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多個幫手也是好事兒
第191章 多個幫手也是好事兒
很多時候,這些圖口頭之樂的人挺氣人的,也挺招人恨,他們不怕事兒大,事越大,覺著看得越過癮。
往往有些事兒,就讓這些傢伙給整壞了。
兩個人本來不想打仗,就因為這些人一拱火,兩人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就得幹起來。
你要單純地把兩人放一起,兩人能打起來嗎?
還真不一定。
正所謂,閒人是禍根啊。
這話絕對沒毛病,要讓他忙起來,啥事兒都忘了。
這樣的人,在北境,有個名稱,叫賣單的。
賣單,在東北話中,就是發呆、看熱鬧,一個人無聊中的意思。
在偽滿時期,闖關東的壯工為了尋生計每天外出賣苦力,散勞力,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地等僱主僱傭,往往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為求生計也要站上一天等活,東瞅西看,或者站著發呆,僱主來了喊一聲「賣單的?」回答也是「賣單的」。
久而久之,在街上一個人發呆發愣,東瞅西看湊熱鬧的,都被認為是賣單的。
今天聽說陶志青當真一路從大河西村往黃花嶺磕著頭走,馬存義都來不及去找周立成開批條借牲口,而是往衛淮那裡去借棗紅馬和爬犁,急匆匆地趕過去,就生怕這事兒到最後真變成仇氣。
現在把陶志青給弄上爬犁了,虎子一路趕著馬往回走,馬存義則是忙著勸慰陶志青:「爺們啊,咱們賭歸賭,鬧歸鬧,話說在前頭,不帶置氣的啊。
那天在我家裡,你說你當看老葛說衛淮是個啥玩意兒,老葛我認識有些年了,鄂倫春老獵手,跟衛淮那跟親爺孫似的,這不是一點都不給我面嗎?
衛淮雖然剛在黃花嶺落戶兒個月,但人家跑山打獵確實厲害,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兒,再說了,為人也不錯,就李大耗子,你也知道的,自己去打黑瞎子,被傷成那樣,沒人去幫他,是衛淮把人送衛生所,墊了錢給治上的。
事後,打了黑瞎子,錢、肉、油,也沒少李大耗子。
這爺們仗義,沒話說。
人家吳福斗、朴春陽、徐振江和王友良他們幾個炮手,人家都沒話說,
你在我那兒當著那麼多人面拿著人家一通貶,也不像話,你說是不是。
但今天這事兒,你確實是個說話算話的爺們,大爺我服了,到我家,咱們好好吃喝一頓,這事兒,就這麼揭過了,行不行?」
陶志青再怎麼性,現在聽到這番話,也有了台階下了,連忙說道:「大爺,確實是我的不是,我到了山里,才發現自已連個百來斤的野豬都整不住。
大爺,啥時候教我兩手唄,也讓我進林子能討個生活,我其實也知道,
大傢伙不待見我,說我手腳不乾淨,可我家裡就那麼個情況,爹媽都上了年紀,身體都有毛病,我又沒啥手藝———·
見陶志青情緒緩了下來,馬存義將捆著他手腳的繩索解開,想了想:「不是不能教你,可你也知道,我們爺倆那也是瞎搞,摸爬滾打,也沒弄出啥名堂,平時吃點野味沒啥問題,但也賺不到錢,哪有資格教人啊....」
「陶哥,啥也別說了,正好衛淮今天也在家休息,待會兒到我家,我去把他們請過來,湊一起認識認識,你想學手段,找找衛淮和葛大爺,他們隨便教你兩手,就夠你用了———」
虎子插嘴說了一句。
他這隨口一句,倒是讓馬存義和陶志青兩人都眼前一亮。
三人趕著馬車,一路到了黃花嶺馬存義家裡。
