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畫餅,分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正看著跪在地上的眾人,神色平靜,語氣平和道:「這事也不能全怪你們,因為整個大漢如今都是這般風氣。

  追根溯源,本質還是制度出了問題。

  所以,以前的帳目我會燒掉,既往不咎。」

  聽到這話,令史和鄉佐們原本緊繃的神經微微一松,臉上露出一絲慶幸之色。

  魏正話鋒一轉,聲音陡然嚴肅起來:「但是,往後你們若是再敢中飽私囊、違法犯罪,那就別怪我依法處置,絕不姑息!」

  這後半句話,如同一記重錘,再次敲在眾人的心坎上,他們忙不迭地叩首,口中連聲道謝:「謝君侯寬宏大量,我等定當謹遵教誨,絕不再犯。」

  待眾人謝畢,董厥上前一步,神色關切地說道:「君侯,只是這表格的繪畫,恐怕還需斟酌。

  如今這般,大家乍一看,實在有些摸不著頭腦。」

  魏正微微頷首,胸有成竹地回應道:「表格的問題,我會儘快完善。

  屆時,直接提供表格給大家,到時候大家只需依照格式直接填寫就行。

  當然,記帳的手印和印章必不可少,這樣往後若是有問題,也好追溯查證。」

  眾人聽了,皆暗暗點頭,心中不禁對魏正的思慮周全感到佩服,同時也長出一口氣,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處理完帳目相關事宜,魏正神色愈發凝重,語氣中滿是憂慮的說道:「如今冬天已然來臨,寒風凜冽,可城外還有許多百姓住在簡陋的草棚之中。

  天寒地凍,缺衣少食,他們若不能得到妥善安置,這個冬天,怕是要死不少人。」

  此言一出,原本還帶著一絲如釋重負之感的眾人,表情瞬間變得沉重起來。

  大家心裡都清楚,這確實是當下擺在眼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可問題在於,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都陷入了沉思。

  就在一名令史欲開口發表見解的時候,魏正制止了他:「我意暫時把城中的所有房屋進行集中管理。」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除了官方的客舍等場所,你們各個官員的私宅,以及城中居民和商賈的宅邸,同樣都要進行徵收。」

  聽到這話,眾人不由得微微一驚,不少人臉上露出疑惑與不解的神情。

  魏正接著補充道:「當然,我不是無償的徵用。

  會按照相應的標準給予補償,保障大家的利益。

  畢竟,這是關乎眾人切身之事,公平合理是應當的。」

  眾人一聽,連忙擺手推辭,紛紛說道:「君侯,這是為了百姓,是大義之舉,我們怎好收這補償,使不得使不得。」

  言語間滿是熱忱與慷慨,似乎真的將個人得失拋諸腦後。

  魏正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譏誚,神色卻是認真:「必須要給。

  這補償不是施捨,而是你們應得的。」

  他微微一頓,目光炯炯,「你們若是心懷善心,願意捐贈,那是你們的高尚之舉,我自然敬重。

  但該給的補償,一點都不能少,這是原則。」

  見眾人依舊面露猶豫之色,魏正緩了緩語氣,耐心解釋道:「你們可知道子貢贖人的典故?

  子貢在國外贖回魯國人,卻拒絕了國家的補償。

  孔子批評他,說他此舉雖看似高尚,卻會讓其他人覺得接受補償是不道德的,從而導致以後再沒人願意去贖人。

  同理,若是你們不收補償,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其他人便會有所顧慮,這反倒不利於以後行事。

  所以,大家收下補償,於公於私,都有好處。」

  眾人聽了這番話,紛紛點頭,齊聲應道:「君侯所言極是,某等謹唯。」

  董厥若有所思,上前一步問道:「君侯的意思,是把城外的百姓都安置進來?」

  魏正鄭重地點點頭,解釋道:「正是這個意思。

  比如說你的宅邸寬敞,估量著可以安頓十戶人家,便把十戶人家安置進去。」

  他又指了指縣寺的西院,「你們看,這個縣寺的西院,我瞧著也能安置二十戶人家。

  如此一來,儘可能多地讓百姓住進溫暖的屋子裡,熬過這個寒冬。」


  有一名令史道:「君侯,這麼多百姓乍然進來,恐怕會有衝突。」

  魏正滿意地點點頭,神情嚴肅地說道:「這一點,我早就有所思考。

  百姓們若是吃飽喝足後無所事事,很容易滋生事端,擾亂治安。

  所以,為了讓大家都能有事做,也為了南鄉縣的長遠發展,所有成年百姓,無論男女,都必須參與勞役。」

  「官家不僅會管飯,而且還會發放役餉。」魏正提高了音量,「如此一來,既能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又能讓他們通過勞動為縣城建設出一份力。

  至於具體做什麼活,我已經有了初步規劃。

  第一個任務,就是大掃除!

