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0.第1426章 中土格局 國公世子 (新年快樂)
數月後,玉皇等人經過不斷的推演謀畫,終於確定了自身認為最合適的戰略,並且沒有任何猶豫的開始推動起來。
「做選擇的時候需要深思熟慮,但是一旦做出了決斷以後,就絕對不能夠後悔,只要沒有真正的失敗之前,那麼就有成功的希望」。
這句話是來自於一位走極道之路的真仙強者,這句話被無數的修士奉之為圭臬,被認為是道心堅定如鐵不可動搖的象徵。
並非是這位強者證就真仙就被如此的追捧,畢竟如今的天地這麼多的真仙,哪怕是道君的一句話也不可能輕易的被奉之為圭臬。
蓋因為這位真仙走的是極道之路,並且本身資質普通,出身普通,被許多人認為凝聚道基都希望渺茫的存在,卻最後憑藉著自己堅定的意志,凝聚道基、踏入至強者境界,最終斬破天劫登臨真仙之境。
這樣一位出身平凡,憑藉大毅力,劍走偏鋒最終踏入了真仙獲得長生的強者,自然會受到無數人的追捧。
畢竟這天地間的天才終究是少數的,哪怕是神州世界開拓無數的世界,天才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普通人,他們一如這位真仙一樣,資質普通、出身普通,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
對於這一類的修士而言,他們根本無法代入到那些天驕的經歷之中,反而會認為一切都是老天不公。
這位出身平凡的真仙,讓許多強者看到了希望,哪怕是極其渺茫的希望,卻也讓他們意識到了,自己還有著成功的可能。
玉皇雖然說無論是出身家世、機緣造化都算不上尋常,但是他對於這位真仙所說的關於決斷的話卻十分認可。
修行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要有一顆男兒縱死心如鐵的執拗之心,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這樣才能夠真的看到成功的希望。
若是一味的妥協放棄,做任何事情一旦碰到些許的困難險阻,就立刻的退卻,這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現在的玉皇就面對這樣的局面,他現在的處境是可以預料的,自己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也必然是遭到各方阻止的,一定是困難重重。
隨著玉皇這一方的決定做出以後,他們整個勢力都立刻的運轉起來。
神州世界,中土大陸的大明神朝,如今的大明神朝之主也收到了天庭使者的傳旨。
對於大明神朝而言,哪怕過去了萬年時間,玉皇對於這大明神朝的掌控力依舊沒有丟失。
或者說哪怕是玉皇對大明神朝的一切不聞不問,但是他這樣一位道君強者想要推動自己的意志,也不會有任何的人反對。
畢竟玉皇失去了大明神朝,他只需要花費小小代價就可以重新扶持新的神朝出現,但是大明神朝失去了玉皇作為靠山,就很有可能不復存在。
這麼多年以來大明神朝能夠威壓四方敵手,作為中土大陸上的霸主存在,正是因為玉皇這位老祖宗的存在。
諸多道君強者哪怕對於玉皇有所限制,卻也是選擇了圍三缺一的方法,沒有四面的嚴防死守,而是給玉皇留出了一道宣洩的口子,正是人間的勢力。
哪怕是玉皇在天庭之中受到制衡,但是在人間界的發展沒有限制,投入了許多資源獲得影響力,除了轉移玉皇注意力的同時,也是給對方增加沉沒成本。
畢竟對於各方道君來說,人間的這些利益他們看不上,畢竟他們對於人道權柄根本沒有觸碰的想法,讓渡一部分倒也無妨,不影響大局。
