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星火傳承
第475章 星火傳承
「謝謝你,易……哇噢,接下來我該說些什麼,才能接得住剛才那幾段精彩的演講呢?」
與韓易擁抱過後,從對方手裡接過麥克風的萊昂納爾-里奇,依然是那一身最標誌性的穿搭。黑色皮衣,黑色T恤,以及永遠掛在脖子上的那條,串著兩隻銀戒指的項鍊。
萊昂納爾從來沒有改變過這種經典的造型,就像他從來沒有改變過說話時那種舒緩的聲音和鬆弛的語速一樣。
「我不是一個懂得如何激勵成千上萬人的企業家,也肯定不是一個能言善辯的說唱歌手。我唱的都是60BPM的抒情歌曲。我大概需要花10秒鐘才能說完一句簡單的話,比如『你好,你要找的是我嗎』……所以,大傢伙兒,請忍耐一下,我的風格不太一樣。」
雖然嘴裡說的話很謙虛,但任誰都看得出來,三言兩語就能調動起全場氣氛,讓人們進入其預設節奏的萊昂納爾-里奇,非常懂得如何掌控舞台。
1968年出道的他,無論是用唱的,還是靠說的,想要征服觀眾的心,都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
「我的背景並不像安德烈那樣有趣,所以我不會大談我在塔斯基吉度過的童年,來讓你們無聊到打哈欠。畢竟我是二戰四年後出生的……只有四年而已!給你們一個概念——我出生的時候,美國第一大明星是賓-科斯比,年度單曲是《Ghost Riders in the Sky》,最受歡迎的流行組合,不是One Direction,是安德魯姐妹。」
現場觀眾,不管男女老少,哪個種族,身份何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陣輕鬆愉悅的笑聲,甚至包括平時對流行音樂和流行文化嗤之以鼻的Rapper們。萊昂納爾-里奇就像每年感恩節晚餐時會見到的那位酷叔叔,正在靠在壁爐旁,給孩子們講述他這一生經歷過的,最精彩的趣聞軼事。
「我也不會給你們講述我的職業生涯,因為它太順暢了……我沒有自戀,也沒有在吹噓,它真的很順暢,好吧?」萊昂納爾攤開左手,一張大嘴咧出的弧度溫暖而又燦爛,「我過得很好,我過得非常好。我的組合,The Commodore,最開始與摩城唱片公司簽約,是因為他們需要給傑克遜五人組找暖場嘉賓。但很快我們就成為了和主角一樣受歡迎的靈魂樂明星,我們發行了《Brick House》,得到巨大成功。然後,我又寫了《Easy》,它成為了我的第一支冠軍單曲。」
「接下來,是跟黛安娜-羅斯一起演唱的主題曲《Endless Love》,我不知道你們是否聽過這首小歌……噢,聽過嗎?太好了。」萊昂納爾沖再次爆發出歡笑的人群豎起大拇指,「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當年賣了400萬份,還有三支熱門單曲。兩年之後,第二張專輯《Can't Slow Down》,拿到了格萊美的年度專輯獎,也就是那年,人們開始叫我『躋身國際巨星第一梯隊的萊昂納爾-里奇』。」
「什麼?『李奧,你不是說你不會講述你的職業生涯嗎,怎麼還在炫耀』?Well,也許是因為它值得吹噓呢?」
「因為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就是那個跟麥可-傑克遜爭奪頭把交椅的人。」
一本正經地說完這番話,面對庭院內響起的,鋪天蓋地的掌聲,萊昂納爾-里奇終於撓了撓頭,聲線乾澀喑啞地笑了起來。
「好吧、好吧,我說了這麼多自負的廢話,只是為了有一個恰當的契機,可以把話題引到這個人身上。這個人,曾經是我的競爭對手,也是我永遠的好朋友,更是我個人認為,地球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表演者,麥可-傑克遜。」
「我從麥可九歲的時候就認識他了,所以我能夠以不同於其他人的方式去了解他。剛開始,他的存在簡直讓我如鯁在喉,那個小男孩可以跳舞、唱歌、寫作、編曲、製作。我比他大很多,但我還是心想,我必須要打敗他。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和這個小孩競爭,但這就是我當時的情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小孩成了我的朋友。到了那個時候我才發現,麥可-傑克遜實際上不會寫樂譜或讀樂譜。所以每次你問麥可這個問題,『麥可,你是怎麼寫出這首歌的』?他都會回答說,『它是通過我傳播到這個世界來的』。我明白,他說得對。他是神的孩子,他是在把他所得到的啟示,傳授給世人。」
