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說教(預計初四恢復更新,望支持)
這麼一說,盛紘有些不好意思了。
聽到老太太提起這件事,他哪能還不知道,一定昨日自己做的事引起母親的不滿了。
「沒想到兒子昨日辦的事竟連母親您也驚動了,那下面辦事的人也是個蠢笨的,我吩咐了多少遍,動靜小點,不要驚動母親,沒想到還是驚動了,兒子回去一定重重的責罰他們。」
「你啊,我本是不想管你那些破爛內宅事的,管多了我這老婆子總是惹人嫌。」
「母親,我要和您說的一碼事卻是更要緊的。」
盛紘本就心煩意亂,哪裡還有閒工夫聽老太太的說教,趕緊打岔道,別說是沒有閒工夫,就是有閒功夫,他寧願去林小娘的院子裡插花弄玉,也是不願意來老太太的院子的。
「哼,我看主君這明明是一碼事。」老太太的話說的稀里糊塗,讓盛紘摸不清頭緒。
「母親可是知道昨夜官府的那件事。」盛紘生怕這老太太是老了,又生了病,變得糊塗了,這內宅抓賊和侯府嫡子喪命明明是兩碼不相干的事,怎麼能扯到一起的呢?
「我是老了,但可沒到你想的那般糊塗。」
老太太和這個「兒子」相處了這麼多年,哪裡不知道他心裡的那點小九九。
「我問你,這管家權如今是在誰的手中。」
「自然是林···大娘子的手中。」盛紘下意識的就差點說出了林小娘的名字。
「你好歹是沒忘了你還有個正室大娘子,有道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看你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大娘子那裡。」
盛紘和老太太畢竟是多年的母子,有些話他也不再避著。
「兒子懂得,這件事解決的關鍵還是在岳家大舅哥和岳母。」
「我看你還是不懂,那王家確在朝堂還有幾分影響力,可是自王老太師逝世之後王家在中樞的力氣是用一分便少一分,你那岳家能在朝堂為你運作,升入中樞,已屬不易,如今還能為了你去消耗那幾分情分?你畢竟姓盛,除非你真的像你那姨姐說的該姓王吧!」
「這麼說,王家是幫不上什麼忙了!」
盛紘聽著老太太的話,心裡頓時緊緊的抓做了一團,這時候要是沒有王家的依靠,怕是難過此關啊。
老太太看著他那副垂頭喪氣的模樣,也不由得嘆氣一聲,到底是他養大的,有幾分情分在。
「求諸己不如求諸人,你竟還沒有連一個稚子看的清。」
盛紘的天賦還算尚可,但終究比不上他老爹那副天人之姿,要不然怎能只堪堪的擠入三甲,就這樣還算上了幾分運氣,畢竟從區區一毫無背景的農戶子考中探花的能有幾人?
看來盛紘從他老爹得到真傳的也就是他那副皮囊了。
「我既然說你那內宅事和官府事是一碼事自然是我的道理的。」
「你可知昨日華蘭從大娘子的院子回來,和我說了些什麼?」
「華兒?」盛紘不明白,好端端的提這華兒幹什麼,難道是她有什麼好辦法。
「莫非是華兒想出了什麼辦法?」
「你這個當爹的就如此愚笨,還能指望個女兒比你還有主意不成。」
「你昨日在衙門裡擔驚受怕,可大娘子屋裡也沒比你好上多少,她也是自小在王家被嬌縱長大的,到我盛家遭了如此對待,心裡有氣也是應該的,可你是怎麼做的,不去安撫她?」
「兒子,實在是安撫不住。」盛紘默默的懟了一句。
「別跟我在這扯謊,但凡你拿出在衙門對待上司同僚的半成心力來,我就不信你安撫不了大娘子。」老太太卻是火力全開,一點也沒有給盛紘留面子。
盛紘小聲的嘟䖆道:「兒子在衙門就夠累的,回家還要供個大佛,哪裡有這個心力。」
「你在說什麼,」老太太見著他的嘴唇在動,卻是聽不清在說些什麼。
「沒什麼,兒子只是說知道了。」
「那我就當做你記住了,華蘭昨日回來和我說,安哥兒給你想了辦法?」
「安哥兒,他能有什麼辦法,難道他能說服王家的人幫我一下。」盛紘根本不把和這個比他兒子長柏還小的孩子當回事。
「他,我看得有晏相公當年的風範。」
盛紘聽得老太太如此的誇獎,頓時不敢小瞧了這安哥兒,要知道他母親身為勇毅侯獨女除了當初瞧錯了他父親之外,不,或許還要加上林小娘,這一生她可從來沒有瞧錯過人。
至於晏相公那就更加不凡了,十四歲進士及第,二十餘歲便是配紫袍的大員了,更是一代帝師,諡號元獻,說起來比他岳家還要厲害幾分。
「母親,不知他說了什麼?」
「如今朝廷是誰當政?」
「自然是韓大相公。」身為朝廷官員,盛紘對於朝廷里的頭目們還是很清楚的。
「那他對於文武之間的態度如何?」
「自然是重文抑武。」當初韓相公東華門前的那些話可是出了名的,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在他看來韓大相公說得自然是沒錯的,那些兵魯子怎能比得上他們清流門第呢?
