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他鄉明月
深夜時分,姜禮手提數包桃酥點心,走到肖凌家前。身為禮家七道主之一,凡禮家所管轄的天地間,只要他有心探尋,便無有不知之事。他目光掠過眼前這破敗不堪的屋舍,聽著門後一陣歡聲笑語,心中泛起漣漪,不禁長嘆一聲,隨後輕輕叩響了門扉。
那會兒,肖凌正忙著給他娘洗腳呢,聽到門外傳來敲門聲,連忙起身去查看。一開門,見著門前站著一位英俊的男子,他先是一呆,那雙烏黑大眼溜溜地看著男子,隨後驚訝地喊道:「您不就是早上在縣令身邊騎黑馬的那位大人嗎?」
姜禮微微一笑,說道:「正是,你是肖氏的兒子?」
肖凌還沒開口,屋裡就傳來了肖氏的聲音:「凌兒,是誰來了呀?」
肖凌忙回道:「娘,來了個大人物嘞!」說完,他趕緊請姜禮進了家門。肖氏一見姜禮,慌忙站了起來。她低頭一瞧,意識到自己還泡在水裡,不禁羞紅了臉,說道:「民婦肖氏失禮了,還望大人不要見怪。」
姜禮把帶來的禮物放在桌上,對肖氏說道:「無妨無妨,咱們是老交情了,不必如此客氣。」
肖凌望著姜禮,好奇道:「您居然認識我娘。」
姜禮皮笑肉不笑道:「當然認識,咱們可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只可惜後來發生了一些變故,這一分別,便是好些個年頭了。」
肖凌呵呵笑道:「聽大人的意思,您和我娘是青梅竹馬?」
姜禮輕輕挑了挑眉,生硬地答道:「也算是吧。」他伸手摸了摸肖凌的頭,感慨道:「你養了個好兒子,跟個小女兒似的,倒是跟你小時候挺像的。」
肖凌一聽這話,心裡頭可就不樂意了。王叔、王哥、二娘,都這樣說他,明心安甚至還說他長得比自家姐姐還要好看幾分。可他肖凌可是帶把的,男子漢大丈夫,咋淨拿女兒家評價自己?再者,這位大人摸著他的腦袋,越摸越來勁,肖凌只覺得渾身不自在。但轉念一想,這可是自個兒娘親的青梅竹馬,心裡便暗暗道:「罷了罷了,看在娘親的份上,就讓你難得享受一回吧。」
姜禮知道孩子心思,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這小娃兒倒是挺逗趣,與他爹那悶葫蘆大不相同。」
肖氏見姜禮輕撫著自己兒子的腦袋,驚得連聲呼喚:「凌兒,快過來娘親這兒。」
姜禮笑眯眯地說道:「瞧你這表情,好像我要把這小傢伙給吃了似的。」
肖凌不敢違背娘親的意願,連忙跑到肖氏身邊,卻仍忍不住問道:「您認得我爹嗎?」
姜禮答道:「自然認得。」
肖凌怯生生地問道:「那,我爹是個好人嗎?」
姜禮瞅了瞅肖氏那閃爍不定的眼神,嘆了口氣,道:「他是個好人。」
肖凌一聽,滿心歡喜,道:「那就好,他們都說我爹拋棄了我娘親,都說是胡說八道的了。」
姜禮微微撇嘴,心中暗道:「這話既對也不對。」但他終究沒有說出來,轉而道:「這麼多年未見,不知肖夫人可有空閒,出去與我敘敘舊?」
肖氏自方才起便一直試圖對姜禮讀心,但姜禮何等修為,更何況她如今修為已失,如何能讀出心思。她見姜禮如此說,知曉姜禮不是來滋事的,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說道:「大人此來只為敘舊?民婦何德何能,勞煩大人親自登門造訪。」
姜禮笑道:「咱們是老交情了,什麼大人不大人的,我只不過是個在縣衙里當差的主簿,又不是縣太爺,一個月那點銀子,糊個口都難。」
肖氏見推辭不掉,只好擦乾腳,穿上鞋,對肖凌輕聲說道:「凌兒,你先去睡覺,娘親有事,待會兒就回來。」
肖凌道:「那娘親您要小心些,早些回來。」
肖氏應了聲,寵溺地親了兒子一下,便與姜禮一同出了門。
皓月當空,兩人漫步於鄉間小徑之上,周遭唯有蛙聲一片,平添幾分祥和。姜禮仰首望向那輪皎潔的明月,嘴角勾起,緩緩言道:「師妹啊,瞧瞧這夜的月亮,竟與百年前一般無二,分毫不差。」
肖氏輕聲細語道:「可不是嘛,一眨眼的功夫,便是百年光陰匆匆流逝。」言罷,她自懷中取出一塊木牌,輕輕遞予姜禮,面上帶著一抹淺笑:「師兄,您瞧瞧這個。」
