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準備
第457章 準備
如果李言誠和他同時外派,都是在羅老支持的情況下,鄭宗濤是有可能就任比他當前級別高半級的職務。
可李言誠不行,他只能去一個正司局級的崗位,將享受的待遇落到實處,再工作上幾年,等出成績後才有可能再提拔。
但鄭宗濤也明白,甭看他現在好像在級別上能高一點,這只是沾了他給羅老當工作秘書的光,人家李言誠可是羅老的女婿,自家人,再過十年再看,不,他相信都不用十年,五年就可以,可能五年後倆人應該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了。
所以,每次羅老只要吩咐什麼關於李言誠的事情,他都會特別上心,甭管這位以後會被調整到哪個崗位去,現在搞好關係,未來都是人脈不是麼。
這邊會見結束後羅老爺子離開了,那些位港商在外事部門的陪同下,出去觀光京市的繼續去觀光,回京城飯店也有專車負責送回飯店。
程家母子三人做為這次程家過來的主客,就在這輛車上。
其實車上除了他們三人外,就是一名開車的司機,還有兩名外事部門的專門陪同的工作人員。
傅淑怡不想逛京市,是因為她解放前就在這座城市生活了不短的時間,除了解放後新蓋的那些地方之外,就沒有她沒去過的地兒了,就連前朝皇帝老兒的金鑾殿她都去玩過,所以沒什麼興趣。
程見聞和他媳婦兒郝雨詩不想逛,純粹就是來時從機場過來一路上看上去都是破不爛次的覺得沒啥逛頭,還不抵在飯店陪老娘。
「媽,我怎麼感覺中午在宴席上的時候,那位領導看我的眼神有些不對啊。」
到了飯店,讓進來準備給泡茶的服務人員退出去後,程見聞就一臉疑惑的問道。
「我也感覺到了,好像……好像是透過見聞在看另一個人。」郝雨詩一邊給婆婆倒水泡茶,一邊附和著說道。
「透過你看你大哥唄。」傅淑怡端起兒媳婦給泡的茶吹了吹輕輕的抿了一口,放下茶杯後說道。
「在丑國的時候負責聯繫的人就說過你和你大哥長得很像,剛才那位領導應該是見過你大哥,不,肯定是見過你大哥,看到你後肯定會多看幾眼。」
傅淑怡猜的倒是沒錯,但她怎麼也猜不到,中午會見她們的領導會是她的親家公。
羅老之所以多看了幾眼程見聞,確實是因為他和李言誠長的像,除了身材上稍顯瘦弱,以及身上少了一股陽剛、鐵血之氣,卻多了一份商人的市儈。
老爺子也就是多看了幾眼,並沒有想要跟他們多說什麼,這是女婿的家事,只要不違反組織紀律,他絕對不會插手進來。
提起這個從未謀過面,卻已經聽過幾十年的大哥,程見聞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
他是既想有個大哥,這樣他們兄弟倆可以一起幫父親做事兒,共同抵禦來自於程家其他人對家主之位的窺探。
但又害怕多出來一個大哥,因為這樣一來,他能得到的就會變少。
雖然母親說過,這個大哥肯定不會跟他搶奪家產,可這畢竟是個活生生的人,還是程家嫡系的長子長孫,真的要認祖歸宗了,他這個老二在爺爺心中的地位絕對要往後靠。
「媽,明天就能見到那……大哥了,您……您要保重身體,不要太激動。」
傅淑怡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本來這次過來認親,程見升,也就是她丈夫,李言誠那具身體的親生父親,是不打算讓她過來的,就是擔心她太過激動,再引發什麼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可程見升因為身份問題不方便過來,程家老爺子就更不用說了,老頭都八十多快九十了,身體就算再好,都這個年齡了,各個器官肯定都多多少少有點問題,別說見了心心念念幾十年的大孫子會不會一激動就嘎了,光是讓他坐飛機飛躍大半個地球就能要了老頭的命。
截止到目前,他都不敢讓老爺子知道這回事兒。
至於程家其他人,程見升更不敢讓他們過來,甚至都不敢讓他們知道已經找到了程家的長子長孫,就是擔心他們會生出什麼壞心思來。
沒招,在傅淑怡一再強調下,只能是由她跑這一趟了。
