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選甘蔗還是柑橘
魏明接到了鮑繼豐的命令,想辦法攪黃中國在丁楚琀特區的替代種植項目。
魏明心想,目前真槍實彈地拼實力的話,鮑家可能拼不過丁家,而且要攪黃使壞也不能明目張胆、大張旗鼓地進行,那就只剩下一招了。
魏明想到此處,不由得冷笑了幾聲,終於可以用到自己的專長了。
他召集了幾名原黑蜘蛛成員,密謀了半天,最後叮囑所有人:
「記住,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成功後必有重賞。」
「明白。」
……
與此同時,西南省農科院,副院長俞鴻飛正在安排人起草丁楚琀特區替代種植項目方案,他的碩士研究生王宇博寫的初稿他不是很滿意:
「宇博啊,你還沒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咱們這個項目必須是中方主動積極參與國際禁毒工作的一個部分,大背景是全球禁毒,這不是哪一個國家的事,也不是公安機關一家的事情。
我們農科院願意主動承擔起這項工作,在國家禁毒委、省禁毒委的領導下,積極探索境外毒源地替代種植項目,研究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毒品問題。明白嗎?」
「明白了,老師,我之前沒有完全理解,我馬上改。」王宇博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下俞鴻飛的話,領略了導師的意圖,準備把方案拔高一個維度,提高一下站位。
「嗯,抓緊時間改,寫好了我們報院長和省禁毒委。」
「好的,老師。」
剛吩咐完學生修改方案,俞鴻飛的電話響了。他掏出電話一看來電顯示,是禁毒局余向前副局長打來的,他按下了通話鍵:
「喂,廳長大人,有何吩咐啊?」
「俞院長,怎麼聽著有點陰陽怪氣啊。」
「什麼陰陽怪氣啊,我都聽說了,組織部門都來考察過你了,副廳解決啦,是想留在禁毒局干還是去哪裡高就啊?」
俞鴻飛說的是上個禮拜組織部門考察余向前等8名同志進副廳的事。
余向前干副局長也有好幾個年頭了,全廳像他這樣的正處級副局長、副總隊長、總隊長有8個人,上個禮拜全廳組織投票推薦又考察,余向前都排在第一位,不過這一批只是解決職級問題,沒有職位。
二級巡視員,副廳,昨天剛公示的。
「俞院長消息好靈通啊,你不會在我們廳里安插有臥底吧?」
「余廳長,你這就是職業病了,你以為個個都像你,到處安插眼線啊。」
「哦,哈哈,說笑了。」余向前接不下話去了,只有打了個哈哈。
「說正事,咱們那個替代種植的事啊,要不碰個頭,研究一下?」
「你吹哨子,原班人馬,一個不少。」
「可以,禁毒辦發個通知,邀請大夥過來喝茶。」
「隨時等候廳長大人吩咐。」
「嘖,又來了。」
「不是又來了,是已經來了,等著你擺酒啊。」
「改天到家裡來小酌幾杯,外面就算了。」
「也好,等你召喚。」
第二天,省禁毒辦向代表省禁毒委向農科院、發改委、警官學院發了一份通知,請上一次出境考察的成員於當天下午3點到禁毒局3樓開會,主題是研究項目如何選址,如何開展,如何管理。
余向前、崔仁偉和張建民是地主,他們三個先來到了會議室。
下午3點,俞鴻飛帶著學生王宇博前來參會,項目方案王宇博已經在頭天晚上加班完成,俞鴻飛改了兩個字就算通過了。
警官學院的何嘉文、孟致寒兩位老師和發改委的劉振平處長等人陸續到齊了。
「余廳長,什麼時候請客啊?」警官學院的兩位老師和劉振平處長坐下後分別向余向前道喜,紛紛要求余向前請客。
「謝謝,謝謝,還在公示呢,肯定要請的。」
「余廳長,要不你來我們學院當院長吧,我們院長都缺了快一年了,一直是馬副院長主持工作。」何嘉文老師雖然是開玩笑地說,但余向前卻好像是聽進去了一樣。
警官學院多輕鬆啊,自己是不是該換個地方養老了,風風雨雨這麼多年,該歇口氣了。
余向前在心裡嘀咕了一下,但一想想,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呢,離自己退休也還有2年,站好最後一班崗吧。