姜禮接過木牌,細細端詳,只見其上繪有兩位小人兒,一男一女,皆身著華美的禮服,正跪拜在地,行成親禮。他不禁感嘆道:「真沒想到,這東西你居然還留著。」
肖氏臉頰微紅,輕聲道:「留個念想,總也是好的。」
姜禮張了張嘴,一時語塞,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道:「你這些年,過得不好,你這又是何苦呢?想當初,我就不該答應你與那小子一同留在永康縣。」
肖氏聞言,輕輕一笑,反駁道:「母養子,子奉母,這不是你們禮家向來最為推崇的尊孝之道嗎?況且當年還有青道主出面力保,你們怎能不賣他幾分面子呢?」
姜禮忽地停下腳步,神色間顯露出幾分不悅,對著肖氏責備道:「我以為,過了這麼多年,你總該有所醒悟,沒想到你竟還做出這等事來。你可是南宮汐月,人族第一劍修,為何要為了這麼一個孽障,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肖氏面色微沉,略帶不悅地反駁道:「師兄,您這是什麼話。他,畢竟是我的兒子。」
姜禮冷笑道:「兒子?真是天大的笑話!他老子都不要他了,你又何苦這般掛懷?為了此等孽障,你就要廢了你百年修為?廢了你往後的大好人生?你若是真想養育個孩童解悶,這天底下天才俊秀之輩何其多,哪一個不比那孽畜強?為何偏偏要為了一個半人半鬼的孽障,如此行事?依我看,你簡直是發了昏了。」
肖氏哼了哼,說道:「沒錯,我是發昏了。但我要問你,凌兒究竟犯了何等大罪,非得讓你們痛下殺手不可?」
姜禮喝道:「不殺他,難道要眼睜睜看著永康縣無數無辜百姓去死嗎?孰輕孰重,你分不清?」
肖氏神情堅毅,毫不退縮:「可凌兒他是無辜的,他不該被捲入這場是非之中。我既不願永康縣的百姓遭殃,也不願我的兒子去死。我用我的命,去換我兒子,也能救眾生,這難道也有錯?」
姜禮斥道:「簡直是一派胡言。我且問你,假如一國正遭受內憂外患,此時出現了一位英雄,能解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與此同時,又有一個乞丐,命如草芥,乞丐生了病,只有那位英雄拿命能救。英雄願不願意暫且不論,我只問你,假如由你來做決定,你同不同意?」
肖氏毫不遲疑地回答:「我曉得師兄你的意思,可話說回來,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多我一人不多,少我一人不少,又能有何妨?難道沒了我,旁人就都活不得了?」
姜禮拂袖憤慨道:「人分三六九等,豈能一概而論。你南宮汐月,是何等人物,此等天資,萬年都無人能及,怎能如此不明事理?!依我看,你就是被仁家那些妖言惑眾的東西給迷了心了,腦袋裡不知在想些什麼!」
肖氏被氣得臉色通紅,憤憤地說:「你還是老樣子,一點都沒變!既然如此,隨你怎麼想吧。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咱們各走各的陽關道。」說著,她抬手抹了抹眼角,轉身快步離去。
姜禮冷冷地盯著她的背影,又瞥了一眼手中那塊已被捏得破碎的木牌,用力一甩,將碎片灑在地上。他蹲下身子,手撫額頭,長嘆一聲,心中湧起一股悔意,覺得自己或許不該如此嚴厲。然而,心裡又感到鬱悶難當,禮家之道,尊卑有序,如此之好,怎麼師妹就不信呢?倘若當初她能隨了自己,如今這道主之位,理應也有她的一份。
沉思良節,姜禮抬頭看了眼明月,喃喃道:「今夜的月色,確實與百年前一般無二啊。」
他想到了些陳年往事。
—————————
那是一年寒冬臘月,那晚,明月皎潔高掛。街巷裡,不乏凍死的餓殍,可不遠處,那「醉仙樓」里依舊是歌舞昇平,熱鬧非凡。一老一小朝著「醉仙樓」的方向走去,那小孩子滿面羞愧,低聲道:「師父,您怎的想到來這等煙花之地,這也太丟臉了。」
老頭子並未答話,只是拉著孩子,默默蹲在醉仙樓不遠處的一片林木中。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有個男子抬著一張草蓆從樓里匆匆出來,草蓆下不知裹著何物。他跑到一個大坑前,左顧右盼了一番,便將草蓆隨地一扔,罵道:「這雛兒真是不中用,三兩銀子就買回這麼個玩意兒。」