在丑國的時候,他們兩口子從外事部門聯繫人那裡就得知,自己的大兒子現在身份特殊,肯定不能出國,二人就商量過,既然這樣,正好國內又開始對內搞改革,對外搞開放,他們準備看看情況,乾脆在國內投資些什麼,然後將國內的產業留給大兒子。
可來了跟商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交流後才知道,雖然七九年就已經通過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首次從法律上允許外商對華直接投資了,但也僅指南邊那個剛成立的經濟區。
而且,對於到底是必須合資,還是說可以外商獨資,這一點下邊目前還拿捏不准,正等待批覆呢。
鑑於此,傅淑怡也就熄了這次過來就投資的念頭,她也擔心政策會再變,程家是有錢,但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她可以給自己兒子隨便花,卻不想自家的錢打水漂。
但補償大兒子的心卻沒變。
她已經想好了,並且還主動詢問了外事和商業部門的陪同人員,她知道國內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特別小,還是統一分配住房,但也知道京市已經有在建的商品房項目了,就想給大兒子家買上幾套房,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然後再留些錢。
她的想法已經通過陪同人員上報上去了,還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
聽到小兒子的話,傅淑怡笑呵呵的伸手拍了拍他的手。
激動是肯定會的,當年得知大兒子丟失後,她差點沒把眼睛哭瞎了,身體的毛病也是那時候落下的病根。
後來又生孩子,身體愈發的不好,也就是這些年補的還不錯,如果放到十幾年前她的身體狀況,真就沒辦法過來。
「放心吧見聞,媽的身體好著呢,大夫給開的藥我不是也一直按時吃著呢麼。唉,媽也沒別的想法,就是想見見你大哥。
當年世道那麼亂,遇到轟炸下人丟了你大哥,這幾十年來媽一直都念叨著,知道他還活著,過的還不錯,也有了自己的家,我的心啊,也就放下來了。
只要能讓我親眼看到他,我的心愿也就了了,見聞啊,這些年媽媽其實一直都在後悔,那天我如果跟著他們一起走,也許你大哥就不會丟。」
眼見老娘已經紅了眼眶,程見聞連忙反手握住老太太的手,安慰道。
「媽,那是戰爭的錯,不是您的錯,您不要把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再說了,大哥不是好著呢麼,明天就可以見到了。
您不是說,大哥不但結婚了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好像還是個不大不小的官,這說明大哥的日子應該過的還不錯,您別太自責,更別激動。」
老太太紅著眼眶點了點頭,也許是回到了離別幾十年的故土,也許是馬上就能見到分別幾十年的骨肉,這兩天她總是動不動就想掉眼淚。
但她也清楚,自己確實不能過於激動,否則,有可能還沒見到大兒子呢,她先躺到醫院去了。
「媽,您喝點茶。」
見老太太的情緒能緩和一點了,郝雨詩連忙將茶几上的茶杯端了起來。
「見聞,你去跟陪同的政府工作人員商量一下,看看明天我們在這裡跟你大哥見完之後,能不能去他家裡轉轉。」
喝了一口兒媳婦端起來的茶,老太太又想起來了一件事兒,便吩咐道。
她想去大兒子的家看看,看看他過的到底好不好。
「好的媽,我這就去找人問問。」
程家的這個請求著實讓工作人員有些為難,不過沒關係,他們決定不了,那就向上匯報,讓有權決定的人去頭疼。
一層一層的向上匯報,誰也不敢輕易的點這個頭。
主要還是李言誠的身份太過特殊,他除了是社會局的人之外,還是保健組的專家,這可是一個堅決不能掉以輕心的崗位。
最終,下午五點多的時候,這件事情出現在了各個相關領導的案頭。
領導們現在都還在大禮堂開會,秘書們接到匯報後當然不會現在就去找領導,這件事兒暫時就這樣擱置住了,等待批覆。
