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軍變法,不想被次子刨出陵寢的秦王
第241章 秦軍變法,不想被次子刨出陵寢的秦王
戰功赫赫的麃公沒有死在戰場上,死在了他為之奮鬥一生的秦國咸陽。
他沒有戰敗死在敵人之手,死在了他最瞧不起的文官手中。
草灘刑場,麃公行刑那一日,太子政親到爭人。
秦相呂不韋問了三個問題:
可有王令?
可要枉法?
王和太子孰大?
太子政臉色鐵青,再也說不出話,眼睜睜看著麃公人頭落地。
鮮血噴了三尺高。
紅彤彤的,好不鮮艷。
圍觀行刑百姓高聲叫好,群情激奮。
他們知道麃公爵大官高,也知道麃公因為觸犯秦律而死。
在秦國,貴族和他們一樣。
觸犯秦律,就要遭受懲處。
近兩百年前,商鞅用徙木立信、草灘刑場七百貴族人頭,立下了秦律的威信。
今日,呂不韋用秦國老將麃公的頭告訴秦人。
任何人違背秦律,都要遭受懲處。
貴族百姓,一視同仁。
呂不韋望著在地上骨碌碌滾動、圓睜雙目的麃公頭。
他要等的公子成蟜沒有出現,他有些失望。
難道公子成蟜,忘記了他們說好的大計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麃公的頭還在滾動,呂不韋的眼睛也隨之而動。
雖然公子成蟜沒出現,但是太子政出現了。
太子政出面,沒有救下麃公性命,這促成的就是他呂不韋的威名。
王將薨,太子年幼。
秦國他呂不韋不照看,誰照看呢?
麃公頭停了,呂不韋的眼睛也停了。
聽著百姓的歡呼聲,呂不韋心中也有了一絲快慰。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句話,不該是一句空話……
「主君,這些百姓真是愚昧的很,令人生厭。」十歲的甘羅忽然出聲,一臉嫌棄。
呂不韋身形有那麼一瞬停滯,自然接道:
「哦?此話怎講啊?」
少年用瞧不上人的口吻說道:
「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麃公到底犯了何罪。
「他們歡呼,就是因為麃公比他們尊貴,與其他原因無關。
「今日麃公死,他們歡呼。
「來日有一個比麃公還要尊貴的人死,他們依舊會歡呼。」
呂不韋本想要訓斥一番。
話到嘴邊,心思忽然一動。
麃公已是快做到武將的頂點,朝中武將再沒有地位高於麃公者。
那所謂的比麃公還要尊貴的人,除了王,不就是他這個文臣之首的相邦了嗎?
呂不韋低首,望著自己的小門客。
發現甘羅始終不抬頭看自己,似乎在有意避開自己的視線,遂確定這句話確實是意有所指:
「看來,是我小瞧了你。
「你是在提醒我要認清自己的位置,我和麃公一樣都是臣,而不是君。
「且不要被百姓的表象迷惑。
「今日麃公死,咸陽百姓歡呼。來日我呂不韋死,他們照樣會歡呼。
「對否?」
甘羅仰頭,少年稚嫩的臉上滿是驚慌:
「羅只是隨口一說,哪裡敢有教訓主君之想,主君誤會了啊!」
少年的表現,讓呂不韋又一次想起了公子成蟜。
利用年齡優勢,二公子要比甘羅擅長的多。
呂不韋指甘羅眼睛:
「驚慌不只體現在臉上,還有眼睛。」
不顧甘羅臉色,呂不韋移開視線,視線放到了刑場周圍興奮高喊的百姓身上:
「沒有表象,哪有本質,表象就是本質。
「夜路走多了,總會變成鬼。」
被看穿的甘羅一臉虛心,道:
「羅不懂主君意思。」
呂不韋嘴角勾起,道:
「他們敢於為貴族的死而歡呼。
「歡呼的多了,就習慣了。
「當他們習慣了貴族死,那他們和貴族之間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甘羅苦笑著勸道:
「麃公、百姓,在羅看來,都不足道。
「羅以為,主君該考慮的是太子。
「今日的太子,就是明日的秦王。
「主君雖然官至文臣之首相邦,爵至臣之巔峰,徹侯文信侯。
「但相邦不是秦臣嗎?文信侯不是秦爵嗎?
