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猜疑開端
破敗小廟中,已有十人在此避雨。
周緣直,郭大郭二郭三,李家夫婦,安陽安嗣,書生,黃裙少女。
周緣直的病確實每次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發病之後身體恢復極快,絲毫沒有半點不適。
郭家三人見他恢復無礙,隨即散去。
安陽安嗣以為他不能經受風寒,也就任憑他留在此處,這也有李家夫婦發話的緣故。
畢竟有李家夫人在場,與郭大郭二郭三這三個光膀子的漢子圍在一處確實不像話。
但周緣直翩翩少年的形象容易讓人生出好感,再加上他方才犯病一事,李家老爺便出言吩咐安陽安嗣,讓他在此處歇息。
人家一番好意,周緣直也樂意接受。
他看向剛剛進廟的黃裙少女,她大致二八年紀,恰是青春爛漫好光景。只不過孤身一人深山避雨,這事就有點怪了。
青玉山中風景瑰奇秀麗,李家夫婦入山便是為了賞景遊玩,有安陽安嗣兩位高手相伴,即便山中有野獸出沒或遭遇山賊也都無礙。
至於郭大郭二郭三……在周緣直的猜測里這三人就是山賊。
那書生負笈遠遊倒也說得過去,卻不知為何眼神總在李家婦人身上,在周緣直看來簡直無禮至極,然而安陽安嗣與李家夫婦都不曾搭理他。
唯獨這黃裙少女,她單單出現在這裡就怪異得很。
裙擺及地,不宜行山路,卻偏偏未有半分泥濘,定是以手托裙一路走來。
山路崎嶇,她一人入山幹什麼,難道就不怕遇上虎豹歹人?
莫非這姑娘有武藝傍身?可周緣直絲毫未能看出她有練過武的痕跡,難不成是高手深藏不漏?
她進廟後尋了塊空地坐下,與郭家三人相距最近。
這也是不合常理之處。
尋常二八少女,見了這三個赤身大漢躲還來不及,怎會與他們湊近?
果不其然,還未過盞茶時間,郭姓三兄弟就開始對黃裙少女口出不遜之言,調笑於她。
李家夫婦與安陽安嗣皆是皺起了眉,可是見那黃裙少女不僅未做嬌羞狀,反倒與三人打趣攀談起來,也只是在心底罵一句四人都不知廉恥。
周緣直倒沒有這多成見,他看黃裙女舉止頗有江湖之風,果然印證了他之前的猜測。
只有那書生面紅耳赤,滿口之乎者也禮義廉恥,還嘟囔著什麼「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一邊說還一邊搖頭晃腦,手裡衝著郭姓三兄弟和黃裙少女指指點點。
「關你卵事,讀那勞什子書把腦子讀傻了,瞧你那窮酸樣,信不信爺爺揍你!」郭三轉頭喝罵道。
書生氣急,卻又半步不上前來,口中念著:「粗魯人、粗魯人……」
安陽安嗣對視一眼,向郭三呵斥:「你犯什麼瘋病?」
「我家兄弟說的是那書生,又沒說你們幾個,瞎管閒事。」郭大幫腔道。
安嗣輕哼一聲:「果然是瘋子。」
「依我看那三個都是瘋病。」安陽低聲言道。
聲音雖小,以周緣直的耳力卻聽得真切。
郭大郭三同安陽安嗣的矛盾來得莫名其妙,周緣直都搞不清這兩伙人如何起了口角,心底升起一股詭異之感。
倒是黃裙少女給了書生一個歉意的眼神,只看了他一眼,那書生就止住了絮絮叨叨的碎碎念。
外面風聲似潮,雨密如簾,黃裙少女和郭姓三兄弟又攀談起來,大多是郭家三人在吹噓,偶爾開開葷腔,少女恰到好處地應和、裝傻,四人間氣氛歡快。只不過因為之前的衝突,這幾人聲音小了很多,不算打擾旁人。
周緣直卻能看出,他們之間所談論的話題實則是由黃裙少女所掌握!
李家婦人附耳對著李家老爺說了些悄悄話,聲若蚊蟲,縱是周緣直也難以聽清。
很快,夫婦兩人起身取傘出廟,李家老爺還特意吩咐安陽安嗣不必跟著。
這……想必是那婦人內急。
怪的是夫婦兩人出去後,書生也拿著他的破傘跟出。
郭家三人見他出廟,面面相覷,郭三對安陽安嗣喊道:「那書生跟著你家老爺夫人出去了,你們也不管管他?」
「莫名其妙。」「瘋病。」
「你們……」這次他好心提醒,卻反遭兩護衛嘲諷,郭三頓時發了火。
周緣直也頗為不解,按理說書生尾隨而去太不正常,安陽安嗣合該把他攔下,為何卻視若無睹,反而出言譏諷郭三?