待那男子離去後,一老一小才走近那張草蓆。老頭子吩咐道:「禮兒,去把草蓆拿上來揭開。」
小孩「哦」了一聲,上前抱住草蓆,突然心頭一緊,這軟塌塌的,像是裹著個人。他趕忙將草蓆揭開,只見草蓆下裹著一個渾身是血的女孩。女孩長得極美,只是此刻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還吊著一口氣而已。
老頭嘆氣道:「達官顯貴,總會有那麼些癖好,慘,慘。」
小孩氣得咬牙切齒,當下便要拔出腰間劍衝進那『魔窟』,要宰了那群人面獸心的傢伙。
老頭子卻攔住了孩子,蹲下身子給小女孩餵了一粒丹藥,嘴裡喃喃自語:「好資質,當真好資質,這可是萬年難得啊。」
過了一會兒,女孩悠悠醒來,看著眼前的男孩和老頭,怯生生地問道:「我莫不是已經到了地府?」
男孩朝女孩伸出手,笑道:「放心,我師父已經救了你。我叫姜禮,生薑的姜,禮制的禮。」
女孩伸出小手,握住男孩的手,突然放聲大哭起來:「我叫南宮汐,我爹爹因為欠下賭債,竟將我賣了。我,我沒家可回了……他們還硬逼我接客……」
男孩緊緊地將女孩擁入懷中,輕聲細語地安慰道:「我父母也是慘遭強盜殺害,如今我隻身跟隨著師父。要不,你也跟我們一起吧,師父他會教你修行,這樣,你又會有一個新的家了。」
女孩淚眼婆娑地抬起頭,疑惑地問道:「修行?」
男孩笑道:「是的啊,將來能做仙人嘞。」
女孩聽後,目光轉向一旁的老頭,隨即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聲音中帶著哽咽:「師……師父,受……受徒兒一拜。」
「好,好,如今我這糟老頭子,也算是有了個一兒一女,算是圓滿了。」老頭哈哈大笑著,抬頭望向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說道:「那我便給你添上一字,從今往後,你就叫南宮汐月吧,與過去做個了斷。」
女孩抽噎著小聲答道:「好,謝,謝師父。」
男孩輕聲對女孩說:「你先在這裡等我一下。」他偷偷瞥了眼自己師父,見師父沒有反應,便抽出腰間長劍,神色漠然地朝那醉仙樓走去。不多時,醉仙樓那兒便火光沖天,映紅了半邊夜空,無數男女從樓里驚慌地沖了出來。良久,男孩才滿身是血地從火海中走出,他隨意地甩了甩劍刃,那血滴落在雪地上,宛如一朵朵盛開的紅梅。
—————————
十三四歲的光景,正是情竇初開時。那一晚,南宮汐月打扮得花枝亂顫,悄悄從門外探出頭來,見屋裡的師兄姜禮還在挑燈夜讀,便輕手輕腳地走近,突然用手蒙住了他的眼睛,嘻嘻地笑著說:「你猜猜我是誰呀?」
姜禮笑著回答:「師妹,你就別鬧了!」
南宮汐月把手移開,笑盈盈地問:「師兄,你在看啥呢?」
姜禮答道:「《國禮》和《祀時》。」
南宮汐月小聲嘀咕道:「你什麼時候喜歡起這些禮家典籍了?我覺得還不如《仁學》寫得精彩呢。」
姜禮道:「你看《仁學》?那不是仁家的學說嗎?師妹啊,那些可都是蠱惑人心的妖言,萬萬信不得的。」
南宮汐月不肯落下風,說道:「仁家之言便是妖言惑眾,那禮家的學說就都是至高無上的真言了?這世上哪有這等道理。」
姜禮正色道:「師妹,禮家主張以禮治世,尊卑有別,以護世秩,在我看來這才是真的治世之道。仁家那套過於信賴人心,總想著用仁愛去化解怨恨,教化世人。然而,有些如畜生般的人,只有除去,才能徹底消除隱患!」
聽著姜禮厲聲戾氣的話,南宮汐月不禁有些驚嚇。姜禮見狀,心中一怔,隨即輕輕撫摸著南宮汐月的腦袋,賠笑道:「是我話說得太重了,對不起,這些道理,你要是不想聽就不聽吧。」
南宮汐月輕輕哼了一聲,羞澀地從懷裡掏出一張木牌,遞給姜禮。木牌上繪有兩位小人兒,一男一女,皆身著華美的禮服,正跪拜在地,行成親禮。姜禮也是臉一紅,想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怎能不知道師妹的心思,他結結巴巴道:「這事……還得再商量商量,現在咱們還是應該以修行為重。」
