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慕容恪在鄴城
第295章 慕容恪在鄴城
冀州,郵城。
自慕容恪敗再閔,破郵城,俘土民,已然四個多月過去了。
占領鄴城的這段日子裡,慕容恪大抵是燕軍系統中最忙碌的一人,其餘南徵文武或得片刻歇息休整,他卻只有彈精竭慮、宵衣旺食。
除了統馭軍隊,穩定軍心,鞏固治安,安排成防,保證基本的軍事安全,還要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安撫鄴城及冀南士眾人心,恢復鄴都生產生活秩序上。
趙魏雙方持續且殘酷的相互攻殺,對冀州士民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沉重傷害,
作為核心交戰區域的魏郡,更是被打成一片白地。
慕容恪攻取鄴城之初,周遭方圓百里,空無人煙,只有快被青草覆沒的枯骨遺骸。至於鄴城,也絲毫不見都邑的盛大氣象,入城之後,煉獄一般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
戰場上殺人如麻,流血漂櫓,觀之如常,反是那些麻木、絕望的再魏臣民的眼神,看了倍覺驚心。僅從城內清理屍骸,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仍未徹底清空。
石虎時期,那些宏偉壯麗、奢靡華美的宮殿、台閣、園圃,光華不再,盡呈衰敗之象。
去歲由麻將軍引發的那場鄴都大亂,幾乎給鄴城以最後的致命一擊,那些吞噬了無數趙人血肉的建築,終被憤怒瘋狂的趙人付之一炬,那些侍候趙魏帝王的宮人,也屍骨無存,全被鄴城軍民分食乾淨,字面意義上的分食.....,
原本瑰麗多姿、遍布奇花異草的華林園,也成一片空域,充實其間的各類動物,也早就被飢餓難耐的郵城軍民吞噬。
戰爭帶來的破壞與瘋狂,那些突破道德與法律準繩,無限躁泯滅人性的行為與事件,在郵城出現,卻如常事。
而從頭收拾這樣的爛攤子,慕容恪也只能嘔心瀝血,廢寢忘食了。這樣的鄴城,也必須收拾乾淨,否則如何迎接燕王的駐陛,乃至更後的遷都。
沒錯,從攻克鄴城開始,遠在薊城的燕王慕容偽便考慮起遷都的事情了,他想要鞏固冀州、平定中原、窺探天下,就必須南下前壓,就近與普爭鋒。
只不過,在得知鄴城的具體慘象之後,不得不暫罷心思,傳令慕容恪收拾鄴城,重整局面..
而作為南下燕軍的主帥,到了鄴城,慕容恪更是軍政一肩挑,權力大則大矣,辛苦也是真辛苦。
說來也讓人費解,同為先王之子,同受先王喜愛,同是文武雙全,才略驚人,慕容恪更早早統兵作戰,威望極高。
慕容偽能對慕容恪信任十足,付以大權,視為無雙國士,宗室棟樑,偏偏對慕容霸猜忌不斷,疑其雄才難制,冷落打壓。
很難說慕容偽究竟出於何等心理,方如此區別對待,或許是慕容霸個人才情銳氣太盛,又或許是慕容恪的翻風度、謹守臣節讓人更放心。
而經過四個多月的收拾整頓,郵城的情況自然大為改觀,完全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
宮室搶救的搶救,翻新的翻新,道路間舍重新啟用,巡邏不絕且軍紀嚴明的燕軍帶來最可靠的保障..:::
而最顯著的變化,大抵是市井街肆的重新啟用,甚至商貿功能都有所恢復,
進出郵城的道路重新開通。
在「與世隔絕」逾年之後,鄴城再度與外界有了人口與外貿的交流,一些來自幽平的商賈紛紛南下,享受著燕軍擴張帶來的福利,而鄴城最合適商業樞紐。
而郵城士民,也仿佛從煉獄中走出,重新活過來了一般,慕容恪特地拿出軍糧,用以救濟貧民,為此鄴中士民無不感激,很多人回想起過去兩年間非人的經歷,無不恍若隔世。
同時,從趙末開始,便不斷流失外遷的河北流難民潮,也終於得到遏制。慕容恪遣師,設置關卡,封鎖大河渡口,同時派糧救難濟民,為此,甚至有數百里外的流民聞訊而來,聚集郵城....::
