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屠龍
「我在試圖探尋黑霧後面的秘密。」
呂通司選擇講出,同時觀察他們的反應,這些人都是沉默。
「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都選擇,這樣做。或是受某種來自未知的感知,或是內心深處的好奇……」
老旦,現實中是張老太,她莫名笑幾聲,道:「不過,最後他們都死了啊。老嫗算是知道,為什麼黑霧選擇你來帶領我們,你遠比我們更加「敏感」……」
對於這點,有人坦然,有人眼中有異。
他們早已有意料,戲丑逐漸成長,未來勢必在黑霧的掌握能力上徹底高出他們,屆時只能活在他的陰影下。
而這樣的情況,自然有好有壞。
呂通司道:「你們也說過,像我們這種的怪物,即便不願滲入過深,但潛意識裡總在尋覓,拯救什麼。」
眾人點頭。
接下來,呂通司讓他們無需擔心自己,讓這場戲會,正常進行下去。
卓青怡,其實已經從剛才的話,猜出戲丑提的是羅盆村的事。
不過,這事在他們的見證下,才剛發生沒多久時間啊,而這戲丑的消息竟然這麼靈通,對其更加看重幾分。
作為青衣一角的她,身體靠前:「關於您剛才的另一個掌握夢境的夢疫者,有些說辭說的不對,不是……」
身邊的「末」呂通司開口打斷她。
「我兩人,正打算跟各位說這事!其實我與青衣,當時在場。」
他在將已經翻譯過來的冊子書文,展示在眾人前面,暗中對她示意噤聲。
卓青怡突然明白,將這事盡數栽在大乘教身上,至少對於他們而言是有利的。
「這上面的內容是利用上次夢會後,專程拜見老旦,一共花費三日時間譯出,不過,呵呵真要說的話,裡面的內容可謂大逆不道,甚至顯露天機。」
「但在下還是決定,免費為各位在這裡,展讀出來。」
「畢竟這是一個死在雍國官方手裡的夢疫鬼,特意整理出來數百年前留在世上的「遺書」,算是對我們的最後警示,以防落得與他一樣下場。」
「末」呂通司,這一言出來。
瞬間讓會上不少人,對於這個初來駕到的新人,生出好感。
這冊子,大部分是古雍兵的絕筆。
當然,其中摻雜著部分古冀文,主要記錄槐嶺山勢走向,看行文,大概是布置出壅陣的鎮魔巫師所寫,筆走龍蛇,行雲流水,用詞考究。
那位巫師,其實是冀國出身!
「大部分前面的內容平平無奇,這前後整理出有用信息,也著實花費我不少時間。」
呂通司開始敘說。
「雍國八年,吾領帝命,隨軍被前往一座荒山之中,隨又有三萬兵馬,僅三日而至,大軍駐紮在此。」
「此山巍峨,山勢險峻,稍有不慎便墜險崖,因叢生槐木,故吾將之稱為……槐嶺。」
「這自稱「吾」……各位,應該很容易想到,正是那鎮魔巫師。」
卓青怡看他,不解呂通司為什麼要將上面的「地名」也透露出來。
「接下來,是一些古兵士的書文。」
「這些士兵在山內,又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難以發出,故而書寫成冊,主要記錄對家中妻兒的思念,以及在營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過,後面這段開始,就……」
「我等已經疑惑,雍國初立,既無內憂外患,為何發大軍兵至偏僻地方,如此浩蕩的大軍入山,又因山勢之險,未戰而損百餘人,恐非吉兆。」
「而時常見到軍中有白衣老者,與長官在槐嶺四處,似在尋找什麼。」
「後來,長官開始命我鑿石挖山,又不言原因,我等兵士領命挖山整整數日,可奇怪的事發生了,每每到第二日一看,那些被挖出的深坑竟然恢復如初。」
「這座山有些邪乎,它似乎是活著的……」
「最後,長官命我們暫駐紮山嶺中。」
「常見白衣老者,於危崖邊負手而立,就連一直信賴的長軍,最近也是憂心忡忡,他們在擔心什麼呢?莫非這山中有什麼令人畏懼的東西嗎?」
「最恐怖的是,以往只是山險死人,而現在接連有人病故,七竅流血,死狀極慘。」
「逐漸的,一種莫名恐懼在大軍中蔓延……」
呂通司說到這,停住。
給這裡的人一些消化內容的時間。