相反若是處處嚴防死守,不給玉皇任何的機會,一位的累積玉皇的怨氣,恐怕玉皇早就爆發掀桌子了。
雖然玉皇掀桌子不一定能夠做到,但是弄得大家都是灰頭土臉,這樣絕對不是各方都願意看到的結果。
大明神朝能夠在中土大陸橫行一方是靠著玉皇的餘蔭庇佑,現在自家老祖宗的旨意下達,他們自然不敢拒絕。
而且這對於大明神朝的神朝之主還有宗室、群臣來說,同樣是一個好機會,他們可以藉此機會擴張勢力,獲得更多的資源,甚至藉此尋求長生之機。
長生難得,不要認為如今神州世界發展到如今的地步,諸天界海被不斷的開拓,無數的資源都湧入神州世界之中。
但是大部分的資源也都是被那些站在巔峰的強者所收走,一部分的資源融入天地之中,僅有剩餘一小部分才能夠落在他們這些人手中。
所以,即便是到如今的時代,成就仙道獲取長生,也不是那麼的容易,大部分的強者獲取長生,憑藉的是獲取神位的長生之道。
即便是如同大明神朝這樣的有背景有資源的勢力,這萬年的時間裡憑藉自己能力成就真仙的不超過十位,且並非完全出自於宗室。
其實想一想也很簡單,玉皇一方這萬年的時間裡最重要的事情是幫助玉皇證就道君,所有的一切都壓在了玉皇之上。
如果玉皇無法證就道君,即便是玉皇一方多出來十數位真仙,對於大局也沒有任何的影響,無法改變任何的局勢變化。
為了要讓玉皇證就道君,就連天庭之中玉皇的幾位皇子所能夠獲得的資源也不多,他們也都停留在至強者霸主的層次。
當然天庭的開拓計劃,神州世界的底蘊增強,對於這眾生也並非沒有任何的好處,隨著神州世界的不斷提升,修行的環境發生改變,修士獲得的壽命也隨之增強。
原本在神州世界剛剛晉升,封神之戰前後,至強者霸主的壽命也不過是萬餘載,就算是依靠著一些延壽的靈丹神藥,所能夠延續的壽命也不超過五千載。
但是隨著如今的神州世界中,至強者霸主的壽命輕鬆的翻倍達到兩萬年,若是配合一些靈丹神藥的支持活上三萬年是輕輕鬆鬆的。
換言之,以前活了萬年的至強者霸主已經來到遲暮之際,自身的實力根本就發揮不了多少,甚至一番大戰之後都有可能血氣不足直接丟掉性命。
反而現在的萬歲的至強者才是到自己壯年的時刻,他們擁有更強大的戰力,有機會追逐更高層次的境界,這也是為何如今至強者境界強者如此多,需要劃分多個層次的原因。
不過就算是至強者能夠活上三萬年的時間,相比較於近乎壽命無窮的真仙來說,兩者之間的差距猶如天淵之別,根本無法比較。
所以,如果真的能夠有獲得長生的機會,沒有任何的修行者願意錯過,他們願意為此傾其所有。
「即便是苟活,也不過三萬載。但是抓住成仙的機會,就是長生不朽。」
走到這一步的強者,沒有懦弱之輩,即便是有也是極少數的部分。
甚至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能夠淡然的面對,可是隨著壽命一天天的減少,看著自己一日日的衰老,不知道有多少的強者想要奮力一搏求取長生,而不願死於病榻之上。
以前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但是現在有了長生的機會,這些強者沒有任何的遲疑,不會有任何的反對。
隨著玉皇派遣的使者降臨大明神朝,帶來以大明神朝攻伐四方的消息以後,整個大明神朝中的強者盡皆破關而出,不知道多少的老怪物走了出來。
風雲變幻,數千年的平靜被打破,大明神朝看似平靜的外表下,早已經波濤洶湧。
如今的大明神朝其實就像是一個玉皇天庭的小型復刻版,真的能夠在大明神朝屹立的各方,都是有根有腳的存在,有著自家的傳承來歷。
混沌虛空中的道君大戰雖然不會被至強者所知曉,但是他們這些人卻能夠從天庭中了解一部分。
同樣對於這天地間的局勢變幻,風起雲湧,這大明神朝的各方勢力也都是清清楚楚,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等待著大戰的開啟。