虎子和他娘忙著下廚,剁了幾根排骨,挑著肥的肉切了些,在外屋地大鐵鍋里給燉上。
生怕衛淮和老葛他們提前把飯吃了,馬存義又忙著往衛淮家裡邊去了一趟,請兩人到家裡去吃飯。
他人一靠近衛淮家院子,黑炭和饅頭湊湊到柵欄邊凶叫起來,很快張曉開1
招寸差工專之共了屋子。
老葛正在給金雕和小楞餵肉,衛淮則是斜靠在炕桌邊,很是頭疼地看草兒用兩個圈圈畫8。
他就想不明白,挺聰明伶俐的一個小姑娘,短短七八天,從一數到一百都不成問題了,偏偏就是在書寫上,那麼費勁。
之前3寫了趴著,好不容易就糾正坐姿和書本擺放,寫成站著的了,結果,到寫6,又給寫趴下。
這不,學著寫到8了,開始時兩個3扣在一起畫出樣子,現在變成兩個圈粘連,愣是沒能簡單一筆寫成,偏偏弄得很複雜。
看得衛淮一陣頭大,不得不抓著她的手,一個接一個地寫。
這事兒做下來,衛淮感覺比他自己小時候讀書還費勁。
馬存義的到來,不僅讓衛淮鬆了口氣,草兒也瞬間恢復輕鬆,手腳極其麻利地將鉛筆和本子收了,丟下一句「我去找狗剩」,就竄出屋子。
衛淮嘆了口氣,看向馬存義:「大爺,陶志青的事情辦妥了?」
馬存義笑了笑:「我到的時候,已經磕出一里多地兒了,算是把我給整服了。」
老葛在一旁插了句嘴:「這小子,挺有意思!」
衛淮也點點頭:「是個豁得出去的人,說到做到,夠爺們!」
馬存義看了看兩人:,「他現在在我家呢,我過來一是還馬和雪爬犁,二來,是請你們過去,一起喝兩杯——你們應該沒吃那麼早吧?」
老葛笑了起來:「有酒有肉,必須去啊!」
衛淮也跟看從炕上跳下來,穿上黃膠鞋,同張曉蘭打了招呼,和老葛一起,隨著馬存義去了他家。
到了馬存義家裡,招呼著上炕坐著,衛淮給馬存義、虎子和陶志青都發了煙抽上,簡單了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衛淮聽說陶志青是個屯溜子,手腳又不乾淨,估摸著陶志青若是輸了,事情得賴帳,或是鬧出梁子,卻沒想到,陶志青居然做到這位份。
打心底里,對陶志青這人也大有改觀。
簡單了一陣,大抵知道陶志青的情況。
他家以前擺弄著一個煙坊,就是專門弄關東煙的,家底富足,也正是這緣故,七零年的時候,被說有問題,沒少挨折騰,老兩口也差點沒了命。
現在人是活下來了,卻落了一身病根,都不是啥能幹得動重體力活計的人,家底自然也被清空。
原本陶志青上頭還有哥,在那時候遭不住,離家出走了,這些年一直香無音信,不知道是死是活。
日子沒盼頭啊。
陶志青也就把自己混成了一個屯溜子,能撈就撈。
當然,他這不乾淨的手腳,也是分人的,搞的就是前些年起鬨要清算他們家的那一幫子人家,死皮賴臉的瞎搞,弄得人不痛不癢的,想跟他計較,
談不上,不計較,又心煩。
就即使挨收拾了,陶志青一回頭,繼續去招惹,弄得那些人見著他,如同撞見陰魂一樣,避之不及。
其實打心底里,他還是不壞的,就是性子散漫了些,嘴巴上不饒人,聽著不爽,總喜歡上兩句。
衛淮聽著他的過往,不由又想到了在蜀地的自己,還不如陶志青呢,打心裡挺佩服。
不管咋樣,也算是認識了。
排骨、肉坨子,加上粉條、蘑菇、野菜燉出來的一大鍋菜上桌,幾人在炕上吸溜吃著粉條子、滋溜喝著小酒,倒也能嶗得開。
酒過三巡,陶志青眼瞅著差不多了,端著酒杯衝著老葛和衛淮示意:「大爺、兄弟,我敬你們一杯,前幾天的事兒,是我狗眼看人低了,說了不該說的話,給你們賠個不是!」
老葛笑笑,沒多說什麼。
衛淮也在笑,舉了酒杯:「敬你是個說到做到的爺們!」
三人端著酒杯,都將杯里的酒水一飲而盡。