「主君不該落太子之面,落未來秦王之面。
「在秦國,除了出身宗室的嚴君,有哪個權臣能夠全身而退呢?」
十歲少年侃侃而談,說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話。
咸陽神童有二。
一為公子成蟜,二為甘家子。
呂不韋摸摸甘羅腦袋,沒有說話。
他從在秦國地位比百姓還要低的商人,做到了秦國相邦,做到了秦國文信侯。
不是為了成為貴族,而是要讓天下沒有貴賤之分,人人皆有出頭日。
他做慣了賤買貴賣,做的夠夠的了。
很快,新的軍隊條例出現了:
【一、五人為一伍,以一伍為單位,在戰場廝殺時互相監督指證。】
【五人中有人殺良冒功,且沒有人檢舉揭發。】
【被查出來後五人連坐,罰沒此前所有軍功,沒有軍功則服徭役。】
【二、取敵方首級必須從喉嚨以下斬首。】
【沒有喉結,則為良人,罰沒所有軍功,無軍功服徭役。】
【三、論功首級須公示三天。】
【三天的過程中,若是沒有人舉報,即為有效,反之則無效。】
【同時,秘密舉報的人如果查實確是有假,則舉報人會得到一筆豐厚的酬勞。】
【若是假舉報,反坐,舉報人的軍功會歸被舉報人所有。】
【四、記錄戰場死亡人數。】
【報上來的人數比死亡人數還要多,主將梟首,副將去職革爵歸為民。】
【……】
麃公屍身未冷,一連串新的軍隊條例就新鮮出爐,秦國一眾武將盡皆炸翻了天。
這新出的軍隊條例,擺明了針對他們啊。
限制這麼多,這讓他們還怎麼帶軍隊?怎麼打仗啊?
楊端和、樊於期、桓齮……這些正值當打之年的武將鬧得氣勢洶洶。
但武將領導的四公卻遲遲沒有動作。
麃公人頭落地,想要動作而不得。
另外三人蒙驁、王陵、王齕卻也是一點動作都沒有。
四公,不,三公的沉默,讓秦將熊熊怒火小了一半。
武將是莽,不是蠢。
秦國內部如火如荼,外部也是不消停。
五國聯軍收復了趙、韓,所有失地後,向西攻秦。
占了便宜就想跑,哪裡有這麼好的事?
雖然秦國東門戶是函谷關,但秦國東邊領土邊緣不是函谷關,而是黃河。
黃河以東大片土地,都為秦土。
隨著秦軍大規模撤回關內,函谷關外的秦土幾乎不設防地呈現在五國聯軍面前。
五國聯軍勢如破竹,連戰連捷。
一路從黃河打到了函谷關,占據了函谷關外的所有秦土。
這些秦土不是一天打下來的,是一個月。
這一個月內,失城丟地的情報不斷送往咸陽,出現在呂不韋的桌案上。
呂不韋視而見之,卻沒有任何舉措。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本來稍有些偃旗息鼓的武將們再一次鬧騰起來,紛紛叫嚷著出征,一個又一個要求面君。
說呂不韋乃是衛國間人,專門來危害秦國的。
呂不韋每日都會受到刺殺。
短短四日,為呂不韋而死的門客便有二十六人之多。
但人數聽來不多,但這可是在秦國都城咸陽,不是在什麼荒郊野嶺。
而且秦國的官府和家是一體的,呂不韋這個相邦夜晚就睡在相邦府。
章台街的相邦府是除了中宮以外,秦國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比東、南、西、北的四個秦王宮都要安全。
但即便如此,依舊有刺客不分晝夜,連番不斷入內行刺,可見秦國武將之猖狂。
只有千日做賊的道理,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十一日,呂不韋受傷了。
十二日,許久沒有露面,隱隱有病重將薨傳聞的秦王子楚召開大朝會。
中宮,信宮,前殿。
相邦呂不韋負傷出席,坐於最前,胸膛上有血跡的白色繃帶極為顯眼。
滿面紅光,精神極佳的秦王子楚身穿玄鳥冕服,坐在王位上,雷霆震怒:
「今日相邦能被刺客刺傷,來日寡人是不是會被刺客刺殺啊?啊!」
秦王子楚霍然起身,怒髮衝冠,瞪著台下武將們咆哮道:
「查!徹查!查到底!」
目光挪到廷尉身上,大喝道:
「華陽不飛!」
廷尉起身,低頭應道:
「臣在。」
「寡人給你七日,此事必須有一個結果!無論這些刺客背後是誰,一經查出,皆按秦律行事!」
華陽不飛大驚,沒有失色已是他最大的努力。
按秦律行事,殺人者死,指使人殺人的人更要死!