因為他們這些人都已經和大明神朝徹地的捆綁在了一起,他們清楚自身根本就無法割捨,只能夠跟著大明神朝走向巔峰,或者說一同墜落深淵。
神州世界五方大陸各自是一塊廣袤的大陸,無邊無際,每一塊大陸都被最初晉升的神州世界大陸要大上數百倍,上千倍。
如今大明神朝所在的中土大陸,他們所占據的地方不過中土大陸的十分之一的地域,而這也比曾經的大明神朝巔峰時候統御的疆土還要多。
甚至他們所劃分的九州中的任何一州,都要比曾經的大明神朝疆土所廣袤。
原本的大明神朝疆域所劃分,是按照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兩都十三省等來劃分,可是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卻也隨之革新,改為最古老的九州劃分之法。
並且趁機廢除其中一都,唯有如今的天都居其中,九州拱衛八方。
不過大明神朝的九州卻並非是古老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而是天都所在的天州為核心,其餘八州以八卦劃分,乾坤巽震、坎離艮兌等八州。
雖然在外界許多人嘲笑,這乾本身就是天,乾州和天州是重複衝突的叫法,認為大明神朝的人做了蠢事,但是大明神朝的人卻依舊無動於衷,以這般的方法劃定新的九州。
當然這屬於不懂真相的人說法,只有真正知曉其中緣由的強者和勢力,清楚大明神朝如此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是在正常不會的事情。
天州和乾州雖然看似重複,但是卻代表不一樣的意義,這乾坤巽震、坎離艮兌八州本身就是對應八卦之相,拱衛天州所在的中宮,暗合九宮八卦之相。
如此一來的話,天州其實應該在九宮之中的中宮之位,改名為中州最好。
但是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大明帝國的開國太祖高皇帝在立朝以後,將自己的老家稱之為中都,等待後來的時間變遷,幾乎成為了大明的宗祠、祖廟、祖墳所在之地。
要是將天州稱之為中都,中州,這一者是改了原本天都的名稱,二者是和宗祠祖墳衝突,方才不能夠如此稱呼。
乾州,英國公封地,大明神朝與世同休的英國公占據了這一片廣袤的疆域。
這一片地域遼闊,足以媲美一方王朝,甚至一些弱小的帝國都不差,作為當初成祖皇帝靖難後封敕的國公,英國公一脈是大明宗室最中心的下屬,也是因此才能夠得到如此厚的封賞。
除了初代英國公在靖難之變戰死,後來有英國公戰死土木堡,也有英國公幫助英宗皇帝奪門,再有一代英國公跟隨玉皇建立神朝征戰妖族參與封神之戰。
可以說如果細數這英國公的世系,就可以看到大明帝國的變遷史,最關鍵的是不同於其他的勛貴有下錯注,站錯立場,亦或者子嗣後代昏庸的情況。
這歷代英國公府第英傑層出不窮,還能每次站隊正確,成為最大的贏家,被歷代帝王所信任,視作肱骨之臣,可見這英國公一脈的厲害。
因此這英國公一脈也得到如今大明神朝之主的信任,駐守乾州重地,掌管百萬大軍,與帝國對峙,護衛天州安全,可見其權柄之重。
如今的英國公世子張維賢,下一代英國公繼承人,一身戎裝騎在一匹神駿的蛟龍馬之上,宛若一座不朽的神山,永恆不動,目光直視遠方。他身上的甲冑上一縷縷符文閃爍不定,蘊含著恐怖的力量。
在他的身後,同樣有數十騎跟隨,也是類似的打扮,這些騎兵各個面色肅穆,身上甲冑寒光閃爍,腰掛刀劍,一看就是精銳士卒。
「世子,時候不早了,是該回去了。」身側一位副將看著天色,出聲提醒道。