陶志青重重地呼了兩口酒氣:「大爺、兄弟,我這人沒啥能耐,今天想借著這酒,求你們點事兒—.」
衛淮和老葛相視一眼,不明白陶志青要幹啥。
但衛淮想了想,還是說道:「陶哥你先說說看,我不是那種誇誇其談的人,沒法大包大攬,但有一點,我要是覺著能辦,肯定給你辦好!」
陶志青聞言,衝著衛淮豎了大拇指:「這話實在,不像有些人,說得虛頭巴腦的我其實也沒別的意思,就是也想進林子討生活,想求你們教我點手段.」
他說這話的時候,期盼地看看衛淮和老葛。
衛淮覺得自己還是個半吊子,沒學到家,手段啥的,更多的本就是老葛教的,他也轉頭看向老葛,想聽聽他的意思。
老葛警了衛淮一眼:「你看我幹啥啊,你去跑山打獵,多個人手也不錯,領上啊,我老頭子一個,可沒那能耐跟你進山折騰,我覺著狗蛋不錯,
他想學,你領著他進山就是。
跑山打獵,就不是嘴上說說的事兒,得去看,得去親自擺弄,才知道是咋回事兒。」
很顯然,老葛覺得陶志青順眼了,意思也很明顯,衛淮一人進山,總有不少事情一個人不好擺弄,多個幫手,也是好事兒,別的不說,多個伴也是好的。
衛淮一人在山裡折騰,其中的孤苦,他自己心裡清楚,很多時候也總會尋思,要是有個幫手就好,就比如打到個黑瞎子,要是有個人手,合力就翻個面,沒有幫手,就得自己砍來木棒,又撬又挪的·
他轉頭看向陶志青:「陶哥,跑山這事兒,挺辛苦—-你真想學?」」
「真想,我不怕苦,只要領著我去,我給你打下手,隨便支使,讓我幹啥我幹啥,絕對不拖後腿!」
陶志青拍著胸脯保證。
衛淮點點頭:「那行吧,你要真想學,你得空就過來找我,有啥不懂的,你儘管問,我只要知道的,肯定告訴你,至於能學成啥樣,得看你自己領悟。」
跑山打獵這事兒,說起來,其實挺吃天賦的一件事兒,
很多手段,其實大傢伙都知道,可同樣的手段,在不同的人手裡,效果決然不同,陶志青能不能進入這行當,學到討生活的本事,得去了才知道。
很多時候,這些圖口頭之樂的人挺氣人的,也挺招人恨,他們不怕事兒大,事越大,覺著看得越過癮。
往往有些事兒,就讓這些傢伙給整壞了。
兩個人本來不想打仗,就因為這些人一拱火,兩人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就得幹起來。
你要單純地把兩人放一起,兩人能打起來嗎?
還真不一定。
正所謂,閒人是禍根啊。
這話絕對沒毛病,要讓他忙起來,啥事兒都忘了。
這樣的人,在北境,有個名稱,叫賣單的。
賣單,在東北話中,就是發呆、看熱鬧,一個人無聊中的意思。
在偽滿時期,闖關東的壯工為了尋生計每天外出賣苦力,散勞力,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地等僱主僱傭,往往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為求生計也要站上一天等活,東瞅西看,或者站著發呆,僱主來了喊一聲「賣單的?」回答也是「賣單的」。
久而久之,在街上一個人發呆發愣,東瞅西看湊熱鬧的,都被認為是賣單的。
今天聽說陶志青當真一路從大河西村往黃花嶺磕著頭走,馬存義都來不及去找周立成開批條借牲口,而是往衛淮那裡去借棗紅馬和爬犁,急匆匆地趕過去,就生怕這事兒到最後真變成仇氣。
現在把陶志青給弄上爬犁了,虎子一路趕著馬往回走,馬存義則是忙著勸慰陶志青:「爺們啊,咱們賭歸賭,鬧歸鬧,話說在前頭,不帶置氣的啊。
那天在我家裡,你說你當看老葛說衛淮是個啥玩意兒,老葛我認識有些年了,鄂倫春老獵手,跟衛淮那跟親爺孫似的,這不是一點都不給我面嗎?