李言誠今天下午又翹班了一會兒,今兒是周六,明天休息,他老婆今天下午少上一節課,五點多一點就可以放學。
他在辦公室也沒啥事兒,就跟秘書打了個招呼提前溜了,去學校接上妻子,二人一起往家裡趕去。
等他倆到家,兩個孩子也已經回來了,金智海也開著他們處里的吉普車,跟著屁股後面到了,他過來準備把歡聲和笑語接到他家去,好給兄弟騰出空間,明天去認親。
對於認親這件事情,李言誠沒跟孩子們說,也暫時沒打算讓他們跟那個便宜奶奶見面。
他甚至都沒告訴兩個孩子爺爺奶奶還在世,並且生活在丑國。
不讓孩子們跟著一起見奶奶,主要是李言誠擔心那個親生母親見到孩子們後,又給些不合時宜的東西,他沒辦法拒絕,讓人家工作人員也難做,到最後可能還得上繳,搞不好還會惹得孩子們不開心。
所以啊,他乾脆把這種可能性給提前扼殺了。
金智海過來後沒停,接上兩個孩子就走了,這一走,家裡就剩下了李言誠和羅敏兩個人。
孩子一走,院子裡馬上就清靜了下來,倆孩子在的時候,就算是寫作業,也會時不時的大呼小叫幾聲,給院子裡平添幾分生氣。
現在安靜下來,他們兩口子站在客廳里大眼瞪小眼的,一時間連做飯的勁頭都沒了。
乾脆啊,倆人往三人沙發上一窩,羅敏連腳上的拖鞋都踢到一邊去了,兩條大長腿搭在沙發扶手上,腦袋往自己男人腿上一枕,別說,還挺舒服,是她最喜歡的一種休息姿勢,就是平時孩子們在家,她不好意思這樣,現在倒是沒了顧慮。
「大誠,你說明天見了……見了……那應該叫什麼啊?我總不能見面就叫媽吧?」
「叫什麼媽啊。」李言誠有些好笑的搖搖頭,伸手輕輕的撫摸著自己媳婦兒那光潔無瑕的俏臉蛋。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她姓傅,要麼叫傅女士,或者叫程夫人都行。跟沒解放前一樣,港島或者丑國,都習慣婚後,在女人本來的姓氏前邊冠上夫姓。」
「啊?老外的女人結婚後還要冠夫姓嗎?」羅敏有些詫異,抬起眼皮自下而上的看著自己男人那張,除了比十年前看上去更顯成熟外,似乎沒別的變化的臉龐。
「對,連同護照和駕駛證都會改。」
「那如果過不到一起後來離婚了呢?」
「再改回來啊。」
「這樣做不麻煩嗎?」
「習慣了吧應該。」
婚後女人冠夫姓,沒辦法說好還是不好,當成習俗看就行。
但要說到平等,哪怕再過四十年,歐美國家也依然是拍馬都比不上華夏,他們也就是整天嘴上喊喊口號,搞一搞宣傳,追求的是口頭上的政治正確,真正落到實處的,還得是內地。
比起宣傳以及打輿論戰,那華夏是真的比不上歐美那些國家,幾十年後照樣如此。
畢竟指鹿為馬好歹指的都是四條腿的動物,可皇帝的新裝那就是純粹的愚民了。
「對了大誠,我在學校聽他們聊天的時候說港島那邊還允許一夫多妻?」
「現在已經取消了,應該是七十年代初期取消的吧。」
「不是民國時期就廢除了嗎?為什麼他們到七十年代才取消?」
「港島和澳島早在前清的時候就租借出去了,民國頒布的法律他們並不接受,還是按照前清律例走的,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因為前清頒布的律例很多已經不合時宜,才做出了修改,也是這時候取消的一夫多妻制。
但之前已成的事實還是受法律的承認的,比如這次過來的……就有三房太太。」
「嘖嘖……身體吃的消不。」羅敏撇了撇小嘴,說出了一句讓李言誠愕然無語的話來。
「不說這個了,大誠,明天過去穿什麼衣服?」
「就穿咱們的制服過去就行,也算是隱晦的表明一下態度。」
羅敏抬起手撫摸著丈夫的臉龐,輕聲問道:「大誠,你……你真的對這次的認親沒有一點期待嗎?」
「怎麼說呢,不能說沒有一點期待吧,但期望也不是很強烈,我早就知道他們的存在了,知道他們過的好,這就行了。
我今年虛歲都四十了,人生已經過去了一半,突然讓我對幾個幾十年都沒見過的人產生什麼特別強烈的感情,我還真做不到。
不過她畢竟是我的親生母親,對我有生育之恩,當年我丟了,也不是她的原因,是那場戰爭造成的,所以我願意認她。
我想,這些年她的心裡應該也不好受,而且她年紀也大了,認她,算是了解一下她的心愿。