他們此刻所在的地方並非是英國公的疆域,而是早已經離開了邊城,靠近了與帝國毗鄰的地方,甚至憑藉著他們這些修士的目光都能夠依稀看到遠處城牆上的人影。(本章完)
「做選擇的時候需要深思熟慮,但是一旦做出了決斷以後,就絕對不能夠後悔,只要沒有真正的失敗之前,那麼就有成功的希望」。
這句話是來自於一位走極道之路的真仙強者,這句話被無數的修士奉之為圭臬,被認為是道心堅定如鐵不可動搖的象徵。
並非是這位強者證就真仙就被如此的追捧,畢竟如今的天地這麼多的真仙,哪怕是道君的一句話也不可能輕易的被奉之為圭臬。
蓋因為這位真仙走的是極道之路,並且本身資質普通,出身普通,被許多人認為凝聚道基都希望渺茫的存在,卻最後憑藉著自己堅定的意志,凝聚道基、踏入至強者境界,最終斬破天劫登臨真仙之境。
這樣一位出身平凡,憑藉大毅力,劍走偏鋒最終踏入了真仙獲得長生的強者,自然會受到無數人的追捧。
畢竟這天地間的天才終究是少數的,哪怕是神州世界開拓無數的世界,天才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普通人,他們一如這位真仙一樣,資質普通、出身普通,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
對於這一類的修士而言,他們根本無法代入到那些天驕的經歷之中,反而會認為一切都是老天不公。
這位出身平凡的真仙,讓許多強者看到了希望,哪怕是極其渺茫的希望,卻也讓他們意識到了,自己還有著成功的可能。
玉皇雖然說無論是出身家世、機緣造化都算不上尋常,但是他對於這位真仙所說的關於決斷的話卻十分認可。
修行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要有一顆男兒縱死心如鐵的執拗之心,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這樣才能夠真的看到成功的希望。
若是一味的妥協放棄,做任何事情一旦碰到些許的困難險阻,就立刻的退卻,這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現在的玉皇就面對這樣的局面,他現在的處境是可以預料的,自己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也必然是遭到各方阻止的,一定是困難重重。
隨著玉皇這一方的決定做出以後,他們整個勢力都立刻的運轉起來。
神州世界,中土大陸的大明神朝,如今的大明神朝之主也收到了天庭使者的傳旨。
對於大明神朝而言,哪怕過去了萬年時間,玉皇對於這大明神朝的掌控力依舊沒有丟失。
或者說哪怕是玉皇對大明神朝的一切不聞不問,但是他這樣一位道君強者想要推動自己的意志,也不會有任何的人反對。
畢竟玉皇失去了大明神朝,他只需要花費小小代價就可以重新扶持新的神朝出現,但是大明神朝失去了玉皇作為靠山,就很有可能不復存在。
這麼多年以來大明神朝能夠威壓四方敵手,作為中土大陸上的霸主存在,正是因為玉皇這位老祖宗的存在。
諸多道君強者哪怕對於玉皇有所限制,卻也是選擇了圍三缺一的方法,沒有四面的嚴防死守,而是給玉皇留出了一道宣洩的口子,正是人間的勢力。
哪怕是玉皇在天庭之中受到制衡,但是在人間界的發展沒有限制,投入了許多資源獲得影響力,除了轉移玉皇注意力的同時,也是給對方增加沉沒成本。
畢竟對於各方道君來說,人間的這些利益他們看不上,畢竟他們對於人道權柄根本沒有觸碰的想法,讓渡一部分倒也無妨,不影響大局。
相反若是處處嚴防死守,不給玉皇任何的機會,一位的累積玉皇的怨氣,恐怕玉皇早就爆發掀桌子了。
雖然玉皇掀桌子不一定能夠做到,但是弄得大家都是灰頭土臉,這樣絕對不是各方都願意看到的結果。
