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搶救實況記錄(十)
第三章:生命的通道
俞總給我帶來的是院方正在全力採取措施,討論搶救措施,而不是一般科室的搶救、值班醫生的搶救,這個搶救升級為院方親自參與的搶救。
余總打通綠色通道帶著秘書走了以後,後來才知道搶救中心主任陳德昌第一負責人,他的搭檔搶救中心副主任徐良第二負責人。陳昌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林兆奮主任當時都不在場,遠在外地出差,他們得到院長的指示後,指示急救科全力搶救,院長還指示急救科用血給予綠色通道,不必申請用血,直接保證用血,保證血源。後來余總告訴我,他動用了兩個院士的關係找到院長,生命的通道就此打開。
和余總一起參加了搶救制定方案的有徐良主任,陳德昌不在家,徐良全面負責搶救。我搞清楚愛人的床位醫生瞿永良,30多歲,他向我轉達了專家們討論的治療方案,轉達了院方已經在全力備血,醫院正在指示保證用血,儘快止血。
這時候,陳德昌的助手搶救中心副主任醫生袁震(鄭)趕到醫院,這是一個男人的名字,其實她是一名人才引進上海的外來人,50歲不到,今天她休息,晚上被陳主任喚回到醫院參加搶救小組值班,監督搶救小組的每一步部署和方案,並她專門負責不停地向陳德昌做搶救匯報工作。
袁震和我做了簡單的交流,她客觀地主訴了她自己的意見,說,病情非常危急,如果能止住血,或找到出血點就有一條生路,否則後果不堪,要求我做好搶救失敗的心理準備。袁震給了我重要的信息:她用了」非常非常」四個字。原話說,你愛人的處境非常非常危險,你得做好準備。我的心又掉進了冰窟窿。
下班時間快到了,醫務人員並沒有準備下班,仍舊緊張忙乎著。徐良副主任走進大玻璃隔牆,與在場的醫生們每個人都做了交代和安排,安排留守的人員繼續尋找出血點,安排監督人員不停地向他匯報進展,安排人人各負其責,安排好一切的徐良主任走了,他急著去參加晚上的一場重要活動。
急診大廳主治醫生劉良燕就是向他的導師管軍申請的床位,管軍博士一直在生命監護儀屏幕前,監視著生命體徵,他是可惜了國家這位生物醫藥研發人員,國家的棟樑。管軍自始至終都參加在搶救小組行列,管軍博士在國內急救學科的文獻上有他好多的著名論文和學說。
很久很久......,我的心都要爆炸了......。一度搶救室就要放棄搶救了,只是用了血漿在代替全血,全血跟不上,搶救無意義。
果然,搶救室接到院方下達的指示,這個病人保證他全血的供應,醫生又在積極地申請備血了,院方並通知血庫拿出庫存備用血。搶救的人員不停地交頭接耳,搶救行動又忙乎起來。
我鬆了一口氣,在醫院院長的指示下,陳德昌主任的親自安排,申請用血得到批准,愛人腹股溝切開的兩個深靜脈又用上全血,一邊深靜脈又輸入大量的止血劑。一邊腹股溝的大靜脈一袋又一袋新鮮血液進入愛人的血管,由於補充了大量的體液和全血,愛人張大呼吸的嘴又有了平穩的呼吸,這時候我看到生命檢測儀的呼呼叫聲慢慢安靜下來,屏幕上的數字也緩緩下降,心率也漸漸平緩,血壓也在慢慢上升,由原來的20升到60,希望不明原因的出血能夠止住。
我又一次簽署了很多份的死亡責任自負的生命協議,一大摞的簽署文件,我一再重申,我決定的後果,一切有我自己負責,包括放棄外科的手術破腹探查。
