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半道,折返
一支隊伍蜿蜒行進在南鄭縣通往南鄉縣的山路上。
馬蹄踏在崎嶇的土石上,發出沉悶而有節奏的聲響。
隊伍之中,居於核心位置的,正是南鄉相、南鄉侯魏正。
此刻的他,身姿挺拔地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微風輕輕拂過,撩動著髮絲與衣袂。
魏正的目光堅定而自信,時而遠眺前方蜿蜒的山路,時而掃視著身旁的山川景色。
不說意氣風發至極,但周身也洋溢著一種志得意滿的昂揚之氣。
就差一陣爽朗的大笑了。
一縣之長,單從行政級別來看,放在後世,這大致相當於正處級官員。
然而,在這蜀漢的朝堂體系里,他身兼南鄉相和南鄉侯兩職,可謂權勢滔天。
作為南鄉相,他掌管著南鄉縣的一應政務、軍務,大到賦稅徵收、民生建設,小到百姓糾紛、治安維護、徵兵巡邏,皆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
而南鄉侯的爵位,不僅為他帶來了無上的榮耀,更賦予了他諸多特權。
整個南鄉縣都是他的封地,封地內的百姓皆受他統轄,所有產出也歸他支配。
集行政法軍大權與尊貴爵位於一身的地位,讓他在南鄉縣宛如一方土皇帝。
南鄉縣,正是後世聞名遐邇的西鄉縣。
所處之地,宛如被群山環抱的一顆明珠,隱匿於重巒疊嶂之中。
這裡的耕地面積雖不算多,在山間零星分布,但林地面積卻廣袤無垠。
茂密的山林猶如綠色的海洋,蘊藏著無盡的資源。
向東不遠處便是奔騰不息的漢水,那滔滔江水,猶如一條靈動的絲帶,串聯起這片土地與外界的聯繫。
漢水之北,便是赫赫有名的子午谷。
而沿著漢水順流直下,便能抵達魏興郡的西城縣。
南鄉縣與漢中平原之間,橫亘著八九十里蜿蜒崎嶇的山路。
這使得它在地域上更像是一塊遺世獨立的飛地,雖隸屬蜀漢,卻有著獨特的地緣特點。
與司馬懿的一戰,對魏正來說,相當於一場靈魂的洗禮。
他對自身處境有了更為清晰且深刻的認識。
即便他與魏延之間有著血緣上的父子關係。
甚至他曾藉助裝神弄鬼的手段,營造出丞相接班人的人設,以此來震懾魏延,在軍中樹立起一定的威望。
但在諸多事務的處理過程中,想要完全掌控魏延,基本不可能。
魏延自矜高傲,性格剛烈、果敢勇猛。
在軍中浸淫多年,有著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與決斷思路。
許多時候,魏正的想法並不能順利地貫徹下去。
其實,諸葛丞相在的時候,何嘗不為這些事情發愁,他又何嘗徹底掌控魏延呢。
好在魏正心思縝密,在戰事推進過程中,不斷對原本的計劃進行靈活調整。
也算是憑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與智慧,才能一次次在危機中尋得轉機,最終在這場大戰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不管怎麼說,魏正與魏延之間,有著一道跨越千年的見識鴻溝。
魏延的思維方式、行事準則,深深紮根於當下這個時代的土壤。
而魏正,帶著後世的先進理念與認知,在許多問題上與魏延的看法大相逕庭。
倘若繼續留在魏延身邊,雖說不至於事事都受到掣肘。
但每推行一個新的想法、實施一項新的策略,都必定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說服魏延,去跨越這道認知的障礙。
既然如此,魏正暗自思忖,倒不如獨掌一縣之地。
在南鄉縣,他可以將自己的理念與抱負盡情施展,按照自己的規划去治理一方水土,發展民生經濟,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之地。
在這裡,他無需再為說服他人而耗費心力。
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開闢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他的左右兩側,分別是魏昌與董厥,二人一武一文,如影隨形,為魏正的前路保駕護航。
魏昌,身為魏正的大兄,體型壯碩,渾身散發著赳赳武夫的氣勢。
他自幼習武,弓馬嫻熟,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和果敢的戰鬥風格。
只見他身披玄色戰甲,腰間懸掛著一柄鋒利的長刀,刀鞘上的紋路在日光下閃爍著冷冽光芒。
其眼神銳利如鷹,時刻警惕著周遭的動靜。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些「憨直」。
