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趙廣,精英
對於丞相府團隊那別具一格的「送子」行為,魏正心中實在是感慨萬千。
只能暗自嘀咕,這些人吶,長了毛那就是活脫脫的猴子。
猴精猴精的。
原本魏正一人輕車簡從前往南鄉縣赴任,倒也自在灑脫。
可如今丞相府這一番操作,多安排了不少馬車,雖說是出於一番好意,可行進速度卻不可避免地減緩了下來。
一路上,浩浩蕩蕩的車隊,猶如一條緩緩蠕動的長龍,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
眼看著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落日的餘暉將天邊染成了一片橙紅色。
趙廣作為此次護送隊伍的負責人,有條不紊地開始安排人手布置營地。
他憑藉著豐富的經驗,選定了一處依山臨水的絕佳位置。
此處依山,可憑地勢抵禦可能出現的襲擊;臨水,則能保證水源充足,解決眾人的用水需求。
緊接著,他指揮士卒們以馬車為壁壘,將馬車一輛輛緊密排列,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堅固的防禦圈。
同時,又安排一部分人迅速開挖壕溝,他們揮動著手中的木臿,去開挖壕溝。
當然,這種在大漢境內的壕溝,並不深,主要還是針對野獸。
在防禦工事搭建的同時,趙廣也沒有忘記安排斥候和虞侯。
不得不說,作為趙雲的次子,趙廣的基本軍事素質還是相當在線的。
此人身形高大,典型的河北人身材,站在一眾士卒中,顯得格外突出。
姿顏雄偉,眉眼間更是隱隱透著幾分趙雲當年的英氣,頗有將門虎子的風範。
「趙兄!」
魏正抱著年幼的諸葛果,身後還簇擁著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正在參觀營寨的布置。
「魏君,末將在!」
趙廣見狀,絲毫不敢有半點含糊,立刻恭敬地回應道。
雖說魏正此次前往南鄉縣擔任的不過是個小小的縣長之職,但他可是實打實的縣侯。
而且還是大將軍的嫡子,這身份地位,豈是常人能比的。
更何況,跟在魏正身後的這群少年,也各個來歷不凡,隨便拉出一個,那不是某太守家的公子,就是某將軍家的公子。
正是因為深知這些少年的身份背景,趙廣在這境內駐營,才搞得如同身處敵境一般小心翼翼。
畢竟,若是不小心傷了其中任何一位公子,他趙廣就算有九條命,那也是賠不起的。
魏正看著眼前那些熱火朝天勞作,卻似乎功效不太理想的士卒們,微微皺了皺眉頭,開口問道:「怎麼用的都是木臿,如此開挖壕溝豈不費力?」
趙廣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魏正會突然問這個問題。
但他反應極快,瞬間便調整好思緒,飛快地說道:「魏君有所不知,軍中的鐵大多都被優先用作製作刀斧和甲冑了。
畢竟在戰場上,這些兵器和防具可是關乎將士們生死存亡的關鍵。
而木臿製作起來相對簡單,又無需耗費大量的生鐵,所以在開挖壕溝這類工程中,便多採用木臿了。」
趙廣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那些勞作的士卒們指了指。
魏正問道:「那屯田勞作,用的也大都是木臿了?」
聞言,趙廣再次點了點頭。
魏正想了想道:「我們到了南鄉,主要還是以民生為主。
要多打制一些鐵臿,如此一來,才能節省民力。」
聞言,趙廣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節省民力,還是下意識的點點頭。
一側的諸葛瞻聞言,上前一步,有條不紊地說道:「鐵臿尖銳,刨土尚可,翻土則也費力。
可以再製作一種木臿,使其寬大,翻土時,能帶出較多的土。
兩人一組,若是熟練使用,可以節省不少力氣。」
「兄兄好聰明!」
聞言,魏正懷中的諸葛果奶聲奶氣,立即給他的大兄送上了正面的情緒價值。
聞言,諸葛瞻微微一笑,揚起了腦袋。
「哈哈哈,是聰明!」
魏正也笑了起來,對待小孩子的教育,他其實也是傾向於鼓勵型,而不是打壓型。
他原本多和諸葛家接觸,是懷有對諸葛亮的敬意,以及一些私心。
但交往多了之後,也就起了其他心思。
在他看來,如今八九歲的諸葛瞻非常聰明,但歷史上的諸葛瞻,顯然,是被人養廢了。
雖然才思敏捷,但精通的卻是書法和繪畫......