南宮汐月撐著腦袋,「修行,修行,可我覺得結家幸福更是有趣哇,不然,修行成個呆子咋辦?」
「師妹,此言差矣……」姜禮剛開了個頭,想要說教一番,卻見南宮汐月趕緊捂住了耳朵,連連搖頭,「我不聽,我不聽,師兄不要再辯經哇。」
姜禮無可奈何。
南宮汐月忽然又展顏一笑道:「其實,只要能永遠陪在師兄左右,我就心滿意足啦。」
——————————
夜下竹林,一襲黑紅深衣的姜禮手持長劍,臉龐被鮮血染得斑駁,雙眼赤紅如焰。他的身後,橫七豎八地躺著十來具身首異處的屍體。此刻,他劍鋒一轉,直指對面身著素衣、面色慘白的南宮汐月,怒聲斥道:「讓開!」
在南宮汐月的身後,跪著十多個渾身顫抖的漢子。南宮汐月滿臉悲戚,苦苦地哀求著:「師兄,您為何非要如此絕情,非要將他們趕盡殺絕呢?」
姜禮的面容冷峻如鐵,他堅決地說道:「他們膽敢上山為匪,劫持官車,簡直是膽大包天!理應視同謀逆!我奉官命前來剿匪,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南宮汐月反駁道:「可今年大旱,他們都是些被逼得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家中尚有妻兒老小嗷嗷待哺,您就不能對他們生出些許同情之心嗎??」
姜禮冷笑一聲,道:「同情他們?誰來同情被殺害的人?他們有膽子去搶劫,難道就沒膽子被殺嗎?」
南宮汐月憤怒地喊道:「那你說說,他們都活不下去了,若不是那些當官的苦苦相逼,他們何至於此!」
「活不下去就是殺人的理由?就該作亂?民守民本,官行官道。官不善,自有王誅!王不善,自有帝誅!帝不善,自有天誅!要是人人都想著以下犯上,到最後,禮崩樂壞,天下大亂!那時,生靈塗炭,你就願意了?!婦人之仁!婦人之仁!」姜禮駁斥道。
南宮汐月流淚道:「師兄,你什麼時候成見如此之深了?甘願去當顯貴的鷹犬?若是再回到二十年前,你,你還會……」
姜禮一怔,「你,你在,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麼。個人善惡換不得蒼生幸福,你該明白這理。又不是小孩子了,還這麼幼稚!快讓開!」
南宮汐月轉過身,從懷裡掏出一袋銅錢,狠狠地丟在地上,吼道:「快走吧,要是再敢傷人,我絕不會放過你們!」
那些漢子見狀,一個個感激得痛哭流涕,手忙腳亂地撿起銅錢,連聲道謝後,便匆匆逃離了現場。姜禮看到這一幕,勃然大怒,舉起長劍就要斬殺。南宮汐月見狀,急忙也拔出劍來,橫在姜禮面前。姜禮怒道:「你敢以下犯上?我可是你師兄!」
「我不敢,可也不該看你傷人。」南宮汐月收起劍,以身抵擋,一番交鋒後,她被姜禮刺得遍體鱗傷,一襲素衣成了紅衣。
姜禮心有不忍,收了劍,瞪視著南宮汐月,一把將當年南宮汐月贈給他的木牌狠狠地摔在地上,冷冷地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師兄!」南宮汐月還想挽留,卻見姜禮已經御劍而去,只留下一句「你我二人從此不再是師兄妹」迴蕩竹林,久久不息。
——————————
又一場奪界之戰,四十多歲的姜禮,武道與術道皆已臻至巔峰之境,一手符籙之術更是獨步天下,無人能敵。而南宮汐月的傳聞,這些年一直沒斷過,如今她已是地仙,劍道冠絕古今,被譽為人族的第一劍修。可盛名之下,亦藏疑惑,無人知曉這南宮汐月究竟尊的是哪家道,她這劍術雖然高超,可很少見其殺過人。
封魔長垣上,姜禮看到了南宮汐月,遠遠望去,她身著一襲白衣,仍舊如少女那般清妙可人。
姜禮還想上前與她訴說什麼,可南宮汐月像是沒發現他似的,化作一道白光,飛向遠方。
隨後的數年,戰爭不斷,前線兵敗如山倒,叫姜禮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心思再去打聽關於南宮汐月的消息。再後來有傳言,南宮汐月竟棄了人族,與一頭龍妖處在一塊兒,更有甚者,連兒子女兒都有了,越傳越邪乎。
姜禮起初還不信,直到那一日,他親眼看到了南宮汐月與一龍妖相伴,慍怒之下,更是疑惑。他不解,南宮汐月何以決絕至此,置天下蒼生於不顧,她究竟在想什麼?