大明神朝能夠在中土大陸橫行一方是靠著玉皇的餘蔭庇佑,現在自家老祖宗的旨意下達,他們自然不敢拒絕。
而且這對於大明神朝的神朝之主還有宗室、群臣來說,同樣是一個好機會,他們可以藉此機會擴張勢力,獲得更多的資源,甚至藉此尋求長生之機。
長生難得,不要認為如今神州世界發展到如今的地步,諸天界海被不斷的開拓,無數的資源都湧入神州世界之中。
但是大部分的資源也都是被那些站在巔峰的強者所收走,一部分的資源融入天地之中,僅有剩餘一小部分才能夠落在他們這些人手中。
所以,即便是到如今的時代,成就仙道獲取長生,也不是那麼的容易,大部分的強者獲取長生,憑藉的是獲取神位的長生之道。
即便是如同大明神朝這樣的有背景有資源的勢力,這萬年的時間裡憑藉自己能力成就真仙的不超過十位,且並非完全出自於宗室。
其實想一想也很簡單,玉皇一方這萬年的時間裡最重要的事情是幫助玉皇證就道君,所有的一切都壓在了玉皇之上。
如果玉皇無法證就道君,即便是玉皇一方多出來十數位真仙,對於大局也沒有任何的影響,無法改變任何的局勢變化。
為了要讓玉皇證就道君,就連天庭之中玉皇的幾位皇子所能夠獲得的資源也不多,他們也都停留在至強者霸主的層次。
當然天庭的開拓計劃,神州世界的底蘊增強,對於這眾生也並非沒有任何的好處,隨著神州世界的不斷提升,修行的環境發生改變,修士獲得的壽命也隨之增強。
原本在神州世界剛剛晉升,封神之戰前後,至強者霸主的壽命也不過是萬餘載,就算是依靠著一些延壽的靈丹神藥,所能夠延續的壽命也不超過五千載。
但是隨著如今的神州世界中,至強者霸主的壽命輕鬆的翻倍達到兩萬年,若是配合一些靈丹神藥的支持活上三萬年是輕輕鬆鬆的。
換言之,以前活了萬年的至強者霸主已經來到遲暮之際,自身的實力根本就發揮不了多少,甚至一番大戰之後都有可能血氣不足直接丟掉性命。
反而現在的萬歲的至強者才是到自己壯年的時刻,他們擁有更強大的戰力,有機會追逐更高層次的境界,這也是為何如今至強者境界強者如此多,需要劃分多個層次的原因。
不過就算是至強者能夠活上三萬年的時間,相比較於近乎壽命無窮的真仙來說,兩者之間的差距猶如天淵之別,根本無法比較。
所以,如果真的能夠有獲得長生的機會,沒有任何的修行者願意錯過,他們願意為此傾其所有。
「即便是苟活,也不過三萬載。但是抓住成仙的機會,就是長生不朽。」
走到這一步的強者,沒有懦弱之輩,即便是有也是極少數的部分。
甚至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能夠淡然的面對,可是隨著壽命一天天的減少,看著自己一日日的衰老,不知道有多少的強者想要奮力一搏求取長生,而不願死於病榻之上。
以前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但是現在有了長生的機會,這些強者沒有任何的遲疑,不會有任何的反對。
隨著玉皇派遣的使者降臨大明神朝,帶來以大明神朝攻伐四方的消息以後,整個大明神朝中的強者盡皆破關而出,不知道多少的老怪物走了出來。
風雲變幻,數千年的平靜被打破,大明神朝看似平靜的外表下,早已經波濤洶湧。
如今的大明神朝其實就像是一個玉皇天庭的小型復刻版,真的能夠在大明神朝屹立的各方,都是有根有腳的存在,有著自家的傳承來歷。
混沌虛空中的道君大戰雖然不會被至強者所知曉,但是他們這些人卻能夠從天庭中了解一部分。
同樣對於這天地間的局勢變幻,風起雲湧,這大明神朝的各方勢力也都是清清楚楚,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等待著大戰的開啟。
因為他們這些人都已經和大明神朝徹地的捆綁在了一起,他們清楚自身根本就無法割捨,只能夠跟著大明神朝走向巔峰,或者說一同墜落深淵。
