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莫岩,諾貝爾文學獎?(6k)
第523章 莫岩,諾貝爾文學獎?(6k)
「是這樣,電影怎麼拍,能讓觀眾快速理解劇情,進入故事中,其實是商業電影很重要的一環。
最好就是第一幕就把主線交待清楚,讓觀眾對後面的劇情有所預期。
如果導演和編劇能出人預料,在後面劇情里創造出讓觀眾覺得新奇的劇情,就更好了。
而國內的很多前輩,因為是文藝電影出身,講故事喜歡收著,也喜歡慢慢的通過故事,來展現人物內心情感。
一些鏡頭、打光、和色彩,都能夠作為表現人物的工具,因此老一代導演們往往在這方面,水平特別高。
這實際上,和商業片是完全不同的邏輯。」
陳凱鴿蹙眉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在鏡頭、色彩、打光上努力,反而是錯的?」
「當然不是,我不也在儘量的學,而且我的電影裡,不也在用這些技巧麼。」
陳麟風看著眾人道,「我說的是思考出發點,和擅長方向的問題,各位都擅長講人物,講情感,但不太會把故事講的簡單易懂又吸引人,這我應該沒說錯吧?」
張一謀悶聲道,「是沒你會講故事。」
如果別人這麼說,那肯定是不服的,但面對眼前這位,有話也變的沒話。
陳凱鴿眉頭緊皺,「小陳你繼續。」
「我覺得吧,幾位對於導演技法的水平已經非常高了,講故事這塊,又一時間不好扭轉過來的話,不如揚長避短。」
「如何揚長避短?」
「這就要說到張導剛拍的片子了,想一個好故事不容易,這放到誰身上都一樣。」
在眾人「說這話之前先看看你自己」的眼神中,陳麟風不慌不忙的說道,
「而歷史中,好的故事,精彩的歷史事件就太多了,只要別自己亂發揮,按著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稍作改編,很輕易的就能出個好劇本。」
陳麟風這樣建議,本心還是想讓這些導演別太快落伍。
至少拍出一些能看的電影來,豐富一下觀眾的觀影選擇,別讓一大堆純爛片占領市場。
更高追求就是,萬一這些導演真煥發第二春,在歷史題材上上手了,也多是一件美事。
陳麟風還挺希望這些導演都支棱起來的。
群星璀璨的時代,陳導皓月當空,總好過陳導腳踢敬老院,或者時無英雄,使陳導成名之類的。
心裡想著這些有的沒的,陳麟風提議道,
「張導擅長大場面,因此他拍了歷史戰爭題材,那陳導呢,你不如也從自己擅長的入手。」
「我擅長的?」陳凱鴿陷入深思。
「我舉個例子,《霸王別姬》是通過程蝶衣等人的人生經歷,來反映歷史變遷,以小襯大,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歷史題材的作品。
那麼咱們換個時代,比如通過李白一生的境遇,來反應盛唐由盛轉衰的歷史,或者換成漢末、南北朝、兩宋之交等等。」
「華夏歷史中有太多的精彩,這不就是天然的素材庫嗎?」
陳凱鴿聽到陳麟風所舉的例子,倒是心中一動,但他很快想到,自己之前拍過《趙氏孤兒》,就是歷史事件,可還是沒有取得想要的成果。
他提出這個疑問,讓陳麟風有些無語,不等他回答,馮曉剛就開口了。
「你那《趙氏孤兒》問題太多了,不說別的,光是敘事節奏就很亂,前面太緊,後面又太散,趙氏子長大的劇情,根本沒必要下筆墨。」
陳凱鴿臉色就是一沉,他有點接受不了被馮曉剛這樣評價。
然後陳麟風就接口了,「確實是這樣,元雜劇《趙氏孤兒》就是把故事重心,放在門客程嬰拯救趙氏子上面,後面趙氏子長大然後復仇,就是一筆帶過。」
「我覺得你當時拍這個故事,要麼如元雜劇版本,以程嬰的視角展開,詳述這段歷史。
要麼以趙氏子展開,描述他的復仇,程嬰的故事,就作為背景。
兩段加一塊,就有點節奏失衡,前面描寫的不夠詳細,後面又有點兒戲。」
這話一出,其他幾人皆點頭,是這個理。
「而且《趙氏孤兒》的故事有點老了,為主公的孩子,犧牲自己的孩子,今人是沒法理解的。」張一謀難得提點了一句。
「沒錯,這個故事在現代,天然不利於宣傳。
雖然陳導你在程嬰交換嬰兒的那段,其實做出了符合現代的改編。
但大眾因為對『趙氏孤兒』這個故事本身的印象在那,很多人是不會特意關注你怎麼改編的。」
