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感覺現在寫這個有點像是步入晚年回味過去生活的樣子,隨著時間推移,過去的記憶正在隨著自己的長大漸漸忘去。
靜下心賞口茶又或者正投入工作,偶爾閃過腦海之中記憶的畫面,會讓自己愣神但也只是淡笑而過轉念忘卻。
而如今,提起筆,打開日記本寫下這起筆的首行字跡時,真正老去之時這無疑是一次在和老朋友多年再聚時彼此笑談的手拿物。
有人說,一直沉浸在過去無法做出改變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但我覺得更多是片面的。我們會在特定的時候總結出這一段時間內的感悟,我們會在時間的進程中迅速忘記。
照片,視頻,作文等保留下來的時光蹤跡,會後悔會感傷,會快樂會感激。過去的點點滴滴早就我們現在的模樣,也許,腦海中回憶過去的某個片段會找到現在正需要的答案。
深刻的過去會在我們的生活一直延續,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現在的生活。說這些感覺自己又貧了,還是直接進入故事吧。
高中的班主任是生物老師,上課時曾講到:「從醫學上說,每個生命都是從受精卵開始,DNA和遺傳基因讓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把手放下。我知道你要說什麼,肯定會說雙胞胎,三胞胎什麼的。打住!知道你是好學生提前預習了,但這還有差生哎,自制能力不行還要講給他們聽,乖乖的放下,給我放下!」
那時候也是很愉快的經歷,之後還會再詳細的去回味,現在打住啊,我們繼續。
但是呢,我們總會從書本和言語之中獲得我們想要的知識,但某些知識會像過往雲煙般會消失會吹散。那現在,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在記憶一開始的時候會不會還有人記得是什麼樣子的呢?
不知道大家和不和我一樣,那感覺就像是大夢初醒的感覺,如同猛然間看到了太陽格外耀眼,第一滴雨水滴落在掌心的清涼感,還在注視苦惱電影院裡的GG還沒有結束,下一秒急忙卡上手中的3D眼睛那樣突然。
第一眼望著四周朦朧又熟悉的感覺,說出話來,仿佛一切就將從那時候開始,之前的一切都不曾記得。
現在的我還依稀的記得這種感覺,陡然間出現的場面是在我7歲時去在幼兒園的情景。
站在那裡不知所措不敢移動,恐懼還沒有了解。好奇的注視著自己的雙手,向前一步走,卻驚奇自己能這樣行動。
暫時不知道自己是誰,又或者為什麼站在這裡,在這想要或者將要做什麼。那種感覺真的好純淨好奇妙,如同一張白紙上開始書寫著什麼。
望著四周,塗滿白石膏的牆壁和天花板先入眼帘。有些地方已經大塊脫落,裂紋順著天花板延申到牆壁上。
小時候很喜歡去順著裂紋去尋找它的終點和起點,和小夥伴賽著誰先找到。
緊貼地面的白色瓷磚大概成年人高,也很喜歡摳著上面刷粉時甩到上面的干石膏,再從中從指甲縫中摳出。現在想想或許是一種奇怪的強迫症吧,但再看瓷磚時還上手撫摸很讚賞自己的勞動成果一樣。
牆壁上和瓷磚上貼著非常可愛的卡通人物,小蜜蜂啊,花朵啊,米老鼠什麼的。很大一塊貼紙也很容易脫落,一發現脫落時就會幾個小夥伴上牆去扶,急忙呼喊老師就像是救人性命一樣。事後又格外的喜悅興奮,老師也加入我們一起慶祝。