一場交鋒後,沒幾個回合,姜禮便敗在了龍妖的手下。而那龍妖的劍招,他可謂再熟悉不過,正是南宮汐月當年閉門造車,獨創來的劍法。
姜禮只道是此番難逃一死,沒想到那龍妖卻朝他微微一笑,把劍一收,跟著南宮汐月一塊兒離開了。
——————————
九十四歲,姜禮修成道主,四年後,南宮汐月重返人族,那時的她已身懷有孕。
背棄人族,此乃滔天大罪,不單惹來天下修士的一片唾罵,而且雷刑加身,在所難免。只是後來,陰陽閣閣主查出南宮汐月腹中之子乃靈魔共生體,能鎮壓魔眼,於是便免去了南宮汐月的雷刑之罰,允許她前往永康縣,以凡人身份,生下孩子,以備天劫。
臨行前夕,姜禮再探南宮汐月,問她何以決然叛離,直到她說出:「不與不義戰流血。」姜禮聽後,一時竟無言以對。
沉思了許久,姜禮終於開口問道:「那頭龍妖……」
南宮汐月輕聲答道:「他與你不同。」
姜禮不再多問,當即拂袖而去。
從那以後,世間再無南宮汐月,只有一個被稱為肖氏的農婦,一個母親。
那會兒,肖凌正忙著給他娘洗腳呢,聽到門外傳來敲門聲,連忙起身去查看。一開門,見著門前站著一位英俊的男子,他先是一呆,那雙烏黑大眼溜溜地看著男子,隨後驚訝地喊道:「您不就是早上在縣令身邊騎黑馬的那位大人嗎?」
姜禮微微一笑,說道:「正是,你是肖氏的兒子?」
肖凌還沒開口,屋裡就傳來了肖氏的聲音:「凌兒,是誰來了呀?」
肖凌忙回道:「娘,來了個大人物嘞!」說完,他趕緊請姜禮進了家門。肖氏一見姜禮,慌忙站了起來。她低頭一瞧,意識到自己還泡在水裡,不禁羞紅了臉,說道:「民婦肖氏失禮了,還望大人不要見怪。」
姜禮把帶來的禮物放在桌上,對肖氏說道:「無妨無妨,咱們是老交情了,不必如此客氣。」
肖凌望著姜禮,好奇道:「您居然認識我娘。」
姜禮皮笑肉不笑道:「當然認識,咱們可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只可惜後來發生了一些變故,這一分別,便是好些個年頭了。」
肖凌呵呵笑道:「聽大人的意思,您和我娘是青梅竹馬?」
姜禮輕輕挑了挑眉,生硬地答道:「也算是吧。」他伸手摸了摸肖凌的頭,感慨道:「你養了個好兒子,跟個小女兒似的,倒是跟你小時候挺像的。」
肖凌一聽這話,心裡頭可就不樂意了。王叔、王哥、二娘,都這樣說他,明心安甚至還說他長得比自家姐姐還要好看幾分。可他肖凌可是帶把的,男子漢大丈夫,咋淨拿女兒家評價自己?再者,這位大人摸著他的腦袋,越摸越來勁,肖凌只覺得渾身不自在。但轉念一想,這可是自個兒娘親的青梅竹馬,心裡便暗暗道:「罷了罷了,看在娘親的份上,就讓你難得享受一回吧。」
姜禮知道孩子心思,忍不住哈哈大笑道:「這小娃兒倒是挺逗趣,與他爹那悶葫蘆大不相同。」
肖氏見姜禮輕撫著自己兒子的腦袋,驚得連聲呼喚:「凌兒,快過來娘親這兒。」
姜禮笑眯眯地說道:「瞧你這表情,好像我要把這小傢伙給吃了似的。」
肖凌不敢違背娘親的意願,連忙跑到肖氏身邊,卻仍忍不住問道:「您認得我爹嗎?」
姜禮答道:「自然認得。」
肖凌怯生生地問道:「那,我爹是個好人嗎?」
姜禮瞅了瞅肖氏那閃爍不定的眼神,嘆了口氣,道:「他是個好人。」
肖凌一聽,滿心歡喜,道:「那就好,他們都說我爹拋棄了我娘親,都說是胡說八道的了。」
姜禮微微撇嘴,心中暗道:「這話既對也不對。」但他終究沒有說出來,轉而道:「這麼多年未見,不知肖夫人可有空閒,出去與我敘敘舊?」
肖氏自方才起便一直試圖對姜禮讀心,但姜禮何等修為,更何況她如今修為已失,如何能讀出心思。她見姜禮如此說,知曉姜禮不是來滋事的,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說道:「大人此來只為敘舊?民婦何德何能,勞煩大人親自登門造訪。」
姜禮笑道:「咱們是老交情了,什麼大人不大人的,我只不過是個在縣衙里當差的主簿,又不是縣太爺,一個月那點銀子,糊個口都難。」
肖氏見推辭不掉,只好擦乾腳,穿上鞋,對肖凌輕聲說道:「凌兒,你先去睡覺,娘親有事,待會兒就回來。」
肖凌道:「那娘親您要小心些,早些回來。」
肖氏應了聲,寵溺地親了兒子一下,便與姜禮一同出了門。
皓月當空,兩人漫步於鄉間小徑之上,周遭唯有蛙聲一片,平添幾分祥和。姜禮仰首望向那輪皎潔的明月,嘴角勾起,緩緩言道:「師妹啊,瞧瞧這夜的月亮,竟與百年前一般無二,分毫不差。」
肖氏輕聲細語道:「可不是嘛,一眨眼的功夫,便是百年光陰匆匆流逝。」言罷,她自懷中取出一塊木牌,輕輕遞予姜禮,面上帶著一抹淺笑:「師兄,您瞧瞧這個。」