反觀董厥,身形略顯清瘦,一襲素色長袍隨風輕擺,盡顯儒雅氣質。
他是魏延的老鄉,飽讀詩書,智謀過人,對經史子集、兵法謀略皆有深入研究。
除了這兩個心腹,魏延還撥給魏正一支實力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
其中,五百突將是魏延親自操練的,尤為引人注目。
五百人皆是從軍中精銳裡層層選拔而出。
另外還有一千賨叟則。
賨叟人以勇猛剽悍著稱,他們長期生活在山林之間,對複雜地形了如指掌,擅長利用山川地勢作戰。
俘虜的魏軍一千正卒,雖然身為敗軍,但也有著一定的軍事素養。
還有俘虜的魏軍兩千輔兵。
「嗵嗵嗵!」
身後驟然響起一陣急促且密集的馬蹄聲,仿若擂鼓。
魏正下意識地勒緊韁繩,轉頭望去。
只見滾滾煙塵之中,馬岱和魏容一馬當先,帶著數十騎風馳電掣般飛奔而來。
待他們靠近,眾人紛紛下馬,彼此見禮。
馬岱神色凝重,來不及過多寒暄,便直奔主題:「忠賢賢侄,成都突發大事,局勢頗為棘手。
胡公與魏延將軍商議後,特意命我等前來,讓你即刻返回定軍山,共商應對之策。」
魏正聞言,不禁皺起眉頭,滿臉的無奈之色。
他此前滿心都在謀劃著名如何開發南鄉縣,早已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將這片土地建設得繁榮昌盛的宏偉藍圖,如今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節奏。
但軍令如山,也只能無奈接受。
當下,魏正轉身看向董厥,鄭重地叮囑道:「龔襲,我走之後,你到了南鄉縣,務必多費些心思,首要勸說那些藏在山溝里的百姓返回城中種地。
農耕乃國家之本,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勤懇務農,咱們南鄉縣的根基才能穩固。」
說到這兒,他眼神一凜,加重了語氣對魏昌說道:「大兄,對於那些頑固不化、為非作歹的山賊,切不可姑息遷就。
你可挑選精壯士卒,對他們展開討伐。」
「魏侯放心!」
「老三放心!」
董厥和魏昌領命。
實際上,對於怎麼發展南鄉縣,魏正和董厥一路上也有聊過。
而對方確實很有才幹,把事情暫且交給董厥和魏昌,魏正也勉強放心。
於是翻身上馬,與馬岱、魏容等人一道,朝著定軍山方向疾馳而去。
馬蹄踏在崎嶇的土石上,發出沉悶而有節奏的聲響。
隊伍之中,居於核心位置的,正是南鄉相、南鄉侯魏正。
此刻的他,身姿挺拔地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微風輕輕拂過,撩動著髮絲與衣袂。
魏正的目光堅定而自信,時而遠眺前方蜿蜒的山路,時而掃視著身旁的山川景色。
不說意氣風發至極,但周身也洋溢著一種志得意滿的昂揚之氣。
就差一陣爽朗的大笑了。
一縣之長,單從行政級別來看,放在後世,這大致相當於正處級官員。
然而,在這蜀漢的朝堂體系里,他身兼南鄉相和南鄉侯兩職,可謂權勢滔天。
作為南鄉相,他掌管著南鄉縣的一應政務、軍務,大到賦稅徵收、民生建設,小到百姓糾紛、治安維護、徵兵巡邏,皆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
而南鄉侯的爵位,不僅為他帶來了無上的榮耀,更賦予了他諸多特權。
整個南鄉縣都是他的封地,封地內的百姓皆受他統轄,所有產出也歸他支配。
集行政法軍大權與尊貴爵位於一身的地位,讓他在南鄉縣宛如一方土皇帝。
南鄉縣,正是後世聞名遐邇的西鄉縣。
所處之地,宛如被群山環抱的一顆明珠,隱匿於重巒疊嶂之中。
這裡的耕地面積雖不算多,在山間零星分布,但林地面積卻廣袤無垠。
茂密的山林猶如綠色的海洋,蘊藏著無盡的資源。
向東不遠處便是奔騰不息的漢水,那滔滔江水,猶如一條靈動的絲帶,串聯起這片土地與外界的聯繫。
漢水之北,便是赫赫有名的子午谷。
而沿著漢水順流直下,便能抵達魏興郡的西城縣。
南鄉縣與漢中平原之間,橫亘著八九十里蜿蜒崎嶇的山路。
這使得它在地域上更像是一塊遺世獨立的飛地,雖隸屬蜀漢,卻有著獨特的地緣特點。
與司馬懿的一戰,對魏正來說,相當於一場靈魂的洗禮。
他對自身處境有了更為清晰且深刻的認識。
即便他與魏延之間有著血緣上的父子關係。
甚至他曾藉助裝神弄鬼的手段,營造出丞相接班人的人設,以此來震懾魏延,在軍中樹立起一定的威望。
但在諸多事務的處理過程中,想要完全掌控魏延,基本不可能。
魏延自矜高傲,性格剛烈、果敢勇猛。
在軍中浸淫多年,有著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與決斷思路。
