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幼兒園的外面就是如此啦,當然,之後還會在想起什麼有意思的事情時再加補充吧。

  回到前操場前的走廊上,右邊是我們的大禮堂,而左邊則是另一段可以進入幼兒園的道路了。

  這是一段二十米的走廊,沒有窗戶,立體位置上是在兩側樓下,以前的厚玻璃燈罩,加上鎢絲的老化後即便是白天晴天光線都像陰天一樣昏暗。

  正前方是通往戶外的門,之前也說過,在自己畢業之前這裡的門都換上了白色的塑料門框看著就很高級的樣子。

  向左走幾步後,左邊也就是老師辦公室的隔壁就是衛生室和簽到室,三個教室一個門出入,不過,能進入這裡的一般不是緊急的事情就是家長了,那時候和小朋友說什麼未來規劃和人生哲理能記住走出辦公室就很厲害了,基本上沒有進去過,或者對裡面的印象是最好的吧。但能想像的到,也就是和後來小學的辦公室差不多吧,並排的辦公桌上面蓋著大玻璃,放著書本和小朋友的練習冊,筆筒,茶水杯,電腦可沒有啊,那時候連手機都很難見到一個。

  有一次是因為流鼻血吧,小時候體質不是太好,有時會不知緣故的流鼻血或者發燒。有可能是小時候的火性大,但也只是家長們和老師們的說辭,去醫院檢查就是割掉淋巴結啥的,也找不出什麼原因,調皮活動大但卻很容易生病。當然,也有時候是因為小時候喜歡摳鼻子而導致的流鼻血。

  血光是老師最著急的時候,老師特別害怕就是小朋友流血受傷,還要和家長理論不說有可能還會產生糾紛。有些小朋友見血害怕,留下心理陰影不說還會造成混亂。或者不知道血是什麼到處跑還弄的到處都是。

  那時候並沒有現在很健全的安保設施,會有很多攝像頭在幼兒園裡,所以很難讓幾方信服。

  衛生室那裡有一張鐵架木板床,一個白色掉漆的床頭櫃,一張黑面白身的桌子,洗臉盆架和可以移動的暖氣器。記得還有一個老式醫院裡掛水的鐵架子,但不記得了,有可能是一個衣架吧。能記住的就是這些模糊的,畢竟誰會頑皮的時候往老師多的地方跑呀。

  床邊有帘子可以拉動,窗簾拉起來可以遮蔽陽光,白色牆壁和瓷磚,牆上掛著很多用巨大的白色相框裱著的各種守則和規定,應該是宣傳板吧,還有海報。

  流鼻血還是發燒?哎,事情有點久遠也有些忘了,反正是躺在那裡了,而且是早上剛送來的時候。即使再珍貴的回憶也會被時間給沖淡,記得在哪聽過一句話特別有意思:記憶不會消失,只是會被忘記。

  算了,強想也想不出來,就當作是發燒吧,躺在床上額頭上敷著熱毛巾,身上蓋著那種老式的醫療被子,套著白色床單,用連接在上的兩兩繩子扣起來,蓋著有點皮跟不上餡的感覺,而且很討厭摸裡面的棉花,很扎手,特別討厭那個手感,枕頭枕上去感覺沙沙的,有點刺撓。

  那時候幼兒園只有老式的水銀溫度計,消毒用的棉花和碘伏,沒有其他的藥物。在被老師發現趴著不想動,那時候小朋友沒有活力就是有問題的。摸了摸我的額頭後就有點發燙,確定發燒後就被帶到這裡,也是為了防止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吧,然後由主任來照顧,同時用桌上的座機電話打電話給家長來接。

  小時候的那種難受感並不是現在能自己扛的住的,之前發燒到四十度一晚上都沒覺得什麼。那種身體發熱四肢冰涼的感覺,再加上頭疼頭暈全身乏力疼痛,讓自己非常的難受。

  可以說是生無可戀,就像躺在那裡不想動也不想吃喝,也不哭也不鬧,只想能睡著就好了。畢竟喉嚨咽口水都會疼痛萬分,有時候分泌的唾液都直接吐掉就為了不想咽唾沫疼痛。直到被帶走去掛水才好,即便是現在只要是發燒就只能掛水,吃藥是不管用的,要不就之前預防為什麼又說是簽到的地方呢?那是因為早上上幼兒園不管走這邊還是走外面都需要來這裡。那時候通信不方便,有些家長沒有手機和聯繫方式,BB機這個也都是男性居多有,所以才會有這種簽到方式。

  主任會拿著小噴壺裝著不知道什麼的液體對著小朋友的嘴巴噴一口,如果沒猜錯是口氣清新劑吧?