郭家三人都對兩個護衛怒目而視,在他們看來,是安陽安嗣故意找他們的茬。
黃裙少女見狀不妙,安撫下三人,化解了這一場衝突。
兩撥人互相看不順眼,但終究沒打起來。
少女又對郭三說了些什麼,郭三聞言道:「你也……」
她故作羞態,點了點頭。
郭三和黃裙女起身,到了門口,少女停下腳步,對兩護衛和周緣直說道:「那幾位大哥,不知能否借把傘。」
郭姓三兄弟都沒有帶傘前來,少女和他們聊天時知道此事,所以門口的傘自然只可能是周緣直或者李家夫婦護衛的。
安陽安嗣雖然之前與他們賭氣,但並非小肚雞腸之人,答道:「隨意拿一把便是。」
黃裙少女道了聲謝,取傘和郭三出了廟。
兩人的背影消失在濃密雨簾里,周緣直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他霍然瞪大雙眼,向安陽安嗣問道:「你們帶了幾把傘來?」
「三把,給老爺和夫人撐傘用兩把,還拿了一把備用。」安陽雖然不明白少年何發此問,卻也如實答道。
周緣直只覺得腦海中一聲霹靂!
黃衣少女入廟時他正在發病,而且他之前也並未留意過傘的數目。
但先前少女借傘,還有安陽安嗣所說的話都表明:黃裙少女根本沒有帶傘……
可她身上分明未被淋濕!
如果說裙擺不沾泥濘還能用托裙行路來解釋的話,沒帶傘卻衣衫不濕無論怎樣也說不通。
「安陽……安嗣……」隱約有呼喊聲隨著風雨飄進廟中來。
「是老爺的聲音!」二人對視一眼,兔起鶻落,飛身出廟。
沒有在意安陽安嗣,也沒搭理同在廟中的郭大郭二。周緣直鐵青著臉色,一人起身圍著破廟查探。
廟後方還有門,門後則正對一高聳土丘,幾乎把門堵上。
周緣直走出破廟,四下打探蛛絲馬跡。
在他看來,黃裙少女無傘卻衣衫不濕只有一種可能——
下雨之前,她就在這處廟中!
她,才是第一個入廟之人!
在周緣直入廟時,她就藏在這裡,一直等到周緣直發病時,她從後門出廟,順著屋檐走到正門,再由正門入廟。
或者她一直就躲在後門與土丘之間,借著屋檐避雨,再或者還有什麼他沒發現的地方。
可她,為何要如此做?
不畏風雨,周緣直打量破廟四周,也曾攀上土丘查探,但什麼線索也沒找到。
廟中忽然傳來一聲慘叫。
周緣直,郭大郭二郭三,李家夫婦,安陽安嗣,書生,黃裙少女。
周緣直的病確實每次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發病之後身體恢復極快,絲毫沒有半點不適。
郭家三人見他恢復無礙,隨即散去。
安陽安嗣以為他不能經受風寒,也就任憑他留在此處,這也有李家夫婦發話的緣故。
畢竟有李家夫人在場,與郭大郭二郭三這三個光膀子的漢子圍在一處確實不像話。
但周緣直翩翩少年的形象容易讓人生出好感,再加上他方才犯病一事,李家老爺便出言吩咐安陽安嗣,讓他在此處歇息。
人家一番好意,周緣直也樂意接受。
他看向剛剛進廟的黃裙少女,她大致二八年紀,恰是青春爛漫好光景。只不過孤身一人深山避雨,這事就有點怪了。
青玉山中風景瑰奇秀麗,李家夫婦入山便是為了賞景遊玩,有安陽安嗣兩位高手相伴,即便山中有野獸出沒或遭遇山賊也都無礙。
至於郭大郭二郭三……在周緣直的猜測里這三人就是山賊。
那書生負笈遠遊倒也說得過去,卻不知為何眼神總在李家婦人身上,在周緣直看來簡直無禮至極,然而安陽安嗣與李家夫婦都不曾搭理他。
唯獨這黃裙少女,她單單出現在這裡就怪異得很。
裙擺及地,不宜行山路,卻偏偏未有半分泥濘,定是以手托裙一路走來。
山路崎嶇,她一人入山幹什麼,難道就不怕遇上虎豹歹人?
莫非這姑娘有武藝傍身?可周緣直絲毫未能看出她有練過武的痕跡,難不成是高手深藏不漏?
她進廟後尋了塊空地坐下,與郭家三人相距最近。
這也是不合常理之處。
尋常二八少女,見了這三個赤身大漢躲還來不及,怎會與他們湊近?