不過看起來,這書文里的那恐懼,也蔓延至這裡,形成詭異的寂靜氣氛。
呂通司一想,他的手抬起,利用黑霧,凝聚做出九根造型奇怪的木頭,密密麻麻刻滿赤紅色的符咒。
每根長十丈有餘,看著堅硬無比,如鐵石一般,一端堅銳,一端寬大。
看上去就像是一枚枚巨大的釘子。
「此物名為困龍釘。」
「我與青衣兩人,當初在那兵骨坑底,也只見到其中一柱,但實際上按照道理,在那座山嶺的其他地方,應該還有另外八柱。」
「白衣老者在山勢間將之插入後,湧出無盡的血水,與此同時,整座山都微微顫動起來,山間鳥獸紛紛逃離,山中隱隱傳出聲響,若隱若現,似野獸悲鳴,又似怪物怒吼……」
老旦這時開口:「那座山嶺果然是龍脈!」
「初時這兩人,本欲讓三萬之餘的兵士挖斷龍脈,斷此地風水,不料龍脈有靈,竟能自行恢復!」
「且龍脈為天地孕育而成,故行此事者,已遭天誅,七竅流血而亡。」
此言出,他們也不著急讓呂通司先說,集體討論起來。
「國有龍脈,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證明王朝命脈,國有龍氣,為何還要命人破壞開掘?莫非,這些兵,其實是叛亂之軍,這下倒也證明為何,在後世的雍國會禍亂至此。」有人在感嘆。
也有人在冷笑:「你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誰說一國只有一條龍脈。」
「真要是這樣,這大洲天下的王朝就只有一個,而現在大洲里輪流來做天子,各據幾州,從古至今幾乎都是這副鳥樣。」
呂通司對說出這話的刀馬點頭:「你說此言,極對。」
「若干年後,若這條槐嶺的龍脈終成,必有一人因其運而生,成大氣運者,必會掘雍國墳墓,傾其根基,奪其江山,取而代之,又成他國。」
「故當時皇帝,命那巫師,攜軍斬斷這條他人龍脈,散盡龍氣,以嚴國祚,使國傳承萬世。」
「所以,書中士兵此行目的,名為開山,實為屠龍。」
呂通司選擇講出,同時觀察他們的反應,這些人都是沉默。
「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都選擇,這樣做。或是受某種來自未知的感知,或是內心深處的好奇……」
老旦,現實中是張老太,她莫名笑幾聲,道:「不過,最後他們都死了啊。老嫗算是知道,為什麼黑霧選擇你來帶領我們,你遠比我們更加「敏感」……」
對於這點,有人坦然,有人眼中有異。
他們早已有意料,戲丑逐漸成長,未來勢必在黑霧的掌握能力上徹底高出他們,屆時只能活在他的陰影下。
而這樣的情況,自然有好有壞。
呂通司道:「你們也說過,像我們這種的怪物,即便不願滲入過深,但潛意識裡總在尋覓,拯救什麼。」
眾人點頭。
接下來,呂通司讓他們無需擔心自己,讓這場戲會,正常進行下去。
卓青怡,其實已經從剛才的話,猜出戲丑提的是羅盆村的事。
不過,這事在他們的見證下,才剛發生沒多久時間啊,而這戲丑的消息竟然這麼靈通,對其更加看重幾分。
作為青衣一角的她,身體靠前:「關於您剛才的另一個掌握夢境的夢疫者,有些說辭說的不對,不是……」
身邊的「末」呂通司開口打斷她。
「我兩人,正打算跟各位說這事!其實我與青衣,當時在場。」
他在將已經翻譯過來的冊子書文,展示在眾人前面,暗中對她示意噤聲。
卓青怡突然明白,將這事盡數栽在大乘教身上,至少對於他們而言是有利的。
「這上面的內容是利用上次夢會後,專程拜見老旦,一共花費三日時間譯出,不過,呵呵真要說的話,裡面的內容可謂大逆不道,甚至顯露天機。」
「但在下還是決定,免費為各位在這裡,展讀出來。」
「畢竟這是一個死在雍國官方手裡的夢疫鬼,特意整理出來數百年前留在世上的「遺書」,算是對我們的最後警示,以防落得與他一樣下場。」
「末」呂通司,這一言出來。
瞬間讓會上不少人,對於這個初來駕到的新人,生出好感。
這冊子,大部分是古雍兵的絕筆。
當然,其中摻雜著部分古冀文,主要記錄槐嶺山勢走向,看行文,大概是布置出壅陣的鎮魔巫師所寫,筆走龍蛇,行雲流水,用詞考究。
那位巫師,其實是冀國出身!