一會兒,一位醫生帶著幾個學生向我走來,學生端著一個盤子,裡面有很多明晃晃的器械,同時學生抱著一摞文件要簽署。我不解,醫生說,為了防止呼吸衰竭,現在必須切開氣管,請你簽字。我說,他現在並沒有發生呼吸困難,輸血後情況會好轉,為什麼現在需要切開氣管?準備動刀子的醫生一邊鋪開無菌單,準備切開手術,一邊向我解釋說,後面會發生呼吸衰竭的,到時候會來不及的,現在就切開,以防來不及,這是我們的常規防範。
說完,這位準備動刀子的醫生開始跟身邊的學生們上課,上課的內容就是切開氣管的幾個指征和操作要領。我一聽,這是在上課,在刀尖上實踐啊。
我打斷正在上課的醫生,撤銷無菌布,我說,不要在這裡上課了,我拒絕切開氣管,拒絕簽字,拒絕切開氣管後果需要自負。我麻利簽字:拒絕切氣管,責任自負,還簽署了一大堆我看都沒有看一眼的各種文件。
這時床位醫生瞿永良也抱著一大摞的生死文件,要求我再一次簽署各種生命協定,這已經是第四次簽訂各種生死書、後果自負書、以及算是院方正式的第四次向我發布病危通知書,家屬簽字。
我想起袁震醫生用了「非常非常」的警示用詞,要我做好最壞的準備。這時候還沒有救治方案,只是解決了血的供應,找到出血點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這時我又想起小趙醫生的話,小趙說,這種大出血一定觸及了某根大動脈血管破裂,臨床上,這種大動脈破裂是搶救不過來的,何況你還不知道是哪根大動脈破裂,極難保證生命,九死一生。
我在想,萬一,血液供不上,出血點也沒有著落,愛人豈不是死定了。還有時間嗎?還有機會嗎?勝率有多少?
袁震醫生、小趙醫生、床位瞿永良醫生都在不停地、轟炸性地、輪流地暗示我,九死一生,要求我做好最壞的準備。萬一搶救失敗,他們說對了呢。
我還在ICU裡面,我給老家打了一個電話,這時候是下午5點多,下班時間左右。我撥通了愛人的老家嫂子的電話,嫂子是當家人,必須向他通報他們的弟弟現在正在搶救,並且通報他們的弟弟命懸一線,九死一生。
俞總給我帶來的是院方正在全力採取措施,討論搶救措施,而不是一般科室的搶救、值班醫生的搶救,這個搶救升級為院方親自參與的搶救。
余總打通綠色通道帶著秘書走了以後,後來才知道搶救中心主任陳德昌第一負責人,他的搭檔搶救中心副主任徐良第二負責人。陳昌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林兆奮主任當時都不在場,遠在外地出差,他們得到院長的指示後,指示急救科全力搶救,院長還指示急救科用血給予綠色通道,不必申請用血,直接保證用血,保證血源。後來余總告訴我,他動用了兩個院士的關係找到院長,生命的通道就此打開。
和余總一起參加了搶救制定方案的有徐良主任,陳德昌不在家,徐良全面負責搶救。我搞清楚愛人的床位醫生瞿永良,30多歲,他向我轉達了專家們討論的治療方案,轉達了院方已經在全力備血,醫院正在指示保證用血,儘快止血。
這時候,陳德昌的助手搶救中心副主任醫生袁震(鄭)趕到醫院,這是一個男人的名字,其實她是一名人才引進上海的外來人,50歲不到,今天她休息,晚上被陳主任喚回到醫院參加搶救小組值班,監督搶救小組的每一步部署和方案,並她專門負責不停地向陳德昌做搶救匯報工作。
袁震和我做了簡單的交流,她客觀地主訴了她自己的意見,說,病情非常危急,如果能止住血,或找到出血點就有一條生路,否則後果不堪,要求我做好搶救失敗的心理準備。袁震給了我重要的信息:她用了」非常非常」四個字。原話說,你愛人的處境非常非常危險,你得做好準備。我的心又掉進了冰窟窿。
下班時間快到了,醫務人員並沒有準備下班,仍舊緊張忙乎著。徐良副主任走進大玻璃隔牆,與在場的醫生們每個人都做了交代和安排,安排留守的人員繼續尋找出血點,安排監督人員不停地向他匯報進展,安排人人各負其責,安排好一切的徐良主任走了,他急著去參加晚上的一場重要活動。