幾個導演一頓剖析,把《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失敗的原因,明白的講了出來。
陳凱鴿靜靜的聽完,心裡也有些認可。
當然,他麵皮薄,是不可能嘴上承認的,也就面對眼前這幾位,才能好好聽著。
「小陳你的意思我懂了,也就是說,後面我可以從歷史中取材,然後找人出劇本?」
「嗯。」
「那到時候,能請你幫我看看劇本嗎?」
「嗯……也行,不過我看過之後的劇本,陳導你可別後面又使勁的改啊。」
讓他看劇本,其實就是改劇本加名字的另一種說法,此前幫張一謀看劇本,就是這樣。
「那不會。」
陳凱鴿不吭聲了,他開始想,自己應該選用哪段歷史,哪個故事。
然後,他就想到了小陳此前說起的,盛唐由盛轉衰。
這個時代,應該可以講一講。
張一謀說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國人都有的盛唐情節,總可以了吧。
陳麟風不知道大陳已經有了想法。
他注意到了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江文,今天出乎意料的沉默。
於是陳麟風問道,「江哥,你今天咋回事,這麼安靜?」
「唉,你不知道,我正在發愁新電影的劇本呢。」
江文嘆了口氣,少有的露出憂愁。
自從《讓子彈飛》之後,就打定主意要拍民國三部曲,新劇本出來之後,他突發奇想,將其拿給沒怎麼看過電影的人看,結果不出意料的得了個「看不懂」的回答。
馮曉剛甚是奇異,「這怎麼學起白居易了,你不一向不在意這個嗎?」
江文瞄了他一眼,本不想說,想想在場的都是水平不低的導演,也不怕丟人,遂提了一下。
以前是這樣,但《讓子彈飛》之後,就有點不一樣了。
尤其和小陳在一起聊天次數多了,有句話他深以為然。
「想要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思想,最好通過別人能理解的方式來闡述,不能太驕傲。」
尤其小陳以教員舉例,言說這位寫書,都是用大白話,生怕民眾看不懂,你江文何德何能,比教員還驕傲。
這話說出來,讓江文心裡多少有點變化。
雖然加私貨的想法不變,但如能像《讓子彈飛》一樣,有更多的受眾,也是好的。
可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才發現,如何寫的讓別人好理解,又不會過於淺顯,像是《讓子彈飛》那樣,也不是件容易事。
馮曉剛聽的滿腦子問號,「簡單講故事不就得了,考慮這麼多的嗎?」
江文、張一謀、陳凱鴿齊刷刷的瞥了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得,我就不該多這句嘴。
日常被看不起的馮曉剛自閉了。
「你這樣,先去掉所有隱喻和私貨,把故事主體拆出來,看是不是個邏輯完整的故事。」
「這是民國那個『閻瑞生案』?你這給改成啥了呀,不行不行,故事得大動。」
「……」
隨後,幾個人聽江文講述新劇本的內容,然後盡心盡力給他出謀劃策。
就連馮曉剛也時不時插句嘴。
幾個導演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互相幫忙的模式,儼然成了一個小圈子。
一起坐著聊了大半天后,大家各自散去。
回到家。
沙發上,劉茜茜半躺著,懷裡還抱著小雲喵,一人一貓在聚精會神的看電視。
「看的啥,這麼精神?」
陳麟風往電視的方向一瞄,發現是華央台的《漢字書寫大會》,應該是龍麟出品的節目。
劉茜茜看的認真,只回頭瞅了一眼是自家老公,就又扭回去。
電視上,主持人出題,讓參賽選手寫「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幾句。
都是帶有一些生僻字的古詩詞,但又不太難,應該是剛起步的初級難度。
劉茜茜一聽主持人出題,連忙自己也開始寫寫畫畫。
陳麟風往前走兩步,才發現沙發上還放著個本子,茜茜拿著根筆正用心寫著呢。
看本子上都已經寫了不少了。
陳麟風也不打擾,就坐在茜茜身邊,津津有味的看起來,只是把小雲喵給抱過來,放自己腿上。
小雲喵動都懶得動,依舊將自己窩成團,看著電視上花花綠綠的動靜。
陳麟風撫摸著小雲喵的肚子,想著自家的貓快10歲,應該是個老貓了。