水磨石的地面是八,九十年代的標誌。銅邊輪廓隔在中間,成一個個方格。小夥伴們會拉幫結派作為自己的領土彼此互相較勁這裡是我們的那裡是他們的,或者趴在地上,沿著其中的石塊邊緣聯想在腦海里幻化成動物和自己熟悉的東西讓小夥伴來看。沿著線條畫上一圈說這就是什麼,但基本上都不互相相信就是了,哈哈。
而我正站在幼兒園的走廊上,在上下樓梯的正中間的位置。
樓梯鋪的水磨石顏色更深一些,突出的防滑石磨成半圓鑲嵌在其中。多數已經缺少部分和裂紋,唯有一兩個完好的還是小夥伴們上上下下幾次後才幸苦找到,那時候的自己很對完好的東西情有獨衷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呢。
扶手是一整條方形木料,刷著的紅色油漆湊上前濃郁的刺鼻味道。連接樓梯和扶手的鐵條深深插入兩者,原先包裹在外的物質脫落的記不得是什麼材質。
我們曾經開玩笑說,鐵條旁的紅色油漆點是血,互相編撰這是細菌是病毒是血。哪個小朋友的,哪個壞老師放的。沒聽到最後,其中一個咋咋呼呼的說著快跑,一鬨而散四散逃離。
其實就是味道不好,而且小朋友容易上火流淌個鼻血是很正常的,誰看見了就胡編亂造的互相嚇唬,往往會被老師扭著耳朵帶過來訓斥一番。
右側的屋門一直是黑漆漆的,從來沒見過人使用但也沒有上鎖。外面的暗黃漆面剝落一大塊,自己也天真的說著裡面住著鬼怪會吃壞小孩,每次路過都是裝作看著別處不敢看那裡。
門上有個小窗,傳著是誰看晚上妖怪就會被抓走,遇到調皮的就把老實地往裡一推堵上門,只聽到裡面的哭鬧時才會放出。自己也走過這一過程啊,其實那就是經常不用的小廁所,把手上了鏽門掉漆都是因為裡面水漬的問題。
一開始的場景也就是這些,但還是從大門講起比較更容易理解呢。
幼兒園是建立在山坡上的,更有中重慶的感覺。從大門口進來一直到幼兒園小班的上課教師是一路向下的。所處在樓梯的拐角處,就仿佛身處在二樓一樣,樓梯上有兩層教室,樓梯下還有一層教室,而我的教室恰恰就在下面那一間。
身體的幼小讓自己獨自上下樓梯都要小心翼翼,扶著把手很難夠到,扶著鐵條側身走一步等一步是自己最容易的方式。
要向左下樓,左手邊的位置是用紅油漆漆成的厚木板橫向隔著等距離一根根放在那裡,目的是為了方便觀察自己的孩子便於接送。每個教室門口都會存在一個,也是為了減少擁擠,畢竟走廊的面積永遠比門口的那一塊要寬敞的多。
想要父母牽手可是時間所迫,在放學時強迫自己克服恐懼先在下方等待,哭喊著媽媽,可獨立有時候就是殘忍,不這樣是永遠學不會的。
下了樓梯需要右拐,也就是在樓梯的下方是一個小儲藏室,向兩邊開的淺黃色矮門,平時放著打掃用具,圓形把手設置的高度正好是小朋友可以輕鬆打開。
而此時面前則是形成直角靠牆的兩排衣架,方便掛著小朋友的外衣和換洗的衣物,那時候還是有小夥伴會尿褲子的,嘿嘿。
窗戶設置的很高,兩側樓那麼高,雖然遍布污垢採光還是很好的。扁平圓形波浪玻璃的頂燈暗淡的黃光也只有在下雨時看它亮過,衣架之後的貼紙我們只能在課餘鑽進衣物之中探寶般才能看見。
小朋友嗎,對於溫度的感受更為直接。往往衣物會比小朋友多很多。印象里,那個放衣服的衣架永遠都是凌亂的。即便看過老師會在上學時整理,可用可比不上小朋友的心思和速度。
放學時,家長尋找自己孩子的衣服會加劇這樣的混亂。難免會有衣服落下,但著急回家做飯時依然會好心的撿起放在衣架的最上面。久而久之就會堆積起來,總有幾個調皮鬼看到後,會在此時去試著拉那些衣服。灑落一地後便會躺在上面瘋狂打滾裝作很舒服的樣子。唯有平時上課會關門,這時候都會到處瞎跑。
