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上一章我們說到為什麼會有勺子和筷子一同出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在家或者在哪個場合學習怎麼用筷子的時候。筷子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的象徵之一,是必須要學會的。
不光在幼兒園就要習慣用筷子,在家裡更是父母要逼著學習。那時候在家好像也沒有怎麼經歷過那種不會用就不會吃飯的過程。
我記得當時吃著午飯就準備好了一雙可愛的兒童筷子,母親誘導說用筷子吃之後可以買玩具什麼什麼的。
對於孩子的我來說,玩具和食物是最有誘惑力的鼓勵方式了,聽到這當然是喜笑眉梢的開心事什麼事情都不是困難。拿到筷子第一天還是並在一起鏟著飯吃,第二天就學著母親手把手教了之後開始會用了。只是一開始沒有什麼力氣比如排骨吧就自己很難夾起來,不過這和不會用筷子比起來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學會使用筷子至少可以說明我們在成長,是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課。
在小班,小朋友用的都是勺子居多,偶爾會有陶瓷勺子也是小朋友爭奪的對象,不鏽鋼勺子除了把頭帶花的基本上也是老師塞或者我給沒什麼人想要的。小班的小朋友說實話還太小了,五歲,六歲,還是不適合使用筷子的。
到了中班,就會出現筷子和勺子裝在一起。家裡條件好的,就會讓小朋友們自己帶著小筷子來幼兒園吃飯。當然,小時候的學習能力再怎麼說也是有限的,所以就會有些小朋友還用不慣筷子會繼續使用勺子的時候。
到了大班就都是筷子了,基本上不會出現勺子的身影。
雖然上文有說盛湯的時候,詳細一下。在午飯吃完後,老師們會給吃完飯的小朋友用勺子舀上一勺湯在碗中。那時候和現在一樣,西紅柿雞蛋湯,青菜湯,水蘿蔔湯,紫菜蛋湯,亘古不變的食堂四大湯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吧?
喝著湯和之前粘在碗邊的飯粒攪拌一下就很容易把飯米粒吃的很乾淨,那時候都是教小朋友不浪費食物,家裡同樣也是,即便沒有湯也要把飯米粒吃乾淨的,這時候的碗都會異常的乾淨。只是喝湯沒有個控制,就是看著感覺不燙了沒有熱氣了,學著母親吹兩下後喝一大口,那燙的讓自己一激靈,全身都為之一顫,還好沒有燙著,長了不少記性。
有時候會吹的很大口氣,比比誰先喝完,比比誰能把碗裡的湯吹出來,然後輸了還會說著對方的碗裡的湯多比自己的好吹,彼此爭吵的時候就被老師逮住然後一頓罵,最後還要被罰著和老師一起擦桌子整理凳子,再送回碗筷,自己倒還沒有認輸還想繼續比賽,之後就換成了杯子如約而知的戰鬥。
突然想起來特別重要的事情了!每周四都是吃餃子的日子,也是自己最頭疼最難受的日子了,那一次就是自己真正對一種食物吃膩的時候。
每周四都是吃餃子的日子,有時候會是湯圓。桶里是熱騰騰的餃子和空碗沒有其他的,沒有醋沒有鹹菜,什麼都沒有。每個小朋友會分到六七個餃子,到了大班會更多些。
聽起來不多,但餃子的大小可是一般餃子的兩倍哦。但這不是最讓我難受的,而是頓頓都是白菜豬肉餡的,一年58周,每周都在吃一樣的餡。現在覺得沒什麼,挺好的。
為了小朋友身體好做的比較淡,而且都是特定日子,完全沒有改變就覺得很思維定式覺得餃子吃的很頭疼。這兩個因素在一起,餃子完全就是沒有味道的食物。
特別是餃子皮,為了保證不沾粘,所以泡在餃子湯里打回來,一口下去除了軟軟的感覺外什麼味道也沒有,而且特別的爛。而且肉餡的味道也蕩然無存,讓自己有時候都吃一口乾嘔一口,完全沒有味道。
每周四都是自己最痛苦的日子,俗話說乾飯的時候最開心,但是那個時候的那個餃子是真的讓自己終身難忘的。
喝完湯就吃完午飯了,雖然耳邊一直會有老師說著不要浪費糧食小朋友們,等等的話。
不過,大家都是很乖巧的回答著老師好的,但因為食量關係基本上還會有剩下的食物。之後,就是走進廁所將碗沖洗乾淨了。
雖然說沖洗乾淨,也就是在水龍頭下對著水沖衝然後放進桶里,再拎回去消毒洗乾淨。
要說老師們怎麼吃飯的,當然不像現在有外賣什麼的。
