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家學淵源
老太太還沒說什麼話,一陣聲音就傳了過來,不用猜就知道是大娘子,能在這壽安堂里大呼小叫的也只有大娘子了。
「官人,官人你還好吧!」別說王若弗平時和盛紘磕磕絆絆的,但真到了關鍵時候,她還是非常擔心的。
大娘子帶著一群人來到了壽安堂,就是昨日在院子裡的那些人,盛長柏,如蘭,還有在老太太院子裡的華蘭見到動靜也出來了,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就連該算是盛家的「外人」——王棄疾也出來了。
「母親萬安!」
「祖母萬安!」
「你你,你怎麼把一眾小輩都帶來了,我們在這裡商量大事,你帶他們來有什麼用!」
盛紘本就是極重視顏面和在子女面前的威嚴的,如今他的這般狀況怎能在孩子們面前拿出來說事,何況還有一個「外人」在這裡看笑話。
大娘子還沒出言,老太太倒是替她說了話,「盛家三代而興,靠的就是闔族老幼同心協力,如今這般狀況也沒值得瞞著不能說得。」
盛紘顯然還是不服氣,似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一旁的王棄疾,像是在說,「怎麼這個也算是我盛家的人?」
大娘子雖然在平日裡糊糊塗塗的,但涉及到自家裡的事情還是非常聰明的,自然不會讓自己的侄兒落了別人口實,她王家的清譽可受不得半點玷污。
「母親說的極是,至於安哥兒,他為主君獻了一策,我覺得極好,我正要帶他和主君說道說道。」
「不用···」盛紘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老太太打了個岔。
「也好,主君你不正是有許多的疑問嗎?不如直接問問這安哥兒,至於其他的人昨晚擔驚受怕的,一晚上恐怕都沒睡好,也都回去休息吧,老身這剛好的身子骨也經不起折騰,也累了,也不留你們了。」
老太太看的出來盛紘是真的是不想讓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威嚴和地位受損,與其為了這些爭執,反倒不如達成目的就行,總之就是讓主君好好的安穩下心思,度過這一關。
「母親,這,」大娘子腦袋實在是轉不了這麼快,怎麼老太太一會支持她留在他,怎麼一會又要把她們攆出去呢?
「我這精神頭是愈加不好嘍!」
老太太在一旁女使的攙扶下,就直接的往後院中走去,聽著這話其他人自然也不好阻攔,便一起行了一禮目送老太太離開。
華蘭在老太太的身邊養了這麼多年,怎麼會不知自家祖母的意思,見著自己的母親還是不動,雖然說她是擔心父親的,但不免還是有一番想要在父親出風頭的心思。
便拉著自家的母親往外走了,「母親,祖母說她累了,那我們就不要在這壽安堂里鬧鬧哄哄的,省得擾了祖母的休息。」
「大姐姐,說的沒錯,母親我們就先回去吧。」
盛長柏也在一旁拉著他的母親。
「哎哎,主君還在這,我還有話和他說呢?」
「母親,有什麼話等父親回來好好休息再說,把表弟留下來和他說就好了。」
在華蘭不斷的使眼色之下,如蘭和盛長柏一邊說著,一邊就把大娘子順出了壽安堂。
華蘭也向父親施了一禮,去後院陪老太太去了,身邊的一眾女使小廝也都被帶走了,整個壽安堂大廳上就只剩下王棄疾和盛紘兩個人。
盛紘還是當年和大娘子歸寧的時候在泰山(岳丈的一種稱呼,但往往是有地位,影響力極大之人)那見過王棄疾一面,那時候看著可憐極了,沒想到現在竟然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郎,如今他一個長輩還要向他問策。
盛紘他官場浮沉多年,又怎會不知道,面子不面子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得了實處才是真的。
他戰術性的茗了一口清茶。
「安哥兒,這些年我聽你姑母多次說過,你們都是自小養在大房裡過,因此也比一般的姑侄更加親切。可以說是你是大娘子最親的人之一了。」
「姑母對於侄兒的好,自然記得,自祖父祖母仙逝之後,就屬姑母對於侄兒最關切了,忙的時候可是一天一封書信的寄來,就連那送信的的驛卒都煩了。」
「哈哈,長輩的關切自是應該的,還記得小時候的你是那般可憐,現在卻也長成了一個翩翩的少年郎,岳丈他們在天上看到也定會高興的。」
盛紘就這樣和王棄疾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好像忘了正事,就真的像是一個好姑丈侄兒在聊天呢?
