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第二章
1
2007年,夏天,A市人民醫院大門口。
一個理著平頭、皮膚略黑,身材中等但健碩的年輕人,站在擁擠的人流車流之間,抬頭仰望著高高的內科住院部大樓。
年輕人筆直地站在那裡好幾分鐘。他若有所思,直到汗液滾落額頭,浸濕了前胸後背,直到頭頂的太陽讓他的呼吸感覺到了灼熱,才緩緩向醫院裡面走去。
一陣凌厲的呼叫聲從身後傳來,救護車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向門診樓一側疾駛而去。年輕人下意識地停下腳步,朝右側門診樓方向望去。因為樓房的阻隔,他並不能看見急診科,他也從未去過那裡。但腦海里曾假設過裡面的樣子,卻像被刀子刻在了腦子裡,如真實地見過一般,永遠不會忘記。
救護車的蜂鳴聲停止了,年輕人繼續往前走,進入到住院部一樓大廳里,空氣瞬間變得涼爽。進入電梯,片刻後,電梯在12樓停下,門打開,腎內科三個大字映入眼帘。
年輕人拿紙巾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深呼吸,而後輕輕敲了敲主任辦公室的門。
沒有回應。年輕人抬腕看看表,露出一絲微笑。離上班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呢。
年輕人繼續往裡走,醫生辦公室開著門,兩個身穿白大褂、實習生模樣的醫生靠在一起,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一邊嘴裡還嘟囔著什麼。
辦公室的桌子寬大,年輕人輕輕走進辦公室,把手提袋放在靠門的一角,隨手拉了把椅子坐下。
實習生只抬頭看了他一眼,隨後繼續在紙上邊寫邊討論。
「一支是20mg,多大容量?」
「2ml。」
「他體重是......是60kg,要升高血壓,最少要走多少速度?」
「10ug每公斤體重每分鐘」。
「哦,那60kg,再換算成小時的話,就是60乘以60,分子就是36mg。」
......
「用體重乘以0.3試試。」
兩個實習生抬起頭,確定是剛進來的年輕人在說話。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又轉向他,似乎沒有聽清他剛才說的話。
「在計算多巴胺的用量?」
實習生用力點點頭,咬著嘴唇說道:「是的,不過算起來有點麻煩。」
年輕人微笑著重複道:「用體重乘以0.3試試。」看兩位實習生不太明白,他拿過桌上的紙和筆。
「這個人體重60kg,用60乘以0.3,得18,即是多巴胺的容量,一支多巴胺2ml,18ml就是9支。然後抽取32ml生理鹽水,配成50ml」。
「你想讓多巴胺走多少速度?升壓的用量至少是每公斤體重每分鐘10ug是吧?好的,那你就把我們剛剛配好的50ml藥液按10ml/h的速度泵入就可以了。」
實習生將信將疑,反過來驗算了一遍,果然是正確的。隨後,他們又換了幾個病人,按照那幾個病人的體重和需要的速度,又驗算一遍,結果都吻合。
雖然他沒有穿白大褂,但實習生很快明白年輕人肯定是個醫生,立即站起身道:「謝謝老師。」
年輕人微微一笑,擺了擺手。
上班時間到了,年輕人再次敲了敲主任辦公室的門,然後又輕輕轉動門把手,門開了。
一位留著典型「專家髮型」的男醫生坐在電腦前,帶著老花鏡的雙眼正盯著屏幕,右手握著滑鼠時不時點擊一下,旁邊一位年輕的女醫生微微彎腰,右手指著屏幕。聽到門開的聲音,齊刷刷向門口看來。男醫生怔了一下,隨即取下花鏡,微笑著站起身來。
「你好,是何醫生吧?」男醫生伸出右手。
年輕人趕忙走到辦公桌前,也伸出右手:「李主任您好,我是何飛。」
「聽說你放棄了留在省立醫院的機會,專門來到我們醫院,熱烈歡迎啊。」李主任熱情地拉著何飛的手,然後朝旁邊的女醫生道:「這位是**醫科大學畢業的何飛醫生。何醫生,這位是你的學姐,沈蘭馨醫生,比你早一年參加工作。」
何飛轉向沈蘭馨,微笑著伸出右手:「學姐好。」
沈蘭馨略微一笑,慢吞吞地伸出手,觸碰了下何飛的指尖便縮了回去,轉頭朝李主任道:「主任,這個EXCEL表格我有備份,我做好了發給您吧,你們先聊。」沈醫生快步走出主任辦公室,帶上了房門。何飛有些尷尬地縮回手,朝著已經關上的房門笑了笑。
「沒事,她就那樣,」李主任朝沙發的方向伸伸手:「請坐請坐。」然後拿紙杯倒了杯茶,放在旁邊的茶几上。
「今天正好是大暑,這麼熱的天讓你來報導,辛苦你了。報導手續辦完了嗎?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嗎?」李主任坐在沙發的另一側,試了試紙杯的溫度後,向何飛一側推了推。
何飛恭敬地回答:「手續已經辦完,住的地方我也提前聯繫了,謝謝主任關心。您太客氣了,我就是剛畢業來找工作的學生,沒有辛苦一說的。而且,能在您這位國家級腎臟病學大咖手下工作,我感到特別榮幸。今後,我一定在李主任的帶領下,好好工作,不辜負您的期望。」何飛吹吹紙杯里的茶葉,咽下幾口熱茶。酷熱的天氣讓他丟失了太多的水分,他等不及茶水涼下來了。
