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擺正位置
楊洪聽到于謙的話,也是胸中氣悶,他一仰脖子,把手中茶一口氣喝乾,然後站起身來說道:
「于少保啊于少保,你叫我說你什麼好。說句大不敬的話,你就這麼盼著太上皇回來嗎?你想想,皇上難道想讓太上皇回來嗎?太上皇如果真回來了,於你,於我,於當今聖上,又有什麼好處?」
「這不是好處壞處的問題。」于謙道,「太上皇北狩南歸,他在草原上所遭受的每一份屈辱,都是我大明的恥辱。將之迎回,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在此大義面前,卻談個人利益,豈是君子所為?」
「好好好。滿朝文武,就是于少保一人是君子,我們都是小人,好了吧?」楊洪道,「這官場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不先保證個人利益,拿什麼去談國家利益?拿我手下的士兵來說,如果軍餉一分不發,糧草一斤不給,你信不信不出三個月就會譁變造反,連我都攔不住?
「如果太上皇回來,勢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到時候我等恐怕連小命都難保,還談什麼君子小人?
「更何況,如今天子勤政愛民,事事徵求大臣們的意見,不任由宦官和錦衣衛胡作非為,大家都很滿意。把太上皇叫回來,他又扶持個王振、毛順出來,這天下還能安寧嗎?」
「我們當臣子的,難道不應該為今上分憂嗎?今上最憂心的事是什麼,你于少保這麼聰明的人,難道不清楚?非要跟我在這兒裝糊塗?」
于謙默不作聲。
他知道楊洪說的話,有些有道理,有些也不值一駁。這事兒本來就是個雙刃劍,怎麼說都有怎麼說的道理。
關鍵是看你的屁股坐在什麼位置上。
楊洪當然不希望朱祁鎮回來。
當初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他是宣府總兵官,與大同犄角相望,共同鑄成京師抵禦遊牧民族最強大的一條防線。
然而,當也先大軍來襲之時,意外的事卻發生了。
楊洪的兒子,名叫楊俊,是個愚蠢又膽小的無能之輩,怎奈楊洪長子早亡,膝下就這麼一個兒子,所以對他百般呵護,提拔他擔任軍官,駐守宣府附近的軍事要塞。
當時,阿剌知院的先鋒大軍一到,楊俊便迅速棄守獨石、馬營等軍事要地,退入宣府城中,以求自保。此舉引發周邊駐軍的恐慌性撤退,大家紛紛效仿楊俊,棄守陣地。
而更關鍵的是,楊洪或許是為了替兒子遮掩過錯,或許是時間上沒有來得及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他沒有把這個消息傳遞到朱祁鎮大軍之中。
所以,當朱祁鎮在土木駐紮的時候,也先的大軍從北邊過來,作為土木堡北方最重要的軍事堡壘,本來應該堅如磐石的宣府防線,卻幾乎形同虛設,沒有承擔起任何阻擊敵軍的功能。
楊洪把城門一關,任憑瓦剌軍隊繞城而南下,坐看朱祁鎮被俘,全程龜縮城中不出。
也先帶著朱祁鎮來叫門,楊洪也根本不為所動,一龜到底,就當沒這回事兒。不像大同郭登那邊,好歹還拿出一些財物來送給也先安撫他,還曾經試圖設法營救朱祁鎮,只是因為計劃太過危險,被朱祁鎮給否了。
如果說土木堡之敗,朱祁鎮是第一號責任人,王振是第二號責任人,那麼楊洪父子絕對有資格當第三號責任人。
然而,土木之後,朝廷不僅沒有處罰楊洪,反而接受了于謙的請奏,給楊洪升了官,封了侯。
這事兒雖然看著奇葩,但仔細想想,也有其內部道理。
在于謙角度看,可能是為了安撫將士,穩定人心。畢竟楊洪無論從年齡還是聲望,都堪稱當時的軍中第一宿將,柱石之臣,他和瓦剌人打了一輩子仗,瓦剌人都聽過楊洪的名字,比較敬畏他。
而站在皇帝朱祁鈺的角度,若不是楊洪放水,朱祁鎮或許也不會被俘虜,若不是朱祁鎮被俘虜,他也當不上皇帝。
倒不是說朱祁鈺當皇帝就得感謝楊洪,而是楊洪得罪過朱祁鎮,他便自然而然成為了皇帝的利益共同體,他朱祁鈺的可靠忠臣,又怎麼可能治他的罪?
