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強叔把近期寨子裡的事情簡略的說了一遍,一共新建了兩座水車,還按照楊樂之前要求的,組織青壯開荒了十幾畝新田。

  「強叔,你把這段時間最賣力的三個人叫來。」楊樂聽完還是挺滿意的,雖然工作量不大,但這說明了寨子的管理已經可以逐漸走上正軌。

  「我聽強叔說,你們三個這段時間幹活最賣力,做事也最踏實,我這人從來賞罰分明,你們各自挑一套農具吧。」等三人過來,楊樂當著眾人的面誇讚了一番。

  「這麼好的傢伙什,就這麼給我們了?」

  「謝謝樂哥!」

  「以後再有事,我有的是力氣!」

  這三個青壯先是滿臉的不可置信,看到楊樂肯定的表情之後,立馬千恩萬謝的上前挑起了農具,楊樂這段時間增長緩慢的功德又再次跳動。

  要知道這樣一套農具即便是在鎮上買,都得三四錢銀子,而且這種大件,很少會有貨郎願意單獨扛出來賣,即便是楊樂這樣批量採購,算下來的成本也有過七錢銀子了,七錢銀子什麼概念,那就是近百斤糧食,足夠寨子裡一家三口吃上一個月有餘了。

  許多寨民忙活了一整年,也就能混個溫飽,就別說能存些糧食了,對此楊樂之前做過調查,寨子周圍的田地主要種植的是一種類似小米的作物,這種作物的優點是抗蟲耐旱,但產量並不高,即便是風調雨順,畝產平均下來也就百來斤。

  而寨子裡大多是以家庭為單位耕作土地,每戶通常只有一個青壯,老人和七歲以上的小孩可以算作半個勞力,在楊樂製作出水車和舂米機之前,這樣的家庭最多只能耕種五六畝田地,再多根本就忙不過來。

  這樣算下來,一年收成總共是六七百斤糧食,家裡人除開口糧和留給來年的種子,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剩餘了,別說買農具這種大額開支了,就是換把鐮刀,置辦一件衣服,那都可能要全家節衣縮食小半年。

  所實話,楊樂一開始去鎮上並沒有想過要買這批農具回來,這趟的主要目的還是認路,但是山君的那些零碎出乎意料值錢,這才產生這個念頭,畢竟農具工具這些東西,功德也沒法兌換,還是得花錢買。

  「強叔,剩下的這些農具都好生保管起來,誰家要用,可以用糧食來租,具體怎麼個租法,我們晚上再商量商量。」楊樂等眾人走後,單獨與強叔說明了這些農具的安排。

  而後背著個巨大的包袱出門,直奔袁飛他們休息的地方。

  「袁老闆,來看看吧。」楊樂把包袱輕輕放下。

  袁飛聞言過來將包袱打開,正是一張巨大的虎皮,毛髮油亮,根根鮮明,用力一抖開,即便不算尾巴,也有近三米的長度,旁人看了都感覺陣陣心悸,後院的騾子也是不住嘶叫,躁動不安。

  包袱下面還有一堆潔白如玉的虎骨,在陽光下反射出微微的血光。

  「真是虎妖的毛皮啊,可惜剝皮人的手藝不精,厚薄不一,加上腰間有傷,最寶貴的虎頭也都爛了,價格得大打折扣咯。」袁飛抱著虎皮一寸一寸的細細觀察,很是可惜的感嘆。

  「真是暴殄天物!這虎骨應該帶血泡進烈酒之中啊,這樣放著,裡面的妖血幾乎全部散失了呀!」放下虎皮,又拿起一根粗大的虎骨用指節敲敲,放在鼻子前面聞聞,哀痛的大聲責備。

  「袁老闆,你是個實在人,看看這些還能值多少錢?」楊樂倒是很平靜,畢竟這些東西都只當是白撿,賣多賣少都是賺。

  「出來的匆忙,我身上的銀錢也不多,而且這些東西還得運回去,最多能給你二十兩銀子。」袁飛只要談到生意,立馬變得一本正經。

  「這些你運到鎮上起碼能賣上五十兩,只給二十兩不合適吧?」楊樂其實也不知道這些能賣多少,但是並不妨礙他裝作一副很懂的樣子。

  「那你說個價?」袁飛不置可否。

  「四十兩,加上一頭騾子。」楊樂深知談生意就是你來我往,互相試探。

  「不可能,騾子是租的,不能給你,最多三十兩。」袁飛毫不猶豫的拒絕。

  「騾子回去了可以再買,這些東西大不了我留著鋪床泡酒,但是你空趟回去,人吃馬嚼的不僅賺不到,怕是還要虧哦,我倆一人讓一步,一口價三十兩加一頭騾子。」楊樂曉之以理的幫他分析。

  「成交。」袁飛思索了片刻,咬咬牙掏出來錢袋子。

  談妥之後,楊樂到後院挑騾子,這頭是他在路上就已經看好了的,性情溫順,胃口大,力氣也大,正值壯年,好生養著起碼還能幹七八年活,即便是在鎮上買,也得七八兩,不過作為商人,什麼也沒有錢方便。

  這次到了鎮上才發現,寨子裡真是什麼都缺,別的寨子為什麼能夠出山賣山貨,所謂的山貨其實就是些曬乾的菇子和藥材,還有各種獸類的皮草,這些東西就在這深山老林里長著,誰撿到就是誰的。

  但問題是,你得花時間去撿,現在雲寨的情況就是絕大部分勞動力都被捆綁在土地上,每家每戶都得花大量的時間去耕作,不然就得餓肚子,至於山裡的草藥和菇子,那些東西又不能飽肚子。

  即便是看似清閒的阿大,那也是因為他的兩個弟弟都是頂好壯勞力,幫他分擔了務農的活計,但是在農忙的時候,他也不能脫開身。

  楊樂曾經做過分析,按照工作量計算法,每家要想吃飽飯,就必須有兩個勞動力作為支撐,青壯算一個,老人小孩女人算半個。

  比如阿大家裡,一個老人,一個女人,三個小孩,加上兩個弟弟都還沒成家,所以他家裡算上他自己,差不多有五個半勞動力,一家人吃飽飯綽綽有餘,甚至還能讓阿大成天跟著楊樂幫忙。

  寨子裡只要是過了六歲的小孩,也都是要幫家裡承擔些簡單的勞動的,包括收集柴火、曬糧食、到田裡送飯等等,婦人和老人則要負責舂米,做飯,操持家務,有些身體好的老人還會幫忙務農,甚至自己種幾分菜地。

  而楊樂在早前就規劃好了近三年的路線,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寨子裡確立領導地位,這個目標已經基本達成,第二步則是解放部分生產力,把青壯們從田地里解脫出來,第三步是通過養殖,種植,貿易方式切實提高寨民們的生活水平。

  他修建舂米機和水車,包括買農具和騾子,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還有許多想法,但受限於寨子裡能夠使用的勞動力,有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