怪不得這兩年,越來越安靜。
想到這裡,他有些惆悵的嘆了口氣。
那邊,劉茜茜剛對完答案,基本全對,她開心的拍了拍手,隨後改變了一下躺姿,枕在陳麟風的大腿上。
順便慵懶的問了句,「你不是和幾個導演聚會吃飯了麼,聊的怎麼樣?」
小雲喵被擠開,罵罵咧咧的「喵」了兩句,隨後跳開,找到自己的貓窩,臥了上去。
陳麟風的惆悵情緒一下被打斷,笑了笑道,「還好,就是正常聊聊接下來要上映的電影,或者以後要拍什麼片子。」
他大概提了提,然後突然想到徐可新電影的事,「對了,徐可導演起意要拍一部仙俠題材的電影,想問你有沒有興趣。」
「演仙子類型的角色嗎?」
「嗯。」
劉茜茜想了想,還真有點興趣。
最近看的電視節目,不是《蠻荒時代》這種上古神話題材,就是《漢字書寫大會》這種和傳統文化相關的,多少勾起了一些類似的心思。
在一起這麼久了,陳麟風大概也能明白她的神情動作都代表什麼意思。
看她有所意動,陳麟風道,「那等徐導劇本寫出來,咱們就看看?」
「嗯……也好。」
聊天的過程中,電視上的主持人已經開始繼續出題了。
劉茜茜「呀」的一聲,又拿起本子,開始寫寫畫畫。
「哎,茜茜,你這個字寫錯了。」
「別說話,你讓我自己來。」
「……」
陳麟風和劉茜茜在家裡歲月靜好的時候,國內電影市場逐漸開始了國慶檔的爭鬥。
但說起來,今年的國慶檔著實有些乏善可陳。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除了《一九四二》,剩下的幾乎都是爛片。
這反倒讓馮曉剛一家獨大了起來。
《一九四二》的首映禮陳麟風去參加了。
當初幾個導演都提了意見,最終的成片,和前世版本差別不小。
整部電影看下來,慘烈的劇情沒怎麼減少,反而還多了一些,故事的內核從經歷苦難,多出了些故事主角們的思考。
這樣一來,電影的整體氣質,產生了不少變化。
看完之後,陳麟風猜測這部片子的票房應該不差。
果然,沒有強力對手,加上電影本身提升不少,而且國慶節的檔期,相對符合影片氣質。
多種因素下來,《一九四二》按照趨勢,最終超過5億票房,應該是妥妥的。
結合著電影成本來看,盈利更是完全沒問題。
而且口碑也著實不賴,某瓣和v站評分,目前都超過了8分。
9月底,10月初這幾天,一些媒體有開始炒作諾獎的新聞。
三四月份,陳麟風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當時這個話題沉寂了一段時間。
但如今,今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了。
很是有一些媒體,想著再拿出來炒一炒。
陳麟風沒在意這個,這才哪到哪,等到10月,結果出來了,如果和前世的結果一樣,那才是大新聞呢。
10月初,韓山平終於沒忍住,打電話叫陳麟風。
「新電影光聽動靜,就沒點別的?咱可是老合作夥伴了,不會把我們給忘了吧。」
「忘倒是沒忘,可這回有點不一樣,正不知道該怎麼和韓總說呢。」
韓山平心裡立馬一個咯噔,「啥情況?」
「是這樣,上回拍《小丑》,我主要是和華納合作,這你也應該知道,換到新電影上,又要和迪士尼合作了,但華納不想下車,這你看……」
韓山平嘴角抽動,「這是又加進來一頭大鱷啊。」
「誰說不是呢,」陳麟風也有些頭疼,「關鍵這倆還有點不愉快,都想多爭取點份額。」
「那你這意思是,不帶國內公司玩了?」
「那倒不至於,我也不是這種人啊,只是份額上,得壓縮一下了。」
隨著國內市場逐漸崛起,陳麟風之前兩部電影,投資份額上,除了自己那份不動,對國內其實是稍微多偏向了一些的。
這點迪士尼當時也沒什麼意見,拍《小丑》時,華納也將規矩順延了下來。
都12年了,《變形金剛》里,都專門出點討好國內的劇情,《鋼鐵俠3》也搞起了特供。
不管這些舉動有沒有用,都是重視的體現。
只不過這回,兩家大佬進來,就顧不得這些了。
韓山平想了想,「要不,我們去和那兩家爭取?」
陳麟風嘴角上撇,「我就是這個意思,韓總,這事還是得你出馬,好萊塢不講究,你把他們給壓下去。」
「去去,哪有那美事,」韓山平沒好氣道,「跟好萊塢六大爭肉吃,那是好爭的嗎?」
「也該爭一爭了,國內市場起來了,也讓他們入場了,好處都有了,那也得立下些新規矩。」