家長見了也不好過多的說著什麼,上下學時一名老師在衣架旁接待家長一名老師會在教師看管小朋友。如同趕鳥一般驅散後撿起衣服遞給家長,不好意思的說著抱歉話換來是家長一句小孩子容易調皮一笑而過。再次回頭又是一樣的景色,焦頭爛額的重複迎接下一位家長。
難免最後都會被老師一頓訓斥罰站在那裡,暫且不會讓他們去撿,因為那個年齡並沒有多高,根本是夠不到的,唯有老師一邊拾起衣服一邊告訴他們錯在哪裡一邊整理衣服。
一個班會有兩名教師,那時候還都是女教師每個班都一樣。上下學時會一個老師迎接一個老師在教師看管小朋友們。
記得那時候也是上學的時候,好像是父親帶著我去的,在教室門口躲在父親身後,無視他和老師的談話,眼中只有小朋友手中和桌面上的玩具。
沒有耐心可言,小朋友的一招呼就跑去坐在桌邊一氣呵成的用積木拼成一架飛機。而在轉頭想要給父親看時卻發現只有老師蹲在身旁笑呵呵的問著這是什麼。
不見父親的身影,跑出去尋找,奈何樓梯在那時是不可逾越的天譴(後面才學會爬樓梯),而我不爭氣的一下子哭了出來,惹的老師一頭霧水只好攙扶進教室幫我擦著眼淚安慰我。
那時一開始並不害怕是因為父親就在我的身後,從出生到那個年紀在一開始的記憶初始,七年的視線之中母親父親的影子就算還不記得,那種親切那種熟悉感是很強力的,現在也無法切斷。可在當時最後一縷關係消失後,那剩下的只有淚水和哭喊代表內心的不安。
那時候的老師對我很好,在適應了一段時候後現在也還忘不了她。
不過,後來才知道的一個小插曲。小朋友的哭是會傳染的,只要一個哭的很傷心很大聲其餘的大部分都會被傳染。所以那時,全班都好像被我給傳染哭了一片。老師見此情景也著了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靜下心賞口茶又或者正投入工作,偶爾閃過腦海之中記憶的畫面,會讓自己愣神但也只是淡笑而過轉念忘卻。
而如今,提起筆,打開日記本寫下這起筆的首行字跡時,真正老去之時這無疑是一次在和老朋友多年再聚時彼此笑談的手拿物。
有人說,一直沉浸在過去無法做出改變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但我覺得更多是片面的。我們會在特定的時候總結出這一段時間內的感悟,我們會在時間的進程中迅速忘記。
照片,視頻,作文等保留下來的時光蹤跡,會後悔會感傷,會快樂會感激。過去的點點滴滴早就我們現在的模樣,也許,腦海中回憶過去的某個片段會找到現在正需要的答案。
深刻的過去會在我們的生活一直延續,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現在的生活。說這些感覺自己又貧了,還是直接進入故事吧。
高中的班主任是生物老師,上課時曾講到:「從醫學上說,每個生命都是從受精卵開始,DNA和遺傳基因讓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把手放下。我知道你要說什麼,肯定會說雙胞胎,三胞胎什麼的。打住!知道你是好學生提前預習了,但這還有差生哎,自制能力不行還要講給他們聽,乖乖的放下,給我放下!」
那時候也是很愉快的經歷,之後還會再詳細的去回味,現在打住啊,我們繼續。
但是呢,我們總會從書本和言語之中獲得我們想要的知識,但某些知識會像過往雲煙般會消失會吹散。那現在,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在記憶一開始的時候會不會還有人記得是什麼樣子的呢?