「聽說你十一歲便中了秀才,這份天資比之晏相公也是不遑多讓了,不知今年侄兒你孝期已過,可要下場試一試。」
「不瞞姑丈,小侄來這揚州一是為了大姐姐的婚事湊一湊熱鬧,二來就是恩師寄來書信說是與宴溪先生有舊,讓我來他門下聽教。」
「賢侄竟什麼時候拜了師?」
盛紘也是沒聽說過這回事,要知道這王家世代簪纓,自是有專門培養自家才俊的書塾的,其中典籍過往考試筆記數不勝數,大娘子的陪嫁中也有一些,他也是有幸看過的,真是金口玉言。
所以以王家的家世淵源哪裡還需要去別處求學?
「不知尊師是哪位先生啊?」
盛紘雲淡風輕的詢問著,以他如今的地位,雖說治學地位遠遠不如,但也算一方大員,不虛了任何人的。
「家師六一居士,名諱歐陽。」
「六一居士?」盛紘一口老茶沒憋出,直接噴了出來。
「六一居士,姓歐陽,那不就是醉翁公,永叔先生嗎?」
這哪裡是個簡單的大儒啊?要知道現在的醉翁公可是在中樞擔任從三品翰林侍讀學士,雖說沒啥實權,可是最清貴不過,這可是被譽為拜相的必經之路。
這哪裡是他一個地方的六品小官可以碰瓷的,要說有緣,這永叔先生曾經也擔任過揚州的知州,也算得上是他的上官了,怪不得與宴溪先生有舊呢?
無論是治學還是為官,這歐陽先生都算的上當世翹楚了,當年更是與文正公為友,怪不得這王棄疾小小年紀能有如此見識。
要不是顧及到王棄疾畢竟與他有親,他恨不得抱上他的大腿,從而結識一番歐陽先生。
「官人,官人你還好吧!」別說王若弗平時和盛紘磕磕絆絆的,但真到了關鍵時候,她還是非常擔心的。
大娘子帶著一群人來到了壽安堂,就是昨日在院子裡的那些人,盛長柏,如蘭,還有在老太太院子裡的華蘭見到動靜也出來了,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就連該算是盛家的「外人」——王棄疾也出來了。
「母親萬安!」
「祖母萬安!」
「你你,你怎麼把一眾小輩都帶來了,我們在這裡商量大事,你帶他們來有什麼用!」
盛紘本就是極重視顏面和在子女面前的威嚴的,如今他的這般狀況怎能在孩子們面前拿出來說事,何況還有一個「外人」在這裡看笑話。
大娘子還沒出言,老太太倒是替她說了話,「盛家三代而興,靠的就是闔族老幼同心協力,如今這般狀況也沒值得瞞著不能說得。」
盛紘顯然還是不服氣,似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一旁的王棄疾,像是在說,「怎麼這個也算是我盛家的人?」
大娘子雖然在平日裡糊糊塗塗的,但涉及到自家裡的事情還是非常聰明的,自然不會讓自己的侄兒落了別人口實,她王家的清譽可受不得半點玷污。
「母親說的極是,至於安哥兒,他為主君獻了一策,我覺得極好,我正要帶他和主君說道說道。」
「不用···」盛紘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老太太打了個岔。
「也好,主君你不正是有許多的疑問嗎?不如直接問問這安哥兒,至於其他的人昨晚擔驚受怕的,一晚上恐怕都沒睡好,也都回去休息吧,老身這剛好的身子骨也經不起折騰,也累了,也不留你們了。」
老太太看的出來盛紘是真的是不想讓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威嚴和地位受損,與其為了這些爭執,反倒不如達成目的就行,總之就是讓主君好好的安穩下心思,度過這一關。
「母親,這,」大娘子腦袋實在是轉不了這麼快,怎麼老太太一會支持她留在他,怎麼一會又要把她們攆出去呢?