「那武將勛貴與文官清流之間出現了爭端,韓大相公會幫誰呢?」
「那自然是文官清流了!」
盛紘也是一下子想到了,當今陛下自党項之亂來,就不重武功,偏喜文治,任用的官員也大都是偏於重文的,若是那寧遠侯府真的想用些陰私手段,他只需一紙訴狀告入東京,自有相公們為他扛旗。
「兒子也是被那袁大郎唬住了,一下子也是亂了心神,幸虧母親點醒了兒子。」
「兒子能想明白,揚州的大多數也能想明白,但麻煩終究還有,要是那寧遠侯府拿著昨日兒子公器私用的把柄參上一本,兒子也是得不了好的。恐怕還是需要大舅哥幫扶一下。」
「你自為官以來為人行事也算謹慎,沒想到著了一個小輩的道,他扯著侯府的大旗,你竟也不顧了朝廷,動了官兵,要是有心人眼紅你,誇大言辭,說你文武勾結,我們全家恐怕就要落個抄家流放的罪名。
眼下官家的兒子新喪,朝廷正為了立嗣爭吵不休,文武勾結這個事要是在這個時期被有心人提出來,他們家未免不會被當個典型抄家流放。
想到這裡,盛紘頓時冒了一身冷汗。
「請母親救救盛家。」
老太太見嚇的也差不多了,這個「兒子」以後也會漲了記性,繼續的說著。
「老身雖然也想到了一些,但還是沒有那安哥兒想的好,他讓你借假修真。」
老太太一字一言的把昨日華蘭說的話轉述給盛紘聽,華蘭雖聽不大懂,但也一字不漏的回去說給了老太太聽。
盛紘聽完也是讚嘆著,只是還有些顧慮,遲疑道:「兒子,這樣做,怕是要得罪不少人。」
聽到老太太提起這件事,他哪能還不知道,一定昨日自己做的事引起母親的不滿了。
「沒想到兒子昨日辦的事竟連母親您也驚動了,那下面辦事的人也是個蠢笨的,我吩咐了多少遍,動靜小點,不要驚動母親,沒想到還是驚動了,兒子回去一定重重的責罰他們。」
「你啊,我本是不想管你那些破爛內宅事的,管多了我這老婆子總是惹人嫌。」
「母親,我要和您說的一碼事卻是更要緊的。」
盛紘本就心煩意亂,哪裡還有閒工夫聽老太太的說教,趕緊打岔道,別說是沒有閒工夫,就是有閒功夫,他寧願去林小娘的院子裡插花弄玉,也是不願意來老太太的院子的。
「哼,我看主君這明明是一碼事。」老太太的話說的稀里糊塗,讓盛紘摸不清頭緒。
「母親可是知道昨夜官府的那件事。」盛紘生怕這老太太是老了,又生了病,變得糊塗了,這內宅抓賊和侯府嫡子喪命明明是兩碼不相干的事,怎麼能扯到一起的呢?
「我是老了,但可沒到你想的那般糊塗。」
老太太和這個「兒子」相處了這麼多年,哪裡不知道他心裡的那點小九九。
「我問你,這管家權如今是在誰的手中。」
「自然是林···大娘子的手中。」盛紘下意識的就差點說出了林小娘的名字。
「你好歹是沒忘了你還有個正室大娘子,有道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看你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大娘子那裡。」
盛紘和老太太畢竟是多年的母子,有些話他也不再避著。
「兒子懂得,這件事解決的關鍵還是在岳家大舅哥和岳母。」
「我看你還是不懂,那王家確在朝堂還有幾分影響力,可是自王老太師逝世之後王家在中樞的力氣是用一分便少一分,你那岳家能在朝堂為你運作,升入中樞,已屬不易,如今還能為了你去消耗那幾分情分?你畢竟姓盛,除非你真的像你那姨姐說的該姓王吧!」
「這麼說,王家是幫不上什麼忙了!」
盛紘聽著老太太的話,心裡頓時緊緊的抓做了一團,這時候要是沒有王家的依靠,怕是難過此關啊。
老太太看著他那副垂頭喪氣的模樣,也不由得嘆氣一聲,到底是他養大的,有幾分情分在。
「求諸己不如求諸人,你竟還沒有連一個稚子看的清。」
盛紘的天賦還算尚可,但終究比不上他老爹那副天人之姿,要不然怎能只堪堪的擠入三甲,就這樣還算上了幾分運氣,畢竟從區區一毫無背景的農戶子考中探花的能有幾人?