在慕容恪多方手段之下,鄴城氣象,日漸興復。而這些措施,伴隨著的是大量物資的消耗,很多軍事物資,都被調用郵城,這毫無疑問影響了燕軍的進一步攻略。
為了南征,燕王慕容偽盡發幽平兵丁,空竭府庫,三代積累,如流水般消耗,甚至從高句麗那邊調用資財,但前後兩年多的征戰、亂、治安下來,也有些頂不住了。
慕容恪在鄴城的一系列撫慰治安舉措,則加劇了燕國國力損耗。為此哪怕他是慕容恪,宗室英傑,燕軍威名最盛的統帥,在燕國內部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所幸對慕容恪的工作,至少在鄴城的恢復重建上,燕王慕容偽還是比較支持的,他要的是一座都城,而不是一片廢墟。
也正因為這些捨得的投入與代價,方使燕軍在鄴城快速紮根下來,再閔完全統治了鄴城兩年多,是一步步將所有的人望喪盡,而慕容恪僅用四個月,便將燕王的恩威深入冀南人心....:
隨著郵城及其周邊地區局勢逐漸安定下來,慕容恪也方得暇,就下一步攻略籌謀。雖然慕容恪更傾向於先整治河北,而後再圖進取,然而不管是薊城的慕容偽,還是軍前的大將們,都希望繼續擴張,攻城略地,趁著中原大亂期間,徹底奠定燕國的北方霸權。
這種呼聲,縱然慕容恪也壓不下去,畢竟蘊含著一絲來自薊城的意志。
烈日炎炎,撩人心火,鄴城燕軍將士也難免心浮氣躁,將軍府內,慕容恪升堂,召集西路南征燕軍將佐,就中原變亂與河南戰事,進行商討。
如果說許昌的戰還有一定距離的話,那麼發生在洛陽的苟姚兵,兒乎屬於臥榻之側了,郵城燕軍也很難不表示關注。
自進入六月以來,請戰之人,越來越多,此前攻職關未果的慕輿根,以及廣威將軍慕容軍、右司馬皇甫真等,都支持進兵。
並且,他們並不是全憑一顆急進建功的心情,其考量也多有理據,其中最核心也最具說服力的一點,郵城安全。
不論是西面的職關,西南的洛陽,以及大河對面的充州,這些地方都應該掌握在燕軍手中,如此方能建立起一道以大河為核心的軍事防線,否則鄴城將長期面對河南的兵鋒威脅,河北也難真正獲得休養恢復。
而中原喪亂,殷浩方出壽春,謝尚為張遇阻於許昌,動彈不得,姚羌又西進與苟秦相拼,這是上天賜與燕國平定河南的大好時機,豈可輕棄?
對於這些考量與建議,慕容恪承認,的確有理,靠著燕軍強大聲勢與軍力,
也有實現的可能,但他的態度依舊,並不贊同立刻南下,激進擴張。
這讓很多將領不滿,更不解,在戰場上英略果敢,帶領他們一路打下鄴城、
飲馬大河的輔國將軍,怎生變得如此保守,甚至「膽怯」?
為此,慕容恪不厭其煩地對魔下將佐解釋,訴說他的考量與顧慮..:::
說白了,在慕容恪看來,燕軍兵鋒雖勁,但久戰疲蔽,且如今的三十萬軍隊,大部分都是最近兩年方才徵召武裝訓練而成,再加橫掃河北期間的招降納叛,成分混雜,戰力參差,打順風仗可以,並不能指望打硬仗、辦大事。
而燕軍真正的精銳固然有,但需要征伐、駐守的地盤同樣不少,而今初統河北,但不是境內無事,在冀趙郡縣,依舊有如呂護、劉寧之類趙魏餘孽,尚未完全剿除,當地豪右亦多反覆。
清河、平原地區的段勤,背靠青州的段龕,更是威脅..:,
總而言之,燕軍雖然勢大,但並沒有一舉蕩平北方的絕對實力,兩年之內併吞幽冀,吃是吃飽了,但消化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且看當初魏武從官渡之戰後,到徹底平定河北,用了多長時間就知道了。
另一方面,趙末以來,尤其是羯趙與再魏之間瘋狂交兵,對河北郡縣的傷害實在太嚴重了,絕非短時間所能恢復,在當下也難為燕國的擴充提供多少助力,
為了安定維持局面,反而需要投入額外的精力。
鑑於此,慕容恪方認為,應當收一收,恢復河北,積蓄實力,而後圖進。就晉軍一貫的尿性,中原的局勢距離穩定還遠著,即便真被其平定了,當燕軍渡河南下,難道普軍還能抵擋?
