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拒招降信王登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衛國蓮花汗蘇勒坦致書於安遠靖寇大將軍多尼麾下:王朝興替,自有運勢,名將天姿,亦受制於天命。會獵數次,朕深知大將軍之能,嘗嘆鷙鳥累百,不如一鶚,泱泱帥才,竟生敵營。然自起兵以來,勢如破竹,終令清帝含恨、雄踞大都,此天命在衛,非戰之罪也。朕非聖賢,快意恩仇,喪女之恨,已於京中斬王公貝勒報之。今向大將軍許諾,不追往事,不記私仇,惟賢才是取,惟功能是拔,若肯來歸,可封親王爵,麾下諸將悉授顯官。逆勢而為,智者不取,事機之會,間不容髮。朕於大都日望將軍之來,戮力同心,共平天下,斗大金印,翹首以待。將軍勿生疑慮,當早定至計以建蓋世功勳。江天在望,延跂為勞,書不宣意」。

  宣府鎮城內,安遠靖寇大將軍、信親王多尼讀完這封勸降信後,將信交於眾人傳看,慢悠悠地問道:「諸公對偽帝的勸降書如何看?」

  「王爺,此乃偽帝奸計,不降尚有一線生機,降必亡」,宣大總督佟養量第一個開口。

  「是啊,王爺,我軍尚有數萬精銳,這些日子在宣府、山西招兵買馬又擴充了三萬新兵,北方數省仍為我有,江南半壁猶遵大清號令。兵強馬壯,何必投降?」貝勒杜蘭接著說。

  兩人一領頭,輔國公高塞,鎮國將軍葉步舒、常舒,固山額真阿爾津、巴思漢,一等侍衛傑殷,一等阿達哈哈番桑圖、宣大督標中營副將林國梁等皆表態反對降衛。

  多尼點點頭,緊盯著跪伏於地的蘇爾馬,蘇爾馬是鰲拜之弟穆里瑪第三子,官居甲喇章京之職,兵敗後被俘,此次勸降,為取得清方信任,蘇勒坦於眾俘虜中選了此人擔任信使。「蘇爾馬,朕的家眷還好嗎?」

  「回王爺的話,各位福晉、阿哥、格格們均安好,只是被衛軍看管著,難獲自由。蓮花汗有令,您若不肯降,便要將阿哥們處斬」,蘇爾馬紅著眼說。此言一出,激得在場的清軍將領連聲怒罵偽帝無恥。

  聽他提及自己的家眷,多尼眼眶一紅,沉默片刻後望向他,「蘇爾馬,孤可以信任你嗎?」

  「請王爺相信,奴才雖然兵敗被俘,但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蘇爾馬鄭重地說。

  「嗯,依你看,孤如果率軍降衛,本人和家眷的性命能得到保障嗎?」多尼緩緩地問。

  「依奴才看,偽帝為人陰險狠毒,因為偽公主之死恨透了咱們滿人。京師的大清宗室除了家人有領兵在外的外,盡皆被處死。奴才身份低微,降衛倒是可以活命,您是愛新覺羅嫡脈又素有戰功,為偽帝所忌,若降衛,必然難免」,蘇爾馬認真地回答。

  「嗯,看來降是降不得,只能與衛軍死戰到底嘍!」多尼感嘆一聲,忽然笑起來,「來人,取紙筆,來而無往非禮也,孤要給偽帝回封信」。

  這位王爺從小便接受漢文化教育,一封信須臾寫成:「大清國安遠靖寇大將軍、信親王多尼頓首謹啟大衛國蓮花汗陛下:倥傯之際,忽聞美意,循讀再三,心緒難平。南北臣民聞我大行皇帝噩耗,無不拊膺切齒,飲泣枕戈。孤雖不才,亦明春秋大義,不敢背叛祖宗、反跪凶仇。陛下若果有好意,請引兵北返、釋滿洲家眷。孤感念仁德,願世通盟好,傳之無窮。若必欲亡我社稷,唯戰而已。一點痴愚,難符美意,惟陛下實昭鑒之!順治二十一年(1664年)六月十日」。

