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凡塵俗世渡心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棋韻的話讓劉燁明白了什麼,可還是有點感覺這事有點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勁。

  「我沒有壞了你們的計劃吧?」

  雖然有點明白,可心裡卻很不舒服,原因無他,那鏢局的十多口子人在這個計劃里算什麼?

  「公子多慮了,雖然此次行事沒有找出這些人的來路,至少知道柳家是他們的一員,這美人偶、飛羽伯府的內鬼就是為了挑起兩府的對立,恰逢武林大會召開在際,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

  「武林盟主?」

  劉燁瞪著雙眼,果然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

  「不是,是天魔武典,以他們這十數年隱秘的行事風格,斷然不會做出如此直白的事,事情能擺到明面上來,就不會是武林盟主,他們想武林大會順利的召開,再借武林諸派的手取得天魔武典,而其中的絆腳石便是朝庭的靖武衛和六扇門。」

  棋韻的話比劉燁想的更遠,能穩坐雲端的人就沒有簡單的,哪怕是雲端的附屬也同樣老謀深算。

  普通人看不見的江湖更加陰暗血腥,在他們的謀劃里,一般人連入局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成為棋子。

  原本以為自己已經看的夠遠了,可以根據零亂的線推敲出來一些脈絡,結果自己推敲出來自以為很重要的事,她們早已經知曉,並已經開始行動了。

  這便是江湖嗎?

  打打殺殺只是表現,背地裡的陰謀算計才是真象,黑暗、血腥,視人命為草介,底層人的江湖在雲端之人的眼裡還不如雜耍,一條條鮮活的人命只是他們謀劃中的點綴而已。

  臉色灰暗,劉燁一時間覺得下山並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在山上雖然枯寂,卻遠比現在更自在,那種心靈上的自在,難怪修煉有入世一說,入世如渡劫,還是人性道德的心劫。

  看到劉燁臉上陰晦的表情,棋韻微微一笑,陋室生輝。

  說道:「我聽聞公子九境歸一時,是以人守禮、心守靜,話守信、事守誠,性守正、為守德中的『守』字點燃的心火?」

  「是,守一方清心靜土吧。」

  不明白棋韻為何有此一問,也不知她為何知道此事,劉燁卻還是坦然的說道。

  「婢女知道公子心善,可這天下很大,守得住良善,便守不住蒼生,守得了蒼生,便守不住天下,老爺說過行事論心,不論跡,趟進了江湖的泥沼,便不要在意身上會有泥漬,可以有良知,但……」

  說到這裡,棋韻停頓了一下,語氣驟變的說道:「但,不能有善心。」

  「很多時候良知和善心是不能同時擁有的,救一人而死萬人,活一命而滅蒼生,總有輕重之分,萬事無絕對,到底是分善惡,還是分對錯,亦或是善惡有度,對錯由心,公子或許要仔細思量才是呢。」

  「婢女這就去準備吃食。」

  棋韻款款而來,輕盈而去,留下劉燁坐在桌邊思量。

  「對錯無絕對,善惡應有度,可心中那杆稱呢?」

  劉燁知道棋韻所說的都在理,底層人的想法是眼前,上層人謀劃的是全局,自己不能顧小失大,也不能顧大義而失小節。

  「我不需要關心大事,只需盡我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守心守靜,心不能亂,神也不能亂,勿為外因而困,守己意,鎮妖邪。」

  在其位謀其事,正如棋韻所說,善心多了會束手縛腳,前世守土保邊時若濫發善心,自己手裡會沾血嗎?不會,因為倒下的是自己,事後自己受到了良心的譴責嗎,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立場與對方不同。

  劉燁並不是迂腐的人,心底的理智告訴他,任何事都有代價,代價是普通人不能接受的,就如自己。

  利益大的那一方肯定會去犧牲利益小的那一方,於心不忍,終歸要看你是否本身就是利益方,或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

  就如前世一道考驗人性的題目一樣:一列列車正常行駛的軌道上有十人在玩,另一條軌道上有一人腳被卡在軌道枕木里,在三方都不能及時躲避或停下來的情況下,如果你是駕駛員,你會控制列車走哪條軌道,很多人會選擇改變列車正常行駛的方向,駛向只有一人的軌道,那樣可以救十人。

  但,為什麼十人的錯誤要一個本沒有錯的人用性命來買單呢,因為利益,死一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立場,不分對錯,不分善惡,只分利益或是立場。

  也許自己成不了這種利益驅使下的怪物,自己也阻擋不了他們的前進方向,但是自己可以用微薄的力量來減緩列車行進的速度,讓那一個沒有犯錯的人有時間離開,或是自己努力點,跑在列車的前面,救下那個人。


  眼神清明,臉色有了迴轉。

  一通思慮後,心裡雖還有鬱結,但也沒開始那麼重了。

  明心見塵,有種雲開見日的通明感,在那一瞬間,劉燁的身體皮肉錯動,灰色的氣息從毛竅中飄散出來。

  午食不算豐盛,勝在精緻,三碟熱菜,兩碟涼菜,是棋韻利用船上的食材親手所做。

  看著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劉燁不得不佩服棋韻她們四人,不僅文武雙全,還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無怪乎有錢人都會學權貴花大價錢培養幾個知書達禮的侍女,她們做事總能春風化細雨,在不經意間讓人心頭舒展。

  一天的旅途波瀾不驚,沒有江湖廝殺發生,也不見俠客高人一葦渡江。

  夕陽西下,臨近傍晚,劉燁和棋韻順利的到達江陵郡城。

  江陵王府位於荊州江陵城的平江大道上,是座占地百畝,三跨五進的大府院,府院幽深。

  在江陵城東南角的雲盛街,有一座叫桃竹居的清幽小院,那是項丹暉的隱秘別院,十二年前,他便是在此院和項丹暉認識,隨後一同前往歸州夷陵郡。

  桃竹居說是小院卻也不小,占地五畝有餘,價值千金,庭院清幽。

  除開主院外,還有兩座獨立的小院,分別是主院後花園左側的竹山院和右側的桃居院,竹山院是項丹暉自己居住的小院,桃居院則是特地給劉燁留的小院,主院反而成了接待訪客的院子。

  他很不習慣王府里雜成的規矩,每次到江陵城,反而是更喜歡自在清靜的桃竹居。

  此次進入江陵城後,得知月余前,江陵王陪王妃前往京城看望皇太后去了,劉燁就更有理由不住江陵王府了。

  棋韻自然知曉劉燁的心思,直接陪他乘著馬車來到了桃竹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