而眼下進軍河南,或許能在軍事上取得一定勝利,攻占不少郡縣,但承擔的風險卻是難以預料。
首先與東普徹底翻臉是一定的,其次可能引發當下中原勢力的群起而攻,就是苟姚雙方都有可能停戰,屆時面對群狼,能夠守住河南所略地,都將成為一個大問題.
至於眾人擔心的郵城安全問題,拋開問題表面就會發現,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嚴重。在未來的幾年甚至更久,郵城周邊必定集中燕國重兵,燕軍也必將長久處於進攻態勢,如果能被敵軍威脅到郵城的安全,那只能說明燕軍遭遇了慘重且徹底的失敗,那時考慮恐怕就是其他問題了。
或許占據關中的苟秦,讓慕容恪多了幾分警惕,並認為這將成為大敵,但在當下,苟政同樣面對著關中殘破、根基不牢的問題,並就此採取積極措施解決。
沒準,也正是苟政在關中的整合整頓動作,方堅定了慕容恪對燕國未來戰略的提出。畢竟,連「區區」苟政都有如此見識與決心,他慕容鮮卑三代壯志,絕不能因一時操切,而誤了大局。
當然,慕容恪的這些考量,能否為薊城的燕王慕容偽認可尚且兩說,但至少在郵城諸將,即便他苦口婆心,仍舊不能說服眾人。
慕輿根甚至直接請派兵馬,他要領軍再次西略,攻職關,下洛陽。
對此,慕容恪也相當頭疼,前者慕輿根雖攻職關未果,但畢竟拿下了汲郡與河內二郡,並在撤退過程中,對守關秦軍造成重大殺傷,是有功勞的,返回鄴城後,甚至受到薊城的表揚。
當慕輿根等人堅定表態,支持趁勢南進時,慕容恪也不好過於強勢制止,這畢竟不是在戰陣之上軍令如山,同時燕國的發展戰略,最終還需燕王慕容偽拿主意。
不得已之下,慕容恪只能另闢蹊徑,把將軍們注意力引向別處,東面的青州,西面的并州。
唯有在這兩地,慕容恪的態度堅定無比,這是燕國必須拿下的地盤,否則難以安睡。沒有並、青為臂膀的河北,恰如蒼鷹沒有雙翼,難以真正騰飛。
甚至可以說,當前的燕國,遠不如漢末時期的袁紹。而袁紹雖然在與曹操的爭霸中失敗了,但他早期的發展策略,卻是正確且合理的。
青、並不取,何以南爭中原?因此,絕不能被眼前中原的亂象給迷惑了....
恰此時,青州方向正好出了事情,卻是輔弼將軍慕容評,在繹幕為段氏鮮卑余壁段勤擊敗。
燕國在此前的河北大進軍中,主要分為兩路,一路自以慕容恪為統帥,率領燕軍的絕對主力,走襄陽-邯鄲-鄴城路線,將趙魏一併消滅了。
另一路,則以王叔慕容評為主帥,領軍三萬,自渤海南下,攻取冀州東南部的清河、平原、樂陵地區。
而東線戰場,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段勤以及他背後的齊公段龕。當初,枋頭大戰,段勤為冉閔擊破,數萬部眾毀於一旦,僅率數千殘部,東奔廣固,投靠占據青州的段龕。
念在祖上同為段氏鮮卑,段龕接納段勤,不過並沒有留在廣固,而是給他補充兵馬錢糧,助其西渡大河,取平原郡作為地盤,成為段龕在河北方向的屏障。
將近兩年下來,靠看手中的一批鮮卑老卒,兼陸續收服了胡人,段勤還真在平原站穩了腳跟,並有所擴張,趁再魏衰落之際,取清河、平原交界的繹幕縣為基,徐圖擴張。
當初姚羌放棄混頭南下,過境之時,兩者還起過衝突,段勤率兵截擊,結果被姚襄領軍打得大敗,還被掠走士民上萬戶。
禍猶未止,沒過多久,燕軍也大舉南下了,隨著慕容評領軍寇境,段勤的好日子徹底遠去,清河、平原二郡縣,紛紛請降,不敢抵抗。
至於段勤,有些捨不得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地盤與積累的家當,聚集魔下胡羯之土上萬人,退守繹幕,同時請廣固援兵。
而慕容評,半年時間內,三攻繹幕,皆不得下,見燕軍並非那麼強大無敵,
段勤抵抗決心更堅,青州段凳那邊也動了心思。
此番,慕容評兵敗,便是在段勤及青州援兵的里外合力之下,被擊敗,損兵數千人,清河、平原的局勢,也由此反覆。
借著慕容評的兵敗,慕容恪也成功將西線燕將們的進攻欲望,引導向段勤與段龕,並且他再度向燕王慕容偽舉薦慕容霸,以其為主將,征討段勤。
可以想見的,只要慕容偽同意慕容霸出馬,冀東南郡縣被平定是早晚的事,
甚至青州的段龕都難再安穩。只不過,王叔慕容評的顏面或許就不那麼好看了..