有幾次都是看著老師們將小朋友哄睡著午覺後,看著有兩個倒扣的碗,打開后里面則是中午的飯菜,應該是從食堂里端來的,食堂的阿姨特意留下來的,小朋友都睡著了那才有時間自己吃飯。
和我們吃的一樣的,不過,也有點心酸。把我們都哄進午睡間睡覺後才吃飯,看得出老師們是很幸苦的。下午的話還有一次點心,和之前一樣都是用桶提來的。不過,如果遇到是西瓜的話,是會拿著大盆裝來的。
雞蛋糕的話則是用紅色的塑膠袋裝起來的,有時候會是綠豆湯或者小甜品,最多的時候還是綠豆湯了。
一人一碗,一人一塊。不過,小朋友的體質是真的說不準的。保不齊就在我們中間,吐在桌上或者凳子上,誤傷隔壁時有發生。受涼拉肚子嘔吐的是有發生,大家都會覺得噁心躲的遠遠的。有時候應付這樣的情況,會有家長提前放一身衣服在教室準備著這種特殊情況,孩子的身體還是家長是最了解的
一天的伙食就是這樣了,雖然很平常但是也挺喜歡的,中間喝水就去打就好了,基本上水是喝不完的。
到了家,晚飯的話基本上是稀飯就鹹菜,會出現饅頭,炒個雞蛋和鹹鴨蛋。那時候也會有滷菜,那種人家熬的醬還是自己挺喜歡的。
喜歡鹹鴨蛋,喜歡淌油的,香不說,而且很喜歡用那個油拌稀飯吃味道真的不錯。而且那時候還誤以為不流油的是壞的,其實就是氣溫問題,夏天都會淌油,冬天必須熱一下也會的,但這算是涼菜的一種吧,特意熱除非家裡人真的寒性很大不能吃,一般還是不會熱的。
還很好奇有時候開鴨蛋的時候會是從側面或者兩端砸開。因為找那個空腔位置比較好脫殼,大部分在鈍首位置,有時候會出現在側邊,母親教的方式就是摸摸哪裡是空的,然後那裡對著桌面敲敲,內凹裂開了就是那裡是最容易打開的地方了。
至於母親做的飯,都是有獨特的見解的。基本上那。迷人的味道沒有自己不喜歡的,但凡周末小時候都是可能在家吃母親做的飯菜,之前也說過,能吃的地方不多,而且家裡也是一般家庭,到了現在還是說在家做飯比較符合口味還不貴的。
母親做的菜之前有說過自己喜歡吃的,即便是現在的自己能夠自己下廚但要是那種味道依舊是做不出來的,沒有記憶可循,只是味蕾食記才能想起的味道。
有人說為什麼不寫的詳細點?可是,我想每個母親每個孩子都自己母親的廚藝都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即便是完全知曉或者複製做法到一絲一秒,但也只有那溫祥的表情和慈愛的雙手才能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美食,記在腦子中,記在心中永遠無法忘記的美食。
不光在幼兒園就要習慣用筷子,在家裡更是父母要逼著學習。那時候在家好像也沒有怎麼經歷過那種不會用就不會吃飯的過程。
我記得當時吃著午飯就準備好了一雙可愛的兒童筷子,母親誘導說用筷子吃之後可以買玩具什麼什麼的。
對於孩子的我來說,玩具和食物是最有誘惑力的鼓勵方式了,聽到這當然是喜笑眉梢的開心事什麼事情都不是困難。拿到筷子第一天還是並在一起鏟著飯吃,第二天就學著母親手把手教了之後開始會用了。只是一開始沒有什麼力氣比如排骨吧就自己很難夾起來,不過這和不會用筷子比起來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學會使用筷子至少可以說明我們在成長,是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課。
在小班,小朋友用的都是勺子居多,偶爾會有陶瓷勺子也是小朋友爭奪的對象,不鏽鋼勺子除了把頭帶花的基本上也是老師塞或者我給沒什麼人想要的。小班的小朋友說實話還太小了,五歲,六歲,還是不適合使用筷子的。
到了中班,就會出現筷子和勺子裝在一起。家裡條件好的,就會讓小朋友們自己帶著小筷子來幼兒園吃飯。當然,小時候的學習能力再怎麼說也是有限的,所以就會有些小朋友還用不慣筷子會繼續使用勺子的時候。
到了大班就都是筷子了,基本上不會出現勺子的身影。
雖然上文有說盛湯的時候,詳細一下。在午飯吃完後,老師們會給吃完飯的小朋友用勺子舀上一勺湯在碗中。那時候和現在一樣,西紅柿雞蛋湯,青菜湯,水蘿蔔湯,紫菜蛋湯,亘古不變的食堂四大湯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吧?
