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方言(完結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地方言屬桂柳話範疇,但與桂林話仍有較大區別。桂林話基本上是在普通話的音上變個調而已,但恭城話變的可不止這些,它有很多自己獨特的發音。

  其實恭城話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發音,有的地方甚至完全是另一種語言。就算嘉會,西邊的石樂就是與眾不同的土話,其他地方的人基本聽不懂。

  正宗的恭城話除了與包含桂柳話在內的西南官話發音大致相同外,它的特殊發音有:

  1、很多情況下hf不分,但一般是把h的音發成f 的音,如「還錢」可以說成「凡錢」,但「帆布」不能說成「環布」。

  2、一些字有特殊讀音,如「黃」也念「王」,所以這兩個字要分別說明是大肚王還是三橫王。

  3、一些發音在其他地方沒有,甚至不能用拼音來表示。如gia、kia、hia、gie、kie、hie、gue、kue 的音。最特殊的是一個介於a和ya之間,用上顎加鼻音發出的音,完全無法用拼音或音標來表示。

  除開發音的問題,下邊這些就基本是一些字詞在當地的不同說法。

  父親根據排行不同而有不同叫法,老大可以叫爹、伯,不是老大可以叫叔,排第二的也可叫二,排第三的也可叫三,但沒有四及四以後的叫法,老么一般叫屘。

  母親叫作婽,也有叫娘(音良)、嬸、奶的,音相似的,是姑姑叫孃,伯母則叫作娘娘。

  祖父叫公,祖母叫嬤。叔伯的親家,或者表親的叔伯及配偶,稱呼時要加個「千」字。

  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現在這些親屬的稱呼已基本與書面語相同了。

  男孩叫娃仔,女孩叫妹仔,小孩叫奶仔,老頭兒叫老杆子。某人叫老幾。

  廚房叫灶屋,廁所叫茅廁(si),屋檐下的平台叫廊檐,窗戶叫廂門,窗欞叫廂門熗,茅屋叫廠或廠廠。墳叫祖。

  電池叫電油,煤油叫水火油,松明叫樅光。農藥叫藥水。

  漱口杯特別是搪瓷的叫口盅,小孩子吃的碗叫考考(第二聲),軍用水壺也叫水蜱子,晾衣竿叫lang篙,塑料布叫尼龍紙,玻璃也叫鏡子,石臼叫碓墾,柴刀叫勾刀,殺豬尖刀叫千刀。木頭行李箱叫攏子,長條凳叫二人凳。日光燈叫電棒。紙幣叫銀紙,硬幣叫毫子。塑料也常說成膠。

  吃飯叫歹,大口吃叫韶。小孩叫飯為虻(二聲),叫肉為囡囡。豬肝叫豬印,豬血叫豬紅,豬舌頭叫利前,豬耳朵叫順風,豬膀胱叫尿泡,雞腿叫霸腿。

  油炸叫泡,用熱灶灰埋住食物使其變熟叫煨,烤叫熾。因離火近而很燙也叫熾。

  癢是指需要撓的那種感覺,而想發笑的觸覺叫能(一聲)。累叫lia(二聲)。口渴叫頸干。生氣叫芽(上顎發音)火。鼻子不通叫弄。尿道炎叫發尿請。跛叫掰,手畸形叫跨(二聲)。

  眼淚叫眼水,鼻涕叫鼻屁。張嘴叫啊(只是接近,拼音拼不出這個音,要由上顎發音)。

  肚子叫肚拐,肩膀叫肩婆,後背叫背脊,腿、腳統稱腳,手、臂統稱手。

  口感粉叫pong,口感應該粉而不粉叫剩,口感有嚼勁叫韌,膩喉嚨叫neng頸,容易塞牙縫叫侵牙齒或雜牙齒。

  青蛙叫螞拐,蟾蜍叫癩皮螞拐,蝌蚪叫螞拐魚,蟑螂叫灶蝣,蝗蟲叫螞蚱,蟋蟀叫灶雞,蒼蠅叫飯蚊子,蚊子則是長腳蚊子。蜻蜓叫羊米歇,蝴蝶叫飛跑,蜘蛛叫袍絲,蟬叫嗟嗟蟲,貝殼叫蜆殼,蝙蝠叫飛鼠,穿山甲叫鱗甲,蜥蜴叫四腳蛇,鬍子鲶叫塘角魚,刺蝟叫箭豬,