得虧慕容恪堅持,否則燕軍南進,河南的局勢將更加混亂多變。並且,燕軍也必定不可能如願,坐收苟姚大戰的漁翁之利。
因為只要燕軍大舉挺進河洛,苟政轉臉便能捨棄洛陽,將之讓給姚襄。區區洛陽罷了,坐看二狗爭食,豈不有趣?
只可惜,燕軍止步,注意東移,那麼苟政也只能按照既有策略與節奏,去解決姚襄....:
冀州,郵城。
自慕容恪敗再閔,破郵城,俘土民,已然四個多月過去了。
占領鄴城的這段日子裡,慕容恪大抵是燕軍系統中最忙碌的一人,其餘南徵文武或得片刻歇息休整,他卻只有彈精竭慮、宵衣旺食。
除了統馭軍隊,穩定軍心,鞏固治安,安排成防,保證基本的軍事安全,還要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安撫鄴城及冀南士眾人心,恢復鄴都生產生活秩序上。
趙魏雙方持續且殘酷的相互攻殺,對冀州士民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沉重傷害,
作為核心交戰區域的魏郡,更是被打成一片白地。
慕容恪攻取鄴城之初,周遭方圓百里,空無人煙,只有快被青草覆沒的枯骨遺骸。至於鄴城,也絲毫不見都邑的盛大氣象,入城之後,煉獄一般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
戰場上殺人如麻,流血漂櫓,觀之如常,反是那些麻木、絕望的再魏臣民的眼神,看了倍覺驚心。僅從城內清理屍骸,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仍未徹底清空。
石虎時期,那些宏偉壯麗、奢靡華美的宮殿、台閣、園圃,光華不再,盡呈衰敗之象。
去歲由麻將軍引發的那場鄴都大亂,幾乎給鄴城以最後的致命一擊,那些吞噬了無數趙人血肉的建築,終被憤怒瘋狂的趙人付之一炬,那些侍候趙魏帝王的宮人,也屍骨無存,全被鄴城軍民分食乾淨,字面意義上的分食.....,
原本瑰麗多姿、遍布奇花異草的華林園,也成一片空域,充實其間的各類動物,也早就被飢餓難耐的郵城軍民吞噬。
戰爭帶來的破壞與瘋狂,那些突破道德與法律準繩,無限躁泯滅人性的行為與事件,在郵城出現,卻如常事。
而從頭收拾這樣的爛攤子,慕容恪也只能嘔心瀝血,廢寢忘食了。這樣的鄴城,也必須收拾乾淨,否則如何迎接燕王的駐陛,乃至更後的遷都。
沒錯,從攻克鄴城開始,遠在薊城的燕王慕容偽便考慮起遷都的事情了,他想要鞏固冀州、平定中原、窺探天下,就必須南下前壓,就近與普爭鋒。
只不過,在得知鄴城的具體慘象之後,不得不暫罷心思,傳令慕容恪收拾鄴城,重整局面..