老廷尉立刻感到背後武將們的目光要把他燒化了,嘴唇蠕動著不敢應聲,視線不住往為秦國太后的妹妹身上瞥。
華陽太后羋不鳴低眉斂目,心甘情願在秦王子楚身影之下,附和道:
「事涉王上安危,該從重才是。」
朝堂武將們盡皆變了臉色。
死刑再從重,那不就是族刑?
不怕死的秦將有。
不怕全家跟著自己一起死的秦將……這是人?
妹已開口,王在逼視。
老廷尉額頭淌汗,不知道自己到底造了什麼孽,怎麼平白無故趟進了最渾的渾水。
彎著腰,低著頭,無奈地應了個「唯」字。
「文信侯。」秦王子楚聲音放輕:「此案因你而起,你與廷尉一起,可好?」
呂不韋起身應聲,稱謝。
秦王子楚「嗯」了一聲,拉起身前長子:
「沒有文信侯,就沒有寡人。
「沒有寡人,就沒有太子。
「太子可稱文信侯一聲仲父。」
太子政面色如常,呼吸有些急促。
背在身後的拳頭捏緊,輕聲喚道:
「仲父。」
一句稱呼,震碎了朝堂。
儲君稱臣為父。
自有秦國以來,便是獨攬大權的商君,不為秦君猜忌的嚴君,也沒有過如此殊榮。
不理群臣情緒,秦王子楚按坐長子,自己正坐在草蓆上:
「列國來攻,誰願為國出征?」
除了蒙驁、王陵、王齕三公,武將們個個奮勇爭先,積極踴躍,恨不得下一刻就插上翅膀飛到前線。
尤其是在呂不韋受傷那晚派遣刺客的武將們,更是積極。
他們不相信王上真的會因為刺殺相邦,而把他們這些人全都處死。
但他們相信,王上一定會處死人,殺一儆百。
而他們這些傷到相邦的人,最有可能是那個一。
任朝堂嘈雜了好一會。
秦王子楚平舉雙手,緩緩下壓。
聲音頓止,像是正在播放的搖滾樂被按下了暫聽鍵。
「蒙公可願為寡人分憂?」秦王子楚點將。
蒙驁起身,恭敬低頭,應道:
「驁之幸也。」
老將話說得四平八穩,內心卻一團亂麻。
王上將薨,麃公死了,王上點他出戰。
這三件事連在一起,就是兩個人——太子政、公子成蟜。
四公之中,除了麃公以外,蒙驁是第二個對公子成蟜另眼相待的人。
姬夭夭當初為了救子,走動最頻繁的將,就是蒙驁。
論戰功,蒙驁、麃公難分高下。
但論後代,蒙驁之子蒙武在先王還在世的時候,可是隱為秦國壯年武將之首。
麃公比蒙驁強勢,但蒙家高於麃家。
「好。」秦王子楚開懷大笑:「蒙公為將軍,秦傒、蒙武輔之,東出函谷,壯我大秦!」
蒙武在守函谷關,不在咸陽,蒙驁為其子應下。
被點到名字的秦傒皺著眉頭,知道秦王子楚將死的他不知道自己這個弟發的什麼瘋。
論打仗,他秦傒在秦國哪裡能排的上號?
秦傒站起身,狐疑地看了秦王子楚一眼,低頭應聲。
他在大多時候,都不會拒絕秦王子楚。
因為秦王子楚是他弟,他們是一家人。
秦國宗室,天生站在秦王一邊。
「王上!臣亦願隨之!」一人忽然站起,聲音沙啞。
其是上朝者中,唯一一個戴著面具的人——白起之孫白無瑕。
秦王子楚沉默一瞬,冷聲道:
「不允!」
[她要是死了,成蟜不得把寡人從陵里刨出來……]
白無瑕不可置信地望著王上,面具後的俏臉上滿是錯愕。
她從秦子楚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追隨了,一直被秦子楚鼓勵,成為秦國第一位女將軍。
原本屬意她上戰場的王,為什麼會拒絕讓她打仗啊?
兩刻後,朝會散。
久未露面的秦王子楚一個露面,秦國就動了起來。
治粟內史士倉整理糧草,蒙驁去藍田大營召集士卒,華陽不飛看著寫有相邦遇刺的竹簡頭痛極了……
藍田大營,蒙驁從相邦呂不韋手中,接過王上送來的虎符,臉上肌肉不自然地抽動。
這個虎符,只能夠調動一萬人。
「一萬人……」老將攥緊虎符,看著呂不韋,沙啞道:「麃公走後,輪到我了,是嗎?」
(本章完)
戰功赫赫的麃公沒有死在戰場上,死在了他為之奮鬥一生的秦國咸陽。
他沒有戰敗死在敵人之手,死在了他最瞧不起的文官手中。
草灘刑場,麃公行刑那一日,太子政親到爭人。
秦相呂不韋問了三個問題:
可有王令?
