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觀音禪院論舊事
悟空尋著黑風山熊達當面,少不了一番寒暄,末了才說起正事:「哥哥與觀音禪音的和尚素來親近,他們可曾說起南海普陀落伽山之事嗎?」
熊達常聽老院主講經,自然知曉那仙山乃是菩薩道場,只以為兄弟要去拜訪菩薩,一時間歡喜不盡:「賢弟參悟心經,果然有大成就,如今也曉得禮拜菩薩哩。」
悟空聽了,哪裡不知哥哥會錯意,忙解釋:「不是要去拜什麼菩薩,只是在那南海遇著幾個邪祟,聽人說他們有個菩薩當靠山,故而來問詢些消息。」
熊達聞說,變了臉色:「菩薩怎會給邪魔撐腰,定然是誤傳。」
悟空便把南海龍敖欽的供述告知熊達,末了說出自自家道理:「山下那老和尚不是常念叨自家供奉的菩薩經典麼,說什麼『一念菩薩,一念妖精』。
只怕這南海菩薩,也不是什么正經佛弟子。
要真箇論起來,半月前在小須彌山,我遇著的那位鬼子母,也是和羅剎妖女有親。
想來那覆海大聖,便是南海菩薩的故交,仗著有靠山,在南海作威作福哩。」
羅國國之事畢竟親歷,熊達一時間想不到反駁之言,只好順從:「賢弟既然有計較,可是要我同去南海降魔?」
悟空卻擺手道:「此番不著忙降魔,須得打探清楚對方的底細。
只因如此,才需要哥哥引我同去觀音禪院,問過那寺中和尚,看看他那經典中,覆海大聖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此為老成之言,這便去寺中問清緣由。」
兩位妖王駕起雲訣,轉瞬落於觀音禪音後堂。
老和尚看到財主,心中十分歡喜,連忙施禮念誦佛號:「施主近日少來聽講,可是山中有何變故嗎?」
熊達還禮事畢,說起緣由:「早先山中來了個求仙的儒生,因著他凡心不滅,常需要看顧一二,故而少來此間聽講。」
同行的悟空只覺哥哥不敞亮,搶過話頭問詢出聲:「老和尚著實囉嗦,老孫今日來寺中,是有話問你哩。」
美猴王這話說完,卻不是將熊羆也算作囉嗦之人麼。
熊達果然不滿,轉頭瞪向悟空:「賢弟好生無禮。」
悟空望見哥哥神色,忙換個嬉笑臉面:「嘿嘿,俺生性急燥,哥哥莫怪,莫怪。」
熊達被兄弟打斷言語,只好把敘舊心思暫時收起來:「此番叨擾禪師,也是為了禮佛,要問詢些菩薩事,還望老院主能告知一二。」
「施主心性純良,嚮往釋門,老僧願為施主解惑。」老和尚那裡也有些明悟,曉得那矮個子心性不良,不是個好引度的人,故而對其言行也不甚在意,此番只想維持黑風山主的善意。
熊達望見,只覺高僧波瀾不驚,再瞥一眼自家兄弟,以作對比,瞬時心中得意:「賢弟委實年輕,卻是緣法淺薄的,似這般高人當面,卻不能盡識,向後還須多規勸他才是。」
念頭轉過,他也怕兄弟再吵鬧,忙問起南海菩薩之事:「我家兄弟前日路過南海,遇著一夥蛟龍作惡,他等被降伏後,卻自稱是覆海大聖家的先鋒。
我家兄弟將它們押解至海龍王處問罪,這才得知那覆海大聖的出身,竟然是南海普陀落伽山,觀世音菩薩門下。
禪師既然供奉這位菩薩,可聽說過覆海大聖的來歷嗎?」
老和尚那裡聽全了山主問話,心念波動不說,手中串珠更是加速捻動,待聞得那年輕人要問罪菩薩門人,險些驚呼出聲。
也是虧得老僧年長,麵皮上看不出變化:「小施主倒是有緣,能夠拜見菩薩當面。」
悟空因著心存芥蒂,一向認定是老和尚蠱惑自家哥哥,故而看得仔細,曉得老和尚又在作偽,便就嘻笑著插話:「你莫只顧說好話,快將覆海大聖的故事說出來。」
老僧眯著眼偷看黑風山主,見對方並不阻攔小個子,立時省得這山主少來聽講佛經,禪性已然不穩:「向後卻不能在寺中枯等,須得常去山中走動,才好讓他繼續聽講。」
轉過念頭,他急忙將菩薩門下事盡數說來:
「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
佛以塵世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眾生,出離生死海,猶如以舟航渡人。
上古時,在南贍部洲東南處,常有蛟龍趕潮為害,其民文身斷髮以避其害。
菩薩降下神通,點化一位蛟魔王,使其約束族眾。
因著蛟王是依照菩薩法旨行事,便被封作護海大神,只是眾生見它相貌醜陋,與他一個諢號,喚作『覆海大聖』。
待到南贍部洲歸化人皇,蛟王受天帝敕令,只好引全族盡投南海普陀落伽山,菩薩見著蛟屬可憐,已然引度他等脫離婆娑苦海。」
悟空聽到這裡,只覺被老和尚糊弄,喝斥道:「惡蛟之事,乃老孫親眼所見,更有海龍王作證人,怎到你這裡卻說南贍部洲再無惡蛟。」
老和尚雖被言語恐嚇,卻也有話辯解:「貧僧久居西牛賀州,此間又在閻浮提之外,故而無法盡知南贍部洲事。
施主遇著的惡蛟,或是上古遺種,或是私自脫逃至下界,定然與菩薩門下的護海大神無關。」
「既是如此,老孫告辭了。」
他見老僧未被唬住,不好再追究,旋即也不管自家哥哥還在那裡拜別,自顧轉身便走。
待出了禪房胡思亂想時,心下忽閃過羅剎國之事:「早前老和尚拜壽時,曾說什麼修持歡喜佛。
想那小須彌山的鬼子母諸天,看著更不像正經佛弟子,此番正該一併問過老和尚嘞。」
心念至此,悟空轉頭又竄入禪房之中。
正要出門的熊達躲閃不及,險些撞上:「賢弟又要作甚。」
悟空嬉笑出聲:「哥哥稍待,老孫還有話要問老院主嘞。」
閃過熊家哥哥,他一個跨步湊到老和尚面前。
那熊達以為悟空要傷人,急忙趕過來拽住兄弟:「賢弟!」
「哥哥卻是不信我為人哩。」
悟空心思何等清明,被熊達拽住,更不曾回頭,只是淡淡說了一句。
熊達察覺兄弟言行有異,忙鬆開手,不好再言語。
悟空得了解脫,方才回頭看一眼熊達,旋即又轉過頭盯著老和尚,問出自家心裡話:「老孫前時還遇著位『假菩薩』,她自稱『鬼子母諸天』,老和尚可知她是什麼人物麼。」
熊達那裡聞得兄弟說辭,心下滋味更是莫名:「他便是問這事,何必要故意嚇唬禪師。」
黑風大王胡思亂想不說,直面美猴王的老和尚也是心念難平。
老和尚那裡聞得詢問,心下止不住叫苦:「我只是順帶供奉這位,這人卻早已在暗地裡知曉,他這般去而復返,該是早有險噁心思,要以此為緣由,行那謗僧之事嘞。」
他省得此番不能大意,若是言辭有岔,只怕那黑風大王也要生出謗佛之心。
畢竟是積年老僧,他倒是迅速平復心念,忙解釋道:「眾生性靈愚鈍,不能脫離輪迴,故而需要男女協力,養育轉世之人。
又因著善男信女不解真意,只祈望多子多孫。
上古時,有位羅剎因著思念早夭幼子,時常搶奪他人孩童。
眾生求告無門,尋到佛陀門下,佛陀施法將羅剎一子帶回靈山。
羅剎跑到靈山理論,佛陀反問:『汝失一子,尚且憂心,他人失孤,又要如何。』
羅剎幡然醒悟,佛陀便封她為鬼子母諸天,庇護閻浮眾生。
須知慈航普度,眾生若願皈依,自可得授正果。
施主若願放下執念,」
這番說辭能說服黑風大王,卻不能糊弄美猴王:
「還敢胡說。」
悟空呵斥完,使個法訣飛到雲端,等有數息,卻不見自家哥哥出來,只好高聲呼喚:「哥哥快出來,隨我去南海走一遭,那裡有真菩薩說法,何必在此間聽假和尚念經。」
熊達還在參悟禪師真意,忽聞得外間兄弟召喚,只好拜別:「禪師莫怪,待我了卻外間事,再來這裡聽講。」
老和尚只為羈絆黑風大王,哪裡會怪罪:「施主素有禪性,自去便是,若能在南海得個正果,也是一方美談。」
熊達聞說,自是歡喜不盡。
待他來到外間,飛入雲中見到悟空,便絮叨起來:「賢弟沒有佛緣,不好參悟經典,實乃憾事也。」
