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國姓爺懂我啊
時光匆匆,又是半月。
三月份,正是草長鶯飛,春光燦爛的好時節。
這半個月裡,捷報頻頻,先是堵胤錫奪回武昌,隨即就是張煌言奪回襄陽。
唯一的樂子人是國姓爺朱成功。
這孩子打小就聰明,他認為從南京到揚州的運河雖然近但是不能走,敵軍一定做了萬全的準備——會有埋伏。
於是,國姓爺放棄了走內陸河運,改走海運,決定繞一圈兒從淮安登陸,抄後路奇襲敵軍。
結果兵臨城下時,揚州知府胡蘄忠直接開城獻城,跪的叫一個整齊。
據說,胡蘄忠開城迎接明軍已經多日,日日盼夜夜盼,左盼右盼都沒盼來,可把他愁壞了。
另一邊,剛被放出來的弘光帝又被關了回去。
朱律健寫的那道聖旨被中途扣下了,清廷一直遲疑不知道要不要給弘光帝看。
主要是怕弘光帝真被那個隆武帝給說死了。
那這最後的底牌也沒了。
「太后,朝堂之事,還是交給我等吧,您好好看顧我那侄兒,把他教導成一代名君。」
計劃失敗,孝莊皇太后也很沒面子。
又聽多爾袞這句讓她專心帶孩子的話,好懸沒氣過去。
這話是什麼意思?
她孝莊沒能力處理國事,只能回家帶孩子?
這簡直就是侮辱!
孝莊微微一笑:「哀家也不想過問,可哀家近日聽聞前方戰事頻頻失利,哀家想知孩兒他叔可有良策?再這麼下去可不行啊。」
多爾袞也是感受到被戳肺管子的痛。
前幾日他被氣到了病床上,後來接連又收到兩道戰敗的消息反而又把他的病又氣好了,容光煥發,又起來了。
這一定是薩滿神的賜福!
「本王已派孔有德去查那大炮的消息,請太后放心,當初在山海關外時明軍的火炮也比咱們的先進,可那又如何?勝利依然是屬於我們。」
這話倒也不假。
可是,天津丟了,這讓她如何都不能安穩。
「關於天津呢?孩兒他叔,你就打算讓明軍將其握在手裡?那地方離京城太近了,哀家著實難安啊。」
提到天津,多爾袞也是犯愁。
他已經集結兵力,打算親自帶兵將其攻下來。
可紅衣大炮大部分都調出去了,給他留的不多。
沒那東西,想要破城,就是他的騎兵再勇猛,也無處使力。
「本王已經命火器營的趕造紅衣大炮了,等火炮一送來,本王就親自出征,將天津奪回來!」
安撫完了孝莊太后。
多爾袞的臉再沒了好臉色,訓斥道:「孔有德呢!讓他去查大炮!還沒消息嗎?」
福州。
孔有德好像一個乞兒,滿身破爛,風塵僕僕的入城了。
這一路上,他已記不得跑死了多少匹馬。
回想起來都是淚!
接下來……
「那個哥們兒!」
一聲吆喝,吸引孔有德的注意力。
回頭看去,就見那人也在看著他。
是個捕快。
對付這種小鬼,他最在行了。
孔有德指了下自己:「這位官爺,您是在叫我嗎?我,我是徐村的……我……我是來投奔親戚的。」
「別怕,吃飯了嗎?」
吃了,入城前吃的烤馬腿。
「沒。」
「來,我帶你去粥鋪,不要錢,免費的。」
孔有德根本不想去喝什麼免費的粥。
他要與接頭的聯絡上,然後弄清楚這座城的關係網,再用金餅子將這張網撕爛,去查那大炮的消息。
「爺!您真是大好人啊!」
「別跪別跪。」
孔有德沒想跪,但對方這一說,他只能跪了。
「哎呀,你這兄弟,客氣啥,快起來快起來。」
孔有德羞憤啊。
想他恭順王,雖然恭順兩字有些刺耳,但也是一個王啊。
如今卻給一個在街上遊手好閒的捕快跪了!奇恥大辱!
「爺,您怎麼稱呼?」
「叫我狗娃就行,我和國姓爺是兄弟。」
孔有德:???
他該說什麼?
這個一句話給他干不會了。
「國姓爺是……」
「這國姓爺可不是一般人啊,咱們福州總共就出了兩位國姓爺,你以為這兩位是誰?」
孔有德:「是誰?」
狗娃來了談興,「這一位是鄭侯的長子,正率領鄭家水師北上的忠孝伯國姓爺朱成功,另一位則和我一樣,也是狗字輩兒的,姓狗名蛋,叫狗蛋,俺兄弟,如今他叫朱成義,封忠勇伯,負責錦衣衛,隨陛下左右,那叫一個威風!」
孔有德現在的心情很複雜,他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面前的傻缺。
如果表現得不感興趣,那也不行。
只好硬著頭皮捧場道:「原來是您的兄弟啊,狗家人人才輩出!佩服佩服!」
狗娃摟住孔有德的肩膀,「那是!走!咱們去粥鋪!咱給你慢慢道來。」
孔有德:「……」
能不去嗎?