這段與流行之王的相處細節,讓場內的許多人聽得十分入神,其中最專注的,無疑是韓易本人。
畢竟,他之所以會選擇音樂產業這條道路,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這個他即使重活一世,也無緣得見的傳奇偶像與精神支柱。
「在我看來,正因為他以一種非常規的方式創造了音樂,正因為是上帝賜予了他這些禮物,所以麥可真的非常珍惜他的所有歌曲,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它們。」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是1985年1月28日的凌晨,我坐在麥可家臥室的地板上,正在和他探討《We Are the World》第二段主歌的歌詞。忽然之間,麥可用他那標誌性的柔軟聲線,問出了一個與創作本身毫無關聯的問題。」
「他問:『萊昂納爾,你是否有意識到,過去的這一年對我們的行業而言,是多麼的偉大?』」
「我說,當然意識到了,你的《Thriller》,去年剛達成37周奪冠的歷史性成就。一張專輯裡面,兩首冠軍單曲,七首前十。1983年就是年度冠軍專輯,1984年還是,除了你之外,還有誰的專輯能連續兩年成為年度冠軍的?」
「聽到我說的這段話,麥可笑了。你們知道他的笑聲是什麼樣的,hee-hee——我沒有誇張,真的就是hee-hee。他低頭,很害羞地笑了一會兒,然後糾正我:『不,萊昂納爾』。還是用那種溫柔的聲音,他說:『不,萊昂納爾。我指的不是我自己,我是說,去年真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出現。』」
「我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他。因為……你怎麼能不同意呢?現在回過頭來看,1984年也許是流行樂最偉大的一年。從Prince到麥當娜,從麥可-傑克遜到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再到辛迪-勞帕和蒂娜-特納,1984年是流行音樂的巔峰一年。」
「當然,在麥可面前,我沒有提Prince,你們都知道他當時對Prince抱持著怎樣的觀點。但關於其他的藝人,我們聊了很多,從《Take On Me》的合成器流行聊到《Born in the U.S.A.》的傳統搖滾。從剛剛嶄露頭角的英國樂隊U2,聊到經過十年奮鬥之後終於大放異彩的范海倫……」
「突然,他停下了話頭。笑容從他的臉上消失,麥可只是默默地盯著他的寵物蛇——他臥室里養了一條大蛇當寵物,它的頭和我的一樣大——他盯著那條蛇看了好一會兒,然後對我說:『萊昂納爾,我們這個行業里,真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和優秀的人。』」
「『但為什麼我們會被毒蛇控制呢?』」
「『我說的並不是那些幫助我們達到如今成就的人。不是我們的團隊,不是他們。』麥可說,『我指的是那些設置該系統的人,我們只見過一兩次的那些人,那些真正的高層。他們躲在曼哈頓的空中豪宅里,遠程控制著一切。他們告訴我們,告訴我們尚未出道的嬰兒版本,說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就永遠不能獲得成功。』」
「『我們害怕了,我們簽下七張專輯的長約,開始為他們打工。我們辛辛苦苦創作出來的母帶,我們自己只能分到15%或者20%,而唱片公司能拿走80%到85%。這一點我還能理解,因為唱片公司支付了製作費用和MV拍攝費用,還有磁帶發往全球的運輸費用,他們想多賺一點,無可厚非。但我們的音樂版權呢?僅僅因為他們是我們音樂版權名義上的管理者,就可以拿走50%的收入嗎?他們做了什麼?』」
