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崇正書院入學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青想不想給自己的科舉之路,來一個小三元?

  答案是肯定的。

  不然,豈不是給穿越者丟臉了嘛。

  只不過,這小三元那也不是說能考中就能考中,還真的就穿越者光環加身了。

  顧青就算是覺得自己有著過目不忘的能力,那也不能說百分百就能考中。

  自從開始讀書,確定走上科舉之路開始,那也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日夜攻讀、勤練書法。

  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這些都不過是科舉的基本知識點,還有大明律、詔告等。

  春風學堂裡面的那個藏書閣中的書籍,顧青幾乎是全都看了一遍。

  就這,他也不敢斷定自己在這一次的府試中,能夠取得第一名。

  以縣案首之名,只要是不出岔子,應該是能夠進入乙榜,又或者是摸一摸甲榜。

  可誰知道,竟然會成為甲榜第一名,也就是府試的案首。

  眾人聽到湯世懋的回應。

  還以為他就是顧青呢。

  當即有不少人跑過來,想要看看這一次的府案首是何等英姿。

  應天府貢院前的差役們也邁步走過來,似乎要帶著府案首前往府衙那邊,面見知府。

  湯世懋見到這般陣仗,也是連忙咽了一口唾沫,隨即連忙推出顧青,解釋道:「顧青在此!」

  「這位便是江浦縣顧家村學子顧青!」

  吳顯、徐傑站在一旁,連忙點頭道:「啊,對對對,這位便是江浦縣顧家村學子顧青!」

  「他還是我們江浦縣的縣案首呢!」

  差役這時候也走上前來,抱拳道:「小相公,請。」

  顧青深呼吸一口氣。

  多多少少還是稍微有那麼一點兒緊張的。

  「嗯。」

  「還請幾位差爺帶路。」

  差役們見到顧青竟然如此沉穩,並且還如此知禮,倒是稍微有了那麼一點兒好感。

  顧青走了一步。

  才想起來什麼。

  連忙介紹道:「幾位差爺,這位乃是我爹,這幾位乃是我的同窗好友,不知道,能不能讓他們也一同前往。」

  「到了地方,在外面等候著就行,不會讓差爺為難。」

  領頭的差役連忙說道:「小相公說的哪裡話,不麻煩,不麻煩。」

  然後又讓開了一點兒位置,伸手道:「幾位,請。」

  顧老三雙眼其實還有一些失神。

  到現在還沒回過神。

  卻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緊緊地跟著顧青。

  他一個只會種地,並且是從七八歲開始下地,跟在顧老頭的後面撿麥穗,摘棉花。

  從此之後,就是五更天起床下地幹活,午時回家吃個飯,下午繼續,有時候,天都黑了,還在地里忙活。

  就這麼過了二十多年。

  突然之間,他兒子開始讀書,然後只用了一年的時間,考了個縣案首,這也就算了。

  如今又成了府案首。

  一切恍如夢幻。

  等到見到了應天府府衙的朱門,見到了這高大氣派的應天府府衙。

  顧老三的眼神之中,終於是多了一些其他的神色,更多的,還是緊張、畏懼……。

  他一個平頭老百姓。

  連縣衙都沒進去過呢。

  如今,卻能跟著顧青一起,進入應天府的府衙!

  吳顯、徐傑、湯世懋、王澄宗四人也是一樣,沒有想到過自己有一天,也能踏入應天府府衙。

  身子微微地縮著,有一些拘束,眼神卻亂瞟著。

  唯有顧青,神態自然、腳步堅定、眼神之中儘是淡然之色,一點兒都沒有看出來,他的緊張之感。

  如此表現,看的幾個差役也是咂舌不易。

  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心性如此沉穩的少年郎呢!

  等到了府衙之中。


  顧老三、吳顯、徐傑、湯世懋、王澄宗五人就被差役請去了旁邊的廂房裡面候著。

  對方還送上來了茶水和果脯,也算是相當禮遇了。

  而之所以如此。

  自然是覺得顧青這位府案首不簡單,如此沉穩,將來成就必定不小。

  先結一個善緣嘛。

  顧青被帶著走進了中堂,見到了坐在首位上的應天府知府汪宗伊、李贄、許守謙、沈節甫四人。

  「學生顧青,見過大人。」

  汪宗伊自從顧青出現在他視野之中,就一直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

  發現顧青一路走進來,都是四平八穩、舉止得體,神情自然。

  倒也滿意地捋了捋鬍鬚。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此話何解?」汪宗伊直接當場出題。

  引得眾人紛紛看向顧青,想要聽一聽他能否快速地回答上來。

  顧青起身,稍微檢索了一下這句話的出處,便開口道:「夫「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此語出自《大學》一書,乃曾子所傳之道,亦儒家推己及人、忠恕待人思想之精髓也。」

  「學生解此語,當從理義、人情、世事三者詳論之。」

  「首論理義。此語之意,在於闡明……吾輩當以此為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絜矩之道行於世,則天下大同可期也。」

  顧青在一路走來,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並且也想到了各種可能。

  汪宗伊當場再考一次,來一個面試,也是顧青的猜測之一,甚至是覺得很有可能。

  便已經有了思想準備,所以這會兒,對答還算是流暢。

  以此言乃儒家忠恕之道,絜矩之法,人際交往之要義來破題。

  以理義明之,以人情察之,以世事驗之,無往而不通來承題……以故當以絜矩之道行於世,以和諧共處為旨歸,則天下大同可期也來束股。

  可以說。

  顧青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直接當場再一次作出來一篇還算是中規中矩的八股文。

  汪宗伊雙目炯炯有神,看向顧青,就好像是在看著一塊璞玉一樣。

  「解的好。」

  「解的好啊!」

  汪宗伊大為高興。

  就連許守謙、沈節甫二人也是有一些意外,未曾想到,在這應天府還能遇上這麼一位才智聰慧的少年郎。

  汪宗伊當即就問道:「你可願進入崇正書院讀書?」

  崇正書院當今太僕少卿耿定向聯合了諸多學者於嘉靖四十一年創建,位於應天府的清涼山東麓半坡上,乃是現在應天府最有名的學院之一。

  可以說,如果能夠進入崇正書院讀書。

  此後科舉之路將會更加的平坦。

  顧青思索了一下,躬身施禮道:「多謝大人抬愛,學生願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