李主任笑著擺擺手道:「什麼大咖啊,你知道,腎臟病學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學科,發展是相當迅速的,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我已經老了,儲備的知識慢慢陳舊,那點所謂的經驗也會逐漸淪為『僅供參考』,是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挑大樑的時候了。」
雖然明顯是客套話,李主任短短的幾句還是讓初來乍到何飛放鬆不少。剛剛沈學姐的態度讓何飛一度感到擔憂,科里的同事關係可能不太好相處。儘管他並不太在意別人的自己的看法,但是對長期工作仍然是十分不利的。但現在看來,事實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糟。
「算上你,咱們科現在共有八名醫生,除了我和沈蘭馨,還有王虎醫生,他今天休班;張玉冰醫生今天坐門診;透析室有兩位醫生輪轉,還有一位在休產假。」李主任如數家珍般給何飛介紹腎內科醫生的情況,正說話間,李主任的手機響了,何飛知趣地立即站起身離開。
「您先忙,我去值班室了。」見李主任點了點頭,何飛輕輕關上主任辦公室的房門,朝走廊另一頭的醫生值班室走去。經過護士站時,沈蘭馨正和幾位年輕的護士聊天,她們背對著何飛,不知道何飛已經走近。
「終於盼來了一個男醫生,我以為是個帥哥呢,可是.....唉。」
一位護士的聲音:「我剛才看了一眼,還湊合吧,再說了,只是同事而已嘛,你還想再找一個男朋友啊?小心被嚴哥知道。」
沈蘭馨的聲音:「你懂什麼,同事的顏值也很重要啊,這對工作的效率影響很大。」
......
何飛只當沒聽見,徑直從她們身旁走過,身後女人們的聊天聲戛然而止。
值班室的櫥子大部分都上了鎖,只有中間和最下面還各有一個空位。何飛自然而然地把手提袋放在了中間的空位上。這時候門開了,沈蘭馨匆匆走了進來。
「不好意思,這個廚子有人占了,你以後把東西放到這個位置吧」。她用腳尖指了指最下面的櫥子。
何飛微笑著道:「好的,謝謝師姐提醒。」
最下面的櫥子顯然很久沒人用過了,何飛蹲下身子,掏出紙巾擦了擦,把包塞了進去。
「不要叫我師姐,我不見得比你大。」沈蘭馨微微皺眉道。
「哦,您不是比我早一屆嗎?叫師姐不會錯的。」何飛站起身,仍然露出微笑。
「我是本碩連讀,七年制的,算起來和你同屆。你是哪年哪月的?」
「......」
「看看,我就說嘛,你怎麼可能比我小」,沈蘭馨撇撇嘴。
何飛點點頭,仍然微笑著道:「也是,說我比你小,恐怕沒有人會相信的。」
「好了,趕緊換衣服吧,剛來了三個新病人,你負責接收兩個」。沈蘭馨又匆匆離開,砰的一聲帶上了房門。
何飛負責接收的兩個病人,沈蘭馨已經下達完了醫囑,何飛只需要把病曆書寫完即可。但由於科室的病曆書寫系統和何飛讀研時所在醫院有很大的不同,他不得不時不時向沈蘭馨求教。剛開始沈蘭馨還指導幾下,慢慢地就有些不耐煩了。何飛又轉向兩位實習生求救,不過實習生們也比較生疏,三個人只能一邊研究一邊書寫。最後,兩個並不複雜的病歷,何飛一直寫到了下班之後。
夏天日頭長,下班的時候太陽還未落山,空氣依舊燥熱。晚高峰剛剛開始,路上車水馬龍,行人匆匆,都在期待著趕緊到家享受空調的涼爽。來來往往的人們時不時會互相對視一眼,又迅疾離開。何飛看著這些匆匆忙忙的人群,心頭有種說不出的感慨。他還很年輕,還會在這座城市生活很長時間,但眼前的這些陌生人,其中的絕大多數無論歷經多少年,永遠還是陌生人。只有極少數,會在不經意間闖入自己的生活,或成為對手,或成為朋友,亦或,成為身邊那個不可或缺的最親密的人。無論什麼樣子,都將變成若干年後回憶中的一部分。
但何飛明白,自己心裡最難以割捨的人,並不在這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她在遙不可及的遠處,又時刻縈繞在自己的身邊。
何飛回到住處,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亮起,不多時,陳燕的笑臉映入了眼帘。
「你下班了啊?第一天,累不累?」她在問。
「是的,我下班了。有些不太適應,但還可以。」他認真地回答。
剛入職醫生不值夜班和門診,何飛在科里連續上了幾天長白班,慢慢適應了作業系統的使用和科室工作的節奏。腎內科女醫生多,不過何飛感到欣慰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沈蘭馨那樣以貌取人。儘管他並不在乎,但是融洽的同事關係確實讓人感到輕鬆愉悅。
護士們對科室里新來了一位男醫生也很感興趣,不過和我們通常認為的不一樣,她們關心的是,一個沉默寡言、其貌不揚的男性小大夫,多多少少可以分擔一些她們的工作量。
「何醫生,麻煩你把1床的心電圖做一下,謝謝。」
「何醫生,麻煩你給2床測個餐後2小時的血糖,謝謝。」
「何醫生,3床那個偏癱病人需要翻身了,他只有一個孫女在陪護,麻煩你幫把手吧,謝謝了」。
......
