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去找一隻嫡出的母雞
丁貞兒忽地冷笑道:「我只聽過男主外女主內,可沒見過哪家的閨秀會走出二門,往男人堆里扎的。」
顧惜蘭不以為然,道:「話不是那麼說的。咱們莊稼人一到農忙的時候,那是一刻也耽誤不起,甭管男女老少,能下炕的都得下地幹活。再說了,在鄉下,能有一扇門、一扇窗的人家,境況就不錯了,誰還有閒錢蓋兩間屋、打兩扇門吶?這女子不出二門的說法,我還是進了丁家才聽說的。」
丁貞兒卻嗤之以鼻,道:「莊稼人不種地就得餓死,你們不會投胎怪誰呀,怪我嗎?我不愁吃不愁穿的,無緣無故幹嗎要找罪受?」
這盛氣凌人的模樣,自然惹出顧惜蘭一肚子火氣。但她忍了再忍,臉上甚至堆了笑,好言勸道:「我知道,你們都是千金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可有句俗話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本事,說話就有底氣,若是將來只能跟你們二叔、三叔要嫁妝,嫁誰不嫁誰就得他們說了算。但要是反過來,二叔、三叔對你們手心朝上了,他們就不敢胡亂插手你們的終身大事。」
這時,大姑娘丁巧兒眼珠子一亮,上身挺得直直的,似乎有話要說。
還沒開口卻被丁貞兒搶了先。
「二叔、三叔和我們畢竟是骨肉至親,有話自然好商量,倒是母親您——」丁貞兒將顧惜蘭上下打量了一番,鼻端不屑地冷哼一聲。
顧惜蘭滿面漲紅,語氣里不由也染了三分諷刺:「你倒是把他們當至親,可人家拿你當什麼,你心裡有數嗎?」
丁貞兒哂笑一聲,上前逼問:「那你又把我們當什麼呢?別人家拿女兒當嬌客養著,到了你手裡,我們成什麼了,居然要我們去鋪子裡干粗活?我爹要還在世,定會休了你這苛待繼女的毒婦!」
眾人見丁貞兒盛氣凌人地指著顧惜蘭的鼻子,嚇得氣都不敢出一下。
「你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得干?你只是填房,我娘若是活著,你也就是她跟前一個奴才罷了!方才你也說了,鄉下人連個二門都沒見過,自然學不到什麼規矩。今兒既然人都聚齊了,那我就教你們一句話——嫡庶之分有如雲泥之別!」
若分嫡庶,屋裡只有丁貞兒是嫡出。可就因為她是元配所出,便能如此張狂地對繼母說話了?難道長幼有序就不是規矩了嗎?
顧惜蘭蹙眉看向李嬤嬤,自她的眼神中讀到了肯定。她記得李嬤嬤的那句話,習慣又如何,不習慣又如何,丁紹秋已經把丁家大太太的身份給她了。
可一轉頭,顧惜蘭並沒有任何反擊,只是淡淡地吩咐下人來擺飯。
丁貞兒得意地沖其他三位姐妹挑了挑眉,似是要她們睜大眼睛看清楚,日後誰才是長房真正能做主的人。在她看來,做人的底氣來自出身,因此元配所出的嫡女跟誰都敢大聲。顧惜蘭是長輩又如何,這會兒還不是打落牙齒活血吞了。
然而,等墜兒帶著一干丫鬟擺的飯桌,丁貞兒眸中的得色卻漸漸消失了。
五個人吃飯倒擺了兩張圓桌,一大一小,大桌在屋子正中,小矮桌則委屈巴巴地縮在角落裡。
除了一心等開飯的丁盼兒眨著星星眼憨笑,其他人都沒有輕舉妄動。
「請二姑娘落座。」李嬤嬤笑盈盈上前,硬把丁貞兒請到了大圓桌的主座上。
顧惜蘭這時看起來很是心寬,微笑著挽了其他三位姑娘圍在小桌邊坐下。
高高在上的丁貞兒有些不安,她一個人坐主位,地位是有了,可她總覺得顧惜蘭是憋了什麼壞主意似的。
孝期是不能吃葷食的,唯一能打牙祭的就屬雞蛋了。墜兒端了一盤炒雞蛋正要放到大桌上,顧惜蘭卻讓她且慢。
「這盤雞蛋是元配下的嗎?」
眾人驚得滿地找下巴,丁盼兒更是搖著兩位姐姐的衣袖,問母雞怎麼也有元不元配的說法,被丁靜兒瞪了一眼。唯有丁貞兒的臉色很難看。
墜兒則忍著笑意高聲答:「回太太的話,大年三十廚房裡把元配給燉了,眼下這一盤雞蛋是新抱來的填房下的。」
顧惜蘭誇張地「呦」了一聲,咋舌道:「二姑娘教的規矩你是一個字兒也沒聽進去呀,嫡庶之分有如雲泥之別!庶出的雞蛋怎麼能往咱們二姑娘跟前放呢?端這兒來!」一轉頭,她又怒色盡消,「我是庶母,你們是庶女,咱們吃庶雞蛋再合適不過。」
丁盼兒差點笑出了聲,被丁靜兒一把捂上了嘴,丁巧兒也趕緊躲著臉偷笑。
丁貞兒摔了筷子起身,怒問:「你什麼意思……」
還能是什麼意思,左一句身份、右一句嫡庶的,打不過就只好加入咯。
顧惜蘭嘴角一彎,吩咐李嬤嬤:「二姑娘身份貴重,填房下的蛋配不上她,鄉下土雞呢不會投胎,自是不吉利。讓人去搜羅一隻城裡的母雞,要大戶人家出來的,家世必須清白,父母得是元配。還要有教養,不能硬著脖子瞎叫喚,叫人家聽見了指不定怎麼笑話咱們丁家沒規矩呢。」
硬著脖子瞎叫喚,這不就是……丁貞兒嗎?
