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情系攀枝花
那是1996年10月的一天清晨,重慶火車站像往日一樣人潮湧動,擁擠不堪。整個候車廳包括每個角落都擠滿了旅客。有的背著大包小包,有的拖著行李箱,有的抱著小孩,有的扶著老人……人們各懷心思,形色匆匆,臉上洋溢著歸家的喜悅或遠行的期待。檢票口前,旅客們密密麻麻地排著長隊,等待著檢票進站。蘇晴順著人群擁進了站台,進站後,旅客們又爭先恐後地想要擠上火車。而站台上,有的旅客在向送別的親人揮手道別,有的情侶在依依不捨地相擁而泣。這時,站台上的廣播響起:「各位旅客:開往攀枝花方向的列車馬上就要出發了,請您抓緊時間上車,上車後請往車廂裡面走,不要停留在車廂門口。送親友的同志,請您站在白色安全線以內。旅客們,您就要離開重慶火車站了,祝您旅途愉快,一路順風!」廣播結束,隨著一聲嗚嗚的汽笛聲,一列從重慶菜園壩開往攀枝花的綠皮火車,像一條巨龍般緩緩駛出站台,駛離了重慶,帶走了山城的喧囂。
悠長的汽笛聲在空氣中迴蕩,火車仿佛掙脫了束縛開始加速前行。臥鋪車廂里,旅客們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的在看報,有的在交談,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還在放置行李。蘇晴靠窗邊坐著,望著窗外流動的風景若有所思,顯得心事重重。蘇晴雖是第一次坐長途火車,可她卻沒有絲毫去遠行的愉悅,也沒有一點心情和素不相識的人閒聊。車廂廣播裡一會播放音樂,一會提醒旅客們要隨時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火車像一匹奔騰的駿馬,穿過田野山川,疾馳在成渝線上。窗外是美麗的田園風光,隨著火車的飛馳,金黃的秋葉在窗外飄飛,一晃而過,好似是在訴說秋天的故事。蘇晴無心欣賞秋的景色,她索性倒在床上,閉上眼睛,去聆聽鐵軌發出的哐當哐當的金屬碰撞聲,那有節奏的撞擊聲,仿佛是大地的脈搏在跳動,它喚起了蘇晴心頭的舊夢與回憶。
蘇晴想起了她讀高中時的同桌劉劍鋒,他是班長,品學兼優。初中畢業時他因德智體全面發展,由普通中學保送到了重點高中而成了蘇晴的同學。蘇晴從小喜歡唱歌,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每次班裡開聯歡會,她總要一展歌喉,而她每次唱的都是李谷一的歌。在當時,李谷一的歌,可謂風靡全國,於是,班裡的男同學私下給蘇晴取了一個綽號叫「蘇谷二」。那個戴著近視眼鏡,長得不算帥氣卻很陽光的班長劉劍鋒,起初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因為欣賞蘇晴的歌聲,便以近視為藉口,成了坐在第一排的蘇晴的同桌。在八十年代初,在情竇初開的青春歲月,儘管男女同桌,但彼此從不說話,心中縱有千般喜歡,也只能把情愫埋在心底。
轉眼高中畢業,劉劍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一所名牌醫科大學。出人意料的是,蘇晴在高考中發揮失常而被擠下了獨木橋,最後委屈地上了一所中等衛生學校。
塵埃落定,蘇晴落榜的消息像爆炸性新聞在同學們之中傳開,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驚訝和難以置信。劉劍鋒不知從哪裡打聽到了蘇晴家的地址,然後懷著十分遺憾萬分難過的心情,給蘇晴寫了一封信以表惋惜和關心。信雖簡短,但字字暖心。而未能金榜題名的蘇晴,情緒極度低落,她夢想的破滅,她的失望悲傷,沒人能讀懂!雖然蘇晴明白劉劍鋒是一番好意,但她卻拒絕回復。一封、兩封、三封,劉劍鋒的信,都猶如一粒粒石子掉進了河裡。
直到蘇晴參加工作後的第三年,醫院分配來了一位剛從醫科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叫王珂,蘇晴得知王珂正好與劉劍鋒同校同系,蘇晴便向王珂打聽劉劍鋒的去向。王珂告訴蘇晴:「畢業前夕,劉劍鋒向系裡提交了一份報告,主動申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他的報告很快得到了系裡的批准,所以,劉劍鋒畢業後去了攀枝花。」聽罷,蘇晴的心裡是五味雜陳,覺得不可思議。她想,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無非就是最艱苦、最偏僻、最落後的地方,劉劍鋒為什麼不選擇回重慶,回到父母身邊?蘇晴搞不懂,劉劍鋒這到底是熱血方鋼還是腦子進了水?