而作為南下燕軍的主帥,到了鄴城,慕容恪更是軍政一肩挑,權力大則大矣,辛苦也是真辛苦。
說來也讓人費解,同為先王之子,同受先王喜愛,同是文武雙全,才略驚人,慕容恪更早早統兵作戰,威望極高。
慕容偽能對慕容恪信任十足,付以大權,視為無雙國士,宗室棟樑,偏偏對慕容霸猜忌不斷,疑其雄才難制,冷落打壓。
很難說慕容偽究竟出於何等心理,方如此區別對待,或許是慕容霸個人才情銳氣太盛,又或許是慕容恪的翻風度、謹守臣節讓人更放心。
而經過四個多月的收拾整頓,郵城的情況自然大為改觀,完全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
宮室搶救的搶救,翻新的翻新,道路間舍重新啟用,巡邏不絕且軍紀嚴明的燕軍帶來最可靠的保障..:::
而最顯著的變化,大抵是市井街肆的重新啟用,甚至商貿功能都有所恢復,
進出郵城的道路重新開通。
在「與世隔絕」逾年之後,鄴城再度與外界有了人口與外貿的交流,一些來自幽平的商賈紛紛南下,享受著燕軍擴張帶來的福利,而鄴城最合適商業樞紐。
而郵城士民,也仿佛從煉獄中走出,重新活過來了一般,慕容恪特地拿出軍糧,用以救濟貧民,為此鄴中士民無不感激,很多人回想起過去兩年間非人的經歷,無不恍若隔世。
同時,從趙末開始,便不斷流失外遷的河北流難民潮,也終於得到遏制。慕容恪遣師,設置關卡,封鎖大河渡口,同時派糧救難濟民,為此,甚至有數百里外的流民聞訊而來,聚集郵城....::
在慕容恪多方手段之下,鄴城氣象,日漸興復。而這些措施,伴隨著的是大量物資的消耗,很多軍事物資,都被調用郵城,這毫無疑問影響了燕軍的進一步攻略。
為了南征,燕王慕容偽盡發幽平兵丁,空竭府庫,三代積累,如流水般消耗,甚至從高句麗那邊調用資財,但前後兩年多的征戰、亂、治安下來,也有些頂不住了。
慕容恪在鄴城的一系列撫慰治安舉措,則加劇了燕國國力損耗。為此哪怕他是慕容恪,宗室英傑,燕軍威名最盛的統帥,在燕國內部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所幸對慕容恪的工作,至少在鄴城的恢復重建上,燕王慕容偽還是比較支持的,他要的是一座都城,而不是一片廢墟。
也正因為這些捨得的投入與代價,方使燕軍在鄴城快速紮根下來,再閔完全統治了鄴城兩年多,是一步步將所有的人望喪盡,而慕容恪僅用四個月,便將燕王的恩威深入冀南人心....:
隨著郵城及其周邊地區局勢逐漸安定下來,慕容恪也方得暇,就下一步攻略籌謀。雖然慕容恪更傾向於先整治河北,而後再圖進取,然而不管是薊城的慕容偽,還是軍前的大將們,都希望繼續擴張,攻城略地,趁著中原大亂期間,徹底奠定燕國的北方霸權。
這種呼聲,縱然慕容恪也壓不下去,畢竟蘊含著一絲來自薊城的意志。
烈日炎炎,撩人心火,鄴城燕軍將士也難免心浮氣躁,將軍府內,慕容恪升堂,召集西路南征燕軍將佐,就中原變亂與河南戰事,進行商討。
如果說許昌的戰還有一定距離的話,那麼發生在洛陽的苟姚兵,兒乎屬於臥榻之側了,郵城燕軍也很難不表示關注。
自進入六月以來,請戰之人,越來越多,此前攻職關未果的慕輿根,以及廣威將軍慕容軍、右司馬皇甫真等,都支持進兵。
並且,他們並不是全憑一顆急進建功的心情,其考量也多有理據,其中最核心也最具說服力的一點,郵城安全。
不論是西面的職關,西南的洛陽,以及大河對面的充州,這些地方都應該掌握在燕軍手中,如此方能建立起一道以大河為核心的軍事防線,否則鄴城將長期面對河南的兵鋒威脅,河北也難真正獲得休養恢復。
而中原喪亂,殷浩方出壽春,謝尚為張遇阻於許昌,動彈不得,姚羌又西進與苟秦相拼,這是上天賜與燕國平定河南的大好時機,豈可輕棄?
對於這些考量與建議,慕容恪承認,的確有理,靠著燕軍強大聲勢與軍力,
也有實現的可能,但他的態度依舊,並不贊同立刻南下,激進擴張。
這讓很多將領不滿,更不解,在戰場上英略果敢,帶領他們一路打下鄴城、
飲馬大河的輔國將軍,怎生變得如此保守,甚至「膽怯」?
