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請陛下赴死【求追讀】
「唐王!見到聖旨為何不跪!」
朱律健看著這位來傳聖旨的太監,竟然讓他這個已經稱帝的隆武帝跪?真是好大的狗膽。
「大膽!你這太監見到陛下為何不跪!」
朱律健手下的士兵直接一腳踹在太監的後膝彎處,讓拿著雞毛當令牌的太監身子一矮直接跪了下去。
朱律健沒有阻止,就看著,手掌張開。
隨即,聖旨就被撿了起來,查驗沒有安全隱患後,雙手呈上,交到朱律健的手上。
朱律健冷著臉掃過聖旨上的內容。
弘光帝誇讚他擁護社稷有功,表示在他的努力下,清朝已經將自己放了,並願意讓出淮河以下的疆土,兩廷隔河而治,百年內互不侵犯。
弘光帝表示他已經接受了,要求他即刻從天津還有東三府撤軍,撤到淮河以下。
最後,弘光帝要求他廢去帝號歸藩。
朱律健盯著聖旨,左右翻看,對打一開始就跟著自己的火箭軍的士兵道:「真該讓工部的人看看人家這聖旨的做工,這刺繡,這綢面兒,他們是拿腳繡的嗎?連人家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火箭軍的士兵一呲牙,忍不住笑了,然後又覺得不合適,連忙把臉又板了起來,嚴肅道:「陛下,聖旨不在於好看,他這就是樣子貨,和您的可比不了。」
朱律健笑了。
贊道:「不錯嘛,你們這一個個的,真是越來越會拍馬屁了。」朱律健話鋒一轉,去問下,誰寫的字好看,給朕喊來,朕也要發一道聖旨給弘光帝。
「喏!」
朱律健越來越後悔出征的時候沒帶著自己的秉筆太監了。
「陛下,兄弟們寫字都不好看,要不……我去監獄問問?那裡還關著不少官員呢,他們的字應該能看。」
「可。」
待人走後,朱律健換上一張笑臉,對手下的士兵道:「快把公公攙起來。」
心中無限惶恐,以皇家體面強撐著的公公,沒有推辭,冷著臉站了起來。
「賜座。」
一方小凳子搬來。
「來,給朕講講,如今紫禁城裡的事兒,什麼事兒都行。」
公公略有猶豫,沉吟許久,才開口道:「唐王想知道何事?」
守在一側的士兵臉黑了。
朱律健抬起手,安撫住這些小犢子。
對於硬骨頭,朱律健一直是欣賞的,哪怕他已經去了勢,哪怕他只是一位太監。
太監,是這個時代的無奈。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又有誰願意去宮裡當差呢。
「聊聊清朝的八卦吧。」
太監小心的看了眼周圍,見此處沒有滿人後,便開口了。
聽著原汁原味兒的八卦,品著茶。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一炷香。
一炷香後,一個老熟人被押到軍帳中——獻城的楊聲遠。
朱律健停止與太監的對話。
屋內,文房四寶已經準備妥當,朱律健懶得和他寒暄,將手爐遞給他,命其暖暖手。
楊聲遠小心謹慎的瞄著軍帳內的情形。
不遠處坐著一位太監,看衣制是明朝的,級別還不小。
「朕念,你寫。」
「罪臣遵旨。」
朱律健多看了眼此人。
見其已經拿起筆,沾墨,便開口道:「陛下可知揚州十日,流血漂櫓,陛下可知嘉定三屠,萬民枉死。」
此言一出,就是帶著家國血淚。
所用白話,更顯情真意切。
降清的楊聲遠也是自覺羞臊,胸中有萬千憤懣。
朱律健繼續道:「陛下!午夜夢回,您是否也能夢到那些百姓?」
「這些百姓都是我大明的子民!我們吃著他們的糧食長大成人治理國家,太祖皇帝吃著他們的糧食擊退輕賤我漢人的蒙古人開創盛世。
而如今,他們死了。
他們死的何其的冤啊!
為君之恩義在社稷,為民之恩義在君王。
我華夏世世代代各司其職,才有了漢室龍御中原、萬邦來朝。
他們無過!他們種出的稻子依然香甜!
錯的是我們沒治理好這個國家!
錯在那滿朝諸公互相攻訐。
錯在亂黨謀權動搖社稷!」
那公公亦是低下了頭,反思自己的種種罪狀,他是老人了,目睹過天啟黨爭。
朱律健長嘆了口氣,多愁善感的情緒漸漸收斂。
繼續道:「而如今,朕欲懲治奸邪!征服外敵!撥亂反正!