「我這精神頭是愈加不好嘍!」
老太太在一旁女使的攙扶下,就直接的往後院中走去,聽著這話其他人自然也不好阻攔,便一起行了一禮目送老太太離開。
華蘭在老太太的身邊養了這麼多年,怎麼會不知自家祖母的意思,見著自己的母親還是不動,雖然說她是擔心父親的,但不免還是有一番想要在父親出風頭的心思。
便拉著自家的母親往外走了,「母親,祖母說她累了,那我們就不要在這壽安堂里鬧鬧哄哄的,省得擾了祖母的休息。」
「大姐姐,說的沒錯,母親我們就先回去吧。」
盛長柏也在一旁拉著他的母親。
「哎哎,主君還在這,我還有話和他說呢?」
「母親,有什麼話等父親回來好好休息再說,把表弟留下來和他說就好了。」
在華蘭不斷的使眼色之下,如蘭和盛長柏一邊說著,一邊就把大娘子順出了壽安堂。
華蘭也向父親施了一禮,去後院陪老太太去了,身邊的一眾女使小廝也都被帶走了,整個壽安堂大廳上就只剩下王棄疾和盛紘兩個人。
盛紘還是當年和大娘子歸寧的時候在泰山(岳丈的一種稱呼,但往往是有地位,影響力極大之人)那見過王棄疾一面,那時候看著可憐極了,沒想到現在竟然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郎,如今他一個長輩還要向他問策。
盛紘他官場浮沉多年,又怎會不知道,面子不面子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得了實處才是真的。
他戰術性的茗了一口清茶。
「安哥兒,這些年我聽你姑母多次說過,你們都是自小養在大房裡過,因此也比一般的姑侄更加親切。可以說是你是大娘子最親的人之一了。」
「姑母對於侄兒的好,自然記得,自祖父祖母仙逝之後,就屬姑母對於侄兒最關切了,忙的時候可是一天一封書信的寄來,就連那送信的的驛卒都煩了。」
「哈哈,長輩的關切自是應該的,還記得小時候的你是那般可憐,現在卻也長成了一個翩翩的少年郎,岳丈他們在天上看到也定會高興的。」
盛紘就這樣和王棄疾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好像忘了正事,就真的像是一個好姑丈侄兒在聊天呢?
「聽說你十一歲便中了秀才,這份天資比之晏相公也是不遑多讓了,不知今年侄兒你孝期已過,可要下場試一試。」
「不瞞姑丈,小侄來這揚州一是為了大姐姐的婚事湊一湊熱鬧,二來就是恩師寄來書信說是與宴溪先生有舊,讓我來他門下聽教。」
「賢侄竟什麼時候拜了師?」
盛紘也是沒聽說過這回事,要知道這王家世代簪纓,自是有專門培養自家才俊的書塾的,其中典籍過往考試筆記數不勝數,大娘子的陪嫁中也有一些,他也是有幸看過的,真是金口玉言。
所以以王家的家世淵源哪裡還需要去別處求學?
「不知尊師是哪位先生啊?」
盛紘雲淡風輕的詢問著,以他如今的地位,雖說治學地位遠遠不如,但也算一方大員,不虛了任何人的。
「家師六一居士,名諱歐陽。」
「六一居士?」盛紘一口老茶沒憋出,直接噴了出來。
「六一居士,姓歐陽,那不就是醉翁公,永叔先生嗎?」
這哪裡是個簡單的大儒啊?要知道現在的醉翁公可是在中樞擔任從三品翰林侍讀學士,雖說沒啥實權,可是最清貴不過,這可是被譽為拜相的必經之路。
這哪裡是他一個地方的六品小官可以碰瓷的,要說有緣,這永叔先生曾經也擔任過揚州的知州,也算得上是他的上官了,怪不得與宴溪先生有舊呢?
無論是治學還是為官,這歐陽先生都算的上當世翹楚了,當年更是與文正公為友,怪不得這王棄疾小小年紀能有如此見識。
要不是顧及到王棄疾畢竟與他有親,他恨不得抱上他的大腿,從而結識一番歐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