不知道大家和不和我一樣,那感覺就像是大夢初醒的感覺,如同猛然間看到了太陽格外耀眼,第一滴雨水滴落在掌心的清涼感,還在注視苦惱電影院裡的GG還沒有結束,下一秒急忙卡上手中的3D眼睛那樣突然。
第一眼望著四周朦朧又熟悉的感覺,說出話來,仿佛一切就將從那時候開始,之前的一切都不曾記得。
現在的我還依稀的記得這種感覺,陡然間出現的場面是在我7歲時去在幼兒園的情景。
站在那裡不知所措不敢移動,恐懼還沒有了解。好奇的注視著自己的雙手,向前一步走,卻驚奇自己能這樣行動。
暫時不知道自己是誰,又或者為什麼站在這裡,在這想要或者將要做什麼。那種感覺真的好純淨好奇妙,如同一張白紙上開始書寫著什麼。
望著四周,塗滿白石膏的牆壁和天花板先入眼帘。有些地方已經大塊脫落,裂紋順著天花板延申到牆壁上。
小時候很喜歡去順著裂紋去尋找它的終點和起點,和小夥伴賽著誰先找到。
緊貼地面的白色瓷磚大概成年人高,也很喜歡摳著上面刷粉時甩到上面的干石膏,再從中從指甲縫中摳出。現在想想或許是一種奇怪的強迫症吧,但再看瓷磚時還上手撫摸很讚賞自己的勞動成果一樣。
牆壁上和瓷磚上貼著非常可愛的卡通人物,小蜜蜂啊,花朵啊,米老鼠什麼的。很大一塊貼紙也很容易脫落,一發現脫落時就會幾個小夥伴上牆去扶,急忙呼喊老師就像是救人性命一樣。事後又格外的喜悅興奮,老師也加入我們一起慶祝。
水磨石的地面是八,九十年代的標誌。銅邊輪廓隔在中間,成一個個方格。小夥伴們會拉幫結派作為自己的領土彼此互相較勁這裡是我們的那裡是他們的,或者趴在地上,沿著其中的石塊邊緣聯想在腦海里幻化成動物和自己熟悉的東西讓小夥伴來看。沿著線條畫上一圈說這就是什麼,但基本上都不互相相信就是了,哈哈。
而我正站在幼兒園的走廊上,在上下樓梯的正中間的位置。
樓梯鋪的水磨石顏色更深一些,突出的防滑石磨成半圓鑲嵌在其中。多數已經缺少部分和裂紋,唯有一兩個完好的還是小夥伴們上上下下幾次後才幸苦找到,那時候的自己很對完好的東西情有獨衷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呢。
扶手是一整條方形木料,刷著的紅色油漆湊上前濃郁的刺鼻味道。連接樓梯和扶手的鐵條深深插入兩者,原先包裹在外的物質脫落的記不得是什麼材質。
我們曾經開玩笑說,鐵條旁的紅色油漆點是血,互相編撰這是細菌是病毒是血。哪個小朋友的,哪個壞老師放的。沒聽到最後,其中一個咋咋呼呼的說著快跑,一鬨而散四散逃離。
其實就是味道不好,而且小朋友容易上火流淌個鼻血是很正常的,誰看見了就胡編亂造的互相嚇唬,往往會被老師扭著耳朵帶過來訓斥一番。
右側的屋門一直是黑漆漆的,從來沒見過人使用但也沒有上鎖。外面的暗黃漆面剝落一大塊,自己也天真的說著裡面住著鬼怪會吃壞小孩,每次路過都是裝作看著別處不敢看那裡。
門上有個小窗,傳著是誰看晚上妖怪就會被抓走,遇到調皮的就把老實地往裡一推堵上門,只聽到裡面的哭鬧時才會放出。自己也走過這一過程啊,其實那就是經常不用的小廁所,把手上了鏽門掉漆都是因為裡面水漬的問題。
一開始的場景也就是這些,但還是從大門講起比較更容易理解呢。
幼兒園是建立在山坡上的,更有中重慶的感覺。從大門口進來一直到幼兒園小班的上課教師是一路向下的。所處在樓梯的拐角處,就仿佛身處在二樓一樣,樓梯上有兩層教室,樓梯下還有一層教室,而我的教室恰恰就在下面那一間。