何飛有求必應,而且,臉上一直掛著淺淺的微笑。
從那時起,何飛感覺自己像一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士兵,看淡了雞毛蒜皮和世態炎涼,活著,便是上天給他的最大的恩賜。
不過有時候,他也會想起老家日漸衰老的父母。他自己心裡很清楚,對陳燕再念念不忘,她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難道自己真要一輩子孤身一人、孑然一身?
每當腦海中出現「結婚生子」念頭的時候,何飛心裡立即會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緊隨而來。即使這純粹是為了父母著想。
面對這種矛盾,何飛終於想到了一個說服自己的辦法:我還是要結婚的,但是,前提是要找到一個和陳燕一樣的女孩子。
每每想起這個想法,何飛唯有苦笑。
好在繁重的工作使何飛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糾結這些,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他需要經歷的,需要學習的,還有太多太多。
半個月的時間倏爾過去,立過秋的晚上已微微有了些涼意。加班到九點的何飛沒有急著回住處,他漫無目的地在醫院裡走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醫院裡的小花圃旁邊。
何飛坐在小花圃旁邊的長凳上,上弦月的光芒在城市燈光的輝映下顯得蒼白無力,卻依然毫不保留地把光輝灑向每一個角落。身前模模糊糊的影子和自己一樣,形單影隻。
那片城市裡的小樹林,離這裡並不太遠。
三年過去,又是三年。整整六年了,我這麼久都沒有去看你,你有沒有生氣?
電腦屏保上是你的笑臉,但那片樹林裡卻藏著你的靈魂。
我努力摒棄了對你的思念,壓抑住思念你的淚水,儘量不受外界的干擾,終於從頹廢中醒來,如願考上了腎內科的研究生。我努力探究這一門學科和你的聯繫,但我始終沒能解開這個答案。也許,那一切,都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何飛搖搖頭,對自己給出的答案不置可否。
身後傳來由遠及近的腳步聲,何飛並未關注。這個地方是醫院的吸菸區,經常有陪人或不聽話的病人來這裡過過菸癮。
腳步聲卻在身後停了下來,旁邊多了一個高高瘦瘦的影子,何飛不禁警覺起來。這時候,一個聲音從旁邊傳來:「何老師,是您啊?」
影子驟然變矮,來人在長凳另一端坐了下來。何飛看著這個又瘦又高、臉型瘦削、帶著一副半框眼鏡的年輕人,感覺有些面熟。
對方看到何飛迷茫的眼神,咧開嘴笑了:「何老師,您忘了我了?您第一天上班,就教給了我一個計算多巴胺用量的簡便方法,真是太實用了。」
何飛終於想起來這個曾在腎內科實習過的學生,「不好意思啊,我說怎麼看著眼熟,你叫王......」
「王小龍。」對方笑著說道。
「是的,王小龍,你好你好。」思緒被打斷,何飛有些不太開心,但是仍客氣地打著招呼。
王小龍說道:「何老師,您下班怎麼沒回家啊?在這裡乘涼嗎?」
「是啊,今天工作有點忙,在這裡休息一下,透透氣。」
王小龍笑道:「可是,這裡蚊子不少啊。再說了,休息在哪裡不行,家裡、網吧、酒吧......在這也行,不過,得配上這個......」
王小龍順手從褲兜里掏出一個小盒子,何飛定睛看了看,是一包香菸。他熟練了從裡面拿出打火機,又從裡面抽出一支,伸向何飛道:「您也來一支,何老師?」
何飛搖了搖手:「我不用,謝謝。」
王小龍沒有再客氣,直接把煙放進了自己的嘴裡。打火機閃亮一下又熄滅,映照出王小龍稜角分明、但明顯還帶著些學生氣的臉。
王小龍不好意思地朝何飛笑笑,何飛也微笑一下表示理解,這個地方本來就是吸菸區,而且,學生里的吸菸者其實並不少。
「今天是周末,怎麼沒回家?我聽你的口音,應該就是本地人吧?」
王小龍並不像學生面對老師那樣立即回答,他使勁啜了一口煙,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無法捉摸。