看來盛紘從他老爹得到真傳的也就是他那副皮囊了。
「我既然說你那內宅事和官府事是一碼事自然是我的道理的。」
「你可知昨日華蘭從大娘子的院子回來,和我說了些什麼?」
「華兒?」盛紘不明白,好端端的提這華兒幹什麼,難道是她有什麼好辦法。
「莫非是華兒想出了什麼辦法?」
「你這個當爹的就如此愚笨,還能指望個女兒比你還有主意不成。」
「你昨日在衙門裡擔驚受怕,可大娘子屋裡也沒比你好上多少,她也是自小在王家被嬌縱長大的,到我盛家遭了如此對待,心裡有氣也是應該的,可你是怎麼做的,不去安撫她?」
「兒子,實在是安撫不住。」盛紘默默的懟了一句。
「別跟我在這扯謊,但凡你拿出在衙門對待上司同僚的半成心力來,我就不信你安撫不了大娘子。」老太太卻是火力全開,一點也沒有給盛紘留面子。
盛紘小聲的嘟䖆道:「兒子在衙門就夠累的,回家還要供個大佛,哪裡有這個心力。」
「你在說什麼,」老太太見著他的嘴唇在動,卻是聽不清在說些什麼。
「沒什麼,兒子只是說知道了。」
「那我就當做你記住了,華蘭昨日回來和我說,安哥兒給你想了辦法?」
「安哥兒,他能有什麼辦法,難道他能說服王家的人幫我一下。」盛紘根本不把和這個比他兒子長柏還小的孩子當回事。
「他,我看得有晏相公當年的風範。」
盛紘聽得老太太如此的誇獎,頓時不敢小瞧了這安哥兒,要知道他母親身為勇毅侯獨女除了當初瞧錯了他父親之外,不,或許還要加上林小娘,這一生她可從來沒有瞧錯過人。
至於晏相公那就更加不凡了,十四歲進士及第,二十餘歲便是配紫袍的大員了,更是一代帝師,諡號元獻,說起來比他岳家還要厲害幾分。
「母親,不知他說了什麼?」
「如今朝廷是誰當政?」
「自然是韓大相公。」身為朝廷官員,盛紘對於朝廷里的頭目們還是很清楚的。
「那他對於文武之間的態度如何?」
「自然是重文抑武。」當初韓相公東華門前的那些話可是出了名的,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在他看來韓大相公說得自然是沒錯的,那些兵魯子怎能比得上他們清流門第呢?
「那武將勛貴與文官清流之間出現了爭端,韓大相公會幫誰呢?」
「那自然是文官清流了!」
盛紘也是一下子想到了,當今陛下自党項之亂來,就不重武功,偏喜文治,任用的官員也大都是偏於重文的,若是那寧遠侯府真的想用些陰私手段,他只需一紙訴狀告入東京,自有相公們為他扛旗。
「兒子也是被那袁大郎唬住了,一下子也是亂了心神,幸虧母親點醒了兒子。」
「兒子能想明白,揚州的大多數也能想明白,但麻煩終究還有,要是那寧遠侯府拿著昨日兒子公器私用的把柄參上一本,兒子也是得不了好的。恐怕還是需要大舅哥幫扶一下。」
「你自為官以來為人行事也算謹慎,沒想到著了一個小輩的道,他扯著侯府的大旗,你竟也不顧了朝廷,動了官兵,要是有心人眼紅你,誇大言辭,說你文武勾結,我們全家恐怕就要落個抄家流放的罪名。
眼下官家的兒子新喪,朝廷正為了立嗣爭吵不休,文武勾結這個事要是在這個時期被有心人提出來,他們家未免不會被當個典型抄家流放。
想到這裡,盛紘頓時冒了一身冷汗。
「請母親救救盛家。」
老太太見嚇的也差不多了,這個「兒子」以後也會漲了記性,繼續的說著。
「老身雖然也想到了一些,但還是沒有那安哥兒想的好,他讓你借假修真。」
老太太一字一言的把昨日華蘭說的話轉述給盛紘聽,華蘭雖聽不大懂,但也一字不漏的回去說給了老太太聽。
盛紘聽完也是讚嘆著,只是還有些顧慮,遲疑道:「兒子,這樣做,怕是要得罪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