「大部分前面的內容平平無奇,這前後整理出有用信息,也著實花費我不少時間。」
呂通司開始敘說。
「雍國八年,吾領帝命,隨軍被前往一座荒山之中,隨又有三萬兵馬,僅三日而至,大軍駐紮在此。」
「此山巍峨,山勢險峻,稍有不慎便墜險崖,因叢生槐木,故吾將之稱為……槐嶺。」
「這自稱「吾」……各位,應該很容易想到,正是那鎮魔巫師。」
卓青怡看他,不解呂通司為什麼要將上面的「地名」也透露出來。
「接下來,是一些古兵士的書文。」
「這些士兵在山內,又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難以發出,故而書寫成冊,主要記錄對家中妻兒的思念,以及在營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過,後面這段開始,就……」
「我等已經疑惑,雍國初立,既無內憂外患,為何發大軍兵至偏僻地方,如此浩蕩的大軍入山,又因山勢之險,未戰而損百餘人,恐非吉兆。」
「而時常見到軍中有白衣老者,與長官在槐嶺四處,似在尋找什麼。」
「後來,長官開始命我鑿石挖山,又不言原因,我等兵士領命挖山整整數日,可奇怪的事發生了,每每到第二日一看,那些被挖出的深坑竟然恢復如初。」
「這座山有些邪乎,它似乎是活著的……」
「最後,長官命我們暫駐紮山嶺中。」
「常見白衣老者,於危崖邊負手而立,就連一直信賴的長軍,最近也是憂心忡忡,他們在擔心什麼呢?莫非這山中有什麼令人畏懼的東西嗎?」
「最恐怖的是,以往只是山險死人,而現在接連有人病故,七竅流血,死狀極慘。」
「逐漸的,一種莫名恐懼在大軍中蔓延……」
呂通司說到這,停住。
給這裡的人一些消化內容的時間。
不過看起來,這書文里的那恐懼,也蔓延至這裡,形成詭異的寂靜氣氛。
呂通司一想,他的手抬起,利用黑霧,凝聚做出九根造型奇怪的木頭,密密麻麻刻滿赤紅色的符咒。
每根長十丈有餘,看著堅硬無比,如鐵石一般,一端堅銳,一端寬大。
看上去就像是一枚枚巨大的釘子。
「此物名為困龍釘。」
「我與青衣兩人,當初在那兵骨坑底,也只見到其中一柱,但實際上按照道理,在那座山嶺的其他地方,應該還有另外八柱。」
「白衣老者在山勢間將之插入後,湧出無盡的血水,與此同時,整座山都微微顫動起來,山間鳥獸紛紛逃離,山中隱隱傳出聲響,若隱若現,似野獸悲鳴,又似怪物怒吼……」
老旦這時開口:「那座山嶺果然是龍脈!」
「初時這兩人,本欲讓三萬之餘的兵士挖斷龍脈,斷此地風水,不料龍脈有靈,竟能自行恢復!」
「且龍脈為天地孕育而成,故行此事者,已遭天誅,七竅流血而亡。」
此言出,他們也不著急讓呂通司先說,集體討論起來。
「國有龍脈,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證明王朝命脈,國有龍氣,為何還要命人破壞開掘?莫非,這些兵,其實是叛亂之軍,這下倒也證明為何,在後世的雍國會禍亂至此。」有人在感嘆。
也有人在冷笑:「你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誰說一國只有一條龍脈。」
「真要是這樣,這大洲天下的王朝就只有一個,而現在大洲里輪流來做天子,各據幾州,從古至今幾乎都是這副鳥樣。」
呂通司對說出這話的刀馬點頭:「你說此言,極對。」
「若干年後,若這條槐嶺的龍脈終成,必有一人因其運而生,成大氣運者,必會掘雍國墳墓,傾其根基,奪其江山,取而代之,又成他國。」
「故當時皇帝,命那巫師,攜軍斬斷這條他人龍脈,散盡龍氣,以嚴國祚,使國傳承萬世。」
「所以,書中士兵此行目的,名為開山,實為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