「家裡沒什麼人了,我在哪,哪裡就是家。」
「你爸媽呢?」
「他們......都已經去世了。」
「哦,不好意思。怎麼回事?得病嗎?」
「是的,在我十五歲那年,他們一前一後走了。我爸得的是肝硬化,他喝酒太多,還有B肝。我媽媽,是因為......腎病。」
儘管是自己的專業,但何飛並沒有追問,只是輕輕嘆了一口氣。身邊這個看起來和其他學生無異的男生,原來是個孤兒。
兩個人漫無目的地看著前方沉默了幾秒鐘,何飛轉頭看向王小龍,恰巧迎到王小龍看向他的目光。
王小龍把菸蒂扔在地上踩了踩,略顯正式地向著何飛道:「何老師,您對腎移植有什麼看法?」
何飛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腎移植,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衰竭最有效的辦法。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只能部分代替腎臟的排泄功能不同,移植腎也可以使患者的內分泌功能恢復正常,真正使患者成為一個正常人。只不過,腎源稀缺,費用昂貴,只有部分患者能夠享受得到。大部分人還得靠透析維持生命。」
「你覺得呢?」何飛說罷又把問題拋向這個剛剛實習完腎內科的學生。
王小龍又抽出一支煙點上,猛吸一口後揮了揮手,像是在發表演講:「我覺得,腎移植是一種邪惡的技術,如果我有能力,我會堅決杜絕腎移植的發生,一個也不允許出現!」
何飛大吃一驚,作為一個接受了現代西方醫學教育,又在腎內科實習過的醫學生,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腎移植使很多病人受益,他們恢復了腎功能,得以回歸社會,開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怎麼能說邪惡呢?」
王小龍突然冷笑一聲:「有多少人受益,也就有多少人被殘害,甚至失去了生命。」
何飛一下子明白了王小龍為何對腎移植如此深惡痛絕。媒體上,曾不止一次報導了一些販賣人體器官的事件。一些人被騙到酒店甚至境外,犯罪分子使用麻醉藥物使他們喪失意識,然後摘取他們的腎臟,在黑市上進行買賣。
「你說的那些我了解過,不過那只是個例,絕大部分的移植腎,還是來自腦死亡的病人或者親屬的捐獻。」何飛緩緩說道,他並不對王小龍的憤怒感到驚訝或者不滿,相反,他有些欣賞這個嫉惡如仇、義正言辭的實習生,他似乎從他身上看到了當年自己的一些影子。在這個連小學生都開始變得世故的社會,這樣的學生更顯得難能可貴。
但是,王小龍仍堅持自己的意見:「極少數又怎麼樣?即使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放在某個人身上就是百分之百。他自己,他所在家庭的痛苦和絕望,誰又能理解?」
王小龍的語速很快,菸頭的亮光在黑暗裡快速抖動。
何飛無言以對,這確實是事實。
王小龍再次把殘留的菸頭在腳下踩了踩,深吸幾口氣。何飛轉頭朝他看去,他的情緒平穩了許多,臉上又恢復了學生氣,還帶著些許的歉意。
「對不起,何老師,剛才有些激動,您別介意。還有,十分感謝您能傾聽我說這些,我感覺每次說出來,心裡就會舒暢許多。」
何飛微微一笑:「這沒什麼,作為老師,不光要教給你們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還要解答你們心中的各種疑惑。這樣的老師,才勉強算得上合格。」
王小龍咧開嘴笑了笑,完全恢復了初來時的神采:「我得走了,何老師,宿舍就要關門了。」
何飛微笑著向他擺擺手,目送他離開。
自己老了嗎?曾經的血氣方剛和勇氣都去了哪裡?
城市的發展在加速,六年足以讓城市的很多區域面目全非,但醫科大學北邊的那片小樹林裡的時間仿佛發生了凝固。年輪每年都會在粗壯的樹幹里留下自己的痕跡,但從外面很難發現它們的變化。這對於喜歡懷舊的人來說是好事,然而,此刻站在柳樹前的何飛心情複雜。
在這裡,他永遠失去了最最心愛的人,悲傷和愧疚再次浮上心頭。
那個雨夜,血腥的畫面和氣味。
那些六年來時時縈繞的噩夢......
