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當你準備好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欣悅開始和我做起了鏡子夥伴。我們每天互寫感恩日記。我把這個消息通過電話告訴江皓月,告訴她感恩的頻率最高。她也開始每天寫感恩日記,來記錄這一段特殊時期的感悟。

  學校隔兩天都會有學生被帶出去,網絡上也傳來各種各樣的聲音。我想起心理學老師曾對我們說,無論出現什麼狀況,請告訴自己:這一切都只是遊戲,都不是真的,都會過去的。

  是的,我們處在風暴之中,但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如如不動,穩在風眼中心,風暴就影響不了我們。

  這段特殊的不用在出租房陪讀的時間,我啟動了自己的能量小宇宙,組建了我們寫作營的天使合伙人團隊,每天用寫作來覺察,用寫作來清理,用寫作來提升能量。

  選擇臣服之後的我,回到創作者的位置。

  我的世界,我來創造!

  這天,寫作營里的小鴿子分享,說她家大寶學校已經在派車送孩子們回家了。雖然她是我們鄰省,但從她家孩子學校的這個動作中,我也看到了希望。我說:「希望我們學校也很快可以把孩子們送回家。」

  那天,很少在走讀生家長群里聊天的我,把這個信息告訴了大家。想著在這樣的危難時刻,給大家增加一點信心和希望。

  消息一發出去,就有一個家長在群里回覆:「不信謠,不傳謠!相信學校,相信領導,孩子們在學校是最安全的!」

  後面,十幾位家長跟著複製了這位家長的話。

  原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點回家。哪怕學校已經有好幾個班的學生都陸續拉出去隔離,有一些已經進了方倉醫院,但此時,他們想的還是不要讓孩子回家,一回去就玩手機,會廢掉。

  就像有一位高三的媽媽在群里懟高一的家長時說:「如果你們的孩子也上高三,如果努力了12年,只剩一百多天就要參加高考了,你們還想要孩子回家嗎?」

  我忽然明白了每個人的處境不同,發心不同,想要的自然也不同。

  我問自己:如果我的孩子現在高三,馬上要高考了,現在封在學校宿舍,隨時面臨著可能被隔離,甚至被拉到方倉醫院的風險,我還會想讓孩子回家嗎?

  答案是肯定的。

  是的,高考固然重要,但是在孩子健康(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受到威脅的時候,高考,算個屁!

  沒有在群里做任何解釋,也沒有再到群里發表任何言論,看著滿屏相信學校相信領導的跟風文字,我在心裡默默祝福著他們,也默默祈禱著我的孩子能夠早點回來。

  突然就想起了,很多課程的老師都會對學員們說一句:簡單相信,聽話照做。

  聽話照做本身並沒有錯,很多時候也的確聽話照做就能夠拿到結果。但如果被豬油蒙了心的遊戲設定者把這句話拿出來當工具,你還會覺得「聽話照做」必拿結果嗎?

  很多時候,我也會聽話照做,但我只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更願意與自己的心連結。

  說來也奇怪,當我心裡盼著自己的孩子也能回來時,在孩子們全校靜默的第16天,被封宿舍不能出來的第6天,學校就開始統計孩子們的家庭住址以及回家方式了。

  雖然學校沒有明確表示要送孩子們回家,但我知道,我的心愿即將達成。

  就在統計回家方式的前兩天,我趁著太陽好,把江皓月床上的被罩被單都洗好曬乾,被套也抱到樓頂去曬。那天還打電話跟她分享:「媽媽先把你的窩兒給你整得舒舒服服的,說不定你們很快就可以回來了。」

  這不,被子曬好了,學校就開始登記啦!

  就像有句話說,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來了。

  同樣的,很多時候我們如果希望有怎樣的結果,就去做與離結果最近的事,與拿結果最相關的事情。做的過程就是與結果重疊的過程,而不是在無數個可是但是里把自己希望達到的結果一次又一次推翻。

  統計沉重回家的方式有兩種:家長到校點對點接,或者學校派大巴車送。

  在填寫這一欄的時候,我有些猶豫。自己所在小區還處在靜默管理中,怕孩子放假那天自己出不去,又不想讓孩子在學校等太久。等學校派車送回家的學生需要在點對點學生都回家後才能回去,這就預示著最少得多等一天。

  江建軍定力十足:「先填點對點接,到時候說不定我們也解封了。」

  「好吧,我也不想讓娃坐大巴車回來,實在出不去就找能出去的朋友幫忙接。」這一次,倆人的意見出奇一致。


  填完歸家調查問卷,已是晚上11點多。

  第二天一早,我就在張羅接江皓月回來的方案。學校既然在統計,就表示隨時會通知我們去接孩子,到時候萬一自己居住的小區還不放人出門,我們也得多一種方案。

  閨蜜說她認識的一位滴滴司機還可以出門,到時候可以幫我們叫車去學校接江皓月;好朋友路路也說接孩子的事她可以搞定,她居住的小區已經解封了。但後來才發現她家兒子也剛從學校回來,得全家人居家隔離5天後才能出門。最後江皓月乾媽說她小區也解封了,到時候她可以去把閨女接回來。

  打了一圈電話,連退路都有了,也就繼續不急不慢在家等消息了。

  中午,有家長到學校外面轉了一圈,拍了視頻發到家長群里。學校廣播裡唱著《孤勇者》,孩子們從各自宿舍里傳出來的聲音和廣播裡的音樂和在一起:「他們說,要帶著光馴服每一頭怪獸……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

  鏡頭裡的校園空無一人,孩子們的歌聲在校園上空飛揚。沉著,勇敢,堅定。此情此景,看哭了家裡的家長們。

  第三天下午四點半,看到學校通知,7號樓的高二學生和10號樓的學生當晚可以回家啦!

  江皓月住在6號樓,第一批放行的名單里沒有我們,但開始放行,就是好消息。

  此時,我們的小區還是不能自由出入,但無意中打聽到可以開工作單位證明出行。開單位證明,那還不好辦?分分鐘讓江建軍開了單位證明發給社區工作人員,果然一路綠燈。

  其實三天前,我們也問過社區,那時候還必須得有防疫部門證明才可以。這才幾天功夫,政策就相當寬鬆啦,真真兒應了江建軍那句:「等娃回來時我們也許就可以出去了。」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學校通知。

  給江皓月打了電話,告訴她我們有通行證啦!這孩子也很開心。她告訴我們,宿舍里的同學們都在各自收拾行李準備回家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