陳麟風道,「不如就從我這部電影開始,想要進入華國市場,總得在方面做出些讓步。」
「你有什麼主意?」
「我看啊,投資可以少占一些,但可以多派點人進組,正好我當導演,組裡也有不少自己人,也不會藏著掖著,你看呢?」
韓山平聽明白些意思了,「你這心可夠大的,不怕養虎遺患?」
「肉都爛在鍋里嘛,再說了,我以後想靠自己拍特效大片,光自己手裡這點人,根本不夠用,得國內有更多的人手才行。」
隨著網際網路大廠陸續進如娛樂圈,陳麟風心裡也開始有些急切。
雖然龍麟在電視劇領域很是帶起一股風潮,看起來形勢還算不錯。
但網際網路大潮下,「ip」「數據」這些概念,也在影視圈流行起來。
雙方都在發力,再不加速,說不定又要搞成前世那個樣子。
「得,我明白了,你這個想法……」韓山平想來想去,最後只蹦出個「很好」的評語。
掛完電話,他忍不住感嘆,「怨不得人能成事,這格局真是越來越大了。」
《驚天魔盜團》的籌備進行的還算順利,道具方面,連帶著艾美麗肯那邊的選景工作也都做好了。
國慶期間,陳麟風還專門花了兩天時間,出國去做了驗收。
10月11日,燕京。
7點晚飯時間,陳麟風和劉茜茜在家邊吃飯邊看電視。
這個時間點也沒什麼可看的,陳麟風調到13台新聞頻道。
不經意間,電視畫面出現一個外國人,屏幕上的字幕顯示,這是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
劉茜茜是能聽懂英文的,她聽著聽著動作就停了。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華國作家莫岩……」
「?」
劉茜茜嘴巴微張,驚愕道,「小風,小風,你聽到了嗎?」
「嗯,聽到了,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了。」陳麟風平靜如常,繼續夾菜吃飯。
「那……」劉茜茜有些遲疑道,「會不會牽扯到你啊。」
「當然會,」陳麟風咽下嘴裡的東西,「有好戲看了。」
他臉上露出看好戲的神情。
前世莫岩領獎沒有什麼可說的,但如今有他鋪墊在前,不知道這位會去領獎嗎?
要不有點文人的骨氣?
陳麟風這邊還算是平靜,外界可是炸了鍋。
瑞典文學院宣布,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頒給莫岩。
全國的媒體都是一震。
怎麼都沒想到莫岩能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時間,媒體們基本都是先發出轉載報導,不管怎麼說,先把消息傳遍全國。
很快,網上就有了相關的視頻和消息。
微博熱搜第一,將「莫岩得諾獎」的詞條,頂到了第一。
v站也把相關視頻放在首頁。
雖然老闆好像跟諾獎不太對付,但基本的新聞操守還是要有的。
消息傳的飛快,這時候正好也是打工人下班、學生放學的時間。
到8點左右,上網的人,大多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全網已經沸騰。
網友們第一時間是開心,畢竟國人能拿諾獎,也是個好事。
但緊接著,很多網友立馬想到了上半年,與諾獎關係甚深的陳麟風。
以及他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事。
陳麟風拒絕了諾獎,然後瑞典那邊就把文學獎頒給了同是華國人的莫岩,這裡面是不是有事啊?
尤其,當時網上傳的最火熱的一段視頻,至今還在網際網路流傳呢。
裡面的有句話:
「如果真有這麼一天,我只希望那位獲獎者能有點骨氣,學習讓保羅薩特,維持自身的純粹,拒絕領獎。」
「如果沒有拒絕的骨氣,那就只能證明,你寫那樣的作品,不是什麼揭露和批判,就是為了向西方世界獻媚。」
視頻中的小陳麟風目視鏡頭,很是認真,仿佛擊穿了時空。
要知道,當年做節目的時候,小陳麟風甚至還舉了例子,裡面就包含有莫岩的名字。
這踏馬問題大發了。
當初的話,現在成真了。
那麼問題來了,現如今,莫岩被選定為今年的文學獎獲得者。
他會去領獎嗎?
或者說,他會認可陳麟風的那段話嗎?
必須要知道,陳麟風可以在半年之前,剛正式拒絕了,不參加諾獎評選的。
後輩年輕人,為了踐行自己的信念,拒絕了諾獎。
那麼前輩呢,前輩是什麼想法?