另外我聽外事部門的同志說,她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好像是心腦血管方面有問題,如果可以,我順便幫她看看。」
對這具身體的親生父母,李言誠的心情十分複雜,他有點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他們。
這次認親也是趕鴨子上架,組織上要求的。
看著自己男人那惆悵的面容,羅敏有些心疼的撐起上半身,在他下巴那裡親了一口,給他一些心理的支撐。
看到妻子的動作,李言誠笑著在她鼻頭輕輕颳了兩下。
「咱爸讓咱們晚上八點半以後過去一趟。」
「啊?怎麼那個點過去?」
「他可能那會兒才忙完吧。」
「呃……你知道咱爸讓過去幹什麼嗎?」
「大概知道,這兩天發生了點事情,咱爸可能要跟我面對面的交代一下,電話里講不清楚。另外……」
說到這裡,李言誠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另外就是,咱爸想把我調到其他單位去,可能還要談這個吧。」
「嗯?」聽到這個,羅敏唰一下就坐了起來,滿臉詫異的看著自己男人。
「調你去其他單位?哪個單……哦,應該是公安系統吧,還在京市嗎?還是說要去其他地方?」
「去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不大。」李言誠搖了搖頭,探身拿起茶几上的煙給自己點了一支。
孩子們都不在家,他也就沒有刻意的去院子裡抽菸。
「我現在的級別如果去其他地方任職,那就直接是一把手了,但我的基層經驗並不豐富,不管是上邊還是地方上都不會放心,畢竟公安局維護一方平安,位置非常重要,不能有半點閃失。
所以我留在京市市局擔任副職的可能性非常大,先鍛鍊上幾年,有經驗了以後再談其他的。」
其實中午那會兒蘇孝同跟他說過這件事情後,他回去就查看了一下目前京市公安系統的配備,也想明白了老爺子打算這麼安排他的原因。
市局當前這位穆局長最多再有兩年就該退休了。
(本章完)
如果李言誠和他同時外派,都是在羅老支持的情況下,鄭宗濤是有可能就任比他當前級別高半級的職務。
可李言誠不行,他只能去一個正司局級的崗位,將享受的待遇落到實處,再工作上幾年,等出成績後才有可能再提拔。
但鄭宗濤也明白,甭看他現在好像在級別上能高一點,這只是沾了他給羅老當工作秘書的光,人家李言誠可是羅老的女婿,自家人,再過十年再看,不,他相信都不用十年,五年就可以,可能五年後倆人應該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了。
所以,每次羅老只要吩咐什麼關於李言誠的事情,他都會特別上心,甭管這位以後會被調整到哪個崗位去,現在搞好關係,未來都是人脈不是麼。
這邊會見結束後羅老爺子離開了,那些位港商在外事部門的陪同下,出去觀光京市的繼續去觀光,回京城飯店也有專車負責送回飯店。
程家母子三人做為這次程家過來的主客,就在這輛車上。
其實車上除了他們三人外,就是一名開車的司機,還有兩名外事部門的專門陪同的工作人員。
傅淑怡不想逛京市,是因為她解放前就在這座城市生活了不短的時間,除了解放後新蓋的那些地方之外,就沒有她沒去過的地兒了,就連前朝皇帝老兒的金鑾殿她都去玩過,所以沒什麼興趣。
程見聞和他媳婦兒郝雨詩不想逛,純粹就是來時從機場過來一路上看上去都是破不爛次的覺得沒啥逛頭,還不抵在飯店陪老娘。
「媽,我怎麼感覺中午在宴席上的時候,那位領導看我的眼神有些不對啊。」
到了飯店,讓進來準備給泡茶的服務人員退出去後,程見聞就一臉疑惑的問道。
「我也感覺到了,好像……好像是透過見聞在看另一個人。」郝雨詩一邊給婆婆倒水泡茶,一邊附和著說道。
「透過你看你大哥唄。」傅淑怡端起兒媳婦給泡的茶吹了吹輕輕的抿了一口,放下茶杯後說道。
「在丑國的時候負責聯繫的人就說過你和你大哥長得很像,剛才那位領導應該是見過你大哥,不,肯定是見過你大哥,看到你後肯定會多看幾眼。」
