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四月十六府試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起雨來,出行也就不是那麼方便了。

  特別是這城西之地,本就是坑坑窪窪的破石磚路,現在一腳下去,石磚中的水直接濺起來。

  帶著一股味道的渾濁髒水,直接能灌到鞋子裡面。

  大家也都不太願意出去了,寧願站在屋檐下,聽著嘩啦啦的滴水聲,讀著聖賢書。

  就是這江南的雨,下起來斷斷續續,連綿不絕。

  雨勢看起來小的時候出門,等走到半路上,這雨勢不知不覺就變大了。

  當你覺得雨勢太大,找個地方躲一會兒吧。

  它又慢慢地變小了,甚至是還晴了。

  春雨貴如油。

  對於農戶們來說,這樣的一場春雨,下起來才舒服。

  就這麼下了十幾天。

  距離府試也就只有十二天的期限。

  還在應天府的考生們是越來越緊張了。

  一開始,大家還會在秦淮河周邊遊玩,甚至是去了附近的一些廟宇。

  夫子廟、雞鳴寺、大報恩寺等,也因為這一次的府試,賺了一波香火錢。

  後來因為下起了春雨,出行不便,大家也都收了心,開始在住所中讀書、練字。

  而這雨停了。

  太陽也出來了。

  學生們卻還是在住所中讀書、練字,徹底收了心,開始臨陣磨槍。

  顧青卻帶著吳顯、徐傑等人,上午讀書,下午遊歷整個應天府城,了解應天府的布局,也了解這時候的一些風土人情。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應天府知府汪宗伊的政績。

  「五天的時間,我們走遍應天府大部分地區,也詢問過當地的販夫走卒。」

  「現在,我們可以一人來說一條,應天府知府汪大人的治理之法了。」

  「吳顯,你先來。」

  顧青打算以這種方法來帶著大家了解整個應天府,甚至是了解執政之理念。

  最關鍵的是了解汪宗伊。

  他不僅僅是出題人,還是閱卷者。

  只有了解了這位應天府知府之後,才能想到破題之法,才能通過這一次的府試。

  吳顯想了想,說道:「節儉為民,汪大人上任之後就減除了不少不合理的賦稅。」

  「不僅如此,還禁止官員鋪張浪費,以節省開支。」

  顧青等人點了點頭。

  接著便是徐傑。

  「減輕刑罰、推行寬平,就比如獄卒多用重枷,以施囚犯,其頭號者,至重三百斤,為期至二月,已百無一全。」

  「如此重刑,若是用在那些惡貫滿盈之人身上,倒也理所應當,可區區一蟊賊,卻要用此重罰,多少有一些違背常理。」

  「汪大人則是廢除了不少重刑,推行寬平,若有悔改之心,當只以廷杖罰之。若是再犯,則加重刑罰,若是罪責重大,自當直接斬首示眾、明正典刑。」

  「刑罰有度,百姓服之。」

  「應天府有此知府,乃是應天府百姓們的福氣,我大明有此社稷之臣,也是我大明的福氣。」

  這幾天,隨著顧青一起,看到了不少以前從未見到過的食物,也聽到了不少以前未曾聽到的內容。

  誰能想到,僅僅是吃個鴨血粉絲湯,就能從店家的嘴裡,聽到不少消息呢?

  誰又能想到,在樊樓的那一樓吃個飯,坐了一個時辰不到,就能聽到不少人談論的內容呢?

  誰又能想到,僅僅是一文錢,就能讓一個行腳商,給他們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呢?

  所聞即所得。

  這也讓他們對於應天府知府汪宗伊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對於應天府的整體情況也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

  以前,只能是從書本上得到知識。

  然而,書本上的大道理、聖人之言,終究是形上學的道理。

  想要更加全面的認知,還是要接觸這個時代,了解這個時代,感受這個時代。

  顧青前世是生活在一個信息流的時代,一個手機,就能夠讓他每天獲得很多很多的信息。


  很快就能建立起來對於所處的世界的一些認知。

  然而,現在的他沒了手機,想要了解這個大明時代,想要了解應天府的全貌。

  那就只能是親自去問、去看、去打聽、去想辦法獲取信息。

  徐傑之後,則是湯世懋,此人也有一些才學,也有一些見識,認為汪宗伊上任之後,做到了政吏清明。

  「絕常例、禁包攬、革加頭、省自運、復帶徵,廢除一些侵害百姓利益的成法,重新核定各種稅費,於各徵收錢糧數目,並在府衙門口張榜公布,以示監督。」

  「這等做法,這等心胸就非常人所能及也。」

  汪宗伊能夠把自己徵收了多少稅費,各縣交上來多少稅費,大部分的明細,直接張榜公布,讓所有人看的清清楚楚。

  僅此一點,就已經是很多官員都不能比的了。

  畢竟,在這時候,官員們在收稅,以及漕運等等只要是能撈一筆的地方,絕對不會手軟。

  如此這般層層撈一筆,進入國庫的稅費,肯定要比當地交上去的少很多。

  而朝廷下發的錢財,到了地方上,也沒有多少。

  全部都進入了官員們的口袋裡面!

  汪宗伊把自己應天府的稅費直接張榜公布,上面的官員就沒辦法撈了。

  一旦交上去的數目不對。

  肯定是要調查的,真要是查出來,不僅烏紗帽不保,甚至是還會遭受剝皮酷刑。

  這可是太祖皇帝專門制定的針對貪官污吏的刑罰。

  造反之罪頂多是凌遲處死。

  而貪官污吏卻會被剝皮。

  不過嘛,就算是如此酷刑,還是擋不住官員們伸手,畢竟只要是掌控了規則。

  這種酷刑就落不到他們的頭上來。

  五人,你一言,我一語,總結著汪宗伊在應天府任知府期間的政績,也都是頗有收穫。

  再然後,就是最後幾天的衝刺了。

  大家都開始練習寫著各種雜文、各種策論。

  互相指出對方存在的一些問題,又或者是對方的優點。

  顧青這是直接把自己考公時候,在培訓班裡面的那一套,直接給用到了科舉上。

  如何審題,如何歸納總結、如何答題。

  四月十五日。

  天色漸黑。

  顧青等人就直接上床睡覺了。

  一直到三更天。

  宵禁的鼓聲響起,才被一夜未眠的顧老三叫起來。

  洗漱、收拾一番。

  和吳顯等人匯合,一起前往貢院那邊。

  路上吃了一點兒昨天準備的乾糧,到了貢院這邊的時候,已經是蒙蒙亮了。

  火把直接照亮了半邊天。

  應天府貢院前方則是人山人海,嘈雜一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