哪怕再不懂的人,也都知道莫岩現在處於何等尷尬的局面。
節目效果過於強烈,以至於不管是網上的網友,還是現實中的媒體,都感覺,這事有點奇妙。
一時間,甚至沒有媒體敢於隨便發聲。
(本章完)
「是這樣,電影怎麼拍,能讓觀眾快速理解劇情,進入故事中,其實是商業電影很重要的一環。
最好就是第一幕就把主線交待清楚,讓觀眾對後面的劇情有所預期。
如果導演和編劇能出人預料,在後面劇情里創造出讓觀眾覺得新奇的劇情,就更好了。
而國內的很多前輩,因為是文藝電影出身,講故事喜歡收著,也喜歡慢慢的通過故事,來展現人物內心情感。
一些鏡頭、打光、和色彩,都能夠作為表現人物的工具,因此老一代導演們往往在這方面,水平特別高。
這實際上,和商業片是完全不同的邏輯。」
陳凱鴿蹙眉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在鏡頭、色彩、打光上努力,反而是錯的?」
「當然不是,我不也在儘量的學,而且我的電影裡,不也在用這些技巧麼。」
陳麟風看著眾人道,「我說的是思考出發點,和擅長方向的問題,各位都擅長講人物,講情感,但不太會把故事講的簡單易懂又吸引人,這我應該沒說錯吧?」
張一謀悶聲道,「是沒你會講故事。」
如果別人這麼說,那肯定是不服的,但面對眼前這位,有話也變的沒話。
陳凱鴿眉頭緊皺,「小陳你繼續。」
「我覺得吧,幾位對於導演技法的水平已經非常高了,講故事這塊,又一時間不好扭轉過來的話,不如揚長避短。」
「如何揚長避短?」
「這就要說到張導剛拍的片子了,想一個好故事不容易,這放到誰身上都一樣。」
在眾人「說這話之前先看看你自己」的眼神中,陳麟風不慌不忙的說道,
「而歷史中,好的故事,精彩的歷史事件就太多了,只要別自己亂發揮,按著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稍作改編,很輕易的就能出個好劇本。」
陳麟風這樣建議,本心還是想讓這些導演別太快落伍。
至少拍出一些能看的電影來,豐富一下觀眾的觀影選擇,別讓一大堆純爛片占領市場。
更高追求就是,萬一這些導演真煥發第二春,在歷史題材上上手了,也多是一件美事。
陳麟風還挺希望這些導演都支棱起來的。
群星璀璨的時代,陳導皓月當空,總好過陳導腳踢敬老院,或者時無英雄,使陳導成名之類的。
心裡想著這些有的沒的,陳麟風提議道,
「張導擅長大場面,因此他拍了歷史戰爭題材,那陳導呢,你不如也從自己擅長的入手。」
「我擅長的?」陳凱鴿陷入深思。
「我舉個例子,《霸王別姬》是通過程蝶衣等人的人生經歷,來反映歷史變遷,以小襯大,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歷史題材的作品。
那麼咱們換個時代,比如通過李白一生的境遇,來反應盛唐由盛轉衰的歷史,或者換成漢末、南北朝、兩宋之交等等。」
「華夏歷史中有太多的精彩,這不就是天然的素材庫嗎?」
陳凱鴿聽到陳麟風所舉的例子,倒是心中一動,但他很快想到,自己之前拍過《趙氏孤兒》,就是歷史事件,可還是沒有取得想要的成果。
他提出這個疑問,讓陳麟風有些無語,不等他回答,馮曉剛就開口了。
「你那《趙氏孤兒》問題太多了,不說別的,光是敘事節奏就很亂,前面太緊,後面又太散,趙氏子長大的劇情,根本沒必要下筆墨。」
陳凱鴿臉色就是一沉,他有點接受不了被馮曉剛這樣評價。
然後陳麟風就接口了,「確實是這樣,元雜劇《趙氏孤兒》就是把故事重心,放在門客程嬰拯救趙氏子上面,後面趙氏子長大然後復仇,就是一筆帶過。」
「我覺得你當時拍這個故事,要麼如元雜劇版本,以程嬰的視角展開,詳述這段歷史。
要麼以趙氏子展開,描述他的復仇,程嬰的故事,就作為背景。
兩段加一塊,就有點節奏失衡,前面描寫的不夠詳細,後面又有點兒戲。」
這話一出,其他幾人皆點頭,是這個理。
「而且《趙氏孤兒》的故事有點老了,為主公的孩子,犧牲自己的孩子,今人是沒法理解的。」張一謀難得提點了一句。
「沒錯,這個故事在現代,天然不利於宣傳。
雖然陳導你在程嬰交換嬰兒的那段,其實做出了符合現代的改編。
但大眾因為對『趙氏孤兒』這個故事本身的印象在那,很多人是不會特意關注你怎麼改編的。」
幾個導演一頓剖析,把《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失敗的原因,明白的講了出來。