陛下!萬民叩首擎舉我朱姓為萬民之首!
我朱姓怎可帶領萬民叩那蠻兒為主!
故朕請陛下赴死!」
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的公公心肝一顫,不敢置信的瞪了過去。
唐王剛才說了什麼?
朱律健容貌肅穆,立於軍帳中的他,腳踏著便是山河。
言辭鏗鏘道:「朕!誓必匡扶社稷!
朕若無法完成此等偉業,自當與您同穴。
然我漢人萬民不會屈服,自有承天命者擎舉萬民!
欽此。」
「撲通。」
坐在椅子上的太監滑跪了到了地上。
此時此刻,那一張臉已經嚇的煞白。
朱律健沒去理他,轉回身,去看楊聲遠謄寫的聖旨。
與他的秉筆太監那種中正,四平八穩大氣磅礴的字不同,楊聲遠的字似乎夾雜了他自己的情緒,筆鋒很急,就是不懂書法的人都能看出書寫者的情緒變化。
「嗯,好字。」
「撲通。」楊聲遠也跪了。
高呼道:「臣有罪!臣願捐出所有家財,效忠陛下,以贖罪責之萬一!」
朱律健微愣。
第一反應是,此人有高人點撥啊。
第二反應才是,難不成朕已有帝王之氣,往這一站,便是四海來朝?
「你也是剛上任不久吧?能有多少銀子,你要是想贖罪,立張字據,賒戶部一百萬兩白銀,然後在朕的身邊慢慢還。」
「罪臣遵旨!」
朱律健也就是那麼一說,沒想到這傢伙真敢應,有趣。
「行,那你下去吧,不用回牢里了。」朱律健隨便招呼一人:「你,去給他安排下住處,規格和普通將士一樣,罪臣該有點罪臣的樣子。」
「喏!」
「謝陛下隆恩!」
兩人走後。
朱律健在聖旨上扇了扇。
這只是一張宣紙。
朱律健取出自己的私印,呵了一口氣,印章有了紅色兒,在邊角處印了下去。
然後對那太監說:「去把這道聖旨帶給弘光帝。」
已經面無血色的太監臉更白了。
朱律健看著這位來傳聖旨的太監,竟然讓他這個已經稱帝的隆武帝跪?真是好大的狗膽。
「大膽!你這太監見到陛下為何不跪!」
朱律健手下的士兵直接一腳踹在太監的後膝彎處,讓拿著雞毛當令牌的太監身子一矮直接跪了下去。
朱律健沒有阻止,就看著,手掌張開。
隨即,聖旨就被撿了起來,查驗沒有安全隱患後,雙手呈上,交到朱律健的手上。
朱律健冷著臉掃過聖旨上的內容。
弘光帝誇讚他擁護社稷有功,表示在他的努力下,清朝已經將自己放了,並願意讓出淮河以下的疆土,兩廷隔河而治,百年內互不侵犯。
弘光帝表示他已經接受了,要求他即刻從天津還有東三府撤軍,撤到淮河以下。
最後,弘光帝要求他廢去帝號歸藩。
朱律健盯著聖旨,左右翻看,對打一開始就跟著自己的火箭軍的士兵道:「真該讓工部的人看看人家這聖旨的做工,這刺繡,這綢面兒,他們是拿腳繡的嗎?連人家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火箭軍的士兵一呲牙,忍不住笑了,然後又覺得不合適,連忙把臉又板了起來,嚴肅道:「陛下,聖旨不在於好看,他這就是樣子貨,和您的可比不了。」
朱律健笑了。
贊道:「不錯嘛,你們這一個個的,真是越來越會拍馬屁了。」朱律健話鋒一轉,去問下,誰寫的字好看,給朕喊來,朕也要發一道聖旨給弘光帝。
「喏!」
朱律健越來越後悔出征的時候沒帶著自己的秉筆太監了。
「陛下,兄弟們寫字都不好看,要不……我去監獄問問?那裡還關著不少官員呢,他們的字應該能看。」
「可。」
待人走後,朱律健換上一張笑臉,對手下的士兵道:「快把公公攙起來。」
心中無限惶恐,以皇家體面強撐著的公公,沒有推辭,冷著臉站了起來。
「賜座。」
一方小凳子搬來。
「來,給朕講講,如今紫禁城裡的事兒,什麼事兒都行。」
公公略有猶豫,沉吟許久,才開口道:「唐王想知道何事?」
守在一側的士兵臉黑了。
朱律健抬起手,安撫住這些小犢子。