「『我們為什麼需要他們來做所謂的版權發行,特別是當這些音樂已經隨著磁帶被全世界熟知之後?』麥可把樂譜舉起來,『比如我們正在創作的這首歌,萊昂納爾。它的價值來源於我們,是我們賦予了它生命,它是一首為非洲災民募捐的歌曲。人們購買它,是因為他們喜歡我們,是因為他們信賴我們的作品和發心,是因為他們想要幫助那些瀕死的孩子。但就是這樣的一首歌,還要被CBS拿走大頭,我們不能通過歌曲本身的銷售募捐,只能通過附帶銷售的官方周邊募捐。萊昂納爾,我不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但是你覺得,這公平嗎?』」
說到這裡,萊昂納爾摸摸寬大的鼻樑,有些沉重地嘆了口氣。
「我無法回答他的問題。事實上,當時的我甚至有點害怕回答這些問題。不是因為我害怕唱片公司或出版商,我並不害怕他們。那時我已經是一個超級明星了,並且擁有大多數藝術家所沒有的談判能力。我感到害怕,因為我不想承認麥可說的是對的,不想承認這個制度並不公正。即便它是不公正的,你又能怎樣去解決它呢?孤身一人,對抗整個制度?」
「我當時並不知道,這就是麥可想要做的。就在那一年,麥可買下了擁有4000首音樂版權的ATV版權發行公司,成為了列儂-麥卡特尼版權的擁有者,同時也獲得了布魯斯-斯普林斯汀、雪兒、貓王和滾石樂隊的音樂版權。為了這一版權庫,麥可付出了4750萬美元,在當時,這是一個對於音樂版權來說,聞所未聞的價格。」
「他與其他大人物一起坐在了餐桌上。在另一個麥可做到這一點的整整二十年前,他就已經完成了這一目標。但人們對於一位藝術家統治一個音樂帝國並不高興,我指的不是保羅-麥卡特尼,而是那些因他的行為而感受到威脅的人。」
「我不會告訴你們那些人是如何策劃報復麥可的。因為我不能說我知道真相,我只是經歷過那個時代,並且觀察到了一些不太尋常的事情,比如說……算了,我不想說得那麼詳細,你們只需要知道麥可的形象一度是完美的,直到他決定成為ATV的老闆為止。」
大部分人,包括此刻站在斯特拉黛拉路864號庭院草坪里的絕大多數人,都對麥可-傑克遜的過往知之甚少。似乎他天生就是那個十惡不赦的戀童癖——這幾乎是歐美社會裡,能夠貼在個人身上,最為惡劣的標籤了。
但韓易不一樣。
作為將麥可-傑克遜視為燈塔和信仰的死忠粉絲,重生之前,他就仔細研究過麥可-傑克遜那一樁又一樁永無窮盡,將他拖入債務深淵的案子。
1993年喬丹-錢德勒案,大陪審團在傳喚了450名證人之後,最終表示沒有證據證明麥可-傑克遜性侵和性虐待13歲的男孩喬丹-錢德勒的控告成立。
2005年美國人民訴傑克遜案,十二名陪審員一致裁定麥可-傑克遜無罪,罪名包括猥褻兒童、陰謀和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這一次,十二年前的小男孩喬丹-錢德勒甚至拒絕出庭作證,而且逃離了原生家庭,與父母都斷絕了關係。至於他的母親瓊恩,則出席了2005年的審判,但提供了與1993年相互矛盾的證詞,還聲稱自己無法記住1993年案件的大部分內容。至於父親埃文,則在2009年11月,麥可-傑克遜去世之後的幾個月內,自殺身亡。
2013年,曾經在2005年庭審中作證,說麥可-傑克遜從來沒有性騷擾過他的韋德-羅布森控告傑克遜對他性侵長達七年之久。2014年,另一位曾經與麥可-傑克遜在百事可樂的GG中合作過,也多次作證麥可-傑克遜沒有性侵過他的詹姆斯-薩菲丘克,也神奇地「忽然意識到」,自己居然被性虐待了很多年。
四起案件,最後都以麥可-傑克遜被宣判無罪告終。但案件的結果已經不重要了,當你從1993年開始,連續20年都被媒體稱作是戀童癖時,那你就永遠也擺脫不掉這個頭銜了。
哪怕死亡,也無法讓你解脫。
「1993年下半年,因為他的官司,麥可被迫取消了《危險》全球巡迴演出的第二輪,損失了一大筆錢。沒有人關心麥可將全部票房收入都捐給了慈善機構,用於幫助兒童和環境。就連巡演的贊助商百事可樂,都中止了他們之間長達十年的代言合作。」
「作為結果,1995年,麥可-傑克遜以一億美元的價格,將ATV 50%的股份賣給了索尼,組成了現在我們熟知的Sony/ATV版權發行集團。」
「2005年,美國人民訴傑克遜案,讓本就因為戀童癖指控,事業受到嚴重影響的麥可,欠下了2.7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傑克遜同意給予索尼一項選擇權,以約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在Sony/ATV所持股份的一半。」