包括朱祁鈺重用于謙,也是一樣的道理。
大臣在朝會時當場發動群毆,打死朱祁鎮的心腹毛順的時候,站出來要求赦免大臣之罪的,是于謙。
提議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力主朱祁鈺即位,而不是選擇朱見深這個小孩稱帝的,是于謙。
北京城下,明知朱祁鎮就在前線,還義無反顧下令全軍出擊,絲毫不顧及會傷到太上皇的,還是于謙。
甭管你于謙為了民族還是為了大明,這幾件事一做,在朱祁鈺看來,你就是我的自己人。
歷史上,當朱祁鎮復辟之後,楊洪早就病死了,但他兒子楊俊還活著,便和于謙一道,被朱祁鎮給送到了崇文門外,斬立決。
楊洪的屁股在什麼位置,顯而易見。
但于謙的屁股在什麼位置,恐怕人們都想錯了。
誠然,他做的上面幾件事,都得罪了朱祁鎮。
但是,力主迎朱祁鎮回北京的,也是于謙。
反對朱祁鈺廢太子的,還是于謙。
最終奪門之變時,手握重權的于謙顯然是有能力阻止的,但他最終卻默許了這一切的發生。
他的屁股到底在哪裡?
很難判斷。
尤其是奉屁股論為圭臬的那群人,根本不理解于謙這種前後矛盾的做法。
繼而滋生出各種陰謀論,說于謙是大權臣,一手策劃了土木堡之變,目的是讓以自己為首的文官集團掌權,甚至壓過皇權。
而整個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都是白蓮花,是受害者,身邊全是奸臣,唯一的忠臣是瓦剌人也先。
雖然于謙很古板,很傳統,也犯過很多錯誤,想挑出他的毛病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但有沒有可能,他其實是個純粹的人,是個有理想的人,是個脫離了屁股論這種低級趣味的人。
他的屁股既不在朱祁鎮這邊,也不在朱祁鈺這邊,也不在他們老於家這邊,而始終只是在大明這邊。
「于少保啊于少保,你叫我說你什麼好。說句大不敬的話,你就這麼盼著太上皇回來嗎?你想想,皇上難道想讓太上皇回來嗎?太上皇如果真回來了,於你,於我,於當今聖上,又有什麼好處?」
「這不是好處壞處的問題。」于謙道,「太上皇北狩南歸,他在草原上所遭受的每一份屈辱,都是我大明的恥辱。將之迎回,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在此大義面前,卻談個人利益,豈是君子所為?」
「好好好。滿朝文武,就是于少保一人是君子,我們都是小人,好了吧?」楊洪道,「這官場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不先保證個人利益,拿什麼去談國家利益?拿我手下的士兵來說,如果軍餉一分不發,糧草一斤不給,你信不信不出三個月就會譁變造反,連我都攔不住?
「如果太上皇回來,勢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到時候我等恐怕連小命都難保,還談什麼君子小人?