姜禮接過木牌,細細端詳,只見其上繪有兩位小人兒,一男一女,皆身著華美的禮服,正跪拜在地,行成親禮。他不禁感嘆道:「真沒想到,這東西你居然還留著。」
肖氏臉頰微紅,輕聲道:「留個念想,總也是好的。」
姜禮張了張嘴,一時語塞,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道:「你這些年,過得不好,你這又是何苦呢?想當初,我就不該答應你與那小子一同留在永康縣。」
肖氏聞言,輕輕一笑,反駁道:「母養子,子奉母,這不是你們禮家向來最為推崇的尊孝之道嗎?況且當年還有青道主出面力保,你們怎能不賣他幾分面子呢?」
姜禮忽地停下腳步,神色間顯露出幾分不悅,對著肖氏責備道:「我以為,過了這麼多年,你總該有所醒悟,沒想到你竟還做出這等事來。你可是南宮汐月,人族第一劍修,為何要為了這麼一個孽障,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肖氏面色微沉,略帶不悅地反駁道:「師兄,您這是什麼話。他,畢竟是我的兒子。」
姜禮冷笑道:「兒子?真是天大的笑話!他老子都不要他了,你又何苦這般掛懷?為了此等孽障,你就要廢了你百年修為?廢了你往後的大好人生?你若是真想養育個孩童解悶,這天底下天才俊秀之輩何其多,哪一個不比那孽畜強?為何偏偏要為了一個半人半鬼的孽障,如此行事?依我看,你簡直是發了昏了。」
肖氏哼了哼,說道:「沒錯,我是發昏了。但我要問你,凌兒究竟犯了何等大罪,非得讓你們痛下殺手不可?」
姜禮喝道:「不殺他,難道要眼睜睜看著永康縣無數無辜百姓去死嗎?孰輕孰重,你分不清?」
肖氏神情堅毅,毫不退縮:「可凌兒他是無辜的,他不該被捲入這場是非之中。我既不願永康縣的百姓遭殃,也不願我的兒子去死。我用我的命,去換我兒子,也能救眾生,這難道也有錯?」
姜禮斥道:「簡直是一派胡言。我且問你,假如一國正遭受內憂外患,此時出現了一位英雄,能解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與此同時,又有一個乞丐,命如草芥,乞丐生了病,只有那位英雄拿命能救。英雄願不願意暫且不論,我只問你,假如由你來做決定,你同不同意?」
肖氏毫不遲疑地回答:「我曉得師兄你的意思,可話說回來,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多我一人不多,少我一人不少,又能有何妨?難道沒了我,旁人就都活不得了?」
姜禮拂袖憤慨道:「人分三六九等,豈能一概而論。你南宮汐月,是何等人物,此等天資,萬年都無人能及,怎能如此不明事理?!依我看,你就是被仁家那些妖言惑眾的東西給迷了心了,腦袋裡不知在想些什麼!」
肖氏被氣得臉色通紅,憤憤地說:「你還是老樣子,一點都沒變!既然如此,隨你怎麼想吧。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咱們各走各的陽關道。」說著,她抬手抹了抹眼角,轉身快步離去。
姜禮冷冷地盯著她的背影,又瞥了一眼手中那塊已被捏得破碎的木牌,用力一甩,將碎片灑在地上。他蹲下身子,手撫額頭,長嘆一聲,心中湧起一股悔意,覺得自己或許不該如此嚴厲。然而,心裡又感到鬱悶難當,禮家之道,尊卑有序,如此之好,怎麼師妹就不信呢?倘若當初她能隨了自己,如今這道主之位,理應也有她的一份。
沉思良節,姜禮抬頭看了眼明月,喃喃道:「今夜的月色,確實與百年前一般無二啊。」
他想到了些陳年往事。
—————————
那是一年寒冬臘月,那晚,明月皎潔高掛。街巷裡,不乏凍死的餓殍,可不遠處,那「醉仙樓」里依舊是歌舞昇平,熱鬧非凡。一老一小朝著「醉仙樓」的方向走去,那小孩子滿面羞愧,低聲道:「師父,您怎的想到來這等煙花之地,這也太丟臉了。」
老頭子並未答話,只是拉著孩子,默默蹲在醉仙樓不遠處的一片林木中。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有個男子抬著一張草蓆從樓里匆匆出來,草蓆下不知裹著何物。他跑到一個大坑前,左顧右盼了一番,便將草蓆隨地一扔,罵道:「這雛兒真是不中用,三兩銀子就買回這麼個玩意兒。」
待那男子離去後,一老一小才走近那張草蓆。老頭子吩咐道:「禮兒,去把草蓆拿上來揭開。」