他隨即也開了句玩笑:
「我倒是想啊,但學校那麼多人,我可管不過來。」
「好,咱們言歸正傳吧。大家面前都有一份項目方案,這是俞院長代禁毒辦起草的,我剛看了一下,非常詳細,非常好,大家可以先翻翻,不多,就三頁紙。」
余向前指了指各參會人員的面前。
每個人花五分鐘就可以快速瀏覽完項目方案。
「余廳長,方案確實不錯,站位很高,項目選址、實施、管理都寫的很清楚了,只是我對項目的內容有點不同的看法,我先說說,請大家批評指正。」發改委法規處的劉振平處長首先發言。
「劉處長請講。」
「我們這批項目說的種植甘蔗。我做過一個比較,現在在丁楚琀特區有兩樣經濟作物,一個是甘蔗,而另外一個是柑橘。
柑橘是前幾年俞院長他們農科院去實施的,雖然項目規模很小,但試種很成功。而甘蔗是當地人種植了很長時間的經濟作物,種植出來要拉到中國來榨糖,成本很高,但容易被當地人接受。
到底選擇柑橘還是甘蔗,我覺得有必要再討論一下,我個人偏向於繼續大規模種植柑橘。」
「劉處長的建議非常好,大家接著討論,就這個問題,有不同意見的嗎?」余向前主持著會議。
「余廳,劉處,不瞞各位,在起草項目方案的時候,我們也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包括我們的焦院長也提出過像劉處這樣的疑問。
到底是選擇柑橘還是甘蔗呢?
我們認為,選擇甘蔗,再在當地建設榨糖廠,直接生產成成品白糖,才是拉動當地經濟最有利的項目。
為什麼呢?
柑橘是種成功了,但是,後續的銷售市場怎麼辦?水果的保質期和白糖的保質期可不是一回事。」
俞鴻飛一席話點中了關鍵。
甘蔗是當地人熟悉的作物,只要稍微加以指導和投入,提升甘蔗品質,再把後續加工榨糖跟上,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項目實施還得農科院親力親為,發改委只是指導項目和經費依法依規運作,竟然俞鴻飛副院長都這麼說了,劉振平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余向前也對農科院的方案很滿意,會議時間不長,大家都一致贊同項目方案通過,剩下的就是跑發改委和公安廳警保部財務科辦手續了。
待其他參會人員都走了,余向前拉著俞鴻飛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從抽屜里拿出自己收藏的冰島,沏了一壺,分別給俞鴻飛和王宇博各倒了一杯:
「來,宇博,我們喝喝余廳長的好茶。你有福了,我來他這裡好多次了,他都不捨得給我喝這麼好的茶,你一來,余廳長大方了。」俞鴻飛調侃著余向前,卻拿自己的學生開玩笑。
「廳長,好茶啊,太香了。」
「那當然,一般的茶葉可入不了余廳長的法眼。」
「哈哈,粗製濫造的一點碎茶,別聽你導師的,他就愛小題大做。」
「對了,老余,你打算讓誰去監督項目的實施呢?」
「這也是我要跟你報告的問題。」
「別賣官腔行不行。」
「好好好。那邊不是有個中國人,叫什麼陸助理的在那邊嗎?」
「助理?」余向前不知道俞鴻飛說的是誰。
「是啊,總司令助理陸剛,我看人挺不錯的,我們能不能聘請他監管我們的項目?花點錢,這樣我們這邊就不用長期派人駐紮了,只要按季節派專家去指導種植、收割和加工,反正項目才三年,也花不了多少錢。」
「陸剛?」余向前覺得好笑,陸剛可沒說過他當了人家總司令的助理。
「他可是特區的人啊,你怎麼敢把這麼大的項目交給他,萬一他中飽私囊,拿錢不幹活呢,你怎麼監管。」
「你說的這個我也考慮過,但目前你、我都派不出合適的人選,除非聘請第三方機構去監管。」
「你覺得我們張建民處長怎麼樣?他離異單身,沒任何負擔,由他負責項目的監管運作,也不用常駐在當地,只是出差次數多一點而已。」
為什麼要派張建民前往監督項目實施,余向前有自己的考慮。
一是局裡面的人,項目的進度和經費的監管等只能由信得過的人去;二是想在陸剛身邊增派援兵,「誘狼計劃」快接近尾聲,加強陸剛身邊的力量,一舉完成計劃。