在蜀漢後期,大將軍姜維被逼迫到沓中屯田避禍。
蜀漢的大權,實際上在諸葛瞻手中。
公元261年,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台政務,侍中樊建守尚書令,三人共同統領國政。
也就是說,蜀漢的滅亡,諸葛瞻負有第一責任。
畢竟,如果把蜀漢類比為一家公司的話,劉禪不過是董事長,他諸葛瞻才是CEO。
於是,為了繼續開發諸葛瞻的邏輯能力,培養他的耐心和毅力,魏正製作一個四階的魔方。
一向聰明好強,凡事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得到所有人誇讚的諸葛瞻栽了個大跟頭。
哭得那叫一個昏天暗地。
事情傳到黃月英那裡,她先是不明所以,隨後也被魔方複雜的構造和變幻莫測的玩法吸引過去。
尤其是,魏正很快的把魔方六個面搭配好,更是勾起了她的好勝心。
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自家女兒黃月英的才能堪與他相配。
這話或許有些誇張,但這並非全然是父親對女兒的溢美之詞。
在對魔方的攻克過程中,自然少不了與魏正之間的交流。
黃月英本身是一個極其聰明的女子。
自幼飽讀詩書,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天文地理,皆有所涉獵。
也正因如此,尋常事物很難提起她的興趣。
為了打發漫長的時間,她醉心於搗鼓一些小發明,後來也就開始幫助諸葛亮做一些器具上面的改進。
不過自諸葛亮死後,她對這些再次失去了興趣,因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人欣賞。
在和魏正的交流中,本已存死志的她,再次被勾起了興趣。
當然,這個不是黃月英本身不夠聰明的問題,從發明創造的角度來說,魏正這個穿越者,相當於是帶著金手指的。
在魏正的引導下,黃月英再次沉浸於發明和學習之中。
再加上魏正提及對諸葛瞻等人的教導,以及後續的問題,以及諸葛亮為名貫之的責任感......
終於把諸葛亮一家忽悠到了南鄉縣。
這個過程中,魏正雖然有照顧諸葛亮遺孀和兒女的心思,同樣也有私心。
因為這個時代的聰明人並不多,而士族是其中的精英。
魏正要改變這個時代,必然要在經濟和科技發展、政治改革等各方面發力。
如此,他必然要大量的使用這些精英,也就是士族。
已經成年的思路大多已經定型,想蛻變,必須從孩子抓起。
未來還是少年們的,所以他要提前布局,親自培養。
套用一句電影中台詞:「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只能暗自嘀咕,這些人吶,長了毛那就是活脫脫的猴子。
猴精猴精的。
原本魏正一人輕車簡從前往南鄉縣赴任,倒也自在灑脫。
可如今丞相府這一番操作,多安排了不少馬車,雖說是出於一番好意,可行進速度卻不可避免地減緩了下來。
一路上,浩浩蕩蕩的車隊,猶如一條緩緩蠕動的長龍,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
眼看著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落日的餘暉將天邊染成了一片橙紅色。
趙廣作為此次護送隊伍的負責人,有條不紊地開始安排人手布置營地。
他憑藉著豐富的經驗,選定了一處依山臨水的絕佳位置。
此處依山,可憑地勢抵禦可能出現的襲擊;臨水,則能保證水源充足,解決眾人的用水需求。
緊接著,他指揮士卒們以馬車為壁壘,將馬車一輛輛緊密排列,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堅固的防禦圈。
同時,又安排一部分人迅速開挖壕溝,他們揮動著手中的木臿,去開挖壕溝。
當然,這種在大漢境內的壕溝,並不深,主要還是針對野獸。
在防禦工事搭建的同時,趙廣也沒有忘記安排斥候和虞侯。
不得不說,作為趙雲的次子,趙廣的基本軍事素質還是相當在線的。
此人身形高大,典型的河北人身材,站在一眾士卒中,顯得格外突出。
姿顏雄偉,眉眼間更是隱隱透著幾分趙雲當年的英氣,頗有將門虎子的風範。
「趙兄!」
魏正抱著年幼的諸葛果,身後還簇擁著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正在參觀營寨的布置。
「魏君,末將在!」
趙廣見狀,絲毫不敢有半點含糊,立刻恭敬地回應道。
雖說魏正此次前往南鄉縣擔任的不過是個小小的縣長之職,但他可是實打實的縣侯。
而且還是大將軍的嫡子,這身份地位,豈是常人能比的。
更何況,跟在魏正身後的這群少年,也各個來歷不凡,隨便拉出一個,那不是某太守家的公子,就是某將軍家的公子。