「去年,羅布森和薩菲丘克相繼起訴傑克遜之後,索尼啟動了與傑克遜遺產管理委員會的買賣程序,商討買斷MJ在如今已經擁有75萬首音樂版權的Sony/ATV集團中的剩餘股份。」
「今年,3月15日,索尼宣布將以7.5億美元的價格,將傑克遜遺產管理委員會手裡的股份全數買下。如果沒記錯的話,下個月,這筆交易就要正式完成了。」
「巧合嗎?也許吧。」
萊昂納爾單手叉腰,吸吸鼻子,沉默良久,才繼續說道。
「我所知道的是,麥可一直在戰鬥,而且拼盡了他的全力,但他從未逃脫。」
「他被困住了。」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大部分時間都深陷於CBS唱片光鮮亮麗的陷阱之中。無論他們如何將公司改名為『傳奇唱片』,或者『索尼音樂』,他是在和同一群毒蛇纏鬥。」
「看著流行音樂之王遭遇如此慘痛的失敗,真的讓我不寒而慄。如果我們中最強大的人都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又怎麼能夢想發起反擊呢?」
「自從看到麥可的最後一點股份被索尼吞併後,我便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就在我準備放棄思考的時候,易找到了我,並提出了一個完全顛覆現有認知的替代方案。」
「如果我們不能在他們的領域與他們匹敵,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留下來呢?當你可以一次性兌現所有未來收入,並像冠軍一樣推開牢房的大門,瀟灑地走出去時,持有版權還有什麼意義呢?」
「收到了這筆錢,我們就不用再擔心版稅審計和收款流程了。我們可以自由地規劃自己的生活、規劃家人的生活,確保他們真正從我們所做出的成果中受益,而不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繼續擔驚受怕,像擠牙膏一樣,每年拿到結算的版稅,倒數著這些作品進入公共領域的時間。」
「另一方面,隨著這些權益被不斷積累起來,我們終於將有機會,歷史上頭一次真正的團結起來。你們還記得我之前說的,麥可-傑克遜與保羅-麥卡特尼之間的矛盾嗎?保羅很不高興麥可買下了他的音樂版權,但是保羅自己卻不願意花費4750萬美元,去收購自己的版權。我的意思是……我尊重保羅,但他這樣的思維邏輯,難道不荒謬嗎?ATV那些人掌控你的音樂版權就可以,麥可買下你的版權就不行?難道是麥可會少給你結算版稅,還是說你指望有人會把這些資產拱手奉還給你?」
「你為什麼會去仇視一個,勇敢站出來維護自身利益的同僚?」
話及此處,萊昂納爾-里奇指向了Dr.Dre。
「如果說我從安德烈的演講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如果你沒有抗爭精神,就沒有辦法贏得任何東西。你不能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每一分每一寸的利益,都是來之不易的。」
「而如果說我從易身上學到了什麼,那就是與其與現有體制對抗,不如建立一個更好的體制。」
「這,就是浪潮音樂基金會存在的意義。」
「我們提供豐厚的報償,幫助我們社會的燈塔,我們的藝術家,擺脫他們的命運,真正變得自由無憂。」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組建一條戰線。這條戰線,不是針對任何版權發行商,而是針對我們這個行業的基本規則,即將本應團結的供應商,分裂成一個又一個名叫『音樂人』的個體,讓他們各自為戰,讓他們虛弱、疲憊,最終除了投降之外,別無他法。」
「時代變了,新的時代來臨了。」
「對藝術家們來說,現在是時候拿回屬於他們的東西了。」
「作為該基金會的主席,我將確保我們成為一個遙遙領先的典範。為後來者勾勒出一幅圖景,一幅音樂產業應該擁有,也必須擁有的圖景。」
「而這幅圖景的第一筆,將從我開始。」
「我,萊昂納爾-里奇,將把我的所有音樂版權,出售給浪潮音樂基金會。」
「我也許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但我確信,我不會是唯一一個。我將成為數以千計,同樣將信任和心血託付給浪潮基金的,無數偉大藝術家中的一員。」
「在我的藝術生涯結束時,我將成為一團星火,照亮更多正待開啟的生涯。」
