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覲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牛繼宗的話,吳應圻頓時大喜。

  雖然他也知道,如果他上奏太上皇,由太上皇下令,自然也能掌握兵權。

  只是,如此一來未免有些得罪人。

  牛繼宗倒是很清醒,越是這種情況下,兵權就越發敏感。

  與其等太上皇開口,還不如現在就主動把兵權交出去。

  這樣還能讓吳應圻留個人情。

  稍作閒聊之後,便立刻有一名太監跑過來傳話,神色有些緊張。

  或許是因為太緊張,一路小跑著過來的時候,差點沒摔倒。

  穆雲輕扶了一下:「夏公公,沒事吧?」

  跑過來傳話的不是旁人,正是崇明帝身旁的大太監夏守忠。

  以往,面對勛貴的時候,都有些傲氣的夏守忠,此時竟然有些緊張。

  這也不奇怪,畢竟外面就是叛軍,而且是無邊無際的數萬人之多。

  一旦被這些人沖入中軍大營,那結果不敢相信,有死無生。

  夏守忠能夠做到六宮大太監的位置,自然不是無用之人。

  事實上,他也經歷過一些陣仗,否則在宮中活不了這麼多年!

  只不過,太監之間的競爭都只是小手段,無非是下黑手,背後耍陰招。

  類似這種真刀真槍的場面,他哪裡見過?真是被嚇壞了!

  「嘁!」

  夏守忠的模樣實在有些丟人,周圍的勛貴,已經有人鄙夷地冷笑。

  畢竟,這個太監可有些不可一世。

  這麼說好了,在場的勛貴誰沒被他打過秋風?誰沒被他騙過銀子?

  以往不可一世的模樣,和如今的驚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牛將軍,還有諸位將軍,陛下有請!」

  聽到是崇明帝傳旨,眾人也不敢耽擱,連忙進入大帳之中。

  剛進入大帳之內,借著帳內的燈火,無數人聚在這裡。

  每一位,基本上都是以往高高在上的大漢皇親,郡王、親王不在少數。

  只不過,他們最先看清楚的,卻是在大帳終於焦急等待的一道身影。

  這可不就是大漢天子崇明帝。

  聽到眾人入帳的聲音,焦急的崇明帝甚至忍不住主動迎上來兩步。

  「牛大將軍,還有諸位……你們都是大漢朝的忠臣啊!」

  看到崇明帝如此模樣,就連穆雲都震驚了,也太會邀買人心!

  不得不說,這副做派很到位。

  這邊,勛貴之中,還真有那麼幾位老臣,這會已經激動得哭了。

  「陛下放心,我等便是戰死沙場,也必然護送太上皇和陛下離開。」

  「沒錯,任何人膽敢對太上皇和陛下不利,就從我身上踏過去!」

  「陛下洪福齊天,得蒼天庇佑,必然會安然渡過難關。」

  ……

  崇明帝倒也不是在演戲,只是危難之下的真情流露。

  畢竟,他以前不滿勛貴,是因為勛貴不願意支持作為皇帝的他。

  可是如今,在看到叛軍的陣勢之後,他是真的有些被嚇到了。

  偏偏這個時候,一眾勛貴竟然帶人護駕,著實讓他有些感動。

  只不過,相較於這些人的表忠心,穆雲和牛繼宗倒是稍微有些冷靜。

  皇帝,那可是權力生物。

  對於父母妻子都少有真情流露,更何況是他們這群勛貴?

  「牛大將軍?朕剛剛聽到呼喝聲,京營大軍和劉謨已經率軍到了嗎?」

  崇明帝稍顯期待地問道。

  心情大起大落之下,哪怕是崇明帝,這會也有些心不定。

  反觀高堂上的太上皇,雖然已經老邁,身子依舊挺健。

  如今一個人坐在高台上,可謂是不動如山,完全不為叛軍所動。

  兩代帝王,對比卻是頗為明顯。

  怎麼說呢?太上皇和崇明帝之間還是有著巨大差異的。


  太上皇作為開國初代皇子,領軍打仗、治國理政,什麼事都經歷過。

  沒辦法,每一位開國皇帝,在一下子得到了偌大的江山之後。

  他更加信任的,必然是自家的子嗣,然後是兄弟,最後才是勛貴。

  人手不足,許多人就會被付以重任,自然得到鍛鍊的機會就多。

  可是在此之後,為了保證皇位傳承的穩定,皇子之間是有差異的。

  太子的教養,和普通皇子的教養,其實是天差地別的。

  太子,那可都是照著帝王培養的。

  崇明帝畢竟沒有完整地經歷過這個過程,未免有些失了分寸。

  只不過,他也很聰明,將這種不安轉化為擔憂,以此拉攏勛貴。

  也正是這個原因,太上皇才會穩坐高台,沒有否決崇明帝的舉止。

  他緊握著兵權,卻從未阻攔崇明帝親近勛貴,只是崇明帝不願意。

  親近勛貴雖然不能讓崇明帝掌握兵權,卻是能讓他日後更容易地接手兵權。

  崇明帝這邊話音才剛落下,卻又是立刻有人開口,赫然是幾位老王爺。

  「牛將軍,叛軍已被殺退了嗎?咱們是不是可以回京城了?」

  其他人看到崇明帝在說話,還有些不敢開口,這一位卻是不管。

  挪動著肥碩的身子跑過來,無比憂心,卻又滿含期待地問道。

  這一位可不簡單,而是如今崇明帝現存為數不多的兄弟。

  當今大漢朝的忠順王爺,雖然只是郡王,可一個「忠」字表明了一切。

  他是崇明帝的鐵桿,也是崇明帝信賴的弟弟,各種待遇遠超親王。

  崇明帝也不是沒有其他兄弟,事實上,他的兄弟數量可不少。

  只不過,那些兄弟都是太上皇老當益壯之時生下來的。

  說是兄弟,有些未必有他兒子年紀大。

  年紀相差太大,自然也沒有太多感情,自然也就比不得忠順王。

  牛繼宗臉色微難,說道:「還請陛下恕罪,京營大軍不知所蹤,劉謨也未率軍前來。

  陛下,此乃東平王世子提出的計策,以此擾亂叛軍軍心。

  說是叛軍,其實是賊軍,賊軍雖然勢大,卻是烏合之眾。

  京營大軍威名赫赫,劉謨也多次征繳叛軍,於叛軍心中留下陰影。

  我等不過是以此擾亂賊軍軍心。」

  聽到這話,忠順王大失所望。

  崇明帝也有些失望,倒是也還好,畢竟他的身份不允許他有這樣的想法。

  牛繼宗繼續稟報導:「陛下也不必憂心,我等共推北靜王爺往京城調兵。

  只要堅持兩天時間,北靜王爺必然能夠帶著龍禁衛前來護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