顧惜蘭確實是鄉野村婦,可那又怎樣,鄉下人就得任人欺負不成?這就讓高貴的城裡大小姐見識見識,沒有人生下來就活該受委屈。
李嬤嬤忍笑,問道:「那要是找不到呢?」
「寧缺毋濫!一天找不到嫡出的母雞,二姑娘就一天不吃雞蛋。」
顧惜蘭要治的就是丁貞兒,壓服了刺頭,其他事就好辦了。
想罷,她驕傲地揚了揚下巴。雖未給丁貞兒多餘的眼神,可話里話外卻全是衝著丁貞兒去的。
「要比出身是吧?行,比就比!士農工商分明是農在前、商在後,我堂堂一個農民,比起商人那可高貴多了。所以,我是下嫁到你們丁家的。再一個,若以孝道論,我的輩分也在這兒擺著呢。嫡庶規矩再大,還能越過長幼不成?」
丁貞兒聽得鼻孔都撐圓了,好啊,給她小鞋穿是吧!那就別怪她當眾讓顧惜蘭沒臉了。
她走到矮桌邊,冷笑著看向那三位庶出的小姐,道:「我與你們到底也是同父異母的姊妹,我不忍心你們受外人蒙蔽。這就出頭做個惡人,替你們問一句。母親,這順昌閣的主你能做到幾時呀?」
此言一出,滿屋子的眼睛都盯住了顧惜蘭。
顧惜蘭不以為然,道:「話不是那麼說的。咱們莊稼人一到農忙的時候,那是一刻也耽誤不起,甭管男女老少,能下炕的都得下地幹活。再說了,在鄉下,能有一扇門、一扇窗的人家,境況就不錯了,誰還有閒錢蓋兩間屋、打兩扇門吶?這女子不出二門的說法,我還是進了丁家才聽說的。」
丁貞兒卻嗤之以鼻,道:「莊稼人不種地就得餓死,你們不會投胎怪誰呀,怪我嗎?我不愁吃不愁穿的,無緣無故幹嗎要找罪受?」
這盛氣凌人的模樣,自然惹出顧惜蘭一肚子火氣。但她忍了再忍,臉上甚至堆了笑,好言勸道:「我知道,你們都是千金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可有句俗話是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本事,說話就有底氣,若是將來只能跟你們二叔、三叔要嫁妝,嫁誰不嫁誰就得他們說了算。但要是反過來,二叔、三叔對你們手心朝上了,他們就不敢胡亂插手你們的終身大事。」
這時,大姑娘丁巧兒眼珠子一亮,上身挺得直直的,似乎有話要說。
還沒開口卻被丁貞兒搶了先。
「二叔、三叔和我們畢竟是骨肉至親,有話自然好商量,倒是母親您——」丁貞兒將顧惜蘭上下打量了一番,鼻端不屑地冷哼一聲。
顧惜蘭滿面漲紅,語氣里不由也染了三分諷刺:「你倒是把他們當至親,可人家拿你當什麼,你心裡有數嗎?」
丁貞兒哂笑一聲,上前逼問:「那你又把我們當什麼呢?別人家拿女兒當嬌客養著,到了你手裡,我們成什麼了,居然要我們去鋪子裡干粗活?我爹要還在世,定會休了你這苛待繼女的毒婦!」
眾人見丁貞兒盛氣凌人地指著顧惜蘭的鼻子,嚇得氣都不敢出一下。
「你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得干?你只是填房,我娘若是活著,你也就是她跟前一個奴才罷了!方才你也說了,鄉下人連個二門都沒見過,自然學不到什麼規矩。今兒既然人都聚齊了,那我就教你們一句話——嫡庶之分有如雲泥之別!」
若分嫡庶,屋裡只有丁貞兒是嫡出。可就因為她是元配所出,便能如此張狂地對繼母說話了?難道長幼有序就不是規矩了嗎?