許多時候,魏正的想法並不能順利地貫徹下去。
其實,諸葛丞相在的時候,何嘗不為這些事情發愁,他又何嘗徹底掌控魏延呢。
好在魏正心思縝密,在戰事推進過程中,不斷對原本的計劃進行靈活調整。
也算是憑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與智慧,才能一次次在危機中尋得轉機,最終在這場大戰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不管怎麼說,魏正與魏延之間,有著一道跨越千年的見識鴻溝。
魏延的思維方式、行事準則,深深紮根於當下這個時代的土壤。
而魏正,帶著後世的先進理念與認知,在許多問題上與魏延的看法大相逕庭。
倘若繼續留在魏延身邊,雖說不至於事事都受到掣肘。
但每推行一個新的想法、實施一項新的策略,都必定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說服魏延,去跨越這道認知的障礙。
既然如此,魏正暗自思忖,倒不如獨掌一縣之地。
在南鄉縣,他可以將自己的理念與抱負盡情施展,按照自己的規划去治理一方水土,發展民生經濟,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之地。
在這裡,他無需再為說服他人而耗費心力。
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開闢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他的左右兩側,分別是魏昌與董厥,二人一武一文,如影隨形,為魏正的前路保駕護航。
魏昌,身為魏正的大兄,體型壯碩,渾身散發著赳赳武夫的氣勢。
他自幼習武,弓馬嫻熟,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和果敢的戰鬥風格。
只見他身披玄色戰甲,腰間懸掛著一柄鋒利的長刀,刀鞘上的紋路在日光下閃爍著冷冽光芒。
其眼神銳利如鷹,時刻警惕著周遭的動靜。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些「憨直」。
反觀董厥,身形略顯清瘦,一襲素色長袍隨風輕擺,盡顯儒雅氣質。
他是魏延的老鄉,飽讀詩書,智謀過人,對經史子集、兵法謀略皆有深入研究。
除了這兩個心腹,魏延還撥給魏正一支實力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
其中,五百突將是魏延親自操練的,尤為引人注目。
五百人皆是從軍中精銳裡層層選拔而出。
另外還有一千賨叟則。
賨叟人以勇猛剽悍著稱,他們長期生活在山林之間,對複雜地形了如指掌,擅長利用山川地勢作戰。
俘虜的魏軍一千正卒,雖然身為敗軍,但也有著一定的軍事素養。
還有俘虜的魏軍兩千輔兵。
「嗵嗵嗵!」
身後驟然響起一陣急促且密集的馬蹄聲,仿若擂鼓。
魏正下意識地勒緊韁繩,轉頭望去。
只見滾滾煙塵之中,馬岱和魏容一馬當先,帶著數十騎風馳電掣般飛奔而來。
待他們靠近,眾人紛紛下馬,彼此見禮。
馬岱神色凝重,來不及過多寒暄,便直奔主題:「忠賢賢侄,成都突發大事,局勢頗為棘手。
胡公與魏延將軍商議後,特意命我等前來,讓你即刻返回定軍山,共商應對之策。」
魏正聞言,不禁皺起眉頭,滿臉的無奈之色。
他此前滿心都在謀劃著名如何開發南鄉縣,早已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將這片土地建設得繁榮昌盛的宏偉藍圖,如今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節奏。
但軍令如山,也只能無奈接受。
當下,魏正轉身看向董厥,鄭重地叮囑道:「龔襲,我走之後,你到了南鄉縣,務必多費些心思,首要勸說那些藏在山溝里的百姓返回城中種地。
農耕乃國家之本,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勤懇務農,咱們南鄉縣的根基才能穩固。」
說到這兒,他眼神一凜,加重了語氣對魏昌說道:「大兄,對於那些頑固不化、為非作歹的山賊,切不可姑息遷就。
你可挑選精壯士卒,對他們展開討伐。」
「魏侯放心!」
「老三放心!」
董厥和魏昌領命。
實際上,對於怎麼發展南鄉縣,魏正和董厥一路上也有聊過。
而對方確實很有才幹,把事情暫且交給董厥和魏昌,魏正也勉強放心。
於是翻身上馬,與馬岱、魏容等人一道,朝著定軍山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