  首先,所有的人,必須洗澡。

  嗯,就是沐浴,我們要建設澡堂,在其中加入熱水,以供百姓洗澡。

  男女要分開!

  把身體打掃乾淨,住所同樣要大掃除。

  要把南鄉縣城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將所有垃圾,都拉到城外進行焚燒處理。

  而且垃圾要定點投放,嚴禁隨地扔垃圾。

  縣城的環境衛生關乎著每一個人的健康,瘟疫就是因為不講衛生而引起的,必須重視。」

  「第二個任務,縣城內的所有道路,都要進行翻修。

  道路暢通與否,直接影響著出行和縣城的發展。

  如今許多道路年久失修,坑窪不平,還有這麼多的土路,一旦下雨,泥濘不堪。

  給大家帶來諸多不便,是時候徹底整治一番了。」

  「第三個任務,現在正值河水枯竭的時節,正是開挖渠道的好時候。

  開挖渠道有利於灌溉農田,提高農作物產量,從根本上改善百姓的生活。」

  ......

  隨著魏正一條一條地將規劃侃侃而談,眾人的眼睛越睜越大,眼中滿是驚訝與震撼。

  他們原本以為,面對城外百姓安置的難題,不過是簡單地找個地方讓他們住下便罷了。

  卻沒想到魏正竟有如此深遠且細緻的謀劃。

  每一項任務,都緊密關聯著縣城的發展與民生,從環境衛生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農業灌溉,環環相扣。

  魏正說到最後,已然口乾舌燥,但他的眼神依舊堅定而明亮。

  「這些事務,我會具體安排相應的人來處理。」

  他的聲音因為些許疲憊而略帶沙啞,卻依舊清晰有力。「你們當中,誰在這方面有經驗,都可以毛遂自薦。

  這是難得的機會,無論是打掃縣城、翻修道路,還是開挖渠道,每一項工作都至關重要,都需要有能力的人來牽頭負責。

  你們若能在這些事務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能,便是為南鄉縣的發展立下大功,便是我魏正的好臣子。

  之前我說過以郡治的方式治理縣,近日就會發布具體架構。

  升官,就在當時。」

  聞言,在場眾人的心中瞬間燃起了熊熊鬥志。

  這不僅是一次為君侯效力的機會,更是自己仕途晉升的絕佳契機。

  抱到當朝大將軍的兒子大腿,這機會可不多啊!

  魏正微微一笑,誰不想升官呢。

  他轉頭看向董厥:「就由你開始安排人員吧。」

  董厥毫不猶豫,立刻領命。

  只見他神色鎮定,眼神中透著自信與幹練。

  他先是略作思索,快速梳理著各項事務和在場官吏的特點與專長。

  緊接著,便開始有條不紊地開始分配任務。

  「孫令史。」他指向一位年輕且頗具活力的官吏,「你去動員百姓,要耐心地向他們說明此次勞役的意義和好處,務必讓他們積極配合。」

  「張鄉佐!」董厥又看向一位經驗豐富、在當地頗有威望的老吏,「你去召集三老。

  三老在百姓中德高望重,他們的支持對我們接下來的工作至關重要。」

  老吏點頭稱是,邁著沉穩的步伐轉身離開。

  「王令史。」董厥目光落在一位對土木較為熟悉的官吏身上,「你去負責建築澡堂。


  天氣寒冷,百姓們勞作之後能有個溫暖的地方洗浴,不僅能保持衛生,也能讓他們感受到官家的關懷。」

  這位官吏領命後,便著手準備相關事宜。

  在董厥的安排下,各項任務都被分配得井井有條,官吏們各司其職,紛紛奔赴各自的崗位。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沒有絲毫的混亂與遲疑。

  魏正站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這一切,臉上漸漸浮現出一絲笑容。

  從董厥剛才的一系列安排中,魏正看到了他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對事務的敏銳洞察力。

  不僅能夠迅速根據不同任務的特點挑選合適的人選,還能考慮到諸多細節,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朝著預期的方向推進。、

  如此才能,確實堪稱良士。

  「二師兄!」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諸葛瞻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