顧惜蘭蹙眉看向李嬤嬤,自她的眼神中讀到了肯定。她記得李嬤嬤的那句話,習慣又如何,不習慣又如何,丁紹秋已經把丁家大太太的身份給她了。
可一轉頭,顧惜蘭並沒有任何反擊,只是淡淡地吩咐下人來擺飯。
丁貞兒得意地沖其他三位姐妹挑了挑眉,似是要她們睜大眼睛看清楚,日後誰才是長房真正能做主的人。在她看來,做人的底氣來自出身,因此元配所出的嫡女跟誰都敢大聲。顧惜蘭是長輩又如何,這會兒還不是打落牙齒活血吞了。
然而,等墜兒帶著一干丫鬟擺的飯桌,丁貞兒眸中的得色卻漸漸消失了。
五個人吃飯倒擺了兩張圓桌,一大一小,大桌在屋子正中,小矮桌則委屈巴巴地縮在角落裡。
除了一心等開飯的丁盼兒眨著星星眼憨笑,其他人都沒有輕舉妄動。
「請二姑娘落座。」李嬤嬤笑盈盈上前,硬把丁貞兒請到了大圓桌的主座上。
顧惜蘭這時看起來很是心寬,微笑著挽了其他三位姑娘圍在小桌邊坐下。
高高在上的丁貞兒有些不安,她一個人坐主位,地位是有了,可她總覺得顧惜蘭是憋了什麼壞主意似的。
孝期是不能吃葷食的,唯一能打牙祭的就屬雞蛋了。墜兒端了一盤炒雞蛋正要放到大桌上,顧惜蘭卻讓她且慢。
「這盤雞蛋是元配下的嗎?」
眾人驚得滿地找下巴,丁盼兒更是搖著兩位姐姐的衣袖,問母雞怎麼也有元不元配的說法,被丁靜兒瞪了一眼。唯有丁貞兒的臉色很難看。
墜兒則忍著笑意高聲答:「回太太的話,大年三十廚房裡把元配給燉了,眼下這一盤雞蛋是新抱來的填房下的。」
顧惜蘭誇張地「呦」了一聲,咋舌道:「二姑娘教的規矩你是一個字兒也沒聽進去呀,嫡庶之分有如雲泥之別!庶出的雞蛋怎麼能往咱們二姑娘跟前放呢?端這兒來!」一轉頭,她又怒色盡消,「我是庶母,你們是庶女,咱們吃庶雞蛋再合適不過。」
丁盼兒差點笑出了聲,被丁靜兒一把捂上了嘴,丁巧兒也趕緊躲著臉偷笑。
丁貞兒摔了筷子起身,怒問:「你什麼意思……」
還能是什麼意思,左一句身份、右一句嫡庶的,打不過就只好加入咯。
顧惜蘭嘴角一彎,吩咐李嬤嬤:「二姑娘身份貴重,填房下的蛋配不上她,鄉下土雞呢不會投胎,自是不吉利。讓人去搜羅一隻城裡的母雞,要大戶人家出來的,家世必須清白,父母得是元配。還要有教養,不能硬著脖子瞎叫喚,叫人家聽見了指不定怎麼笑話咱們丁家沒規矩呢。」
硬著脖子瞎叫喚,這不就是……丁貞兒嗎?
顧惜蘭確實是鄉野村婦,可那又怎樣,鄉下人就得任人欺負不成?這就讓高貴的城裡大小姐見識見識,沒有人生下來就活該受委屈。
李嬤嬤忍笑,問道:「那要是找不到呢?」
「寧缺毋濫!一天找不到嫡出的母雞,二姑娘就一天不吃雞蛋。」
顧惜蘭要治的就是丁貞兒,壓服了刺頭,其他事就好辦了。
想罷,她驕傲地揚了揚下巴。雖未給丁貞兒多餘的眼神,可話里話外卻全是衝著丁貞兒去的。
「要比出身是吧?行,比就比!士農工商分明是農在前、商在後,我堂堂一個農民,比起商人那可高貴多了。所以,我是下嫁到你們丁家的。再一個,若以孝道論,我的輩分也在這兒擺著呢。嫡庶規矩再大,還能越過長幼不成?」
丁貞兒聽得鼻孔都撐圓了,好啊,給她小鞋穿是吧!那就別怪她當眾讓顧惜蘭沒臉了。
她走到矮桌邊,冷笑著看向那三位庶出的小姐,道:「我與你們到底也是同父異母的姊妹,我不忍心你們受外人蒙蔽。這就出頭做個惡人,替你們問一句。母親,這順昌閣的主你能做到幾時呀?」
此言一出,滿屋子的眼睛都盯住了顧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