急診大廳主治醫生劉良燕就是向他的導師管軍申請的床位,管軍博士一直在生命監護儀屏幕前,監視著生命體徵,他是可惜了國家這位生物醫藥研發人員,國家的棟樑。管軍自始至終都參加在搶救小組行列,管軍博士在國內急救學科的文獻上有他好多的著名論文和學說。
很久很久......,我的心都要爆炸了......。一度搶救室就要放棄搶救了,只是用了血漿在代替全血,全血跟不上,搶救無意義。
果然,搶救室接到院方下達的指示,這個病人保證他全血的供應,醫生又在積極地申請備血了,院方並通知血庫拿出庫存備用血。搶救的人員不停地交頭接耳,搶救行動又忙乎起來。
我鬆了一口氣,在醫院院長的指示下,陳德昌主任的親自安排,申請用血得到批准,愛人腹股溝切開的兩個深靜脈又用上全血,一邊深靜脈又輸入大量的止血劑。一邊腹股溝的大靜脈一袋又一袋新鮮血液進入愛人的血管,由於補充了大量的體液和全血,愛人張大呼吸的嘴又有了平穩的呼吸,這時候我看到生命檢測儀的呼呼叫聲慢慢安靜下來,屏幕上的數字也緩緩下降,心率也漸漸平緩,血壓也在慢慢上升,由原來的20升到60,希望不明原因的出血能夠止住。
我又一次簽署了很多份的死亡責任自負的生命協議,一大摞的簽署文件,我一再重申,我決定的後果,一切有我自己負責,包括放棄外科的手術破腹探查。
一會兒,一位醫生帶著幾個學生向我走來,學生端著一個盤子,裡面有很多明晃晃的器械,同時學生抱著一摞文件要簽署。我不解,醫生說,為了防止呼吸衰竭,現在必須切開氣管,請你簽字。我說,他現在並沒有發生呼吸困難,輸血後情況會好轉,為什麼現在需要切開氣管?準備動刀子的醫生一邊鋪開無菌單,準備切開手術,一邊向我解釋說,後面會發生呼吸衰竭的,到時候會來不及的,現在就切開,以防來不及,這是我們的常規防範。
說完,這位準備動刀子的醫生開始跟身邊的學生們上課,上課的內容就是切開氣管的幾個指征和操作要領。我一聽,這是在上課,在刀尖上實踐啊。
我打斷正在上課的醫生,撤銷無菌布,我說,不要在這裡上課了,我拒絕切開氣管,拒絕簽字,拒絕切開氣管後果需要自負。我麻利簽字:拒絕切氣管,責任自負,還簽署了一大堆我看都沒有看一眼的各種文件。
這時床位醫生瞿永良也抱著一大摞的生死文件,要求我再一次簽署各種生命協定,這已經是第四次簽訂各種生死書、後果自負書、以及算是院方正式的第四次向我發布病危通知書,家屬簽字。
我想起袁震醫生用了「非常非常」的警示用詞,要我做好最壞的準備。這時候還沒有救治方案,只是解決了血的供應,找到出血點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這時我又想起小趙醫生的話,小趙說,這種大出血一定觸及了某根大動脈血管破裂,臨床上,這種大動脈破裂是搶救不過來的,何況你還不知道是哪根大動脈破裂,極難保證生命,九死一生。
我在想,萬一,血液供不上,出血點也沒有著落,愛人豈不是死定了。還有時間嗎?還有機會嗎?勝率有多少?
袁震醫生、小趙醫生、床位瞿永良醫生都在不停地、轟炸性地、輪流地暗示我,九死一生,要求我做好最壞的準備。萬一搶救失敗,他們說對了呢。
我還在ICU裡面,我給老家打了一個電話,這時候是下午5點多,下班時間左右。我撥通了愛人的老家嫂子的電話,嫂子是當家人,必須向他通報他們的弟弟現在正在搶救,並且通報他們的弟弟命懸一線,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