小孩「哦」了一聲,上前抱住草蓆,突然心頭一緊,這軟塌塌的,像是裹著個人。他趕忙將草蓆揭開,只見草蓆下裹著一個渾身是血的女孩。女孩長得極美,只是此刻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還吊著一口氣而已。
老頭嘆氣道:「達官顯貴,總會有那麼些癖好,慘,慘。」
小孩氣得咬牙切齒,當下便要拔出腰間劍衝進那『魔窟』,要宰了那群人面獸心的傢伙。
老頭子卻攔住了孩子,蹲下身子給小女孩餵了一粒丹藥,嘴裡喃喃自語:「好資質,當真好資質,這可是萬年難得啊。」
過了一會兒,女孩悠悠醒來,看著眼前的男孩和老頭,怯生生地問道:「我莫不是已經到了地府?」
男孩朝女孩伸出手,笑道:「放心,我師父已經救了你。我叫姜禮,生薑的姜,禮制的禮。」
女孩伸出小手,握住男孩的手,突然放聲大哭起來:「我叫南宮汐,我爹爹因為欠下賭債,竟將我賣了。我,我沒家可回了……他們還硬逼我接客……」
男孩緊緊地將女孩擁入懷中,輕聲細語地安慰道:「我父母也是慘遭強盜殺害,如今我隻身跟隨著師父。要不,你也跟我們一起吧,師父他會教你修行,這樣,你又會有一個新的家了。」
女孩淚眼婆娑地抬起頭,疑惑地問道:「修行?」
男孩笑道:「是的啊,將來能做仙人嘞。」
女孩聽後,目光轉向一旁的老頭,隨即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聲音中帶著哽咽:「師……師父,受……受徒兒一拜。」
「好,好,如今我這糟老頭子,也算是有了個一兒一女,算是圓滿了。」老頭哈哈大笑著,抬頭望向天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說道:「那我便給你添上一字,從今往後,你就叫南宮汐月吧,與過去做個了斷。」
女孩抽噎著小聲答道:「好,謝,謝師父。」
男孩輕聲對女孩說:「你先在這裡等我一下。」他偷偷瞥了眼自己師父,見師父沒有反應,便抽出腰間長劍,神色漠然地朝那醉仙樓走去。不多時,醉仙樓那兒便火光沖天,映紅了半邊夜空,無數男女從樓里驚慌地沖了出來。良久,男孩才滿身是血地從火海中走出,他隨意地甩了甩劍刃,那血滴落在雪地上,宛如一朵朵盛開的紅梅。
—————————
十三四歲的光景,正是情竇初開時。那一晚,南宮汐月打扮得花枝亂顫,悄悄從門外探出頭來,見屋裡的師兄姜禮還在挑燈夜讀,便輕手輕腳地走近,突然用手蒙住了他的眼睛,嘻嘻地笑著說:「你猜猜我是誰呀?」
姜禮笑著回答:「師妹,你就別鬧了!」
南宮汐月把手移開,笑盈盈地問:「師兄,你在看啥呢?」
姜禮答道:「《國禮》和《祀時》。」
南宮汐月小聲嘀咕道:「你什麼時候喜歡起這些禮家典籍了?我覺得還不如《仁學》寫得精彩呢。」
姜禮道:「你看《仁學》?那不是仁家的學說嗎?師妹啊,那些可都是蠱惑人心的妖言,萬萬信不得的。」
南宮汐月不肯落下風,說道:「仁家之言便是妖言惑眾,那禮家的學說就都是至高無上的真言了?這世上哪有這等道理。」
姜禮正色道:「師妹,禮家主張以禮治世,尊卑有別,以護世秩,在我看來這才是真的治世之道。仁家那套過於信賴人心,總想著用仁愛去化解怨恨,教化世人。然而,有些如畜生般的人,只有除去,才能徹底消除隱患!」
聽著姜禮厲聲戾氣的話,南宮汐月不禁有些驚嚇。姜禮見狀,心中一怔,隨即輕輕撫摸著南宮汐月的腦袋,賠笑道:「是我話說得太重了,對不起,這些道理,你要是不想聽就不聽吧。」
南宮汐月輕輕哼了一聲,羞澀地從懷裡掏出一張木牌,遞給姜禮。木牌上繪有兩位小人兒,一男一女,皆身著華美的禮服,正跪拜在地,行成親禮。姜禮也是臉一紅,想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怎能不知道師妹的心思,他結結巴巴道:「這事……還得再商量商量,現在咱們還是應該以修行為重。」
南宮汐月撐著腦袋,「修行,修行,可我覺得結家幸福更是有趣哇,不然,修行成個呆子咋辦?」
「師妹,此言差矣……」姜禮剛開了個頭,想要說教一番,卻見南宮汐月趕緊捂住了耳朵,連連搖頭,「我不聽,我不聽,師兄不要再辯經哇。」
姜禮無可奈何。
南宮汐月忽然又展顏一笑道:「其實,只要能永遠陪在師兄左右,我就心滿意足啦。」
——————————
夜下竹林,一襲黑紅深衣的姜禮手持長劍,臉龐被鮮血染得斑駁,雙眼赤紅如焰。他的身後,橫七豎八地躺著十來具身首異處的屍體。此刻,他劍鋒一轉,直指對面身著素衣、面色慘白的南宮汐月,怒聲斥道:「讓開!」
在南宮汐月的身後,跪著十多個渾身顫抖的漢子。南宮汐月滿臉悲戚,苦苦地哀求著:「師兄,您為何非要如此絕情,非要將他們趕盡殺絕呢?」