果不其然,還未過盞茶時間,郭姓三兄弟就開始對黃裙少女口出不遜之言,調笑於她。
李家夫婦與安陽安嗣皆是皺起了眉,可是見那黃裙少女不僅未做嬌羞狀,反倒與三人打趣攀談起來,也只是在心底罵一句四人都不知廉恥。
周緣直倒沒有這多成見,他看黃裙女舉止頗有江湖之風,果然印證了他之前的猜測。
只有那書生面紅耳赤,滿口之乎者也禮義廉恥,還嘟囔著什麼「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一邊說還一邊搖頭晃腦,手裡衝著郭姓三兄弟和黃裙少女指指點點。
「關你卵事,讀那勞什子書把腦子讀傻了,瞧你那窮酸樣,信不信爺爺揍你!」郭三轉頭喝罵道。
書生氣急,卻又半步不上前來,口中念著:「粗魯人、粗魯人……」
安陽安嗣對視一眼,向郭三呵斥:「你犯什麼瘋病?」
「我家兄弟說的是那書生,又沒說你們幾個,瞎管閒事。」郭大幫腔道。
安嗣輕哼一聲:「果然是瘋子。」
「依我看那三個都是瘋病。」安陽低聲言道。
聲音雖小,以周緣直的耳力卻聽得真切。
郭大郭三同安陽安嗣的矛盾來得莫名其妙,周緣直都搞不清這兩伙人如何起了口角,心底升起一股詭異之感。
倒是黃裙少女給了書生一個歉意的眼神,只看了他一眼,那書生就止住了絮絮叨叨的碎碎念。
外面風聲似潮,雨密如簾,黃裙少女和郭姓三兄弟又攀談起來,大多是郭家三人在吹噓,偶爾開開葷腔,少女恰到好處地應和、裝傻,四人間氣氛歡快。只不過因為之前的衝突,這幾人聲音小了很多,不算打擾旁人。
周緣直卻能看出,他們之間所談論的話題實則是由黃裙少女所掌握!
李家婦人附耳對著李家老爺說了些悄悄話,聲若蚊蟲,縱是周緣直也難以聽清。
很快,夫婦兩人起身取傘出廟,李家老爺還特意吩咐安陽安嗣不必跟著。
這……想必是那婦人內急。
怪的是夫婦兩人出去後,書生也拿著他的破傘跟出。
郭家三人見他出廟,面面相覷,郭三對安陽安嗣喊道:「那書生跟著你家老爺夫人出去了,你們也不管管他?」
「莫名其妙。」「瘋病。」
「你們……」這次他好心提醒,卻反遭兩護衛嘲諷,郭三頓時發了火。
周緣直也頗為不解,按理說書生尾隨而去太不正常,安陽安嗣合該把他攔下,為何卻視若無睹,反而出言譏諷郭三?
郭家三人都對兩個護衛怒目而視,在他們看來,是安陽安嗣故意找他們的茬。
黃裙少女見狀不妙,安撫下三人,化解了這一場衝突。
兩撥人互相看不順眼,但終究沒打起來。
少女又對郭三說了些什麼,郭三聞言道:「你也……」
她故作羞態,點了點頭。
郭三和黃裙女起身,到了門口,少女停下腳步,對兩護衛和周緣直說道:「那幾位大哥,不知能否借把傘。」
郭姓三兄弟都沒有帶傘前來,少女和他們聊天時知道此事,所以門口的傘自然只可能是周緣直或者李家夫婦護衛的。
安陽安嗣雖然之前與他們賭氣,但並非小肚雞腸之人,答道:「隨意拿一把便是。」
黃裙少女道了聲謝,取傘和郭三出了廟。
兩人的背影消失在濃密雨簾里,周緣直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他霍然瞪大雙眼,向安陽安嗣問道:「你們帶了幾把傘來?」
「三把,給老爺和夫人撐傘用兩把,還拿了一把備用。」安陽雖然不明白少年何發此問,卻也如實答道。
周緣直只覺得腦海中一聲霹靂!
黃衣少女入廟時他正在發病,而且他之前也並未留意過傘的數目。
但先前少女借傘,還有安陽安嗣所說的話都表明:黃裙少女根本沒有帶傘……
可她身上分明未被淋濕!
如果說裙擺不沾泥濘還能用托裙行路來解釋的話,沒帶傘卻衣衫不濕無論怎樣也說不通。
「安陽……安嗣……」隱約有呼喊聲隨著風雨飄進廟中來。
「是老爺的聲音!」二人對視一眼,兔起鶻落,飛身出廟。
沒有在意安陽安嗣,也沒搭理同在廟中的郭大郭二。周緣直鐵青著臉色,一人起身圍著破廟查探。
廟後方還有門,門後則正對一高聳土丘,幾乎把門堵上。
周緣直走出破廟,四下打探蛛絲馬跡。
在他看來,黃裙少女無傘卻衣衫不濕只有一種可能——
下雨之前,她就在這處廟中!
她,才是第一個入廟之人!
在周緣直入廟時,她就藏在這裡,一直等到周緣直發病時,她從後門出廟,順著屋檐走到正門,再由正門入廟。
或者她一直就躲在後門與土丘之間,借著屋檐避雨,再或者還有什麼他沒發現的地方。
可她,為何要如此做?
不畏風雨,周緣直打量破廟四周,也曾攀上土丘查探,但什麼線索也沒找到。
廟中忽然傳來一聲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