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授徒,大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鄉縣的夜晚,涼意如絲,包裹著整個縣城。

  縣寺後院的一個側院,檐角掛著的風燈,在悠悠夜風中輕輕搖曳。

  昏黃的燈光將斑駁陸離的樹影,錯落有致地投灑在青石板上。

  梧桐樹下,二十幾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團團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篝火旁。

  跳躍的火苗,映紅了他們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臉龐。

  「你們說,魏相會安排我們做什麼?」

  張翼的兒子張駿,手裡百無聊賴地擺弄著手中的竹簡。

  可眼神卻時不時地往院門處瞟去,眼中滿是期待與好奇。

  胡超正專注地擦拭著他那把心愛的環首刀,聽到這話,頭也不抬,隨口應道:「不管安排什麼,總比整日裡抄寫戶口強。」

  刀身修長,在皎潔的月光下泛著森冷的寒光,映襯出他那輪廓分明、堅毅帥氣的側臉。

  今日胡超身著一件玄色窄袖袍,簡約而幹練,腰間束著一條牛皮革帶,更襯得他身姿挺拔,格外英挺。

  可一想到之前的經歷,他就忍不住微微皺眉。

  因縣中新添了許多人口,戶口錄入工作繁重,哪怕他滿心熱愛軍事,可就因為識字,也被強行拉去幫忙,著實讓他有些無奈。

  「仲兄此言差矣。」

  胡排輕輕放下手中的《南鄉志》,動作優雅從容。

  他身著月白色的襜褕,在跳躍的火光映照下,泛著柔和溫暖的光暈,整個人看上去溫潤如玉。

  「魏相讓我們整理戶口,正是要我們了解民生根本。

  瞧這卷上記載,南鄉縣去年因水患流徙者竟有百戶之多......」

  他微微嘆了口氣,眼神中滿是憂慮與關切,話語裡透著遠超年齡的成熟與穩重。

  這時,楊儀的兒子楊修突然插話進來,語氣中帶著幾分與生俱來的自信與驕傲:「聽說魏君侯的能力主要還是在軍事方面,內政之類的,還得仰仗我們,尤其是上計的事情。」

  楊修自幼受家庭薰陶,在算數方面天賦異稟,能力在眾人之中是出了名的強,這也讓他在談及此類話題時,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絲優越感。

  眾人聞言,都只是靜靜地看著胡排,沒有接話。

  胡排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微笑,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張精心繪製的表格,遞向楊修。

  楊修滿臉疑惑地接過表格,低下頭,借著火光仔仔細細地看了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漸漸變得驚駭不已,眼睛越睜越大,嘴裡喃喃自語:「這......這是何人所做?

  有此畫格,記帳將會非常的方便,只需簡單計數便可。

  而且想記春秋帳,將不再可能!」

  作為對數字極為敏感的人,他瞬間就意識到,這張表格一旦推廣開來,自己在算數上計方面的優勢將會大幅度降低。

  胡排神色平靜,語氣淡然,緩緩吐出幾個字:「是魏相所制。」

  「這,這怎麼可能......」楊修徹底驚呆了,嘴巴張得老大。

  他實在難以想像,魏正竟在軍事才能之外,還有如此天才般的內政創舉。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好奇地圍攏上來,腦袋湊在一起,爭相傳看那張神奇的表格。

  一時間,院子裡議論聲漸漸大了起來。

  「如此天馬行空,難怪君侯能想出對陣司馬懿的計策......」一個少年滿臉欽佩,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由衷讚嘆道。

  「怪不得陛下封他為南鄉侯......」另一個聲音也隨之響起。

  「南鄉侯是打敗司馬懿的功勞,和這個沒有關係。」

  人群中,一個較為理智冷靜的聲音反駁道。

  就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之時,院外突然傳來一陣清晰的腳步聲。

  眾人下意識地停止交談,紛紛站起身來,整理好衣冠,神色變得恭敬而莊重。

  只見魏正邁著大步,身姿矯健地走進院子。

  他的官袍在月光與篝火的映照下,閃爍著點點微光。

  看向這群少年,魏正目光溫和,略帶笑意:「大家久等了!」


  眾人在胡超和胡排的帶領下,動作整齊地紛紛起身,臉上帶著敬重,齊聲行禮:「魏相。」

  魏正見狀,趕忙擺了擺手,臉上依舊掛著親切的笑容,語氣輕快地說道:「咱們都是丞相府出來的,算作丞相府二代,都是自家兄弟,不必這麼客氣。

  大家隨意些,今晚咱們就像平常朋友一樣,好好聊聊。」

  說著,魏正大步走到篝火旁,隨意地找了個位置坐下,抬手示意大家也都坐下。

  如此平易近人的態度,自然拉近了大家的距離。

  胡排眼中透著好奇與期待,率先開口問道:「魏兄,你此番帶我們來,究竟是要安排什麼差事呢?

  莫不是要將我們當做三署郎官那般任用?」

  大漢制度,三署郎是替補官員,有官位空缺的時候就補缺上任。

  若無空缺,便充當救火隊,哪裡人手短缺就被安排到哪裡幫忙。

  魏正輕輕搖了搖頭,目光中閃爍著別樣的光芒,緩緩說道:「我打算興建一所大學,廣納天下學子。

  而你們,就是我這大學的第一批學子。」

  聞言,眾人面面相覷,有的眼中滿是驚訝,有的則滿是驚喜。

  緊接著,魏正又補充道:「與此同時,我還會招收大量少年和兒童,到時候就需要你們幫忙教他們識字啟蒙。」

  聞言,眾人這才明白過來,魏正這是要做自立門戶!

  如此,是不是自大了些。

  想那鄭玄,四處求學,都四十多歲了,才開始授徒。

  其他大儒,也無一不是聲名在外,取得莫大成就之後,才會授徒。

  魏正不過剛剛成年,就效仿先賢大儒。

  而且還讓他們代教......你以為你是馬融呢!

  「教那些孩童識字?!」

  楊修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質疑,「魏相,你確實有本事。

  可想當我們的老師,帶領我們求學?恐怕並不夠吧。」

  楊修自幼飽讀詩書,在算數、經史等方面造詣頗高,心高氣傲。

  對於魏正要當他們老師一事,一時難以信服。

  魏正並未因楊修的質疑而生氣,他神色平靜,眼中卻透著自信與從容,不慌不忙地說道:「我雖不敢自詡無所不知,但我帶來的知識,是你們從未聽聞的。

  我能教你們用全新的視角看待這世間萬物,從天文地理到民生百態,從治國理政到奇巧技藝,皆有涉獵。」

  他微微停頓,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繼續說道,「在這所大學中,你們將接觸到前所未有的知識體系。

  日後,你們都將成為這大漢的棟樑之才,用所學去改變這天下。」

  眾人聽了魏正這番話,有的面露思索之色,有的眼中燃起了興奮的光芒。

  「大話誰都會說!」

  楊修依舊冷哼道。

  沉下心來之後,他覺得那個畫格不過是取巧。

  魏延不過南陽的豪強出身,也就識得幾個大字。

  他的兒子魏正,又能有多少本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