(本章完)
「謝謝你,易……哇噢,接下來我該說些什麼,才能接得住剛才那幾段精彩的演講呢?」
與韓易擁抱過後,從對方手裡接過麥克風的萊昂納爾-里奇,依然是那一身最標誌性的穿搭。黑色皮衣,黑色T恤,以及永遠掛在脖子上的那條,串著兩隻銀戒指的項鍊。
萊昂納爾從來沒有改變過這種經典的造型,就像他從來沒有改變過說話時那種舒緩的聲音和鬆弛的語速一樣。
「我不是一個懂得如何激勵成千上萬人的企業家,也肯定不是一個能言善辯的說唱歌手。我唱的都是60BPM的抒情歌曲。我大概需要花10秒鐘才能說完一句簡單的話,比如『你好,你要找的是我嗎』……所以,大傢伙兒,請忍耐一下,我的風格不太一樣。」
雖然嘴裡說的話很謙虛,但任誰都看得出來,三言兩語就能調動起全場氣氛,讓人們進入其預設節奏的萊昂納爾-里奇,非常懂得如何掌控舞台。
1968年出道的他,無論是用唱的,還是靠說的,想要征服觀眾的心,都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
「我的背景並不像安德烈那樣有趣,所以我不會大談我在塔斯基吉度過的童年,來讓你們無聊到打哈欠。畢竟我是二戰四年後出生的……只有四年而已!給你們一個概念——我出生的時候,美國第一大明星是賓-科斯比,年度單曲是《Ghost Riders in the Sky》,最受歡迎的流行組合,不是One Direction,是安德魯姐妹。」
現場觀眾,不管男女老少,哪個種族,身份何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一陣輕鬆愉悅的笑聲,甚至包括平時對流行音樂和流行文化嗤之以鼻的Rapper們。萊昂納爾-里奇就像每年感恩節晚餐時會見到的那位酷叔叔,正在靠在壁爐旁,給孩子們講述他這一生經歷過的,最精彩的趣聞軼事。
「我也不會給你們講述我的職業生涯,因為它太順暢了……我沒有自戀,也沒有在吹噓,它真的很順暢,好吧?」萊昂納爾攤開左手,一張大嘴咧出的弧度溫暖而又燦爛,「我過得很好,我過得非常好。我的組合,The Commodore,最開始與摩城唱片公司簽約,是因為他們需要給傑克遜五人組找暖場嘉賓。但很快我們就成為了和主角一樣受歡迎的靈魂樂明星,我們發行了《Brick House》,得到巨大成功。然後,我又寫了《Easy》,它成為了我的第一支冠軍單曲。」
「接下來,是跟黛安娜-羅斯一起演唱的主題曲《Endless Love》,我不知道你們是否聽過這首小歌……噢,聽過嗎?太好了。」萊昂納爾沖再次爆發出歡笑的人群豎起大拇指,「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當年賣了400萬份,還有三支熱門單曲。兩年之後,第二張專輯《Can't Slow Down》,拿到了格萊美的年度專輯獎,也就是那年,人們開始叫我『躋身國際巨星第一梯隊的萊昂納爾-里奇』。」
「什麼?『李奧,你不是說你不會講述你的職業生涯嗎,怎麼還在炫耀』?Well,也許是因為它值得吹噓呢?」
「因為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就是那個跟麥可-傑克遜爭奪頭把交椅的人。」
一本正經地說完這番話,面對庭院內響起的,鋪天蓋地的掌聲,萊昂納爾-里奇終於撓了撓頭,聲線乾澀喑啞地笑了起來。
「好吧、好吧,我說了這麼多自負的廢話,只是為了有一個恰當的契機,可以把話題引到這個人身上。這個人,曾經是我的競爭對手,也是我永遠的好朋友,更是我個人認為,地球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表演者,麥可-傑克遜。」
「我從麥可九歲的時候就認識他了,所以我能夠以不同於其他人的方式去了解他。剛開始,他的存在簡直讓我如鯁在喉,那個小男孩可以跳舞、唱歌、寫作、編曲、製作。我比他大很多,但我還是心想,我必須要打敗他。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和這個小孩競爭,但這就是我當時的情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小孩成了我的朋友。到了那個時候我才發現,麥可-傑克遜實際上不會寫樂譜或讀樂譜。所以每次你問麥可這個問題,『麥可,你是怎麼寫出這首歌的』?他都會回答說,『它是通過我傳播到這個世界來的』。我明白,他說得對。他是神的孩子,他是在把他所得到的啟示,傳授給世人。」