正是因為深知這些少年的身份背景,趙廣在這境內駐營,才搞得如同身處敵境一般小心翼翼。
畢竟,若是不小心傷了其中任何一位公子,他趙廣就算有九條命,那也是賠不起的。
魏正看著眼前那些熱火朝天勞作,卻似乎功效不太理想的士卒們,微微皺了皺眉頭,開口問道:「怎麼用的都是木臿,如此開挖壕溝豈不費力?」
趙廣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魏正會突然問這個問題。
但他反應極快,瞬間便調整好思緒,飛快地說道:「魏君有所不知,軍中的鐵大多都被優先用作製作刀斧和甲冑了。
畢竟在戰場上,這些兵器和防具可是關乎將士們生死存亡的關鍵。
而木臿製作起來相對簡單,又無需耗費大量的生鐵,所以在開挖壕溝這類工程中,便多採用木臿了。」
趙廣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那些勞作的士卒們指了指。
魏正問道:「那屯田勞作,用的也大都是木臿了?」
聞言,趙廣再次點了點頭。
魏正想了想道:「我們到了南鄉,主要還是以民生為主。
要多打制一些鐵臿,如此一來,才能節省民力。」
聞言,趙廣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節省民力,還是下意識的點點頭。
一側的諸葛瞻聞言,上前一步,有條不紊地說道:「鐵臿尖銳,刨土尚可,翻土則也費力。
可以再製作一種木臿,使其寬大,翻土時,能帶出較多的土。
兩人一組,若是熟練使用,可以節省不少力氣。」
「兄兄好聰明!」
聞言,魏正懷中的諸葛果奶聲奶氣,立即給他的大兄送上了正面的情緒價值。
聞言,諸葛瞻微微一笑,揚起了腦袋。
「哈哈哈,是聰明!」
魏正也笑了起來,對待小孩子的教育,他其實也是傾向於鼓勵型,而不是打壓型。
他原本多和諸葛家接觸,是懷有對諸葛亮的敬意,以及一些私心。
但交往多了之後,也就起了其他心思。
在他看來,如今八九歲的諸葛瞻非常聰明,但歷史上的諸葛瞻,顯然,是被人養廢了。
雖然才思敏捷,但精通的卻是書法和繪畫......
在蜀漢後期,大將軍姜維被逼迫到沓中屯田避禍。
蜀漢的大權,實際上在諸葛瞻手中。
公元261年,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台政務,侍中樊建守尚書令,三人共同統領國政。
也就是說,蜀漢的滅亡,諸葛瞻負有第一責任。
畢竟,如果把蜀漢類比為一家公司的話,劉禪不過是董事長,他諸葛瞻才是CEO。
於是,為了繼續開發諸葛瞻的邏輯能力,培養他的耐心和毅力,魏正製作一個四階的魔方。
一向聰明好強,凡事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得到所有人誇讚的諸葛瞻栽了個大跟頭。
哭得那叫一個昏天暗地。
事情傳到黃月英那裡,她先是不明所以,隨後也被魔方複雜的構造和變幻莫測的玩法吸引過去。
尤其是,魏正很快的把魔方六個面搭配好,更是勾起了她的好勝心。
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自家女兒黃月英的才能堪與他相配。
這話或許有些誇張,但這並非全然是父親對女兒的溢美之詞。
在對魔方的攻克過程中,自然少不了與魏正之間的交流。
黃月英本身是一個極其聰明的女子。
自幼飽讀詩書,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天文地理,皆有所涉獵。
也正因如此,尋常事物很難提起她的興趣。
為了打發漫長的時間,她醉心於搗鼓一些小發明,後來也就開始幫助諸葛亮做一些器具上面的改進。
不過自諸葛亮死後,她對這些再次失去了興趣,因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人欣賞。
在和魏正的交流中,本已存死志的她,再次被勾起了興趣。
當然,這個不是黃月英本身不夠聰明的問題,從發明創造的角度來說,魏正這個穿越者,相當於是帶著金手指的。
在魏正的引導下,黃月英再次沉浸於發明和學習之中。
再加上魏正提及對諸葛瞻等人的教導,以及後續的問題,以及諸葛亮為名貫之的責任感......
終於把諸葛亮一家忽悠到了南鄉縣。
這個過程中,魏正雖然有照顧諸葛亮遺孀和兒女的心思,同樣也有私心。
因為這個時代的聰明人並不多,而士族是其中的精英。
魏正要改變這個時代,必然要在經濟和科技發展、政治改革等各方面發力。
如此,他必然要大量的使用這些精英,也就是士族。
已經成年的思路大多已經定型,想蛻變,必須從孩子抓起。
未來還是少年們的,所以他要提前布局,親自培養。
套用一句電影中台詞:「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