悟空只是嬉笑,卻不搭話,自顧引著熊達向南海而去。
熊達常聽老院主講經,自然知曉那仙山乃是菩薩道場,只以為兄弟要去拜訪菩薩,一時間歡喜不盡:「賢弟參悟心經,果然有大成就,如今也曉得禮拜菩薩哩。」
悟空聽了,哪裡不知哥哥會錯意,忙解釋:「不是要去拜什麼菩薩,只是在那南海遇著幾個邪祟,聽人說他們有個菩薩當靠山,故而來問詢些消息。」
熊達聞說,變了臉色:「菩薩怎會給邪魔撐腰,定然是誤傳。」
悟空便把南海龍敖欽的供述告知熊達,末了說出自自家道理:「山下那老和尚不是常念叨自家供奉的菩薩經典麼,說什麼『一念菩薩,一念妖精』。
只怕這南海菩薩,也不是什么正經佛弟子。
要真箇論起來,半月前在小須彌山,我遇著的那位鬼子母,也是和羅剎妖女有親。
想來那覆海大聖,便是南海菩薩的故交,仗著有靠山,在南海作威作福哩。」
羅國國之事畢竟親歷,熊達一時間想不到反駁之言,只好順從:「賢弟既然有計較,可是要我同去南海降魔?」
悟空卻擺手道:「此番不著忙降魔,須得打探清楚對方的底細。
只因如此,才需要哥哥引我同去觀音禪院,問過那寺中和尚,看看他那經典中,覆海大聖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此為老成之言,這便去寺中問清緣由。」
兩位妖王駕起雲訣,轉瞬落於觀音禪音後堂。
老和尚看到財主,心中十分歡喜,連忙施禮念誦佛號:「施主近日少來聽講,可是山中有何變故嗎?」
熊達還禮事畢,說起緣由:「早先山中來了個求仙的儒生,因著他凡心不滅,常需要看顧一二,故而少來此間聽講。」
同行的悟空只覺哥哥不敞亮,搶過話頭問詢出聲:「老和尚著實囉嗦,老孫今日來寺中,是有話問你哩。」
美猴王這話說完,卻不是將熊羆也算作囉嗦之人麼。
熊達果然不滿,轉頭瞪向悟空:「賢弟好生無禮。」
悟空望見哥哥神色,忙換個嬉笑臉面:「嘿嘿,俺生性急燥,哥哥莫怪,莫怪。」
熊達被兄弟打斷言語,只好把敘舊心思暫時收起來:「此番叨擾禪師,也是為了禮佛,要問詢些菩薩事,還望老院主能告知一二。」
「施主心性純良,嚮往釋門,老僧願為施主解惑。」老和尚那裡也有些明悟,曉得那矮個子心性不良,不是個好引度的人,故而對其言行也不甚在意,此番只想維持黑風山主的善意。
熊達望見,只覺高僧波瀾不驚,再瞥一眼自家兄弟,以作對比,瞬時心中得意:「賢弟委實年輕,卻是緣法淺薄的,似這般高人當面,卻不能盡識,向後還須多規勸他才是。」
念頭轉過,他也怕兄弟再吵鬧,忙問起南海菩薩之事:「我家兄弟前日路過南海,遇著一夥蛟龍作惡,他等被降伏後,卻自稱是覆海大聖家的先鋒。
我家兄弟將它們押解至海龍王處問罪,這才得知那覆海大聖的出身,竟然是南海普陀落伽山,觀世音菩薩門下。
禪師既然供奉這位菩薩,可聽說過覆海大聖的來歷嗎?」
老和尚那裡聽全了山主問話,心念波動不說,手中串珠更是加速捻動,待聞得那年輕人要問罪菩薩門人,險些驚呼出聲。
也是虧得老僧年長,麵皮上看不出變化:「小施主倒是有緣,能夠拜見菩薩當面。」
悟空因著心存芥蒂,一向認定是老和尚蠱惑自家哥哥,故而看得仔細,曉得老和尚又在作偽,便就嘻笑著插話:「你莫只顧說好話,快將覆海大聖的故事說出來。」
老僧眯著眼偷看黑風山主,見對方並不阻攔小個子,立時省得這山主少來聽講佛經,禪性已然不穩:「向後卻不能在寺中枯等,須得常去山中走動,才好讓他繼續聽講。」
轉過念頭,他急忙將菩薩門下事盡數說來:
「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