這段與流行之王的相處細節,讓場內的許多人聽得十分入神,其中最專注的,無疑是韓易本人。
畢竟,他之所以會選擇音樂產業這條道路,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這個他即使重活一世,也無緣得見的傳奇偶像與精神支柱。
「在我看來,正因為他以一種非常規的方式創造了音樂,正因為是上帝賜予了他這些禮物,所以麥可真的非常珍惜他的所有歌曲,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它們。」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是1985年1月28日的凌晨,我坐在麥可家臥室的地板上,正在和他探討《We Are the World》第二段主歌的歌詞。忽然之間,麥可用他那標誌性的柔軟聲線,問出了一個與創作本身毫無關聯的問題。」
「他問:『萊昂納爾,你是否有意識到,過去的這一年對我們的行業而言,是多麼的偉大?』」
「我說,當然意識到了,你的《Thriller》,去年剛達成37周奪冠的歷史性成就。一張專輯裡面,兩首冠軍單曲,七首前十。1983年就是年度冠軍專輯,1984年還是,除了你之外,還有誰的專輯能連續兩年成為年度冠軍的?」
「聽到我說的這段話,麥可笑了。你們知道他的笑聲是什麼樣的,hee-hee——我沒有誇張,真的就是hee-hee。他低頭,很害羞地笑了一會兒,然後糾正我:『不,萊昂納爾』。還是用那種溫柔的聲音,他說:『不,萊昂納爾。我指的不是我自己,我是說,去年真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出現。』」
「我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他。因為……你怎麼能不同意呢?現在回過頭來看,1984年也許是流行樂最偉大的一年。從Prince到麥當娜,從麥可-傑克遜到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再到辛迪-勞帕和蒂娜-特納,1984年是流行音樂的巔峰一年。」
「當然,在麥可面前,我沒有提Prince,你們都知道他當時對Prince抱持著怎樣的觀點。但關於其他的藝人,我們聊了很多,從《Take On Me》的合成器流行聊到《Born in the U.S.A.》的傳統搖滾。從剛剛嶄露頭角的英國樂隊U2,聊到經過十年奮鬥之後終於大放異彩的范海倫……」
「突然,他停下了話頭。笑容從他的臉上消失,麥可只是默默地盯著他的寵物蛇——他臥室里養了一條大蛇當寵物,它的頭和我的一樣大——他盯著那條蛇看了好一會兒,然後對我說:『萊昂納爾,我們這個行業里,真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和優秀的人。』」
「『但為什麼我們會被毒蛇控制呢?』」
「『我說的並不是那些幫助我們達到如今成就的人。不是我們的團隊,不是他們。』麥可說,『我指的是那些設置該系統的人,我們只見過一兩次的那些人,那些真正的高層。他們躲在曼哈頓的空中豪宅里,遠程控制著一切。他們告訴我們,告訴我們尚未出道的嬰兒版本,說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就永遠不能獲得成功。』」
「『我們害怕了,我們簽下七張專輯的長約,開始為他們打工。我們辛辛苦苦創作出來的母帶,我們自己只能分到15%或者20%,而唱片公司能拿走80%到85%。這一點我還能理解,因為唱片公司支付了製作費用和MV拍攝費用,還有磁帶發往全球的運輸費用,他們想多賺一點,無可厚非。但我們的音樂版權呢?僅僅因為他們是我們音樂版權名義上的管理者,就可以拿走50%的收入嗎?他們做了什麼?』」
「『我們為什麼需要他們來做所謂的版權發行,特別是當這些音樂已經隨著磁帶被全世界熟知之後?』麥可把樂譜舉起來,『比如我們正在創作的這首歌,萊昂納爾。它的價值來源於我們,是我們賦予了它生命,它是一首為非洲災民募捐的歌曲。人們購買它,是因為他們喜歡我們,是因為他們信賴我們的作品和發心,是因為他們想要幫助那些瀕死的孩子。但就是這樣的一首歌,還要被CBS拿走大頭,我們不能通過歌曲本身的銷售募捐,只能通過附帶銷售的官方周邊募捐。萊昂納爾,我不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但是你覺得,這公平嗎?』」