衛淮雖然剛在黃花嶺落戶兒個月,但人家跑山打獵確實厲害,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兒,再說了,為人也不錯,就李大耗子,你也知道的,自己去打黑瞎子,被傷成那樣,沒人去幫他,是衛淮把人送衛生所,墊了錢給治上的。
事後,打了黑瞎子,錢、肉、油,也沒少李大耗子。
這爺們仗義,沒話說。
人家吳福斗、朴春陽、徐振江和王友良他們幾個炮手,人家都沒話說,
你在我那兒當著那麼多人面拿著人家一通貶,也不像話,你說是不是。
但今天這事兒,你確實是個說話算話的爺們,大爺我服了,到我家,咱們好好吃喝一頓,這事兒,就這麼揭過了,行不行?」
陶志青再怎麼性,現在聽到這番話,也有了台階下了,連忙說道:「大爺,確實是我的不是,我到了山里,才發現自已連個百來斤的野豬都整不住。
大爺,啥時候教我兩手唄,也讓我進林子能討個生活,我其實也知道,
大傢伙不待見我,說我手腳不乾淨,可我家裡就那麼個情況,爹媽都上了年紀,身體都有毛病,我又沒啥手藝———·
見陶志青情緒緩了下來,馬存義將捆著他手腳的繩索解開,想了想:「不是不能教你,可你也知道,我們爺倆那也是瞎搞,摸爬滾打,也沒弄出啥名堂,平時吃點野味沒啥問題,但也賺不到錢,哪有資格教人啊....」
「陶哥,啥也別說了,正好衛淮今天也在家休息,待會兒到我家,我去把他們請過來,湊一起認識認識,你想學手段,找找衛淮和葛大爺,他們隨便教你兩手,就夠你用了———」
虎子插嘴說了一句。
他這隨口一句,倒是讓馬存義和陶志青兩人都眼前一亮。
三人趕著馬車,一路到了黃花嶺馬存義家裡。
虎子和他娘忙著下廚,剁了幾根排骨,挑著肥的肉切了些,在外屋地大鐵鍋里給燉上。
生怕衛淮和老葛他們提前把飯吃了,馬存義又忙著往衛淮家裡邊去了一趟,請兩人到家裡去吃飯。
他人一靠近衛淮家院子,黑炭和饅頭湊湊到柵欄邊凶叫起來,很快張曉開1
招寸差工專之共了屋子。
老葛正在給金雕和小楞餵肉,衛淮則是斜靠在炕桌邊,很是頭疼地看草兒用兩個圈圈畫8。
他就想不明白,挺聰明伶俐的一個小姑娘,短短七八天,從一數到一百都不成問題了,偏偏就是在書寫上,那麼費勁。
之前3寫了趴著,好不容易就糾正坐姿和書本擺放,寫成站著的了,結果,到寫6,又給寫趴下。
這不,學著寫到8了,開始時兩個3扣在一起畫出樣子,現在變成兩個圈粘連,愣是沒能簡單一筆寫成,偏偏弄得很複雜。
看得衛淮一陣頭大,不得不抓著她的手,一個接一個地寫。
這事兒做下來,衛淮感覺比他自己小時候讀書還費勁。
馬存義的到來,不僅讓衛淮鬆了口氣,草兒也瞬間恢復輕鬆,手腳極其麻利地將鉛筆和本子收了,丟下一句「我去找狗剩」,就竄出屋子。
衛淮嘆了口氣,看向馬存義:「大爺,陶志青的事情辦妥了?」
馬存義笑了笑:「我到的時候,已經磕出一里多地兒了,算是把我給整服了。」
老葛在一旁插了句嘴:「這小子,挺有意思!」
衛淮也點點頭:「是個豁得出去的人,說到做到,夠爺們!」
馬存義看了看兩人:,「他現在在我家呢,我過來一是還馬和雪爬犁,二來,是請你們過去,一起喝兩杯——你們應該沒吃那麼早吧?」
老葛笑了起來:「有酒有肉,必須去啊!」
衛淮也跟看從炕上跳下來,穿上黃膠鞋,同張曉蘭打了招呼,和老葛一起,隨著馬存義去了他家。
到了馬存義家裡,招呼著上炕坐著,衛淮給馬存義、虎子和陶志青都發了煙抽上,簡單了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衛淮聽說陶志青是個屯溜子,手腳又不乾淨,估摸著陶志青若是輸了,事情得賴帳,或是鬧出梁子,卻沒想到,陶志青居然做到這位份。