他不喜歡喝粥啊!
……
登州府,大明軍工工業園區。
除了一座座的廠房,這裡又擴建出一圈兒的家屬院兒、菜市場、學堂。
這裡的工廠每天四班倒日夜趕工。
這裡的工人卻是神采奕奕走路帶風,他們每天最少有一半的時間休息,一些有家室的,在這裡老婆、孩子、熱炕頭兒都不缺,人生叫一個美滿。
他們每個人都很知足,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每一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希望。
那是因為,他們此前過的日子太苦了。
他們知道苦日子是什麼樣的,才能嘗出現在的甜。
等到了下一代,他們的孩子,他們孩子的孩子,對生活會有新的看法,新的追求。
到時候他們眼中看到的將是商賈與官宦之家的奢華。
他們將不再滿足現在的安逸。
他們會去追求,會拼搏,也會跌下來。
到時候,是不是就和他的過去一樣了?
朱律健的目標一直很清晰,改寫那些民族英雄的命運,讓他們安度晚年。
然後就是擴軍,打一塊大大的版圖,最少不能比清朝統治期間的小。
最後,為三百年後鋪路,給民眾開智,防止三百年後的慘劇再次上演。
可他也同樣的迷茫。
人類的欲望是個沒有窮盡的怪圈兒,它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咀嚼吞噬著無數的失敗者,令人感傷的是,失敗者肯定是大多數人——這是由篩選機制決定的。
要選出好的,就會有差的。
十里選一,百里選一,千里選一,萬里選一,十萬、百萬、千萬、億。
他能讓飽受苦難的一代人享受幸福與安樂,卻不能讓人類享受到幸福與安樂。
這種無能為力,也是一種痛苦、迷茫。
「陛下!有一隊人抵達青州府,說是國姓爺派他們來的,是一隊騎兵,帶著好幾車的匠人!」
朱律健的眼前一亮,一掃抑鬱。
連忙下令道:「快!速去將人請來!」
朱律健心中狂喜——國姓爺懂我啊!
三月份,正是草長鶯飛,春光燦爛的好時節。
這半個月裡,捷報頻頻,先是堵胤錫奪回武昌,隨即就是張煌言奪回襄陽。
唯一的樂子人是國姓爺朱成功。
這孩子打小就聰明,他認為從南京到揚州的運河雖然近但是不能走,敵軍一定做了萬全的準備——會有埋伏。
於是,國姓爺放棄了走內陸河運,改走海運,決定繞一圈兒從淮安登陸,抄後路奇襲敵軍。
結果兵臨城下時,揚州知府胡蘄忠直接開城獻城,跪的叫一個整齊。
據說,胡蘄忠開城迎接明軍已經多日,日日盼夜夜盼,左盼右盼都沒盼來,可把他愁壞了。
另一邊,剛被放出來的弘光帝又被關了回去。
朱律健寫的那道聖旨被中途扣下了,清廷一直遲疑不知道要不要給弘光帝看。
主要是怕弘光帝真被那個隆武帝給說死了。
那這最後的底牌也沒了。
「太后,朝堂之事,還是交給我等吧,您好好看顧我那侄兒,把他教導成一代名君。」
計劃失敗,孝莊皇太后也很沒面子。
又聽多爾袞這句讓她專心帶孩子的話,好懸沒氣過去。
這話是什麼意思?
她孝莊沒能力處理國事,只能回家帶孩子?
這簡直就是侮辱!
孝莊微微一笑:「哀家也不想過問,可哀家近日聽聞前方戰事頻頻失利,哀家想知孩兒他叔可有良策?再這麼下去可不行啊。」
多爾袞也是感受到被戳肺管子的痛。
前幾日他被氣到了病床上,後來接連又收到兩道戰敗的消息反而又把他的病又氣好了,容光煥發,又起來了。
這一定是薩滿神的賜福!
