還在未來等著。
「鈴~~~!!!」
下午五點,急促的鈴聲迴蕩在各個只考兩天的全國高考考點空間中,至此,高考結束啦!
有如魚入大海一般,各個考場中的考生們走出考場後都是難掩心中的喜意,考得好與壞,都是後面的事,總之現在就一個詞,那就是高興了再說!
多的,等開心完再找時間度量。
走出考場的那一瞬間,佘淮感覺自己的腳步都輕快了許多,身上的擔子,也莫名的輕了。
和陳錦鵬一道有說有笑的下了樓,道個別,他便快步走向校門,和早就在門口翹首以盼的佘維斌以及許秋琴匯合。
天空,這時候也是停了雨。
剛考完,考場還不能進去,還要等清點考卷並押送試卷離開,蒼中才能對外開放,時間應該在半小時左右。
高考都考完了,也沒啥要忙的事,所以邊和父母聊天,佘淮邊等著可以進去的時間。
來都來了,在走之前總得去看一下兒子待過的新學校,順便感受一下裡面的文化氛圍,畢竟他們現在生活也挺順的,是時候提升一下內在涵養了。
聊著聊著,看著幾輛特殊車輛駛出蒼中校門,該撤走的人和東西也都撤走後,佘淮就帶著佘維斌和許秋琴走了進去。
別人都在忙著收拾東西離校,就他們仨是來學校漫步參觀的,這份悠閒狀態還真讓不少家長都側目一看。
沒住校,書本啥的也早就搬回賓館了,這會兒的佘淮還真就閒得很,賓館是明天退房,不過他們卻不是立刻就回去。
佘家小店,現在有四姐以及大伯母有空在看著,所以也用不著他父母倆操心。
另外都出來了,佘淮也是乾脆帶他們玩兩天再回去。
這段時日,他也是從同學們口中了解了不少梧州值得去的好去處,不用走多遠,就在這市內附近走走,舒緩一下心情就回去。
蒼中,佘淮後面應該會再回來一次,畢竟他現在算是蒼中的畢業生,江教那邊已經沒他的學籍了,不過後面的畢業典禮倒是可以回去。
走走停停,蒼中也沒多少好逛的地方,就走走幾個有點歷史或者是有點故事的地方,然後就回到了大門口,一家三口就準備告別蒼中。
沒曾想,剛到門口,佘淮他們就碰上了陳錦鵬一家。
「後面,有啥安排?」
父母輩聊父母輩的,佘淮跟陳錦鵬自然是聊他們各自的。
「安排?在家畫個畫,幫一下忙,然後等高考成績出來唄!你呢?」
「嘖,你這安排好像還挺悠閒的哈,大學霸的生活就是規律,我啊,到外面玩玩,報個駕校,把駕駛證考了先,說不定後面可以開車上學,對了,你準備去哪所學校?」
「還沒想好,但大概率去BJ」。
「哎,這就是學霸的煩惱嘛,我等凡人終究是不可企及啊!」
「說人話!」
「.....」。
「我爸讓我在桂區上大學!」
行吧,兩粵地區的家長多數都這樣,佘淮沒啥好說的。
辭別陳錦鵬一家,在賓館附近吃了個晚飯,佘淮就開始收拾東西,先把衣服收好,然後再是把複習資料啥的挑挑揀揀,沒必要帶走的乾脆留給賓館老闆娘她老媽賣廢品,至於日用品,佘維斌他們也帶了個行李箱的說,有地方放。
一夜無話,翌日上午十點,佘淮一家退了房,離開了賓館,然後坐車前往他們放鬆心情的第一站,龍母廟。
許秋琴說啥都要去拜一拜,沒辦法,去就去吧。
車上,佘淮也是忙著跟王旺達還有徐美嬌幾人在他們的聊天群里聊著,高考話題那是誰都沒提,儘是聊假期去哪玩了。
在得知佘淮已經開始了之後,沒有意外,他陷入了群情激憤的討伐中。
無奈應下數個要求,這事才算是過去。
龍母廟,位於桂江之濱,緊靠江邊,離華國騎樓城只有1公里距離,剛好也是在佘淮他們的旅行路線上,進廟參觀是收費的,不過此行本就是為了進去看看,沒等父母猶豫,佘淮就掏錢買了票。
他有學生證,剛好有折扣。
古廟本身不大,只是後面開發為旅遊景區擴建了很多建築,掩蓋了其本身所有的文物古蹟的那種歷史感,但依山面水的環境,也值得走一走吧。
正殿拜拜龍母像,然後去了右側的傅大將軍殿,又走了右側的龍太子殿,無一例外,許秋琴都讓父子倆跟著一起拜了拜。
本來佘淮還想著會不會激發個類似能得『文曲星庇護』的特殊任務,所以拜拜的時候也是挺認真的,只是最終結果,註定是要讓他失望。
『文曲星庇護』還真的很不錯,看了一眼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標籤詞條,佘淮甚是惋惜。
一連兩天沒怎麼歇的旅行,直把佘維斌和許秋琴搞得比種了一天的地還要累,到後面反正佘淮說要再去哪裡,夫妻倆那是把頭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說啥都要回去了。
拗不過,佘淮只好買了回羊城的高鐵票,在高考後的第三天,正式離開待了三周多的桂自治區WZ市,返回南粵平江市的那個邊遠山區小鎮,臨海鎮,也是他們家在的地方。
折騰大半天,回到家裡的佘淮,正式開始了他悠閒的假期時光.....才怪。
佘家兩兄弟的新房正式落成了,內裝都已悉數完成,因為沒用啥膠阿漆的,都是貼的瓷磚,所以用不著散什麼甲醛。
不過散味還是有必要的,另外,廚房改建工程也要在一周後開始,佘淮一回來就要忙的事情還真不少。
首先就是給新家來個大掃除,三層的鄉村小別野,單是樓梯的紅木式扶手,抹灰就讓他整得腰酸背痛,然後還有地面清洗,又要掃又要拖的,那是一刻都停不下來。
不過打掃完之後,還是挺有成就感的,就是他跟王旺達他們約著去玩的時間又要再往後延一下。
打掃完畢,各式家電家具啥的也是悉數進場,這一波,佘淮估摸著佘維斌夫妻倆半輩子的積蓄出去了三分之二以上。
好在佘家小店一個月能進帳不少分紅,算是少了一點危在破產邊緣的緊迫感,不然他感覺,這會兒佘維斌得在農田裡掄鋤頭掄到冒煙。
就算小店如今生意不錯,佘維斌也沒落下家裡的幾畝菜地,另外,他現在都有了把小店擴大的念頭。
想法比佘淮還要猛,那就是搞出臨海鎮第一家大型生鮮超市,地址就選在了新市場前面尚未開發的路口右邊那塊地。
搞頭,佘淮自然是知道有,因為臨海鎮現在也就兩家算是大一點的百貨超市,一家在新市場左手後頭,一家在舊鎮上面,有競爭壓力,但不算大。
前世臨海鎮的第一家集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和零食日用百貨的大型生活超市,要在兩年後才出現,而它的主體,就是如今新市場後頭的百貨超市。
而在四五年後,臨海鎮雖然常住人口少了,但是大型超市卻是變成了七八家,而小型商店更是多了不知道多少。
主要原因之一,是臨海旁邊的兩個市都通了城際軌道,加上高速路的發展,臨海剛好處在兩個地方的十五公里經濟圈的中間。
交通三角區的優勢,在日後是日漸增大的,再加上後面臨海落地了一個世界最精密的中微子實驗站。
紅利,是有且充分的,就是這個攤子有點大,佘淮覺得自家老爸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