陳凱鴿靜靜的聽完,心裡也有些認可。
當然,他麵皮薄,是不可能嘴上承認的,也就面對眼前這幾位,才能好好聽著。
「小陳你的意思我懂了,也就是說,後面我可以從歷史中取材,然後找人出劇本?」
「嗯。」
「那到時候,能請你幫我看看劇本嗎?」
「嗯……也行,不過我看過之後的劇本,陳導你可別後面又使勁的改啊。」
讓他看劇本,其實就是改劇本加名字的另一種說法,此前幫張一謀看劇本,就是這樣。
「那不會。」
陳凱鴿不吭聲了,他開始想,自己應該選用哪段歷史,哪個故事。
然後,他就想到了小陳此前說起的,盛唐由盛轉衰。
這個時代,應該可以講一講。
張一謀說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國人都有的盛唐情節,總可以了吧。
陳麟風不知道大陳已經有了想法。
他注意到了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江文,今天出乎意料的沉默。
於是陳麟風問道,「江哥,你今天咋回事,這麼安靜?」
「唉,你不知道,我正在發愁新電影的劇本呢。」
江文嘆了口氣,少有的露出憂愁。
自從《讓子彈飛》之後,就打定主意要拍民國三部曲,新劇本出來之後,他突發奇想,將其拿給沒怎麼看過電影的人看,結果不出意料的得了個「看不懂」的回答。
馮曉剛甚是奇異,「這怎麼學起白居易了,你不一向不在意這個嗎?」
江文瞄了他一眼,本不想說,想想在場的都是水平不低的導演,也不怕丟人,遂提了一下。
以前是這樣,但《讓子彈飛》之後,就有點不一樣了。
尤其和小陳在一起聊天次數多了,有句話他深以為然。
「想要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思想,最好通過別人能理解的方式來闡述,不能太驕傲。」
尤其小陳以教員舉例,言說這位寫書,都是用大白話,生怕民眾看不懂,你江文何德何能,比教員還驕傲。
這話說出來,讓江文心裡多少有點變化。
雖然加私貨的想法不變,但如能像《讓子彈飛》一樣,有更多的受眾,也是好的。
可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才發現,如何寫的讓別人好理解,又不會過於淺顯,像是《讓子彈飛》那樣,也不是件容易事。
馮曉剛聽的滿腦子問號,「簡單講故事不就得了,考慮這麼多的嗎?」
江文、張一謀、陳凱鴿齊刷刷的瞥了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得,我就不該多這句嘴。
日常被看不起的馮曉剛自閉了。
「你這樣,先去掉所有隱喻和私貨,把故事主體拆出來,看是不是個邏輯完整的故事。」
「這是民國那個『閻瑞生案』?你這給改成啥了呀,不行不行,故事得大動。」
「……」
隨後,幾個人聽江文講述新劇本的內容,然後盡心盡力給他出謀劃策。
就連馮曉剛也時不時插句嘴。
幾個導演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互相幫忙的模式,儼然成了一個小圈子。
一起坐著聊了大半天后,大家各自散去。
回到家。
沙發上,劉茜茜半躺著,懷裡還抱著小雲喵,一人一貓在聚精會神的看電視。
「看的啥,這麼精神?」
陳麟風往電視的方向一瞄,發現是華央台的《漢字書寫大會》,應該是龍麟出品的節目。
劉茜茜看的認真,只回頭瞅了一眼是自家老公,就又扭回去。
電視上,主持人出題,讓參賽選手寫「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幾句。
都是帶有一些生僻字的古詩詞,但又不太難,應該是剛起步的初級難度。
劉茜茜一聽主持人出題,連忙自己也開始寫寫畫畫。
陳麟風往前走兩步,才發現沙發上還放著個本子,茜茜拿著根筆正用心寫著呢。
看本子上都已經寫了不少了。
陳麟風也不打擾,就坐在茜茜身邊,津津有味的看起來,只是把小雲喵給抱過來,放自己腿上。
小雲喵動都懶得動,依舊將自己窩成團,看著電視上花花綠綠的動靜。
陳麟風撫摸著小雲喵的肚子,想著自家的貓快10歲,應該是個老貓了。
怪不得這兩年,越來越安靜。
想到這裡,他有些惆悵的嘆了口氣。
那邊,劉茜茜剛對完答案,基本全對,她開心的拍了拍手,隨後改變了一下躺姿,枕在陳麟風的大腿上。