何飛感到眩暈,他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最終還是在數分鐘後選擇了逃離。
1
2007年,夏天,A市人民醫院大門口。
一個理著平頭、皮膚略黑,身材中等但健碩的年輕人,站在擁擠的人流車流之間,抬頭仰望著高高的內科住院部大樓。
年輕人筆直地站在那裡好幾分鐘。他若有所思,直到汗液滾落額頭,浸濕了前胸後背,直到頭頂的太陽讓他的呼吸感覺到了灼熱,才緩緩向醫院裡面走去。
一陣凌厲的呼叫聲從身後傳來,救護車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向門診樓一側疾駛而去。年輕人下意識地停下腳步,朝右側門診樓方向望去。因為樓房的阻隔,他並不能看見急診科,他也從未去過那裡。但腦海里曾假設過裡面的樣子,卻像被刀子刻在了腦子裡,如真實地見過一般,永遠不會忘記。
救護車的蜂鳴聲停止了,年輕人繼續往前走,進入到住院部一樓大廳里,空氣瞬間變得涼爽。進入電梯,片刻後,電梯在12樓停下,門打開,腎內科三個大字映入眼帘。
年輕人拿紙巾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深呼吸,而後輕輕敲了敲主任辦公室的門。
沒有回應。年輕人抬腕看看表,露出一絲微笑。離上班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呢。
年輕人繼續往裡走,醫生辦公室開著門,兩個身穿白大褂、實習生模樣的醫生靠在一起,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一邊嘴裡還嘟囔著什麼。
辦公室的桌子寬大,年輕人輕輕走進辦公室,把手提袋放在靠門的一角,隨手拉了把椅子坐下。
實習生只抬頭看了他一眼,隨後繼續在紙上邊寫邊討論。
「一支是20mg,多大容量?」
「2ml。」
「他體重是......是60kg,要升高血壓,最少要走多少速度?」
「10ug每公斤體重每分鐘」。
「哦,那60kg,再換算成小時的話,就是60乘以60,分子就是36mg。」
......
「用體重乘以0.3試試。」
兩個實習生抬起頭,確定是剛進來的年輕人在說話。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又轉向他,似乎沒有聽清他剛才說的話。
「在計算多巴胺的用量?」
實習生用力點點頭,咬著嘴唇說道:「是的,不過算起來有點麻煩。」
年輕人微笑著重複道:「用體重乘以0.3試試。」看兩位實習生不太明白,他拿過桌上的紙和筆。
「這個人體重60kg,用60乘以0.3,得18,即是多巴胺的容量,一支多巴胺2ml,18ml就是9支。然後抽取32ml生理鹽水,配成50ml」。
「你想讓多巴胺走多少速度?升壓的用量至少是每公斤體重每分鐘10ug是吧?好的,那你就把我們剛剛配好的50ml藥液按10ml/h的速度泵入就可以了。」
實習生將信將疑,反過來驗算了一遍,果然是正確的。隨後,他們又換了幾個病人,按照那幾個病人的體重和需要的速度,又驗算一遍,結果都吻合。
雖然他沒有穿白大褂,但實習生很快明白年輕人肯定是個醫生,立即站起身道:「謝謝老師。」
年輕人微微一笑,擺了擺手。
上班時間到了,年輕人再次敲了敲主任辦公室的門,然後又輕輕轉動門把手,門開了。
一位留著典型「專家髮型」的男醫生坐在電腦前,帶著老花鏡的雙眼正盯著屏幕,右手握著滑鼠時不時點擊一下,旁邊一位年輕的女醫生微微彎腰,右手指著屏幕。聽到門開的聲音,齊刷刷向門口看來。男醫生怔了一下,隨即取下花鏡,微笑著站起身來。
「你好,是何醫生吧?」男醫生伸出右手。
年輕人趕忙走到辦公桌前,也伸出右手:「李主任您好,我是何飛。」
「聽說你放棄了留在省立醫院的機會,專門來到我們醫院,熱烈歡迎啊。」李主任熱情地拉著何飛的手,然後朝旁邊的女醫生道:「這位是**醫科大學畢業的何飛醫生。何醫生,這位是你的學姐,沈蘭馨醫生,比你早一年參加工作。」
何飛轉向沈蘭馨,微笑著伸出右手:「學姐好。」
沈蘭馨略微一笑,慢吞吞地伸出手,觸碰了下何飛的指尖便縮了回去,轉頭朝李主任道:「主任,這個EXCEL表格我有備份,我做好了發給您吧,你們先聊。」沈醫生快步走出主任辦公室,帶上了房門。何飛有些尷尬地縮回手,朝著已經關上的房門笑了笑。
「沒事,她就那樣,」李主任朝沙發的方向伸伸手:「請坐請坐。」然後拿紙杯倒了杯茶,放在旁邊的茶几上。
「今天正好是大暑,這麼熱的天讓你來報導,辛苦你了。報導手續辦完了嗎?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嗎?」李主任坐在沙發的另一側,試了試紙杯的溫度後,向何飛一側推了推。
何飛恭敬地回答:「手續已經辦完,住的地方我也提前聯繫了,謝謝主任關心。您太客氣了,我就是剛畢業來找工作的學生,沒有辛苦一說的。而且,能在您這位國家級腎臟病學大咖手下工作,我感到特別榮幸。今後,我一定在李主任的帶領下,好好工作,不辜負您的期望。」何飛吹吹紙杯里的茶葉,咽下幾口熱茶。酷熱的天氣讓他丟失了太多的水分,他等不及茶水涼下來了。