姜禮的面容冷峻如鐵,他堅決地說道:「他們膽敢上山為匪,劫持官車,簡直是膽大包天!理應視同謀逆!我奉官命前來剿匪,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南宮汐月反駁道:「可今年大旱,他們都是些被逼得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家中尚有妻兒老小嗷嗷待哺,您就不能對他們生出些許同情之心嗎??」
姜禮冷笑一聲,道:「同情他們?誰來同情被殺害的人?他們有膽子去搶劫,難道就沒膽子被殺嗎?」
南宮汐月憤怒地喊道:「那你說說,他們都活不下去了,若不是那些當官的苦苦相逼,他們何至於此!」
「活不下去就是殺人的理由?就該作亂?民守民本,官行官道。官不善,自有王誅!王不善,自有帝誅!帝不善,自有天誅!要是人人都想著以下犯上,到最後,禮崩樂壞,天下大亂!那時,生靈塗炭,你就願意了?!婦人之仁!婦人之仁!」姜禮駁斥道。
南宮汐月流淚道:「師兄,你什麼時候成見如此之深了?甘願去當顯貴的鷹犬?若是再回到二十年前,你,你還會……」
姜禮一怔,「你,你在,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麼。個人善惡換不得蒼生幸福,你該明白這理。又不是小孩子了,還這麼幼稚!快讓開!」
南宮汐月轉過身,從懷裡掏出一袋銅錢,狠狠地丟在地上,吼道:「快走吧,要是再敢傷人,我絕不會放過你們!」
那些漢子見狀,一個個感激得痛哭流涕,手忙腳亂地撿起銅錢,連聲道謝後,便匆匆逃離了現場。姜禮看到這一幕,勃然大怒,舉起長劍就要斬殺。南宮汐月見狀,急忙也拔出劍來,橫在姜禮面前。姜禮怒道:「你敢以下犯上?我可是你師兄!」
「我不敢,可也不該看你傷人。」南宮汐月收起劍,以身抵擋,一番交鋒後,她被姜禮刺得遍體鱗傷,一襲素衣成了紅衣。
姜禮心有不忍,收了劍,瞪視著南宮汐月,一把將當年南宮汐月贈給他的木牌狠狠地摔在地上,冷冷地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師兄!」南宮汐月還想挽留,卻見姜禮已經御劍而去,只留下一句「你我二人從此不再是師兄妹」迴蕩竹林,久久不息。
——————————
又一場奪界之戰,四十多歲的姜禮,武道與術道皆已臻至巔峰之境,一手符籙之術更是獨步天下,無人能敵。而南宮汐月的傳聞,這些年一直沒斷過,如今她已是地仙,劍道冠絕古今,被譽為人族的第一劍修。可盛名之下,亦藏疑惑,無人知曉這南宮汐月究竟尊的是哪家道,她這劍術雖然高超,可很少見其殺過人。
封魔長垣上,姜禮看到了南宮汐月,遠遠望去,她身著一襲白衣,仍舊如少女那般清妙可人。
姜禮還想上前與她訴說什麼,可南宮汐月像是沒發現他似的,化作一道白光,飛向遠方。
隨後的數年,戰爭不斷,前線兵敗如山倒,叫姜禮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心思再去打聽關於南宮汐月的消息。再後來有傳言,南宮汐月竟棄了人族,與一頭龍妖處在一塊兒,更有甚者,連兒子女兒都有了,越傳越邪乎。
姜禮起初還不信,直到那一日,他親眼看到了南宮汐月與一龍妖相伴,慍怒之下,更是疑惑。他不解,南宮汐月何以決絕至此,置天下蒼生於不顧,她究竟在想什麼?
一場交鋒後,沒幾個回合,姜禮便敗在了龍妖的手下。而那龍妖的劍招,他可謂再熟悉不過,正是南宮汐月當年閉門造車,獨創來的劍法。
姜禮只道是此番難逃一死,沒想到那龍妖卻朝他微微一笑,把劍一收,跟著南宮汐月一塊兒離開了。
——————————
九十四歲,姜禮修成道主,四年後,南宮汐月重返人族,那時的她已身懷有孕。
背棄人族,此乃滔天大罪,不單惹來天下修士的一片唾罵,而且雷刑加身,在所難免。只是後來,陰陽閣閣主查出南宮汐月腹中之子乃靈魔共生體,能鎮壓魔眼,於是便免去了南宮汐月的雷刑之罰,允許她前往永康縣,以凡人身份,生下孩子,以備天劫。
臨行前夕,姜禮再探南宮汐月,問她何以決然叛離,直到她說出:「不與不義戰流血。」姜禮聽後,一時竟無言以對。
沉思了許久,姜禮終於開口問道:「那頭龍妖……」
南宮汐月輕聲答道:「他與你不同。」
姜禮不再多問,當即拂袖而去。
從那以後,世間再無南宮汐月,只有一個被稱為肖氏的農婦,一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