「本王已派孔有德去查那大炮的消息,請太后放心,當初在山海關外時明軍的火炮也比咱們的先進,可那又如何?勝利依然是屬於我們。」
這話倒也不假。
可是,天津丟了,這讓她如何都不能安穩。
「關於天津呢?孩兒他叔,你就打算讓明軍將其握在手裡?那地方離京城太近了,哀家著實難安啊。」
提到天津,多爾袞也是犯愁。
他已經集結兵力,打算親自帶兵將其攻下來。
可紅衣大炮大部分都調出去了,給他留的不多。
沒那東西,想要破城,就是他的騎兵再勇猛,也無處使力。
「本王已經命火器營的趕造紅衣大炮了,等火炮一送來,本王就親自出征,將天津奪回來!」
安撫完了孝莊太后。
多爾袞的臉再沒了好臉色,訓斥道:「孔有德呢!讓他去查大炮!還沒消息嗎?」
福州。
孔有德好像一個乞兒,滿身破爛,風塵僕僕的入城了。
這一路上,他已記不得跑死了多少匹馬。
回想起來都是淚!
接下來……
「那個哥們兒!」
一聲吆喝,吸引孔有德的注意力。
回頭看去,就見那人也在看著他。
是個捕快。
對付這種小鬼,他最在行了。
孔有德指了下自己:「這位官爺,您是在叫我嗎?我,我是徐村的……我……我是來投奔親戚的。」
「別怕,吃飯了嗎?」
吃了,入城前吃的烤馬腿。
「沒。」
「來,我帶你去粥鋪,不要錢,免費的。」
孔有德根本不想去喝什麼免費的粥。
他要與接頭的聯絡上,然後弄清楚這座城的關係網,再用金餅子將這張網撕爛,去查那大炮的消息。
「爺!您真是大好人啊!」
「別跪別跪。」
孔有德沒想跪,但對方這一說,他只能跪了。
「哎呀,你這兄弟,客氣啥,快起來快起來。」
孔有德羞憤啊。
想他恭順王,雖然恭順兩字有些刺耳,但也是一個王啊。
如今卻給一個在街上遊手好閒的捕快跪了!奇恥大辱!
「爺,您怎麼稱呼?」
「叫我狗娃就行,我和國姓爺是兄弟。」
孔有德:???
他該說什麼?
這個一句話給他干不會了。
「國姓爺是……」
「這國姓爺可不是一般人啊,咱們福州總共就出了兩位國姓爺,你以為這兩位是誰?」
孔有德:「是誰?」
狗娃來了談興,「這一位是鄭侯的長子,正率領鄭家水師北上的忠孝伯國姓爺朱成功,另一位則和我一樣,也是狗字輩兒的,姓狗名蛋,叫狗蛋,俺兄弟,如今他叫朱成義,封忠勇伯,負責錦衣衛,隨陛下左右,那叫一個威風!」
孔有德現在的心情很複雜,他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面前的傻缺。
如果表現得不感興趣,那也不行。
只好硬著頭皮捧場道:「原來是您的兄弟啊,狗家人人才輩出!佩服佩服!」
狗娃摟住孔有德的肩膀,「那是!走!咱們去粥鋪!咱給你慢慢道來。」
孔有德:「……」
能不去嗎?
他不喜歡喝粥啊!
……
登州府,大明軍工工業園區。
除了一座座的廠房,這裡又擴建出一圈兒的家屬院兒、菜市場、學堂。
這裡的工廠每天四班倒日夜趕工。
這裡的工人卻是神采奕奕走路帶風,他們每天最少有一半的時間休息,一些有家室的,在這裡老婆、孩子、熱炕頭兒都不缺,人生叫一個美滿。
他們每個人都很知足,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每一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希望。
那是因為,他們此前過的日子太苦了。
他們知道苦日子是什麼樣的,才能嘗出現在的甜。
等到了下一代,他們的孩子,他們孩子的孩子,對生活會有新的看法,新的追求。
到時候他們眼中看到的將是商賈與官宦之家的奢華。
他們將不再滿足現在的安逸。
他們會去追求,會拼搏,也會跌下來。
到時候,是不是就和他的過去一樣了?
朱律健的目標一直很清晰,改寫那些民族英雄的命運,讓他們安度晚年。
然後就是擴軍,打一塊大大的版圖,最少不能比清朝統治期間的小。
最後,為三百年後鋪路,給民眾開智,防止三百年後的慘劇再次上演。
可他也同樣的迷茫。
人類的欲望是個沒有窮盡的怪圈兒,它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咀嚼吞噬著無數的失敗者,令人感傷的是,失敗者肯定是大多數人——這是由篩選機制決定的。
要選出好的,就會有差的。
十里選一,百里選一,千里選一,萬里選一,十萬、百萬、千萬、億。
他能讓飽受苦難的一代人享受幸福與安樂,卻不能讓人類享受到幸福與安樂。
這種無能為力,也是一種痛苦、迷茫。
「陛下!有一隊人抵達青州府,說是國姓爺派他們來的,是一隊騎兵,帶著好幾車的匠人!」
朱律健的眼前一亮,一掃抑鬱。
連忙下令道:「快!速去將人請來!」
朱律健心中狂喜——國姓爺懂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