佛以塵世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眾生,出離生死海,猶如以舟航渡人。
上古時,在南贍部洲東南處,常有蛟龍趕潮為害,其民文身斷髮以避其害。
菩薩降下神通,點化一位蛟魔王,使其約束族眾。
因著蛟王是依照菩薩法旨行事,便被封作護海大神,只是眾生見它相貌醜陋,與他一個諢號,喚作『覆海大聖』。
待到南贍部洲歸化人皇,蛟王受天帝敕令,只好引全族盡投南海普陀落伽山,菩薩見著蛟屬可憐,已然引度他等脫離婆娑苦海。」
悟空聽到這裡,只覺被老和尚糊弄,喝斥道:「惡蛟之事,乃老孫親眼所見,更有海龍王作證人,怎到你這裡卻說南贍部洲再無惡蛟。」
老和尚雖被言語恐嚇,卻也有話辯解:「貧僧久居西牛賀州,此間又在閻浮提之外,故而無法盡知南贍部洲事。
施主遇著的惡蛟,或是上古遺種,或是私自脫逃至下界,定然與菩薩門下的護海大神無關。」
「既是如此,老孫告辭了。」
他見老僧未被唬住,不好再追究,旋即也不管自家哥哥還在那裡拜別,自顧轉身便走。
待出了禪房胡思亂想時,心下忽閃過羅剎國之事:「早前老和尚拜壽時,曾說什麼修持歡喜佛。
想那小須彌山的鬼子母諸天,看著更不像正經佛弟子,此番正該一併問過老和尚嘞。」
心念至此,悟空轉頭又竄入禪房之中。
正要出門的熊達躲閃不及,險些撞上:「賢弟又要作甚。」
悟空嬉笑出聲:「哥哥稍待,老孫還有話要問老院主嘞。」
閃過熊家哥哥,他一個跨步湊到老和尚面前。
那熊達以為悟空要傷人,急忙趕過來拽住兄弟:「賢弟!」
「哥哥卻是不信我為人哩。」
悟空心思何等清明,被熊達拽住,更不曾回頭,只是淡淡說了一句。
熊達察覺兄弟言行有異,忙鬆開手,不好再言語。
悟空得了解脫,方才回頭看一眼熊達,旋即又轉過頭盯著老和尚,問出自家心裡話:「老孫前時還遇著位『假菩薩』,她自稱『鬼子母諸天』,老和尚可知她是什麼人物麼。」
熊達那裡聞得兄弟說辭,心下滋味更是莫名:「他便是問這事,何必要故意嚇唬禪師。」
黑風大王胡思亂想不說,直面美猴王的老和尚也是心念難平。
老和尚那裡聞得詢問,心下止不住叫苦:「我只是順帶供奉這位,這人卻早已在暗地裡知曉,他這般去而復返,該是早有險噁心思,要以此為緣由,行那謗僧之事嘞。」
他省得此番不能大意,若是言辭有岔,只怕那黑風大王也要生出謗佛之心。
畢竟是積年老僧,他倒是迅速平復心念,忙解釋道:「眾生性靈愚鈍,不能脫離輪迴,故而需要男女協力,養育轉世之人。
又因著善男信女不解真意,只祈望多子多孫。
上古時,有位羅剎因著思念早夭幼子,時常搶奪他人孩童。
眾生求告無門,尋到佛陀門下,佛陀施法將羅剎一子帶回靈山。
羅剎跑到靈山理論,佛陀反問:『汝失一子,尚且憂心,他人失孤,又要如何。』
羅剎幡然醒悟,佛陀便封她為鬼子母諸天,庇護閻浮眾生。
須知慈航普度,眾生若願皈依,自可得授正果。
施主若願放下執念,」
這番說辭能說服黑風大王,卻不能糊弄美猴王:
「還敢胡說。」
悟空呵斥完,使個法訣飛到雲端,等有數息,卻不見自家哥哥出來,只好高聲呼喚:「哥哥快出來,隨我去南海走一遭,那裡有真菩薩說法,何必在此間聽假和尚念經。」
熊達還在參悟禪師真意,忽聞得外間兄弟召喚,只好拜別:「禪師莫怪,待我了卻外間事,再來這裡聽講。」
老和尚只為羈絆黑風大王,哪裡會怪罪:「施主素有禪性,自去便是,若能在南海得個正果,也是一方美談。」
熊達聞說,自是歡喜不盡。
待他來到外間,飛入雲中見到悟空,便絮叨起來:「賢弟沒有佛緣,不好參悟經典,實乃憾事也。」
悟空只是嬉笑,卻不搭話,自顧引著熊達向南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