李主任笑著擺擺手道:「什麼大咖啊,你知道,腎臟病學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學科,發展是相當迅速的,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我已經老了,儲備的知識慢慢陳舊,那點所謂的經驗也會逐漸淪為『僅供參考』,是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挑大樑的時候了。」
雖然明顯是客套話,李主任短短的幾句還是讓初來乍到何飛放鬆不少。剛剛沈學姐的態度讓何飛一度感到擔憂,科里的同事關係可能不太好相處。儘管他並不太在意別人的自己的看法,但是對長期工作仍然是十分不利的。但現在看來,事實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糟。
「算上你,咱們科現在共有八名醫生,除了我和沈蘭馨,還有王虎醫生,他今天休班;張玉冰醫生今天坐門診;透析室有兩位醫生輪轉,還有一位在休產假。」李主任如數家珍般給何飛介紹腎內科醫生的情況,正說話間,李主任的手機響了,何飛知趣地立即站起身離開。
「您先忙,我去值班室了。」見李主任點了點頭,何飛輕輕關上主任辦公室的房門,朝走廊另一頭的醫生值班室走去。經過護士站時,沈蘭馨正和幾位年輕的護士聊天,她們背對著何飛,不知道何飛已經走近。
「終於盼來了一個男醫生,我以為是個帥哥呢,可是.....唉。」
一位護士的聲音:「我剛才看了一眼,還湊合吧,再說了,只是同事而已嘛,你還想再找一個男朋友啊?小心被嚴哥知道。」
沈蘭馨的聲音:「你懂什麼,同事的顏值也很重要啊,這對工作的效率影響很大。」
......
何飛只當沒聽見,徑直從她們身旁走過,身後女人們的聊天聲戛然而止。
值班室的櫥子大部分都上了鎖,只有中間和最下面還各有一個空位。何飛自然而然地把手提袋放在了中間的空位上。這時候門開了,沈蘭馨匆匆走了進來。
「不好意思,這個廚子有人占了,你以後把東西放到這個位置吧」。她用腳尖指了指最下面的櫥子。
何飛微笑著道:「好的,謝謝師姐提醒。」
最下面的櫥子顯然很久沒人用過了,何飛蹲下身子,掏出紙巾擦了擦,把包塞了進去。
「不要叫我師姐,我不見得比你大。」沈蘭馨微微皺眉道。
「哦,您不是比我早一屆嗎?叫師姐不會錯的。」何飛站起身,仍然露出微笑。
「我是本碩連讀,七年制的,算起來和你同屆。你是哪年哪月的?」
「......」
「看看,我就說嘛,你怎麼可能比我小」,沈蘭馨撇撇嘴。
何飛點點頭,仍然微笑著道:「也是,說我比你小,恐怕沒有人會相信的。」
「好了,趕緊換衣服吧,剛來了三個新病人,你負責接收兩個」。沈蘭馨又匆匆離開,砰的一聲帶上了房門。
何飛負責接收的兩個病人,沈蘭馨已經下達完了醫囑,何飛只需要把病曆書寫完即可。但由於科室的病曆書寫系統和何飛讀研時所在醫院有很大的不同,他不得不時不時向沈蘭馨求教。剛開始沈蘭馨還指導幾下,慢慢地就有些不耐煩了。何飛又轉向兩位實習生求救,不過實習生們也比較生疏,三個人只能一邊研究一邊書寫。最後,兩個並不複雜的病歷,何飛一直寫到了下班之後。
夏天日頭長,下班的時候太陽還未落山,空氣依舊燥熱。晚高峰剛剛開始,路上車水馬龍,行人匆匆,都在期待著趕緊到家享受空調的涼爽。來來往往的人們時不時會互相對視一眼,又迅疾離開。何飛看著這些匆匆忙忙的人群,心頭有種說不出的感慨。他還很年輕,還會在這座城市生活很長時間,但眼前的這些陌生人,其中的絕大多數無論歷經多少年,永遠還是陌生人。只有極少數,會在不經意間闖入自己的生活,或成為對手,或成為朋友,亦或,成為身邊那個不可或缺的最親密的人。無論什麼樣子,都將變成若干年後回憶中的一部分。
但何飛明白,自己心裡最難以割捨的人,並不在這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她在遙不可及的遠處,又時刻縈繞在自己的身邊。
何飛回到住處,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亮起,不多時,陳燕的笑臉映入了眼帘。
「你下班了啊?第一天,累不累?」她在問。
「是的,我下班了。有些不太適應,但還可以。」他認真地回答。
剛入職醫生不值夜班和門診,何飛在科里連續上了幾天長白班,慢慢適應了作業系統的使用和科室工作的節奏。腎內科女醫生多,不過何飛感到欣慰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沈蘭馨那樣以貌取人。儘管他並不在乎,但是融洽的同事關係確實讓人感到輕鬆愉悅。
護士們對科室里新來了一位男醫生也很感興趣,不過和我們通常認為的不一樣,她們關心的是,一個沉默寡言、其貌不揚的男性小大夫,多多少少可以分擔一些她們的工作量。
「何醫生,麻煩你把1床的心電圖做一下,謝謝。」
「何醫生,麻煩你給2床測個餐後2小時的血糖,謝謝。」
「何醫生,3床那個偏癱病人需要翻身了,他只有一個孫女在陪護,麻煩你幫把手吧,謝謝了」。
......