對於硬骨頭,朱律健一直是欣賞的,哪怕他已經去了勢,哪怕他只是一位太監。
太監,是這個時代的無奈。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又有誰願意去宮裡當差呢。
「聊聊清朝的八卦吧。」
太監小心的看了眼周圍,見此處沒有滿人後,便開口了。
聽著原汁原味兒的八卦,品著茶。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一炷香。
一炷香後,一個老熟人被押到軍帳中——獻城的楊聲遠。
朱律健停止與太監的對話。
屋內,文房四寶已經準備妥當,朱律健懶得和他寒暄,將手爐遞給他,命其暖暖手。
楊聲遠小心謹慎的瞄著軍帳內的情形。
不遠處坐著一位太監,看衣制是明朝的,級別還不小。
「朕念,你寫。」
「罪臣遵旨。」
朱律健多看了眼此人。
見其已經拿起筆,沾墨,便開口道:「陛下可知揚州十日,流血漂櫓,陛下可知嘉定三屠,萬民枉死。」
此言一出,就是帶著家國血淚。
所用白話,更顯情真意切。
降清的楊聲遠也是自覺羞臊,胸中有萬千憤懣。
朱律健繼續道:「陛下!午夜夢回,您是否也能夢到那些百姓?」
「這些百姓都是我大明的子民!我們吃著他們的糧食長大成人治理國家,太祖皇帝吃著他們的糧食擊退輕賤我漢人的蒙古人開創盛世。
而如今,他們死了。
他們死的何其的冤啊!
為君之恩義在社稷,為民之恩義在君王。
我華夏世世代代各司其職,才有了漢室龍御中原、萬邦來朝。
他們無過!他們種出的稻子依然香甜!
錯的是我們沒治理好這個國家!
錯在那滿朝諸公互相攻訐。
錯在亂黨謀權動搖社稷!」
那公公亦是低下了頭,反思自己的種種罪狀,他是老人了,目睹過天啟黨爭。
朱律健長嘆了口氣,多愁善感的情緒漸漸收斂。
繼續道:「而如今,朕欲懲治奸邪!征服外敵!撥亂反正!
陛下!萬民叩首擎舉我朱姓為萬民之首!
我朱姓怎可帶領萬民叩那蠻兒為主!
故朕請陛下赴死!」
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的公公心肝一顫,不敢置信的瞪了過去。
唐王剛才說了什麼?
朱律健容貌肅穆,立於軍帳中的他,腳踏著便是山河。
言辭鏗鏘道:「朕!誓必匡扶社稷!
朕若無法完成此等偉業,自當與您同穴。
然我漢人萬民不會屈服,自有承天命者擎舉萬民!
欽此。」
「撲通。」
坐在椅子上的太監滑跪了到了地上。
此時此刻,那一張臉已經嚇的煞白。
朱律健沒去理他,轉回身,去看楊聲遠謄寫的聖旨。
與他的秉筆太監那種中正,四平八穩大氣磅礴的字不同,楊聲遠的字似乎夾雜了他自己的情緒,筆鋒很急,就是不懂書法的人都能看出書寫者的情緒變化。
「嗯,好字。」
「撲通。」楊聲遠也跪了。
高呼道:「臣有罪!臣願捐出所有家財,效忠陛下,以贖罪責之萬一!」
朱律健微愣。
第一反應是,此人有高人點撥啊。
第二反應才是,難不成朕已有帝王之氣,往這一站,便是四海來朝?
「你也是剛上任不久吧?能有多少銀子,你要是想贖罪,立張字據,賒戶部一百萬兩白銀,然後在朕的身邊慢慢還。」
「罪臣遵旨!」
朱律健也就是那麼一說,沒想到這傢伙真敢應,有趣。
「行,那你下去吧,不用回牢里了。」朱律健隨便招呼一人:「你,去給他安排下住處,規格和普通將士一樣,罪臣該有點罪臣的樣子。」
「喏!」
「謝陛下隆恩!」
兩人走後。
朱律健在聖旨上扇了扇。
這只是一張宣紙。
朱律健取出自己的私印,呵了一口氣,印章有了紅色兒,在邊角處印了下去。
然後對那太監說:「去把這道聖旨帶給弘光帝。」
已經面無血色的太監臉更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