  松樹叫樅樹,松明叫樅光,松針叫樅毛。柿子叫柿花。冬瓜叫節瓜。桔子叫柑子,金錢桔才是桔子。野生蘑菇叫菌子。芝麻叫油麻。水稻叫禾,稻草叫禾稿,稻穀叫穀子,玉米叫苞谷。干樹枝、乾草捆成8字形的樣子叫草結。

  洗澡叫洗涼,即使是用熱水;游泳叫游水。

  走路踢到腳尖叫打兜尖。蹲叫bou(一聲)。躺叫lai(一聲)。

  白酒叫米酒,米酒叫甜酒。醬油叫細油。咸蘿蔔乾叫蘿蔔懶。

  餅乾叫餅子,糖果叫糖瓜。

  彩虹叫槓,太陽叫日頭。毛毛雨叫pong pong 雨。閃電叫顯。灰塵瀰漫叫pong,灰塵叫pong 塵。

  石山才是山,土山是嶺,河床為卵石的季節性河流叫岡洲。小泉眼叫井,大泉眼、天然山洞都叫岩,大石頭下的空間叫岩仔,石山的一面土坡叫棒,荒涼的山間盆地叫膽,小盆地叫窩囊,由石塊鋪成的台階路及其山口叫隘,石灰石叫廣子石。村前流水邊石砌或水泥澆築的用於洗涮的水流較深較緩的地方叫水沽頭。


  路坡度大或不平,叫陡,坡地或上坡路叫陡陡,顛簸叫拋。

  手套叫手襪,袖套叫袖籠,毛衣叫線衣,內褲叫短褲,七分短褲叫二長短褲,解放鞋也叫膠鞋,手巾、手帕叫手巾。繩叫索。橡皮筋叫膠圈。

  女人風騷叫歇。小孩老成叫老者。趾高氣揚不理人叫卵拋。

  刺到肉里的小刺叫寢(三聲)。皮膚上的小疹子叫冷冷。物體表面的一些小突起也叫冷冷。

  挨、粘叫啊(上顎發ia音)。燈或火熄了叫束。

  幸虧叫搭棒,剛剛叫卡卡或kia kia (三聲),顯擺叫得能。徑直叫麻直。

  根叫蔸,樹枝叫卡卡(kia 音),嫩苗叫秀秀(四聲)。一棵叫一蔸。

  笨叫哈(三聲)、昂(四聲,上顎發聲)、醒或寡,呆叫剩,犟叫蠢,聰明叫精,調皮叫刷法。

  不叫唄(四聲),沒有叫唄得,該威表示「想不到怎麼這樣子」的意思,使勁叫二蠻,那裡叫那凱,這裡叫這凱,厲害叫很,差叫奶拐。屌拾表示理某人,是輕蔑的語氣。

  骯髒叫媽服,燙叫賴,冷叫更(天氣除外),發霉叫起糠(三聲),模糊叫蒙,破叫爛,破了洞叫bong(三聲)。圓叫欒。粘叫呀(上顎發音)。邋遢不修邊幅叫狼lai。

  條紋叫槓槓。7字形的東西叫拽拽。薄片叫片片(三聲)。

  滿月酒叫煮湯,入贅叫上門,出殯叫出門,出村拜年叫行村,趕集叫趕鬧子。

  哭鼻子叫哭賴,斗、撩叫啊(三聲,上顎發聲)。

  與普通話的意思相反,陰溝叫陽溝,平頂的樓房叫平房。

  自行車叫單車,人力兩輪拖車叫膠輪車,獨輪車叫雞公車,自行車座叫座抱。貨車、農用車車廂叫拖斗。

  鋸也叫篩,捆或系叫掏,提叫請,用來提的部位叫請請。拋擲銳物叫diang(一聲)。丟叫zuai (三聲)。推叫慫。晾衣服叫lang衣服。

  很多名詞是二字疊音,如蓋蓋、邊邊、頂頂、鏟鏟等。

  尾音主要二、包、喇、我仔,還有一些很粗鄙甚至很黃的話作口頭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