順便慵懶的問了句,「你不是和幾個導演聚會吃飯了麼,聊的怎麼樣?」
小雲喵被擠開,罵罵咧咧的「喵」了兩句,隨後跳開,找到自己的貓窩,臥了上去。
陳麟風的惆悵情緒一下被打斷,笑了笑道,「還好,就是正常聊聊接下來要上映的電影,或者以後要拍什麼片子。」
他大概提了提,然後突然想到徐可新電影的事,「對了,徐可導演起意要拍一部仙俠題材的電影,想問你有沒有興趣。」
「演仙子類型的角色嗎?」
「嗯。」
劉茜茜想了想,還真有點興趣。
最近看的電視節目,不是《蠻荒時代》這種上古神話題材,就是《漢字書寫大會》這種和傳統文化相關的,多少勾起了一些類似的心思。
在一起這麼久了,陳麟風大概也能明白她的神情動作都代表什麼意思。
看她有所意動,陳麟風道,「那等徐導劇本寫出來,咱們就看看?」
「嗯……也好。」
聊天的過程中,電視上的主持人已經開始繼續出題了。
劉茜茜「呀」的一聲,又拿起本子,開始寫寫畫畫。
「哎,茜茜,你這個字寫錯了。」
「別說話,你讓我自己來。」
「……」
陳麟風和劉茜茜在家裡歲月靜好的時候,國內電影市場逐漸開始了國慶檔的爭鬥。
但說起來,今年的國慶檔著實有些乏善可陳。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除了《一九四二》,剩下的幾乎都是爛片。
這反倒讓馮曉剛一家獨大了起來。
《一九四二》的首映禮陳麟風去參加了。
當初幾個導演都提了意見,最終的成片,和前世版本差別不小。
整部電影看下來,慘烈的劇情沒怎麼減少,反而還多了一些,故事的內核從經歷苦難,多出了些故事主角們的思考。
這樣一來,電影的整體氣質,產生了不少變化。
看完之後,陳麟風猜測這部片子的票房應該不差。
果然,沒有強力對手,加上電影本身提升不少,而且國慶節的檔期,相對符合影片氣質。
多種因素下來,《一九四二》按照趨勢,最終超過5億票房,應該是妥妥的。
結合著電影成本來看,盈利更是完全沒問題。
而且口碑也著實不賴,某瓣和v站評分,目前都超過了8分。
9月底,10月初這幾天,一些媒體有開始炒作諾獎的新聞。
三四月份,陳麟風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當時這個話題沉寂了一段時間。
但如今,今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了。
很是有一些媒體,想著再拿出來炒一炒。
陳麟風沒在意這個,這才哪到哪,等到10月,結果出來了,如果和前世的結果一樣,那才是大新聞呢。
10月初,韓山平終於沒忍住,打電話叫陳麟風。
「新電影光聽動靜,就沒點別的?咱可是老合作夥伴了,不會把我們給忘了吧。」
「忘倒是沒忘,可這回有點不一樣,正不知道該怎麼和韓總說呢。」
韓山平心裡立馬一個咯噔,「啥情況?」
「是這樣,上回拍《小丑》,我主要是和華納合作,這你也應該知道,換到新電影上,又要和迪士尼合作了,但華納不想下車,這你看……」
韓山平嘴角抽動,「這是又加進來一頭大鱷啊。」
「誰說不是呢,」陳麟風也有些頭疼,「關鍵這倆還有點不愉快,都想多爭取點份額。」
「那你這意思是,不帶國內公司玩了?」
「那倒不至於,我也不是這種人啊,只是份額上,得壓縮一下了。」
隨著國內市場逐漸崛起,陳麟風之前兩部電影,投資份額上,除了自己那份不動,對國內其實是稍微多偏向了一些的。
這點迪士尼當時也沒什麼意見,拍《小丑》時,華納也將規矩順延了下來。
都12年了,《變形金剛》里,都專門出點討好國內的劇情,《鋼鐵俠3》也搞起了特供。
不管這些舉動有沒有用,都是重視的體現。
只不過這回,兩家大佬進來,就顧不得這些了。
韓山平想了想,「要不,我們去和那兩家爭取?」
陳麟風嘴角上撇,「我就是這個意思,韓總,這事還是得你出馬,好萊塢不講究,你把他們給壓下去。」
「去去,哪有那美事,」韓山平沒好氣道,「跟好萊塢六大爭肉吃,那是好爭的嗎?」
「也該爭一爭了,國內市場起來了,也讓他們入場了,好處都有了,那也得立下些新規矩。」
陳麟風道,「不如就從我這部電影開始,想要進入華國市場,總得在方面做出些讓步。」
「你有什麼主意?」
「我看啊,投資可以少占一些,但可以多派點人進組,正好我當導演,組裡也有不少自己人,也不會藏著掖著,你看呢?」
韓山平聽明白些意思了,「你這心可夠大的,不怕養虎遺患?」