可要枉法?
王和太子孰大?
太子政臉色鐵青,再也說不出話,眼睜睜看著麃公人頭落地。
鮮血噴了三尺高。
紅彤彤的,好不鮮艷。
圍觀行刑百姓高聲叫好,群情激奮。
他們知道麃公爵大官高,也知道麃公因為觸犯秦律而死。
在秦國,貴族和他們一樣。
觸犯秦律,就要遭受懲處。
近兩百年前,商鞅用徙木立信、草灘刑場七百貴族人頭,立下了秦律的威信。
今日,呂不韋用秦國老將麃公的頭告訴秦人。
任何人違背秦律,都要遭受懲處。
貴族百姓,一視同仁。
呂不韋望著在地上骨碌碌滾動、圓睜雙目的麃公頭。
他要等的公子成蟜沒有出現,他有些失望。
難道公子成蟜,忘記了他們說好的大計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麃公的頭還在滾動,呂不韋的眼睛也隨之而動。
雖然公子成蟜沒出現,但是太子政出現了。
太子政出面,沒有救下麃公性命,這促成的就是他呂不韋的威名。
王將薨,太子年幼。
秦國他呂不韋不照看,誰照看呢?
麃公頭停了,呂不韋的眼睛也停了。
聽著百姓的歡呼聲,呂不韋心中也有了一絲快慰。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句話,不該是一句空話……
「主君,這些百姓真是愚昧的很,令人生厭。」十歲的甘羅忽然出聲,一臉嫌棄。
呂不韋身形有那麼一瞬停滯,自然接道:
「哦?此話怎講啊?」
少年用瞧不上人的口吻說道:
「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麃公到底犯了何罪。
「他們歡呼,就是因為麃公比他們尊貴,與其他原因無關。
「今日麃公死,他們歡呼。
「來日有一個比麃公還要尊貴的人死,他們依舊會歡呼。」
呂不韋本想要訓斥一番。
話到嘴邊,心思忽然一動。
麃公已是快做到武將的頂點,朝中武將再沒有地位高於麃公者。
那所謂的比麃公還要尊貴的人,除了王,不就是他這個文臣之首的相邦了嗎?
呂不韋低首,望著自己的小門客。
發現甘羅始終不抬頭看自己,似乎在有意避開自己的視線,遂確定這句話確實是意有所指:
「看來,是我小瞧了你。
「你是在提醒我要認清自己的位置,我和麃公一樣都是臣,而不是君。
「且不要被百姓的表象迷惑。
「今日麃公死,咸陽百姓歡呼。來日我呂不韋死,他們照樣會歡呼。
「對否?」
甘羅仰頭,少年稚嫩的臉上滿是驚慌:
「羅只是隨口一說,哪裡敢有教訓主君之想,主君誤會了啊!」
少年的表現,讓呂不韋又一次想起了公子成蟜。
利用年齡優勢,二公子要比甘羅擅長的多。
呂不韋指甘羅眼睛:
「驚慌不只體現在臉上,還有眼睛。」
不顧甘羅臉色,呂不韋移開視線,視線放到了刑場周圍興奮高喊的百姓身上:
「沒有表象,哪有本質,表象就是本質。
「夜路走多了,總會變成鬼。」
被看穿的甘羅一臉虛心,道:
「羅不懂主君意思。」
呂不韋嘴角勾起,道:
「他們敢於為貴族的死而歡呼。
「歡呼的多了,就習慣了。
「當他們習慣了貴族死,那他們和貴族之間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甘羅苦笑著勸道:
「麃公、百姓,在羅看來,都不足道。
「羅以為,主君該考慮的是太子。
「今日的太子,就是明日的秦王。
「主君雖然官至文臣之首相邦,爵至臣之巔峰,徹侯文信侯。
「但相邦不是秦臣嗎?文信侯不是秦爵嗎?