魏明心想,目前真槍實彈地拼實力的話,鮑家可能拼不過丁家,而且要攪黃使壞也不能明目張胆、大張旗鼓地進行,那就只剩下一招了。
魏明想到此處,不由得冷笑了幾聲,終於可以用到自己的專長了。
他召集了幾名原黑蜘蛛成員,密謀了半天,最後叮囑所有人:
「記住,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成功後必有重賞。」
「明白。」
……
與此同時,西南省農科院,副院長俞鴻飛正在安排人起草丁楚琀特區替代種植項目方案,他的碩士研究生王宇博寫的初稿他不是很滿意:
「宇博啊,你還沒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咱們這個項目必須是中方主動積極參與國際禁毒工作的一個部分,大背景是全球禁毒,這不是哪一個國家的事,也不是公安機關一家的事情。
我們農科院願意主動承擔起這項工作,在國家禁毒委、省禁毒委的領導下,積極探索境外毒源地替代種植項目,研究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毒品問題。明白嗎?」
「明白了,老師,我之前沒有完全理解,我馬上改。」王宇博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下俞鴻飛的話,領略了導師的意圖,準備把方案拔高一個維度,提高一下站位。
「嗯,抓緊時間改,寫好了我們報院長和省禁毒委。」
「好的,老師。」
剛吩咐完學生修改方案,俞鴻飛的電話響了。他掏出電話一看來電顯示,是禁毒局余向前副局長打來的,他按下了通話鍵:
「喂,廳長大人,有何吩咐啊?」
「俞院長,怎麼聽著有點陰陽怪氣啊。」
「什麼陰陽怪氣啊,我都聽說了,組織部門都來考察過你了,副廳解決啦,是想留在禁毒局干還是去哪裡高就啊?」
俞鴻飛說的是上個禮拜組織部門考察余向前等8名同志進副廳的事。
余向前干副局長也有好幾個年頭了,全廳像他這樣的正處級副局長、副總隊長、總隊長有8個人,上個禮拜全廳組織投票推薦又考察,余向前都排在第一位,不過這一批只是解決職級問題,沒有職位。
二級巡視員,副廳,昨天剛公示的。
「俞院長消息好靈通啊,你不會在我們廳里安插有臥底吧?」
「余廳長,你這就是職業病了,你以為個個都像你,到處安插眼線啊。」
「哦,哈哈,說笑了。」余向前接不下話去了,只有打了個哈哈。
「說正事,咱們那個替代種植的事啊,要不碰個頭,研究一下?」
「你吹哨子,原班人馬,一個不少。」
「可以,禁毒辦發個通知,邀請大夥過來喝茶。」
「隨時等候廳長大人吩咐。」
「嘖,又來了。」
「不是又來了,是已經來了,等著你擺酒啊。」
「改天到家裡來小酌幾杯,外面就算了。」
「也好,等你召喚。」
第二天,省禁毒辦向代表省禁毒委向農科院、發改委、警官學院發了一份通知,請上一次出境考察的成員於當天下午3點到禁毒局3樓開會,主題是研究項目如何選址,如何開展,如何管理。
余向前、崔仁偉和張建民是地主,他們三個先來到了會議室。
下午3點,俞鴻飛帶著學生王宇博前來參會,項目方案王宇博已經在頭天晚上加班完成,俞鴻飛改了兩個字就算通過了。
警官學院的何嘉文、孟致寒兩位老師和發改委的劉振平處長等人陸續到齊了。
「余廳長,什麼時候請客啊?」警官學院的兩位老師和劉振平處長坐下後分別向余向前道喜,紛紛要求余向前請客。
「謝謝,謝謝,還在公示呢,肯定要請的。」
「余廳長,要不你來我們學院當院長吧,我們院長都缺了快一年了,一直是馬副院長主持工作。」何嘉文老師雖然是開玩笑地說,但余向前卻好像是聽進去了一樣。
警官學院多輕鬆啊,自己是不是該換個地方養老了,風風雨雨這麼多年,該歇口氣了。
余向前在心裡嘀咕了一下,但一想想,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呢,離自己退休也還有2年,站好最後一班崗吧。
他隨即也開了句玩笑:
「我倒是想啊,但學校那麼多人,我可管不過來。」