「肉都爛在鍋里嘛,再說了,我以後想靠自己拍特效大片,光自己手裡這點人,根本不夠用,得國內有更多的人手才行。」
隨著網際網路大廠陸續進如娛樂圈,陳麟風心裡也開始有些急切。
雖然龍麟在電視劇領域很是帶起一股風潮,看起來形勢還算不錯。
但網際網路大潮下,「ip」「數據」這些概念,也在影視圈流行起來。
雙方都在發力,再不加速,說不定又要搞成前世那個樣子。
「得,我明白了,你這個想法……」韓山平想來想去,最後只蹦出個「很好」的評語。
掛完電話,他忍不住感嘆,「怨不得人能成事,這格局真是越來越大了。」
《驚天魔盜團》的籌備進行的還算順利,道具方面,連帶著艾美麗肯那邊的選景工作也都做好了。
國慶期間,陳麟風還專門花了兩天時間,出國去做了驗收。
10月11日,燕京。
7點晚飯時間,陳麟風和劉茜茜在家邊吃飯邊看電視。
這個時間點也沒什麼可看的,陳麟風調到13台新聞頻道。
不經意間,電視畫面出現一個外國人,屏幕上的字幕顯示,這是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
劉茜茜是能聽懂英文的,她聽著聽著動作就停了。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華國作家莫岩……」
「?」
劉茜茜嘴巴微張,驚愕道,「小風,小風,你聽到了嗎?」
「嗯,聽到了,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了。」陳麟風平靜如常,繼續夾菜吃飯。
「那……」劉茜茜有些遲疑道,「會不會牽扯到你啊。」
「當然會,」陳麟風咽下嘴裡的東西,「有好戲看了。」
他臉上露出看好戲的神情。
前世莫岩領獎沒有什麼可說的,但如今有他鋪墊在前,不知道這位會去領獎嗎?
要不有點文人的骨氣?
陳麟風這邊還算是平靜,外界可是炸了鍋。
瑞典文學院宣布,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頒給莫岩。
全國的媒體都是一震。
怎麼都沒想到莫岩能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時間,媒體們基本都是先發出轉載報導,不管怎麼說,先把消息傳遍全國。
很快,網上就有了相關的視頻和消息。
微博熱搜第一,將「莫岩得諾獎」的詞條,頂到了第一。
v站也把相關視頻放在首頁。
雖然老闆好像跟諾獎不太對付,但基本的新聞操守還是要有的。
消息傳的飛快,這時候正好也是打工人下班、學生放學的時間。
到8點左右,上網的人,大多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全網已經沸騰。
網友們第一時間是開心,畢竟國人能拿諾獎,也是個好事。
但緊接著,很多網友立馬想到了上半年,與諾獎關係甚深的陳麟風。
以及他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事。
陳麟風拒絕了諾獎,然後瑞典那邊就把文學獎頒給了同是華國人的莫岩,這裡面是不是有事啊?
尤其,當時網上傳的最火熱的一段視頻,至今還在網際網路流傳呢。
裡面的有句話:
「如果真有這麼一天,我只希望那位獲獎者能有點骨氣,學習讓保羅薩特,維持自身的純粹,拒絕領獎。」
「如果沒有拒絕的骨氣,那就只能證明,你寫那樣的作品,不是什麼揭露和批判,就是為了向西方世界獻媚。」
視頻中的小陳麟風目視鏡頭,很是認真,仿佛擊穿了時空。
要知道,當年做節目的時候,小陳麟風甚至還舉了例子,裡面就包含有莫岩的名字。
這踏馬問題大發了。
當初的話,現在成真了。
那麼問題來了,現如今,莫岩被選定為今年的文學獎獲得者。
他會去領獎嗎?
或者說,他會認可陳麟風的那段話嗎?
必須要知道,陳麟風可以在半年之前,剛正式拒絕了,不參加諾獎評選的。
後輩年輕人,為了踐行自己的信念,拒絕了諾獎。
那麼前輩呢,前輩是什麼想法?
哪怕再不懂的人,也都知道莫岩現在處於何等尷尬的局面。
節目效果過於強烈,以至於不管是網上的網友,還是現實中的媒體,都感覺,這事有點奇妙。
一時間,甚至沒有媒體敢於隨便發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