打心底里,對陶志青這人也大有改觀。
簡單了一陣,大抵知道陶志青的情況。
他家以前擺弄著一個煙坊,就是專門弄關東煙的,家底富足,也正是這緣故,七零年的時候,被說有問題,沒少挨折騰,老兩口也差點沒了命。
現在人是活下來了,卻落了一身病根,都不是啥能幹得動重體力活計的人,家底自然也被清空。
原本陶志青上頭還有哥,在那時候遭不住,離家出走了,這些年一直香無音信,不知道是死是活。
日子沒盼頭啊。
陶志青也就把自己混成了一個屯溜子,能撈就撈。
當然,他這不乾淨的手腳,也是分人的,搞的就是前些年起鬨要清算他們家的那一幫子人家,死皮賴臉的瞎搞,弄得人不痛不癢的,想跟他計較,
談不上,不計較,又心煩。
就即使挨收拾了,陶志青一回頭,繼續去招惹,弄得那些人見著他,如同撞見陰魂一樣,避之不及。
其實打心底里,他還是不壞的,就是性子散漫了些,嘴巴上不饒人,聽著不爽,總喜歡上兩句。
衛淮聽著他的過往,不由又想到了在蜀地的自己,還不如陶志青呢,打心裡挺佩服。
不管咋樣,也算是認識了。
排骨、肉坨子,加上粉條、蘑菇、野菜燉出來的一大鍋菜上桌,幾人在炕上吸溜吃著粉條子、滋溜喝著小酒,倒也能嶗得開。
酒過三巡,陶志青眼瞅著差不多了,端著酒杯衝著老葛和衛淮示意:「大爺、兄弟,我敬你們一杯,前幾天的事兒,是我狗眼看人低了,說了不該說的話,給你們賠個不是!」
老葛笑笑,沒多說什麼。
衛淮也在笑,舉了酒杯:「敬你是個說到做到的爺們!」
三人端著酒杯,都將杯里的酒水一飲而盡。
陶志青重重地呼了兩口酒氣:「大爺、兄弟,我這人沒啥能耐,今天想借著這酒,求你們點事兒—.」
衛淮和老葛相視一眼,不明白陶志青要幹啥。
但衛淮想了想,還是說道:「陶哥你先說說看,我不是那種誇誇其談的人,沒法大包大攬,但有一點,我要是覺著能辦,肯定給你辦好!」
陶志青聞言,衝著衛淮豎了大拇指:「這話實在,不像有些人,說得虛頭巴腦的我其實也沒別的意思,就是也想進林子討生活,想求你們教我點手段.」
他說這話的時候,期盼地看看衛淮和老葛。
衛淮覺得自己還是個半吊子,沒學到家,手段啥的,更多的本就是老葛教的,他也轉頭看向老葛,想聽聽他的意思。
老葛警了衛淮一眼:「你看我幹啥啊,你去跑山打獵,多個人手也不錯,領上啊,我老頭子一個,可沒那能耐跟你進山折騰,我覺著狗蛋不錯,
他想學,你領著他進山就是。
跑山打獵,就不是嘴上說說的事兒,得去看,得去親自擺弄,才知道是咋回事兒。」
很顯然,老葛覺得陶志青順眼了,意思也很明顯,衛淮一人進山,總有不少事情一個人不好擺弄,多個幫手,也是好事兒,別的不說,多個伴也是好的。
衛淮一人在山裡折騰,其中的孤苦,他自己心裡清楚,很多時候也總會尋思,要是有個幫手就好,就比如打到個黑瞎子,要是有個人手,合力就翻個面,沒有幫手,就得自己砍來木棒,又撬又挪的·
他轉頭看向陶志青:「陶哥,跑山這事兒,挺辛苦—-你真想學?」」
「真想,我不怕苦,只要領著我去,我給你打下手,隨便支使,讓我幹啥我幹啥,絕對不拖後腿!」
陶志青拍著胸脯保證。
衛淮點點頭:「那行吧,你要真想學,你得空就過來找我,有啥不懂的,你儘管問,我只要知道的,肯定告訴你,至於能學成啥樣,得看你自己領悟。」
跑山打獵這事兒,說起來,其實挺吃天賦的一件事兒,
很多手段,其實大傢伙都知道,可同樣的手段,在不同的人手裡,效果決然不同,陶志青能不能進入這行當,學到討生活的本事,得去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