「主君不該落太子之面,落未來秦王之面。
「在秦國,除了出身宗室的嚴君,有哪個權臣能夠全身而退呢?」
十歲少年侃侃而談,說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話。
咸陽神童有二。
一為公子成蟜,二為甘家子。
呂不韋摸摸甘羅腦袋,沒有說話。
他從在秦國地位比百姓還要低的商人,做到了秦國相邦,做到了秦國文信侯。
不是為了成為貴族,而是要讓天下沒有貴賤之分,人人皆有出頭日。
他做慣了賤買貴賣,做的夠夠的了。
很快,新的軍隊條例出現了:
【一、五人為一伍,以一伍為單位,在戰場廝殺時互相監督指證。】
【五人中有人殺良冒功,且沒有人檢舉揭發。】
【被查出來後五人連坐,罰沒此前所有軍功,沒有軍功則服徭役。】
【二、取敵方首級必須從喉嚨以下斬首。】
【沒有喉結,則為良人,罰沒所有軍功,無軍功服徭役。】
【三、論功首級須公示三天。】
【三天的過程中,若是沒有人舉報,即為有效,反之則無效。】
【同時,秘密舉報的人如果查實確是有假,則舉報人會得到一筆豐厚的酬勞。】
【若是假舉報,反坐,舉報人的軍功會歸被舉報人所有。】
【四、記錄戰場死亡人數。】
【報上來的人數比死亡人數還要多,主將梟首,副將去職革爵歸為民。】
【……】
麃公屍身未冷,一連串新的軍隊條例就新鮮出爐,秦國一眾武將盡皆炸翻了天。
這新出的軍隊條例,擺明了針對他們啊。
限制這麼多,這讓他們還怎麼帶軍隊?怎麼打仗啊?
楊端和、樊於期、桓齮……這些正值當打之年的武將鬧得氣勢洶洶。
但武將領導的四公卻遲遲沒有動作。
麃公人頭落地,想要動作而不得。
另外三人蒙驁、王陵、王齕卻也是一點動作都沒有。
四公,不,三公的沉默,讓秦將熊熊怒火小了一半。
武將是莽,不是蠢。
秦國內部如火如荼,外部也是不消停。
五國聯軍收復了趙、韓,所有失地後,向西攻秦。
占了便宜就想跑,哪裡有這麼好的事?
雖然秦國東門戶是函谷關,但秦國東邊領土邊緣不是函谷關,而是黃河。
黃河以東大片土地,都為秦土。
隨著秦軍大規模撤回關內,函谷關外的秦土幾乎不設防地呈現在五國聯軍面前。
五國聯軍勢如破竹,連戰連捷。
一路從黃河打到了函谷關,占據了函谷關外的所有秦土。
這些秦土不是一天打下來的,是一個月。
這一個月內,失城丟地的情報不斷送往咸陽,出現在呂不韋的桌案上。
呂不韋視而見之,卻沒有任何舉措。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本來稍有些偃旗息鼓的武將們再一次鬧騰起來,紛紛叫嚷著出征,一個又一個要求面君。
說呂不韋乃是衛國間人,專門來危害秦國的。
呂不韋每日都會受到刺殺。
短短四日,為呂不韋而死的門客便有二十六人之多。
但人數聽來不多,但這可是在秦國都城咸陽,不是在什麼荒郊野嶺。
而且秦國的官府和家是一體的,呂不韋這個相邦夜晚就睡在相邦府。
章台街的相邦府是除了中宮以外,秦國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比東、南、西、北的四個秦王宮都要安全。
但即便如此,依舊有刺客不分晝夜,連番不斷入內行刺,可見秦國武將之猖狂。
只有千日做賊的道理,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十一日,呂不韋受傷了。
十二日,許久沒有露面,隱隱有病重將薨傳聞的秦王子楚召開大朝會。
中宮,信宮,前殿。
相邦呂不韋負傷出席,坐於最前,胸膛上有血跡的白色繃帶極為顯眼。
滿面紅光,精神極佳的秦王子楚身穿玄鳥冕服,坐在王位上,雷霆震怒:
「今日相邦能被刺客刺傷,來日寡人是不是會被刺客刺殺啊?啊!」
秦王子楚霍然起身,怒髮衝冠,瞪著台下武將們咆哮道:
「查!徹查!查到底!」
目光挪到廷尉身上,大喝道:
「華陽不飛!」
廷尉起身,低頭應道:
「臣在。」
「寡人給你七日,此事必須有一個結果!無論這些刺客背後是誰,一經查出,皆按秦律行事!」
華陽不飛大驚,沒有失色已是他最大的努力。
按秦律行事,殺人者死,指使人殺人的人更要死!