說到這裡,萊昂納爾摸摸寬大的鼻樑,有些沉重地嘆了口氣。
「我無法回答他的問題。事實上,當時的我甚至有點害怕回答這些問題。不是因為我害怕唱片公司或出版商,我並不害怕他們。那時我已經是一個超級明星了,並且擁有大多數藝術家所沒有的談判能力。我感到害怕,因為我不想承認麥可說的是對的,不想承認這個制度並不公正。即便它是不公正的,你又能怎樣去解決它呢?孤身一人,對抗整個制度?」
「我當時並不知道,這就是麥可想要做的。就在那一年,麥可買下了擁有4000首音樂版權的ATV版權發行公司,成為了列儂-麥卡特尼版權的擁有者,同時也獲得了布魯斯-斯普林斯汀、雪兒、貓王和滾石樂隊的音樂版權。為了這一版權庫,麥可付出了4750萬美元,在當時,這是一個對於音樂版權來說,聞所未聞的價格。」
「他與其他大人物一起坐在了餐桌上。在另一個麥可做到這一點的整整二十年前,他就已經完成了這一目標。但人們對於一位藝術家統治一個音樂帝國並不高興,我指的不是保羅-麥卡特尼,而是那些因他的行為而感受到威脅的人。」
「我不會告訴你們那些人是如何策劃報復麥可的。因為我不能說我知道真相,我只是經歷過那個時代,並且觀察到了一些不太尋常的事情,比如說……算了,我不想說得那麼詳細,你們只需要知道麥可的形象一度是完美的,直到他決定成為ATV的老闆為止。」
大部分人,包括此刻站在斯特拉黛拉路864號庭院草坪里的絕大多數人,都對麥可-傑克遜的過往知之甚少。似乎他天生就是那個十惡不赦的戀童癖——這幾乎是歐美社會裡,能夠貼在個人身上,最為惡劣的標籤了。
但韓易不一樣。
作為將麥可-傑克遜視為燈塔和信仰的死忠粉絲,重生之前,他就仔細研究過麥可-傑克遜那一樁又一樁永無窮盡,將他拖入債務深淵的案子。
1993年喬丹-錢德勒案,大陪審團在傳喚了450名證人之後,最終表示沒有證據證明麥可-傑克遜性侵和性虐待13歲的男孩喬丹-錢德勒的控告成立。
2005年美國人民訴傑克遜案,十二名陪審員一致裁定麥可-傑克遜無罪,罪名包括猥褻兒童、陰謀和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這一次,十二年前的小男孩喬丹-錢德勒甚至拒絕出庭作證,而且逃離了原生家庭,與父母都斷絕了關係。至於他的母親瓊恩,則出席了2005年的審判,但提供了與1993年相互矛盾的證詞,還聲稱自己無法記住1993年案件的大部分內容。至於父親埃文,則在2009年11月,麥可-傑克遜去世之後的幾個月內,自殺身亡。
2013年,曾經在2005年庭審中作證,說麥可-傑克遜從來沒有性騷擾過他的韋德-羅布森控告傑克遜對他性侵長達七年之久。2014年,另一位曾經與麥可-傑克遜在百事可樂的GG中合作過,也多次作證麥可-傑克遜沒有性侵過他的詹姆斯-薩菲丘克,也神奇地「忽然意識到」,自己居然被性虐待了很多年。
四起案件,最後都以麥可-傑克遜被宣判無罪告終。但案件的結果已經不重要了,當你從1993年開始,連續20年都被媒體稱作是戀童癖時,那你就永遠也擺脫不掉這個頭銜了。
哪怕死亡,也無法讓你解脫。
「1993年下半年,因為他的官司,麥可被迫取消了《危險》全球巡迴演出的第二輪,損失了一大筆錢。沒有人關心麥可將全部票房收入都捐給了慈善機構,用於幫助兒童和環境。就連巡演的贊助商百事可樂,都中止了他們之間長達十年的代言合作。」
「作為結果,1995年,麥可-傑克遜以一億美元的價格,將ATV 50%的股份賣給了索尼,組成了現在我們熟知的Sony/ATV版權發行集團。」
「2005年,美國人民訴傑克遜案,讓本就因為戀童癖指控,事業受到嚴重影響的麥可,欠下了2.7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傑克遜同意給予索尼一項選擇權,以約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在Sony/ATV所持股份的一半。」
「去年,羅布森和薩菲丘克相繼起訴傑克遜之後,索尼啟動了與傑克遜遺產管理委員會的買賣程序,商討買斷MJ在如今已經擁有75萬首音樂版權的Sony/ATV集團中的剩餘股份。」