何飛有求必應,而且,臉上一直掛著淺淺的微笑。
從那時起,何飛感覺自己像一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士兵,看淡了雞毛蒜皮和世態炎涼,活著,便是上天給他的最大的恩賜。
不過有時候,他也會想起老家日漸衰老的父母。他自己心裡很清楚,對陳燕再念念不忘,她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難道自己真要一輩子孤身一人、孑然一身?
每當腦海中出現「結婚生子」念頭的時候,何飛心裡立即會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緊隨而來。即使這純粹是為了父母著想。
面對這種矛盾,何飛終於想到了一個說服自己的辦法:我還是要結婚的,但是,前提是要找到一個和陳燕一樣的女孩子。
每每想起這個想法,何飛唯有苦笑。
好在繁重的工作使何飛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糾結這些,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他需要經歷的,需要學習的,還有太多太多。
半個月的時間倏爾過去,立過秋的晚上已微微有了些涼意。加班到九點的何飛沒有急著回住處,他漫無目的地在醫院裡走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醫院裡的小花圃旁邊。
何飛坐在小花圃旁邊的長凳上,上弦月的光芒在城市燈光的輝映下顯得蒼白無力,卻依然毫不保留地把光輝灑向每一個角落。身前模模糊糊的影子和自己一樣,形單影隻。
那片城市裡的小樹林,離這裡並不太遠。
三年過去,又是三年。整整六年了,我這麼久都沒有去看你,你有沒有生氣?
電腦屏保上是你的笑臉,但那片樹林裡卻藏著你的靈魂。
我努力摒棄了對你的思念,壓抑住思念你的淚水,儘量不受外界的干擾,終於從頹廢中醒來,如願考上了腎內科的研究生。我努力探究這一門學科和你的聯繫,但我始終沒能解開這個答案。也許,那一切,都只是一個巧合而已。
何飛搖搖頭,對自己給出的答案不置可否。
身後傳來由遠及近的腳步聲,何飛並未關注。這個地方是醫院的吸菸區,經常有陪人或不聽話的病人來這裡過過菸癮。
腳步聲卻在身後停了下來,旁邊多了一個高高瘦瘦的影子,何飛不禁警覺起來。這時候,一個聲音從旁邊傳來:「何老師,是您啊?」
影子驟然變矮,來人在長凳另一端坐了下來。何飛看著這個又瘦又高、臉型瘦削、帶著一副半框眼鏡的年輕人,感覺有些面熟。
對方看到何飛迷茫的眼神,咧開嘴笑了:「何老師,您忘了我了?您第一天上班,就教給了我一個計算多巴胺用量的簡便方法,真是太實用了。」
何飛終於想起來這個曾在腎內科實習過的學生,「不好意思啊,我說怎麼看著眼熟,你叫王......」
「王小龍。」對方笑著說道。
「是的,王小龍,你好你好。」思緒被打斷,何飛有些不太開心,但是仍客氣地打著招呼。
王小龍說道:「何老師,您下班怎麼沒回家啊?在這裡乘涼嗎?」
「是啊,今天工作有點忙,在這裡休息一下,透透氣。」
王小龍笑道:「可是,這裡蚊子不少啊。再說了,休息在哪裡不行,家裡、網吧、酒吧......在這也行,不過,得配上這個......」
王小龍順手從褲兜里掏出一個小盒子,何飛定睛看了看,是一包香菸。他熟練了從裡面拿出打火機,又從裡面抽出一支,伸向何飛道:「您也來一支,何老師?」
何飛搖了搖手:「我不用,謝謝。」
王小龍沒有再客氣,直接把煙放進了自己的嘴裡。打火機閃亮一下又熄滅,映照出王小龍稜角分明、但明顯還帶著些學生氣的臉。
王小龍不好意思地朝何飛笑笑,何飛也微笑一下表示理解,這個地方本來就是吸菸區,而且,學生里的吸菸者其實並不少。
「今天是周末,怎麼沒回家?我聽你的口音,應該就是本地人吧?」
王小龍並不像學生面對老師那樣立即回答,他使勁啜了一口煙,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無法捉摸。
「家裡沒什麼人了,我在哪,哪裡就是家。」
「你爸媽呢?」
「他們......都已經去世了。」
「哦,不好意思。怎麼回事?得病嗎?」