老廷尉立刻感到背後武將們的目光要把他燒化了,嘴唇蠕動著不敢應聲,視線不住往為秦國太后的妹妹身上瞥。
華陽太后羋不鳴低眉斂目,心甘情願在秦王子楚身影之下,附和道:
「事涉王上安危,該從重才是。」
朝堂武將們盡皆變了臉色。
死刑再從重,那不就是族刑?
不怕死的秦將有。
不怕全家跟著自己一起死的秦將……這是人?
妹已開口,王在逼視。
老廷尉額頭淌汗,不知道自己到底造了什麼孽,怎麼平白無故趟進了最渾的渾水。
彎著腰,低著頭,無奈地應了個「唯」字。
「文信侯。」秦王子楚聲音放輕:「此案因你而起,你與廷尉一起,可好?」
呂不韋起身應聲,稱謝。
秦王子楚「嗯」了一聲,拉起身前長子:
「沒有文信侯,就沒有寡人。
「沒有寡人,就沒有太子。
「太子可稱文信侯一聲仲父。」
太子政面色如常,呼吸有些急促。
背在身後的拳頭捏緊,輕聲喚道:
「仲父。」
一句稱呼,震碎了朝堂。
儲君稱臣為父。
自有秦國以來,便是獨攬大權的商君,不為秦君猜忌的嚴君,也沒有過如此殊榮。
不理群臣情緒,秦王子楚按坐長子,自己正坐在草蓆上:
「列國來攻,誰願為國出征?」
除了蒙驁、王陵、王齕三公,武將們個個奮勇爭先,積極踴躍,恨不得下一刻就插上翅膀飛到前線。
尤其是在呂不韋受傷那晚派遣刺客的武將們,更是積極。
他們不相信王上真的會因為刺殺相邦,而把他們這些人全都處死。
但他們相信,王上一定會處死人,殺一儆百。
而他們這些傷到相邦的人,最有可能是那個一。
任朝堂嘈雜了好一會。
秦王子楚平舉雙手,緩緩下壓。
聲音頓止,像是正在播放的搖滾樂被按下了暫聽鍵。
「蒙公可願為寡人分憂?」秦王子楚點將。
蒙驁起身,恭敬低頭,應道:
「驁之幸也。」
老將話說得四平八穩,內心卻一團亂麻。
王上將薨,麃公死了,王上點他出戰。
這三件事連在一起,就是兩個人——太子政、公子成蟜。
四公之中,除了麃公以外,蒙驁是第二個對公子成蟜另眼相待的人。
姬夭夭當初為了救子,走動最頻繁的將,就是蒙驁。
論戰功,蒙驁、麃公難分高下。
但論後代,蒙驁之子蒙武在先王還在世的時候,可是隱為秦國壯年武將之首。
麃公比蒙驁強勢,但蒙家高於麃家。
「好。」秦王子楚開懷大笑:「蒙公為將軍,秦傒、蒙武輔之,東出函谷,壯我大秦!」
蒙武在守函谷關,不在咸陽,蒙驁為其子應下。
被點到名字的秦傒皺著眉頭,知道秦王子楚將死的他不知道自己這個弟發的什麼瘋。
論打仗,他秦傒在秦國哪裡能排的上號?
秦傒站起身,狐疑地看了秦王子楚一眼,低頭應聲。
他在大多時候,都不會拒絕秦王子楚。
因為秦王子楚是他弟,他們是一家人。
秦國宗室,天生站在秦王一邊。
「王上!臣亦願隨之!」一人忽然站起,聲音沙啞。
其是上朝者中,唯一一個戴著面具的人——白起之孫白無瑕。
秦王子楚沉默一瞬,冷聲道:
「不允!」
[她要是死了,成蟜不得把寡人從陵里刨出來……]
白無瑕不可置信地望著王上,面具後的俏臉上滿是錯愕。
她從秦子楚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追隨了,一直被秦子楚鼓勵,成為秦國第一位女將軍。
原本屬意她上戰場的王,為什麼會拒絕讓她打仗啊?
兩刻後,朝會散。
久未露面的秦王子楚一個露面,秦國就動了起來。
治粟內史士倉整理糧草,蒙驁去藍田大營召集士卒,華陽不飛看著寫有相邦遇刺的竹簡頭痛極了……
藍田大營,蒙驁從相邦呂不韋手中,接過王上送來的虎符,臉上肌肉不自然地抽動。
這個虎符,只能夠調動一萬人。
「一萬人……」老將攥緊虎符,看著呂不韋,沙啞道:「麃公走後,輪到我了,是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