「今年,3月15日,索尼宣布將以7.5億美元的價格,將傑克遜遺產管理委員會手裡的股份全數買下。如果沒記錯的話,下個月,這筆交易就要正式完成了。」
「巧合嗎?也許吧。」
萊昂納爾單手叉腰,吸吸鼻子,沉默良久,才繼續說道。
「我所知道的是,麥可一直在戰鬥,而且拼盡了他的全力,但他從未逃脫。」
「他被困住了。」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大部分時間都深陷於CBS唱片光鮮亮麗的陷阱之中。無論他們如何將公司改名為『傳奇唱片』,或者『索尼音樂』,他是在和同一群毒蛇纏鬥。」
「看著流行音樂之王遭遇如此慘痛的失敗,真的讓我不寒而慄。如果我們中最強大的人都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又怎麼能夢想發起反擊呢?」
「自從看到麥可的最後一點股份被索尼吞併後,我便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就在我準備放棄思考的時候,易找到了我,並提出了一個完全顛覆現有認知的替代方案。」
「如果我們不能在他們的領域與他們匹敵,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留下來呢?當你可以一次性兌現所有未來收入,並像冠軍一樣推開牢房的大門,瀟灑地走出去時,持有版權還有什麼意義呢?」
「收到了這筆錢,我們就不用再擔心版稅審計和收款流程了。我們可以自由地規劃自己的生活、規劃家人的生活,確保他們真正從我們所做出的成果中受益,而不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繼續擔驚受怕,像擠牙膏一樣,每年拿到結算的版稅,倒數著這些作品進入公共領域的時間。」
「另一方面,隨著這些權益被不斷積累起來,我們終於將有機會,歷史上頭一次真正的團結起來。你們還記得我之前說的,麥可-傑克遜與保羅-麥卡特尼之間的矛盾嗎?保羅很不高興麥可買下了他的音樂版權,但是保羅自己卻不願意花費4750萬美元,去收購自己的版權。我的意思是……我尊重保羅,但他這樣的思維邏輯,難道不荒謬嗎?ATV那些人掌控你的音樂版權就可以,麥可買下你的版權就不行?難道是麥可會少給你結算版稅,還是說你指望有人會把這些資產拱手奉還給你?」
「你為什麼會去仇視一個,勇敢站出來維護自身利益的同僚?」
話及此處,萊昂納爾-里奇指向了Dr.Dre。
「如果說我從安德烈的演講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如果你沒有抗爭精神,就沒有辦法贏得任何東西。你不能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每一分每一寸的利益,都是來之不易的。」
「而如果說我從易身上學到了什麼,那就是與其與現有體制對抗,不如建立一個更好的體制。」
「這,就是浪潮音樂基金會存在的意義。」
「我們提供豐厚的報償,幫助我們社會的燈塔,我們的藝術家,擺脫他們的命運,真正變得自由無憂。」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組建一條戰線。這條戰線,不是針對任何版權發行商,而是針對我們這個行業的基本規則,即將本應團結的供應商,分裂成一個又一個名叫『音樂人』的個體,讓他們各自為戰,讓他們虛弱、疲憊,最終除了投降之外,別無他法。」
「時代變了,新的時代來臨了。」
「對藝術家們來說,現在是時候拿回屬於他們的東西了。」
「作為該基金會的主席,我將確保我們成為一個遙遙領先的典範。為後來者勾勒出一幅圖景,一幅音樂產業應該擁有,也必須擁有的圖景。」
「而這幅圖景的第一筆,將從我開始。」
「我,萊昂納爾-里奇,將把我的所有音樂版權,出售給浪潮音樂基金會。」
「我也許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但我確信,我不會是唯一一個。我將成為數以千計,同樣將信任和心血託付給浪潮基金的,無數偉大藝術家中的一員。」
「在我的藝術生涯結束時,我將成為一團星火,照亮更多正待開啟的生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