  見此信,在場的清朝官員頓時精神大振,因為北京被攻克、家人被俘虜而減弱的信心又恢復不少。

  「先帝已崩,請王爺儘速登基,以正人心!」貝勒杜蘭忽然吼道。

  「請王爺登基,以正人心~請王爺登基,以正人心~」佟養量、桑圖、林國梁等人皆跟著喊,固山額真阿爾津、巴思漢對視一眼後也跟著高呼。惟有輔國公高塞,鎮國將軍葉步舒、常舒,一等侍衛傑殷呆呆地站著未動。

  多尼饒有深意地瞅了順治帝的三位兄長一眼,嘆了口氣說道:「國家艱難如此,孤福薄,須選一德高望重者擁立為君方好」。

  「王爺屢立戰功,又是太祖直系血脈,在諸王中最是德高望重」,杜蘭還欲再勸,卻被多尼打斷,「此事暫且後議」。

  ——

  「佟公,王爺這是何意?」回到宅中,杜蘭問佟養量。

  「吾觀王爺並非不想登基,而是見高塞、葉步舒、常舒三位宗室未表態,又不知地方督撫態度,所以才選擇等待」,佟養量呵呵一笑,「吾已派人去各省送信讓督撫們上勸進表,別的省份相距較遠,在山西的尚善貝勒、白撫院、李總鎮三人的勸進表很快便至。至於那三位宗室嘛,呵呵,希望他們最好安分些」。

  聽了這話,杜蘭大笑起來,「還是佟公深謀遠慮!」


  無獨有偶,見多尼有稱帝之心,順治帝的三位兄長葉步舒、高塞、常舒也聚在一起商議。他們爵位雖然較低,卻皆是皇太極之子,不願見皇位落到多鐸一系手中。

  「六弟,多尼那小子仗著手中有兵權,竟然想稱帝,須趕緊想個法子才好!」葉步舒開了口。

  「是啊,六哥,若要登基也應該是您,哪輪得到那小子!」常舒也說。

  高塞其實並無什麼野心,平日裡只喜歡研究書畫和樂理,但對多尼想稱帝卻十分不滿,鄭重地對葉步舒說道:「四哥,咱們兄弟三人中屬您最年長,也最有主意,請您領著咱們干」,此言等於是在說願意擁立葉步舒。

  葉步舒很滿意,想了想說道:「今日眾人擁立多尼,傑殷並未贊成,他手中有些兵馬,加上咱們三人的親衛,可以一搏。到時候假稱生辰請諸將飲酒,制住多尼、杜蘭、佟養量等人,再派人接管軍隊,大事可成」。

  二人聞聽,齊聲稱妙,連夜尋一等侍衛傑殷商量,傑殷果然一口答應。四人又商議了些細節,決定以傑殷過生辰為名,於明日晚間擺酒布置。

  ——

  夜深了,宣大總督佟養量正欲歇息,忽報一等侍衛傑殷求見。

  「督憲,出大事了,葉步舒、高塞、常舒他們想作亂……」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什麼!」聽完傑殷的匯報,佟養量暗自慶幸自己早早便安排了傑殷做眼線,果然發揮了作用,定了定神說道:「走,隨老夫去見信王爺」。

  聽了二人的稟報後,多尼並沒有意外,只是淡淡地召杜蘭、阿爾津、巴思漢、桑圖、林國梁等來王府議事。眾人皆贊成先下手清除內患。

  「阿爾津、巴思漢、傑殷,你三人分別帶兵擒拿葉步舒、高塞、常舒,拿住後以謀逆罪誅殺」,見眾人皆支持自己先下手清除內患,多尼陰狠地下達了命令。隨著這道軍令,當晚宣府鎮城內多了三百多具屍體,也為大事掃清了障礙。

  更讓多尼驚喜的是,又過了兩日,他收到了貝勒尚善、山西巡撫白如梅、太原鎮總兵李好賢等人的聯名勸進表。有了這些地方大員的支持,登基方算有了底氣。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個道理多尼懂,也不遲疑,下令登基稱帝,年號煕和。(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