傅淑怡猜的倒是沒錯,但她怎麼也猜不到,中午會見她們的領導會是她的親家公。
羅老之所以多看了幾眼程見聞,確實是因為他和李言誠長的像,除了身材上稍顯瘦弱,以及身上少了一股陽剛、鐵血之氣,卻多了一份商人的市儈。
老爺子也就是多看了幾眼,並沒有想要跟他們多說什麼,這是女婿的家事,只要不違反組織紀律,他絕對不會插手進來。
提起這個從未謀過面,卻已經聽過幾十年的大哥,程見聞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
他是既想有個大哥,這樣他們兄弟倆可以一起幫父親做事兒,共同抵禦來自於程家其他人對家主之位的窺探。
但又害怕多出來一個大哥,因為這樣一來,他能得到的就會變少。
雖然母親說過,這個大哥肯定不會跟他搶奪家產,可這畢竟是個活生生的人,還是程家嫡系的長子長孫,真的要認祖歸宗了,他這個老二在爺爺心中的地位絕對要往後靠。
「媽,明天就能見到那……大哥了,您……您要保重身體,不要太激動。」
傅淑怡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本來這次過來認親,程見升,也就是她丈夫,李言誠那具身體的親生父親,是不打算讓她過來的,就是擔心她太過激動,再引發什麼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可程見升因為身份問題不方便過來,程家老爺子就更不用說了,老頭都八十多快九十了,身體就算再好,都這個年齡了,各個器官肯定都多多少少有點問題,別說見了心心念念幾十年的大孫子會不會一激動就嘎了,光是讓他坐飛機飛躍大半個地球就能要了老頭的命。
截止到目前,他都不敢讓老爺子知道這回事兒。
至於程家其他人,程見升更不敢讓他們過來,甚至都不敢讓他們知道已經找到了程家的長子長孫,就是擔心他們會生出什麼壞心思來。
沒招,在傅淑怡一再強調下,只能是由她跑這一趟了。
在丑國的時候,他們兩口子從外事部門聯繫人那裡就得知,自己的大兒子現在身份特殊,肯定不能出國,二人就商量過,既然這樣,正好國內又開始對內搞改革,對外搞開放,他們準備看看情況,乾脆在國內投資些什麼,然後將國內的產業留給大兒子。
可來了跟商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交流後才知道,雖然七九年就已經通過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首次從法律上允許外商對華直接投資了,但也僅指南邊那個剛成立的經濟區。
而且,對於到底是必須合資,還是說可以外商獨資,這一點下邊目前還拿捏不准,正等待批覆呢。
鑑於此,傅淑怡也就熄了這次過來就投資的念頭,她也擔心政策會再變,程家是有錢,但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她可以給自己兒子隨便花,卻不想自家的錢打水漂。
但補償大兒子的心卻沒變。
她已經想好了,並且還主動詢問了外事和商業部門的陪同人員,她知道國內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特別小,還是統一分配住房,但也知道京市已經有在建的商品房項目了,就想給大兒子家買上幾套房,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然後再留些錢。
她的想法已經通過陪同人員上報上去了,還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
聽到小兒子的話,傅淑怡笑呵呵的伸手拍了拍他的手。
激動是肯定會的,當年得知大兒子丟失後,她差點沒把眼睛哭瞎了,身體的毛病也是那時候落下的病根。
後來又生孩子,身體愈發的不好,也就是這些年補的還不錯,如果放到十幾年前她的身體狀況,真就沒辦法過來。
「放心吧見聞,媽的身體好著呢,大夫給開的藥我不是也一直按時吃著呢麼。唉,媽也沒別的想法,就是想見見你大哥。