  那種清涼略帶甜味的感覺應該是薄荷味吧,那時候還對這種味道挺著迷的。有時候在家長送到教室後還會偷跑出來,主任還在那裡搬個小桌子和椅子坐在門口等待是否還有小朋友會晚來,畢竟誰會計較小朋友的遲到,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啦。

  幸運的話主任不會在那裡,就快速跑過去拿著小噴壺對著自己和小夥伴的嘴猛的噴幾下,那種感覺真的好清爽,直到被發現後也不會說我們什麼,還會主動再給我們噴一下,我們都認為比老師好太多了。

  沉醉在過去的記憶里,哈哈。其實,這個是必須經歷的上學過程,每個小朋友在來到幼兒園後,都會在主任那裡先噴一下,然後從桌上的小籃子裡拿著紅色小卡片。


  小卡片不大,也就是現在路邊插著的小GG卡片的一半大小。兩段圓潤的,中間則是長方形,雖然是小卡片但好像是記得是塑料的,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用的。

  小卡片有新有舊,新的顏色更亮一些也沒有被折,老的顏色更暗一些還用膠帶紙纏繞了幾圈。

  新的卡片更硬,舊的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又軟而且有些表面還黏糊糊的,現在想想就是膠帶紙撕掉的原因吧,早點來的福利就是可以選擇好的卡片插入屬於自己名字的布兜里,也有出現自己的被別人調換的,但基本上上午結束後就會被主任統計完名單後拿掉收起來,也不會去那裡玩耍,眼不見心不煩,對於小朋友來說看不到就不會去想,也不會放在心上啦。

  在小桌子對面則是所有在幼兒園上課的名單了,一大塊白色的布掛在一塊可移動的大黑板上,兩邊用繩子綁在黑板的兩邊。

  在白布的頂上用紅色貼紙做的字,寫著小朋友們歡迎你的到來(自己想的其實記不得了,嘿嘿!但好像真有),下面是一位位小朋友的名字的名字用老式膠布整齊貼好,下面掛著一個個小布袋。

  打亂順序的,分著上下幾行,每一行都有很多小朋友的名字。記得是用筆寫在膠布上的名字,有些字有深有淺。來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就會從小筐子裡拿著一個小卡片插在自己名字下面的小口袋裡,意思就是我來了。

  大概時間不會來了,就會拿著簿子把名字統計下來然後儘可能的聯繫小朋友的家長詢問情況,但有時候會昨天就來通知一些事情,也會去詢問老師情況,等能完全統計完畢就收了小卡片,消毒完之後明天繼續使用。

  小朋友嗎,怎麼會想到這個。一般也就是把上面的過程簡單完畢後,由家長再送到各自的教室交到每個班裡的老師的手中。看著自己的孩子進去開心的玩玩具,家長一天最重要的任務也就結束了,後面就是上班了。當然,自己也會頑皮的搞一些事情。

  小時候就喜歡紅色以至於現在也是的,特別小卡片又有新舊艷暗區分。有時候也會因為晚到導致新的和艷紅的卡片被選走了,剩下的那些都是不喜歡的。但因為快要遲到了,只好隨便拿了一個。

  轉身走幾步看著其他小朋友好的卡片,就會生氣的隨便拿一個看上的,從其他小朋友的小口袋裡替換卡片放在自己的小口袋裡,最後看著自己的成果,叉著腰微笑著跑回自己的班級。這只是偶爾啊,偶爾啊!不是經常啊!不過,一般這樣做的,到最後放學的時候,在主任沒有將卡片回收後,還是會看到自己的小口袋裡的卡片被替換走了。不過,著急著回家看動畫片也就順帶一眼瞄了一下就離開了。

  如果到的早的話,還會在小筐子裡翻來翻去尋找自己最喜歡的卡片,但總會在沒找到之前就被主任訓斥一下快一點,畢竟對於主任來說都是一樣的,但後面還有小朋友排著隊,耽誤了就不好了。最後,只能憤憤不平的隨便拿一個就放進小口袋跑進教室。

  牆壁上白色瓷磚和白牆上貼著卡通人物基本上就是各種可愛的卡通人物了,在走廊盡頭則是一上一下的樓梯。

  往上,就是兩層教室,也是之前所說通往教室的必經之路。往下走個二十級後往右拐,走道就變的和上面一樣寬了,是通往下層的道路。

  沿著一直走還是有三級台階要下但就很寬敞了,走到盡頭又是一上一下的樓梯,和之前的布局一樣。這裡也是故事最開始的地方,

  相對於前面樓層,這裡的第一層有點陡而且長,第二層很平緩還帶著一段緩坡,分別到達兩座教室。這就是幼兒園的全部了,也是最後能記起來的所有部分了,之後再詳細說說這些還沒有去過的地方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