神州世界五方大陸各自是一塊廣袤的大陸,無邊無際,每一塊大陸都被最初晉升的神州世界大陸要大上數百倍,上千倍。
如今大明神朝所在的中土大陸,他們所占據的地方不過中土大陸的十分之一的地域,而這也比曾經的大明神朝巔峰時候統御的疆土還要多。
甚至他們所劃分的九州中的任何一州,都要比曾經的大明神朝疆土所廣袤。
原本的大明神朝疆域所劃分,是按照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兩都十三省等來劃分,可是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卻也隨之革新,改為最古老的九州劃分之法。
並且趁機廢除其中一都,唯有如今的天都居其中,九州拱衛八方。
不過大明神朝的九州卻並非是古老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而是天都所在的天州為核心,其餘八州以八卦劃分,乾坤巽震、坎離艮兌等八州。
雖然在外界許多人嘲笑,這乾本身就是天,乾州和天州是重複衝突的叫法,認為大明神朝的人做了蠢事,但是大明神朝的人卻依舊無動於衷,以這般的方法劃定新的九州。
當然這屬於不懂真相的人說法,只有真正知曉其中緣由的強者和勢力,清楚大明神朝如此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是在正常不會的事情。
天州和乾州雖然看似重複,但是卻代表不一樣的意義,這乾坤巽震、坎離艮兌八州本身就是對應八卦之相,拱衛天州所在的中宮,暗合九宮八卦之相。
如此一來的話,天州其實應該在九宮之中的中宮之位,改名為中州最好。
但是許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大明帝國的開國太祖高皇帝在立朝以後,將自己的老家稱之為中都,等待後來的時間變遷,幾乎成為了大明的宗祠、祖廟、祖墳所在之地。
要是將天州稱之為中都,中州,這一者是改了原本天都的名稱,二者是和宗祠祖墳衝突,方才不能夠如此稱呼。
乾州,英國公封地,大明神朝與世同休的英國公占據了這一片廣袤的疆域。
這一片地域遼闊,足以媲美一方王朝,甚至一些弱小的帝國都不差,作為當初成祖皇帝靖難後封敕的國公,英國公一脈是大明宗室最中心的下屬,也是因此才能夠得到如此厚的封賞。
除了初代英國公在靖難之變戰死,後來有英國公戰死土木堡,也有英國公幫助英宗皇帝奪門,再有一代英國公跟隨玉皇建立神朝征戰妖族參與封神之戰。
可以說如果細數這英國公的世系,就可以看到大明帝國的變遷史,最關鍵的是不同於其他的勛貴有下錯注,站錯立場,亦或者子嗣後代昏庸的情況。
這歷代英國公府第英傑層出不窮,還能每次站隊正確,成為最大的贏家,被歷代帝王所信任,視作肱骨之臣,可見這英國公一脈的厲害。
因此這英國公一脈也得到如今大明神朝之主的信任,駐守乾州重地,掌管百萬大軍,與帝國對峙,護衛天州安全,可見其權柄之重。
如今的英國公世子張維賢,下一代英國公繼承人,一身戎裝騎在一匹神駿的蛟龍馬之上,宛若一座不朽的神山,永恆不動,目光直視遠方。他身上的甲冑上一縷縷符文閃爍不定,蘊含著恐怖的力量。
在他的身後,同樣有數十騎跟隨,也是類似的打扮,這些騎兵各個面色肅穆,身上甲冑寒光閃爍,腰掛刀劍,一看就是精銳士卒。
「世子,時候不早了,是該回去了。」身側一位副將看著天色,出聲提醒道。
他們此刻所在的地方並非是英國公的疆域,而是早已經離開了邊城,靠近了與帝國毗鄰的地方,甚至憑藉著他們這些修士的目光都能夠依稀看到遠處城牆上的人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