當年世道那麼亂,遇到轟炸下人丟了你大哥,這幾十年來媽一直都念叨著,知道他還活著,過的還不錯,也有了自己的家,我的心啊,也就放下來了。
只要能讓我親眼看到他,我的心愿也就了了,見聞啊,這些年媽媽其實一直都在後悔,那天我如果跟著他們一起走,也許你大哥就不會丟。」
眼見老娘已經紅了眼眶,程見聞連忙反手握住老太太的手,安慰道。
「媽,那是戰爭的錯,不是您的錯,您不要把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再說了,大哥不是好著呢麼,明天就可以見到了。
您不是說,大哥不但結婚了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好像還是個不大不小的官,這說明大哥的日子應該過的還不錯,您別太自責,更別激動。」
老太太紅著眼眶點了點頭,也許是回到了離別幾十年的故土,也許是馬上就能見到分別幾十年的骨肉,這兩天她總是動不動就想掉眼淚。
但她也清楚,自己確實不能過於激動,否則,有可能還沒見到大兒子呢,她先躺到醫院去了。
「媽,您喝點茶。」
見老太太的情緒能緩和一點了,郝雨詩連忙將茶几上的茶杯端了起來。
「見聞,你去跟陪同的政府工作人員商量一下,看看明天我們在這裡跟你大哥見完之後,能不能去他家裡轉轉。」
喝了一口兒媳婦端起來的茶,老太太又想起來了一件事兒,便吩咐道。
她想去大兒子的家看看,看看他過的到底好不好。
「好的媽,我這就去找人問問。」
程家的這個請求著實讓工作人員有些為難,不過沒關係,他們決定不了,那就向上匯報,讓有權決定的人去頭疼。
一層一層的向上匯報,誰也不敢輕易的點這個頭。
主要還是李言誠的身份太過特殊,他除了是社會局的人之外,還是保健組的專家,這可是一個堅決不能掉以輕心的崗位。
最終,下午五點多的時候,這件事情出現在了各個相關領導的案頭。
領導們現在都還在大禮堂開會,秘書們接到匯報後當然不會現在就去找領導,這件事兒暫時就這樣擱置住了,等待批覆。
李言誠今天下午又翹班了一會兒,今兒是周六,明天休息,他老婆今天下午少上一節課,五點多一點就可以放學。
他在辦公室也沒啥事兒,就跟秘書打了個招呼提前溜了,去學校接上妻子,二人一起往家裡趕去。
等他倆到家,兩個孩子也已經回來了,金智海也開著他們處里的吉普車,跟著屁股後面到了,他過來準備把歡聲和笑語接到他家去,好給兄弟騰出空間,明天去認親。
對於認親這件事情,李言誠沒跟孩子們說,也暫時沒打算讓他們跟那個便宜奶奶見面。
他甚至都沒告訴兩個孩子爺爺奶奶還在世,並且生活在丑國。
不讓孩子們跟著一起見奶奶,主要是李言誠擔心那個親生母親見到孩子們後,又給些不合時宜的東西,他沒辦法拒絕,讓人家工作人員也難做,到最後可能還得上繳,搞不好還會惹得孩子們不開心。
所以啊,他乾脆把這種可能性給提前扼殺了。
金智海過來後沒停,接上兩個孩子就走了,這一走,家裡就剩下了李言誠和羅敏兩個人。
孩子一走,院子裡馬上就清靜了下來,倆孩子在的時候,就算是寫作業,也會時不時的大呼小叫幾聲,給院子裡平添幾分生氣。
現在安靜下來,他們兩口子站在客廳里大眼瞪小眼的,一時間連做飯的勁頭都沒了。
乾脆啊,倆人往三人沙發上一窩,羅敏連腳上的拖鞋都踢到一邊去了,兩條大長腿搭在沙發扶手上,腦袋往自己男人腿上一枕,別說,還挺舒服,是她最喜歡的一種休息姿勢,就是平時孩子們在家,她不好意思這樣,現在倒是沒了顧慮。
「大誠,你說明天見了……見了……那應該叫什麼啊?我總不能見面就叫媽吧?」
「叫什麼媽啊。」李言誠有些好笑的搖搖頭,伸手輕輕的撫摸著自己媳婦兒那光潔無瑕的俏臉蛋。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她姓傅,要麼叫傅女士,或者叫程夫人都行。跟沒解放前一樣,港島或者丑國,都習慣婚後,在女人本來的姓氏前邊冠上夫姓。」
「啊?老外的女人結婚後還要冠夫姓嗎?」羅敏有些詫異,抬起眼皮自下而上的看著自己男人那張,除了比十年前看上去更顯成熟外,似乎沒別的變化的臉龐。
「對,連同護照和駕駛證都會改。」