身體的幼小讓自己獨自上下樓梯都要小心翼翼,扶著把手很難夠到,扶著鐵條側身走一步等一步是自己最容易的方式。
要向左下樓,左手邊的位置是用紅油漆漆成的厚木板橫向隔著等距離一根根放在那裡,目的是為了方便觀察自己的孩子便於接送。每個教室門口都會存在一個,也是為了減少擁擠,畢竟走廊的面積永遠比門口的那一塊要寬敞的多。
想要父母牽手可是時間所迫,在放學時強迫自己克服恐懼先在下方等待,哭喊著媽媽,可獨立有時候就是殘忍,不這樣是永遠學不會的。
下了樓梯需要右拐,也就是在樓梯的下方是一個小儲藏室,向兩邊開的淺黃色矮門,平時放著打掃用具,圓形把手設置的高度正好是小朋友可以輕鬆打開。
而此時面前則是形成直角靠牆的兩排衣架,方便掛著小朋友的外衣和換洗的衣物,那時候還是有小夥伴會尿褲子的,嘿嘿。
窗戶設置的很高,兩側樓那麼高,雖然遍布污垢採光還是很好的。扁平圓形波浪玻璃的頂燈暗淡的黃光也只有在下雨時看它亮過,衣架之後的貼紙我們只能在課餘鑽進衣物之中探寶般才能看見。
小朋友嗎,對於溫度的感受更為直接。往往衣物會比小朋友多很多。印象里,那個放衣服的衣架永遠都是凌亂的。即便看過老師會在上學時整理,可用可比不上小朋友的心思和速度。
放學時,家長尋找自己孩子的衣服會加劇這樣的混亂。難免會有衣服落下,但著急回家做飯時依然會好心的撿起放在衣架的最上面。久而久之就會堆積起來,總有幾個調皮鬼看到後,會在此時去試著拉那些衣服。灑落一地後便會躺在上面瘋狂打滾裝作很舒服的樣子。唯有平時上課會關門,這時候都會到處瞎跑。
家長見了也不好過多的說著什麼,上下學時一名老師在衣架旁接待家長一名老師會在教師看管小朋友。如同趕鳥一般驅散後撿起衣服遞給家長,不好意思的說著抱歉話換來是家長一句小孩子容易調皮一笑而過。再次回頭又是一樣的景色,焦頭爛額的重複迎接下一位家長。
難免最後都會被老師一頓訓斥罰站在那裡,暫且不會讓他們去撿,因為那個年齡並沒有多高,根本是夠不到的,唯有老師一邊拾起衣服一邊告訴他們錯在哪裡一邊整理衣服。
一個班會有兩名教師,那時候還都是女教師每個班都一樣。上下學時會一個老師迎接一個老師在教師看管小朋友們。
記得那時候也是上學的時候,好像是父親帶著我去的,在教室門口躲在父親身後,無視他和老師的談話,眼中只有小朋友手中和桌面上的玩具。
沒有耐心可言,小朋友的一招呼就跑去坐在桌邊一氣呵成的用積木拼成一架飛機。而在轉頭想要給父親看時卻發現只有老師蹲在身旁笑呵呵的問著這是什麼。
不見父親的身影,跑出去尋找,奈何樓梯在那時是不可逾越的天譴(後面才學會爬樓梯),而我不爭氣的一下子哭了出來,惹的老師一頭霧水只好攙扶進教室幫我擦著眼淚安慰我。
那時一開始並不害怕是因為父親就在我的身後,從出生到那個年紀在一開始的記憶初始,七年的視線之中母親父親的影子就算還不記得,那種親切那種熟悉感是很強力的,現在也無法切斷。可在當時最後一縷關係消失後,那剩下的只有淚水和哭喊代表內心的不安。
那時候的老師對我很好,在適應了一段時候後現在也還忘不了她。
不過,後來才知道的一個小插曲。小朋友的哭是會傳染的,只要一個哭的很傷心很大聲其餘的大部分都會被傳染。所以那時,全班都好像被我給傳染哭了一片。老師見此情景也著了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