「更何況,如今天子勤政愛民,事事徵求大臣們的意見,不任由宦官和錦衣衛胡作非為,大家都很滿意。把太上皇叫回來,他又扶持個王振、毛順出來,這天下還能安寧嗎?」
「我們當臣子的,難道不應該為今上分憂嗎?今上最憂心的事是什麼,你于少保這麼聰明的人,難道不清楚?非要跟我在這兒裝糊塗?」
于謙默不作聲。
他知道楊洪說的話,有些有道理,有些也不值一駁。這事兒本來就是個雙刃劍,怎麼說都有怎麼說的道理。
關鍵是看你的屁股坐在什麼位置上。
楊洪當然不希望朱祁鎮回來。
當初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他是宣府總兵官,與大同犄角相望,共同鑄成京師抵禦遊牧民族最強大的一條防線。
然而,當也先大軍來襲之時,意外的事卻發生了。
楊洪的兒子,名叫楊俊,是個愚蠢又膽小的無能之輩,怎奈楊洪長子早亡,膝下就這麼一個兒子,所以對他百般呵護,提拔他擔任軍官,駐守宣府附近的軍事要塞。
當時,阿剌知院的先鋒大軍一到,楊俊便迅速棄守獨石、馬營等軍事要地,退入宣府城中,以求自保。此舉引發周邊駐軍的恐慌性撤退,大家紛紛效仿楊俊,棄守陣地。
而更關鍵的是,楊洪或許是為了替兒子遮掩過錯,或許是時間上沒有來得及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他沒有把這個消息傳遞到朱祁鎮大軍之中。
所以,當朱祁鎮在土木駐紮的時候,也先的大軍從北邊過來,作為土木堡北方最重要的軍事堡壘,本來應該堅如磐石的宣府防線,卻幾乎形同虛設,沒有承擔起任何阻擊敵軍的功能。
楊洪把城門一關,任憑瓦剌軍隊繞城而南下,坐看朱祁鎮被俘,全程龜縮城中不出。
也先帶著朱祁鎮來叫門,楊洪也根本不為所動,一龜到底,就當沒這回事兒。不像大同郭登那邊,好歹還拿出一些財物來送給也先安撫他,還曾經試圖設法營救朱祁鎮,只是因為計劃太過危險,被朱祁鎮給否了。
如果說土木堡之敗,朱祁鎮是第一號責任人,王振是第二號責任人,那麼楊洪父子絕對有資格當第三號責任人。
然而,土木之後,朝廷不僅沒有處罰楊洪,反而接受了于謙的請奏,給楊洪升了官,封了侯。
這事兒雖然看著奇葩,但仔細想想,也有其內部道理。
在于謙角度看,可能是為了安撫將士,穩定人心。畢竟楊洪無論從年齡還是聲望,都堪稱當時的軍中第一宿將,柱石之臣,他和瓦剌人打了一輩子仗,瓦剌人都聽過楊洪的名字,比較敬畏他。
而站在皇帝朱祁鈺的角度,若不是楊洪放水,朱祁鎮或許也不會被俘虜,若不是朱祁鎮被俘虜,他也當不上皇帝。
倒不是說朱祁鈺當皇帝就得感謝楊洪,而是楊洪得罪過朱祁鎮,他便自然而然成為了皇帝的利益共同體,他朱祁鈺的可靠忠臣,又怎麼可能治他的罪?
包括朱祁鈺重用于謙,也是一樣的道理。
大臣在朝會時當場發動群毆,打死朱祁鎮的心腹毛順的時候,站出來要求赦免大臣之罪的,是于謙。
提議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力主朱祁鈺即位,而不是選擇朱見深這個小孩稱帝的,是于謙。
北京城下,明知朱祁鎮就在前線,還義無反顧下令全軍出擊,絲毫不顧及會傷到太上皇的,還是于謙。
甭管你于謙為了民族還是為了大明,這幾件事一做,在朱祁鈺看來,你就是我的自己人。
歷史上,當朱祁鎮復辟之後,楊洪早就病死了,但他兒子楊俊還活著,便和于謙一道,被朱祁鎮給送到了崇文門外,斬立決。
楊洪的屁股在什麼位置,顯而易見。
但于謙的屁股在什麼位置,恐怕人們都想錯了。
誠然,他做的上面幾件事,都得罪了朱祁鎮。
但是,力主迎朱祁鎮回北京的,也是于謙。
反對朱祁鈺廢太子的,還是于謙。
最終奪門之變時,手握重權的于謙顯然是有能力阻止的,但他最終卻默許了這一切的發生。
他的屁股到底在哪裡?
很難判斷。
尤其是奉屁股論為圭臬的那群人,根本不理解于謙這種前後矛盾的做法。
繼而滋生出各種陰謀論,說于謙是大權臣,一手策劃了土木堡之變,目的是讓以自己為首的文官集團掌權,甚至壓過皇權。
而整個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都是白蓮花,是受害者,身邊全是奸臣,唯一的忠臣是瓦剌人也先。
雖然于謙很古板,很傳統,也犯過很多錯誤,想挑出他的毛病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但有沒有可能,他其實是個純粹的人,是個有理想的人,是個脫離了屁股論這種低級趣味的人。
他的屁股既不在朱祁鎮這邊,也不在朱祁鈺這邊,也不在他們老於家這邊,而始終只是在大明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