「旅客朋友請注意,本次列車的餐車設在8號車廂,有需要就餐的旅客請到8號車廂用餐」。列車供餐廣播的聲音,打斷了蘇晴的思緒,蘇晴這才感到肚子真有點餓了,她發現時間過得好快,怎麼不知不覺就到中午了。
悠長的汽笛聲在空氣中迴蕩,火車仿佛掙脫了束縛開始加速前行。臥鋪車廂里,旅客們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的在看報,有的在交談,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還在放置行李。蘇晴靠窗邊坐著,望著窗外流動的風景若有所思,顯得心事重重。蘇晴雖是第一次坐長途火車,可她卻沒有絲毫去遠行的愉悅,也沒有一點心情和素不相識的人閒聊。車廂廣播裡一會播放音樂,一會提醒旅客們要隨時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火車像一匹奔騰的駿馬,穿過田野山川,疾馳在成渝線上。窗外是美麗的田園風光,隨著火車的飛馳,金黃的秋葉在窗外飄飛,一晃而過,好似是在訴說秋天的故事。蘇晴無心欣賞秋的景色,她索性倒在床上,閉上眼睛,去聆聽鐵軌發出的哐當哐當的金屬碰撞聲,那有節奏的撞擊聲,仿佛是大地的脈搏在跳動,它喚起了蘇晴心頭的舊夢與回憶。
蘇晴想起了她讀高中時的同桌劉劍鋒,他是班長,品學兼優。初中畢業時他因德智體全面發展,由普通中學保送到了重點高中而成了蘇晴的同學。蘇晴從小喜歡唱歌,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每次班裡開聯歡會,她總要一展歌喉,而她每次唱的都是李谷一的歌。在當時,李谷一的歌,可謂風靡全國,於是,班裡的男同學私下給蘇晴取了一個綽號叫「蘇谷二」。那個戴著近視眼鏡,長得不算帥氣卻很陽光的班長劉劍鋒,起初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因為欣賞蘇晴的歌聲,便以近視為藉口,成了坐在第一排的蘇晴的同桌。在八十年代初,在情竇初開的青春歲月,儘管男女同桌,但彼此從不說話,心中縱有千般喜歡,也只能把情愫埋在心底。
轉眼高中畢業,劉劍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一所名牌醫科大學。出人意料的是,蘇晴在高考中發揮失常而被擠下了獨木橋,最後委屈地上了一所中等衛生學校。
塵埃落定,蘇晴落榜的消息像爆炸性新聞在同學們之中傳開,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驚訝和難以置信。劉劍鋒不知從哪裡打聽到了蘇晴家的地址,然後懷著十分遺憾萬分難過的心情,給蘇晴寫了一封信以表惋惜和關心。信雖簡短,但字字暖心。而未能金榜題名的蘇晴,情緒極度低落,她夢想的破滅,她的失望悲傷,沒人能讀懂!雖然蘇晴明白劉劍鋒是一番好意,但她卻拒絕回復。一封、兩封、三封,劉劍鋒的信,都猶如一粒粒石子掉進了河裡。
直到蘇晴參加工作後的第三年,醫院分配來了一位剛從醫科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叫王珂,蘇晴得知王珂正好與劉劍鋒同校同系,蘇晴便向王珂打聽劉劍鋒的去向。王珂告訴蘇晴:「畢業前夕,劉劍鋒向系裡提交了一份報告,主動申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他的報告很快得到了系裡的批准,所以,劉劍鋒畢業後去了攀枝花。」聽罷,蘇晴的心裡是五味雜陳,覺得不可思議。她想,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無非就是最艱苦、最偏僻、最落後的地方,劉劍鋒為什麼不選擇回重慶,回到父母身邊?蘇晴搞不懂,劉劍鋒這到底是熱血方鋼還是腦子進了水?
「旅客朋友請注意,本次列車的餐車設在8號車廂,有需要就餐的旅客請到8號車廂用餐」。列車供餐廣播的聲音,打斷了蘇晴的思緒,蘇晴這才感到肚子真有點餓了,她發現時間過得好快,怎麼不知不覺就到中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