喝著湯和之前粘在碗邊的飯粒攪拌一下就很容易把飯米粒吃的很乾淨,那時候都是教小朋友不浪費食物,家裡同樣也是,即便沒有湯也要把飯米粒吃乾淨的,這時候的碗都會異常的乾淨。只是喝湯沒有個控制,就是看著感覺不燙了沒有熱氣了,學著母親吹兩下後喝一大口,那燙的讓自己一激靈,全身都為之一顫,還好沒有燙著,長了不少記性。
有時候會吹的很大口氣,比比誰先喝完,比比誰能把碗裡的湯吹出來,然後輸了還會說著對方的碗裡的湯多比自己的好吹,彼此爭吵的時候就被老師逮住然後一頓罵,最後還要被罰著和老師一起擦桌子整理凳子,再送回碗筷,自己倒還沒有認輸還想繼續比賽,之後就換成了杯子如約而知的戰鬥。
突然想起來特別重要的事情了!每周四都是吃餃子的日子,也是自己最頭疼最難受的日子了,那一次就是自己真正對一種食物吃膩的時候。
每周四都是吃餃子的日子,有時候會是湯圓。桶里是熱騰騰的餃子和空碗沒有其他的,沒有醋沒有鹹菜,什麼都沒有。每個小朋友會分到六七個餃子,到了大班會更多些。
聽起來不多,但餃子的大小可是一般餃子的兩倍哦。但這不是最讓我難受的,而是頓頓都是白菜豬肉餡的,一年58周,每周都在吃一樣的餡。現在覺得沒什麼,挺好的。
為了小朋友身體好做的比較淡,而且都是特定日子,完全沒有改變就覺得很思維定式覺得餃子吃的很頭疼。這兩個因素在一起,餃子完全就是沒有味道的食物。
特別是餃子皮,為了保證不沾粘,所以泡在餃子湯里打回來,一口下去除了軟軟的感覺外什麼味道也沒有,而且特別的爛。而且肉餡的味道也蕩然無存,讓自己有時候都吃一口乾嘔一口,完全沒有味道。
每周四都是自己最痛苦的日子,俗話說乾飯的時候最開心,但是那個時候的那個餃子是真的讓自己終身難忘的。
喝完湯就吃完午飯了,雖然耳邊一直會有老師說著不要浪費糧食小朋友們,等等的話。
不過,大家都是很乖巧的回答著老師好的,但因為食量關係基本上還會有剩下的食物。之後,就是走進廁所將碗沖洗乾淨了。
雖然說沖洗乾淨,也就是在水龍頭下對著水沖衝然後放進桶里,再拎回去消毒洗乾淨。
要說老師們怎麼吃飯的,當然不像現在有外賣什麼的。
有幾次都是看著老師們將小朋友哄睡著午覺後,看著有兩個倒扣的碗,打開后里面則是中午的飯菜,應該是從食堂里端來的,食堂的阿姨特意留下來的,小朋友都睡著了那才有時間自己吃飯。
和我們吃的一樣的,不過,也有點心酸。把我們都哄進午睡間睡覺後才吃飯,看得出老師們是很幸苦的。下午的話還有一次點心,和之前一樣都是用桶提來的。不過,如果遇到是西瓜的話,是會拿著大盆裝來的。
雞蛋糕的話則是用紅色的塑膠袋裝起來的,有時候會是綠豆湯或者小甜品,最多的時候還是綠豆湯了。
一人一碗,一人一塊。不過,小朋友的體質是真的說不準的。保不齊就在我們中間,吐在桌上或者凳子上,誤傷隔壁時有發生。受涼拉肚子嘔吐的是有發生,大家都會覺得噁心躲的遠遠的。有時候應付這樣的情況,會有家長提前放一身衣服在教室準備著這種特殊情況,孩子的身體還是家長是最了解的
一天的伙食就是這樣了,雖然很平常但是也挺喜歡的,中間喝水就去打就好了,基本上水是喝不完的。
到了家,晚飯的話基本上是稀飯就鹹菜,會出現饅頭,炒個雞蛋和鹹鴨蛋。那時候也會有滷菜,那種人家熬的醬還是自己挺喜歡的。
喜歡鹹鴨蛋,喜歡淌油的,香不說,而且很喜歡用那個油拌稀飯吃味道真的不錯。而且那時候還誤以為不流油的是壞的,其實就是氣溫問題,夏天都會淌油,冬天必須熱一下也會的,但這算是涼菜的一種吧,特意熱除非家裡人真的寒性很大不能吃,一般還是不會熱的。
還很好奇有時候開鴨蛋的時候會是從側面或者兩端砸開。因為找那個空腔位置比較好脫殼,大部分在鈍首位置,有時候會出現在側邊,母親教的方式就是摸摸哪裡是空的,然後那裡對著桌面敲敲,內凹裂開了就是那裡是最容易打開的地方了。
至於母親做的飯,都是有獨特的見解的。基本上那。迷人的味道沒有自己不喜歡的,但凡周末小時候都是可能在家吃母親做的飯菜,之前也說過,能吃的地方不多,而且家裡也是一般家庭,到了現在還是說在家做飯比較符合口味還不貴的。
母親做的菜之前有說過自己喜歡吃的,即便是現在的自己能夠自己下廚但要是那種味道依舊是做不出來的,沒有記憶可循,只是味蕾食記才能想起的味道。
有人說為什麼不寫的詳細點?可是,我想每個母親每個孩子都自己母親的廚藝都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即便是完全知曉或者複製做法到一絲一秒,但也只有那溫祥的表情和慈愛的雙手才能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美食,記在腦子中,記在心中永遠無法忘記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