「是的,在我十五歲那年,他們一前一後走了。我爸得的是肝硬化,他喝酒太多,還有B肝。我媽媽,是因為......腎病。」
儘管是自己的專業,但何飛並沒有追問,只是輕輕嘆了一口氣。身邊這個看起來和其他學生無異的男生,原來是個孤兒。
兩個人漫無目的地看著前方沉默了幾秒鐘,何飛轉頭看向王小龍,恰巧迎到王小龍看向他的目光。
王小龍把菸蒂扔在地上踩了踩,略顯正式地向著何飛道:「何老師,您對腎移植有什麼看法?」
何飛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腎移植,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腎衰竭最有效的辦法。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只能部分代替腎臟的排泄功能不同,移植腎也可以使患者的內分泌功能恢復正常,真正使患者成為一個正常人。只不過,腎源稀缺,費用昂貴,只有部分患者能夠享受得到。大部分人還得靠透析維持生命。」
「你覺得呢?」何飛說罷又把問題拋向這個剛剛實習完腎內科的學生。
王小龍又抽出一支煙點上,猛吸一口後揮了揮手,像是在發表演講:「我覺得,腎移植是一種邪惡的技術,如果我有能力,我會堅決杜絕腎移植的發生,一個也不允許出現!」
何飛大吃一驚,作為一個接受了現代西方醫學教育,又在腎內科實習過的醫學生,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腎移植使很多病人受益,他們恢復了腎功能,得以回歸社會,開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怎麼能說邪惡呢?」
王小龍突然冷笑一聲:「有多少人受益,也就有多少人被殘害,甚至失去了生命。」
何飛一下子明白了王小龍為何對腎移植如此深惡痛絕。媒體上,曾不止一次報導了一些販賣人體器官的事件。一些人被騙到酒店甚至境外,犯罪分子使用麻醉藥物使他們喪失意識,然後摘取他們的腎臟,在黑市上進行買賣。
「你說的那些我了解過,不過那只是個例,絕大部分的移植腎,還是來自腦死亡的病人或者親屬的捐獻。」何飛緩緩說道,他並不對王小龍的憤怒感到驚訝或者不滿,相反,他有些欣賞這個嫉惡如仇、義正言辭的實習生,他似乎從他身上看到了當年自己的一些影子。在這個連小學生都開始變得世故的社會,這樣的學生更顯得難能可貴。
但是,王小龍仍堅持自己的意見:「極少數又怎麼樣?即使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放在某個人身上就是百分之百。他自己,他所在家庭的痛苦和絕望,誰又能理解?」
王小龍的語速很快,菸頭的亮光在黑暗裡快速抖動。
何飛無言以對,這確實是事實。
王小龍再次把殘留的菸頭在腳下踩了踩,深吸幾口氣。何飛轉頭朝他看去,他的情緒平穩了許多,臉上又恢復了學生氣,還帶著些許的歉意。
「對不起,何老師,剛才有些激動,您別介意。還有,十分感謝您能傾聽我說這些,我感覺每次說出來,心裡就會舒暢許多。」
何飛微微一笑:「這沒什麼,作為老師,不光要教給你們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還要解答你們心中的各種疑惑。這樣的老師,才勉強算得上合格。」
王小龍咧開嘴笑了笑,完全恢復了初來時的神采:「我得走了,何老師,宿舍就要關門了。」
何飛微笑著向他擺擺手,目送他離開。
自己老了嗎?曾經的血氣方剛和勇氣都去了哪裡?
城市的發展在加速,六年足以讓城市的很多區域面目全非,但醫科大學北邊的那片小樹林裡的時間仿佛發生了凝固。年輪每年都會在粗壯的樹幹里留下自己的痕跡,但從外面很難發現它們的變化。這對於喜歡懷舊的人來說是好事,然而,此刻站在柳樹前的何飛心情複雜。
在這裡,他永遠失去了最最心愛的人,悲傷和愧疚再次浮上心頭。
那個雨夜,血腥的畫面和氣味。
那些六年來時時縈繞的噩夢......
何飛感到眩暈,他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最終還是在數分鐘後選擇了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