「好,咱們言歸正傳吧。大家面前都有一份項目方案,這是俞院長代禁毒辦起草的,我剛看了一下,非常詳細,非常好,大家可以先翻翻,不多,就三頁紙。」
余向前指了指各參會人員的面前。
每個人花五分鐘就可以快速瀏覽完項目方案。
「余廳長,方案確實不錯,站位很高,項目選址、實施、管理都寫的很清楚了,只是我對項目的內容有點不同的看法,我先說說,請大家批評指正。」發改委法規處的劉振平處長首先發言。
「劉處長請講。」
「我們這批項目說的種植甘蔗。我做過一個比較,現在在丁楚琀特區有兩樣經濟作物,一個是甘蔗,而另外一個是柑橘。
柑橘是前幾年俞院長他們農科院去實施的,雖然項目規模很小,但試種很成功。而甘蔗是當地人種植了很長時間的經濟作物,種植出來要拉到中國來榨糖,成本很高,但容易被當地人接受。
到底選擇柑橘還是甘蔗,我覺得有必要再討論一下,我個人偏向於繼續大規模種植柑橘。」
「劉處長的建議非常好,大家接著討論,就這個問題,有不同意見的嗎?」余向前主持著會議。
「余廳,劉處,不瞞各位,在起草項目方案的時候,我們也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包括我們的焦院長也提出過像劉處這樣的疑問。
到底是選擇柑橘還是甘蔗呢?
我們認為,選擇甘蔗,再在當地建設榨糖廠,直接生產成成品白糖,才是拉動當地經濟最有利的項目。
為什麼呢?
柑橘是種成功了,但是,後續的銷售市場怎麼辦?水果的保質期和白糖的保質期可不是一回事。」
俞鴻飛一席話點中了關鍵。
甘蔗是當地人熟悉的作物,只要稍微加以指導和投入,提升甘蔗品質,再把後續加工榨糖跟上,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項目實施還得農科院親力親為,發改委只是指導項目和經費依法依規運作,竟然俞鴻飛副院長都這麼說了,劉振平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余向前也對農科院的方案很滿意,會議時間不長,大家都一致贊同項目方案通過,剩下的就是跑發改委和公安廳警保部財務科辦手續了。
待其他參會人員都走了,余向前拉著俞鴻飛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從抽屜里拿出自己收藏的冰島,沏了一壺,分別給俞鴻飛和王宇博各倒了一杯:
「來,宇博,我們喝喝余廳長的好茶。你有福了,我來他這裡好多次了,他都不捨得給我喝這麼好的茶,你一來,余廳長大方了。」俞鴻飛調侃著余向前,卻拿自己的學生開玩笑。
「廳長,好茶啊,太香了。」
「那當然,一般的茶葉可入不了余廳長的法眼。」
「哈哈,粗製濫造的一點碎茶,別聽你導師的,他就愛小題大做。」
「對了,老余,你打算讓誰去監督項目的實施呢?」
「這也是我要跟你報告的問題。」
「別賣官腔行不行。」
「好好好。那邊不是有個中國人,叫什麼陸助理的在那邊嗎?」
「助理?」余向前不知道俞鴻飛說的是誰。
「是啊,總司令助理陸剛,我看人挺不錯的,我們能不能聘請他監管我們的項目?花點錢,這樣我們這邊就不用長期派人駐紮了,只要按季節派專家去指導種植、收割和加工,反正項目才三年,也花不了多少錢。」
「陸剛?」余向前覺得好笑,陸剛可沒說過他當了人家總司令的助理。
「他可是特區的人啊,你怎麼敢把這麼大的項目交給他,萬一他中飽私囊,拿錢不幹活呢,你怎麼監管。」
「你說的這個我也考慮過,但目前你、我都派不出合適的人選,除非聘請第三方機構去監管。」
「你覺得我們張建民處長怎麼樣?他離異單身,沒任何負擔,由他負責項目的監管運作,也不用常駐在當地,只是出差次數多一點而已。」
為什麼要派張建民前往監督項目實施,余向前有自己的考慮。
一是局裡面的人,項目的進度和經費的監管等只能由信得過的人去;二是想在陸剛身邊增派援兵,「誘狼計劃」快接近尾聲,加強陸剛身邊的力量,一舉完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