「那如果過不到一起後來離婚了呢?」
「再改回來啊。」
「這樣做不麻煩嗎?」
「習慣了吧應該。」
婚後女人冠夫姓,沒辦法說好還是不好,當成習俗看就行。
但要說到平等,哪怕再過四十年,歐美國家也依然是拍馬都比不上華夏,他們也就是整天嘴上喊喊口號,搞一搞宣傳,追求的是口頭上的政治正確,真正落到實處的,還得是內地。
比起宣傳以及打輿論戰,那華夏是真的比不上歐美那些國家,幾十年後照樣如此。
畢竟指鹿為馬好歹指的都是四條腿的動物,可皇帝的新裝那就是純粹的愚民了。
「對了大誠,我在學校聽他們聊天的時候說港島那邊還允許一夫多妻?」
「現在已經取消了,應該是七十年代初期取消的吧。」
「不是民國時期就廢除了嗎?為什麼他們到七十年代才取消?」
「港島和澳島早在前清的時候就租借出去了,民國頒布的法律他們並不接受,還是按照前清律例走的,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因為前清頒布的律例很多已經不合時宜,才做出了修改,也是這時候取消的一夫多妻制。
但之前已成的事實還是受法律的承認的,比如這次過來的……就有三房太太。」
「嘖嘖……身體吃的消不。」羅敏撇了撇小嘴,說出了一句讓李言誠愕然無語的話來。
「不說這個了,大誠,明天過去穿什麼衣服?」
「就穿咱們的制服過去就行,也算是隱晦的表明一下態度。」
羅敏抬起手撫摸著丈夫的臉龐,輕聲問道:「大誠,你……你真的對這次的認親沒有一點期待嗎?」
「怎麼說呢,不能說沒有一點期待吧,但期望也不是很強烈,我早就知道他們的存在了,知道他們過的好,這就行了。
我今年虛歲都四十了,人生已經過去了一半,突然讓我對幾個幾十年都沒見過的人產生什麼特別強烈的感情,我還真做不到。
不過她畢竟是我的親生母親,對我有生育之恩,當年我丟了,也不是她的原因,是那場戰爭造成的,所以我願意認她。
我想,這些年她的心裡應該也不好受,而且她年紀也大了,認她,算是了解一下她的心愿。
另外我聽外事部門的同志說,她的身體一直都不太好,好像是心腦血管方面有問題,如果可以,我順便幫她看看。」
對這具身體的親生父母,李言誠的心情十分複雜,他有點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他們。
這次認親也是趕鴨子上架,組織上要求的。
看著自己男人那惆悵的面容,羅敏有些心疼的撐起上半身,在他下巴那裡親了一口,給他一些心理的支撐。
看到妻子的動作,李言誠笑著在她鼻頭輕輕颳了兩下。
「咱爸讓咱們晚上八點半以後過去一趟。」
「啊?怎麼那個點過去?」
「他可能那會兒才忙完吧。」
「呃……你知道咱爸讓過去幹什麼嗎?」
「大概知道,這兩天發生了點事情,咱爸可能要跟我面對面的交代一下,電話里講不清楚。另外……」
說到這裡,李言誠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另外就是,咱爸想把我調到其他單位去,可能還要談這個吧。」
「嗯?」聽到這個,羅敏唰一下就坐了起來,滿臉詫異的看著自己男人。
「調你去其他單位?哪個單……哦,應該是公安系統吧,還在京市嗎?還是說要去其他地方?」
「去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不大。」李言誠搖了搖頭,探身拿起茶几上的煙給自己點了一支。
孩子們都不在家,他也就沒有刻意的去院子裡抽菸。
「我現在的級別如果去其他地方任職,那就直接是一把手了,但我的基層經驗並不豐富,不管是上邊還是地方上都不會放心,畢竟公安局維護一方平安,位置非常重要,不能有半點閃失。
所以我留在京市市局擔任副職的可能性非常大,先鍛鍊上幾年,有經驗了以後再談其他的。」
其實中午那會兒蘇孝同跟他說過這件事情後,他回去就查看了一下目前京市公安系統的配備,也想明白了老爺子打算這麼安排他的原因。
市局當前這位穆局長最多再有兩年就該退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