為此,慕容恪不厭其煩地對魔下將佐解釋,訴說他的考量與顧慮..:::
說白了,在慕容恪看來,燕軍兵鋒雖勁,但久戰疲蔽,且如今的三十萬軍隊,大部分都是最近兩年方才徵召武裝訓練而成,再加橫掃河北期間的招降納叛,成分混雜,戰力參差,打順風仗可以,並不能指望打硬仗、辦大事。
而燕軍真正的精銳固然有,但需要征伐、駐守的地盤同樣不少,而今初統河北,但不是境內無事,在冀趙郡縣,依舊有如呂護、劉寧之類趙魏餘孽,尚未完全剿除,當地豪右亦多反覆。
清河、平原地區的段勤,背靠青州的段龕,更是威脅..:,
總而言之,燕軍雖然勢大,但並沒有一舉蕩平北方的絕對實力,兩年之內併吞幽冀,吃是吃飽了,但消化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且看當初魏武從官渡之戰後,到徹底平定河北,用了多長時間就知道了。
另一方面,趙末以來,尤其是羯趙與再魏之間瘋狂交兵,對河北郡縣的傷害實在太嚴重了,絕非短時間所能恢復,在當下也難為燕國的擴充提供多少助力,
為了安定維持局面,反而需要投入額外的精力。
鑑於此,慕容恪方認為,應當收一收,恢復河北,積蓄實力,而後圖進。就晉軍一貫的尿性,中原的局勢距離穩定還遠著,即便真被其平定了,當燕軍渡河南下,難道普軍還能抵擋?
而眼下進軍河南,或許能在軍事上取得一定勝利,攻占不少郡縣,但承擔的風險卻是難以預料。
首先與東普徹底翻臉是一定的,其次可能引發當下中原勢力的群起而攻,就是苟姚雙方都有可能停戰,屆時面對群狼,能夠守住河南所略地,都將成為一個大問題.
至於眾人擔心的郵城安全問題,拋開問題表面就會發現,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嚴重。在未來的幾年甚至更久,郵城周邊必定集中燕國重兵,燕軍也必將長久處於進攻態勢,如果能被敵軍威脅到郵城的安全,那只能說明燕軍遭遇了慘重且徹底的失敗,那時考慮恐怕就是其他問題了。
或許占據關中的苟秦,讓慕容恪多了幾分警惕,並認為這將成為大敵,但在當下,苟政同樣面對著關中殘破、根基不牢的問題,並就此採取積極措施解決。
沒準,也正是苟政在關中的整合整頓動作,方堅定了慕容恪對燕國未來戰略的提出。畢竟,連「區區」苟政都有如此見識與決心,他慕容鮮卑三代壯志,絕不能因一時操切,而誤了大局。
當然,慕容恪的這些考量,能否為薊城的燕王慕容偽認可尚且兩說,但至少在郵城諸將,即便他苦口婆心,仍舊不能說服眾人。
慕輿根甚至直接請派兵馬,他要領軍再次西略,攻職關,下洛陽。
對此,慕容恪也相當頭疼,前者慕輿根雖攻職關未果,但畢竟拿下了汲郡與河內二郡,並在撤退過程中,對守關秦軍造成重大殺傷,是有功勞的,返回鄴城後,甚至受到薊城的表揚。
當慕輿根等人堅定表態,支持趁勢南進時,慕容恪也不好過於強勢制止,這畢竟不是在戰陣之上軍令如山,同時燕國的發展戰略,最終還需燕王慕容偽拿主意。
不得已之下,慕容恪只能另闢蹊徑,把將軍們注意力引向別處,東面的青州,西面的并州。
唯有在這兩地,慕容恪的態度堅定無比,這是燕國必須拿下的地盤,否則難以安睡。沒有並、青為臂膀的河北,恰如蒼鷹沒有雙翼,難以真正騰飛。
甚至可以說,當前的燕國,遠不如漢末時期的袁紹。而袁紹雖然在與曹操的爭霸中失敗了,但他早期的發展策略,卻是正確且合理的。
青、並不取,何以南爭中原?因此,絕不能被眼前中原的亂象給迷惑了....
恰此時,青州方向正好出了事情,卻是輔弼將軍慕容評,在繹幕為段氏鮮卑余壁段勤擊敗。
燕國在此前的河北大進軍中,主要分為兩路,一路自以慕容恪為統帥,率領燕軍的絕對主力,走襄陽-邯鄲-鄴城路線,將趙魏一併消滅了。
另一路,則以王叔慕容評為主帥,領軍三萬,自渤海南下,攻取冀州東南部的清河、平原、樂陵地區。
而東線戰場,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段勤以及他背後的齊公段龕。當初,枋頭大戰,段勤為冉閔擊破,數萬部眾毀於一旦,僅率數千殘部,東奔廣固,投靠占據青州的段龕。
念在祖上同為段氏鮮卑,段龕接納段勤,不過並沒有留在廣固,而是給他補充兵馬錢糧,助其西渡大河,取平原郡作為地盤,成為段龕在河北方向的屏障。
將近兩年下來,靠看手中的一批鮮卑老卒,兼陸續收服了胡人,段勤還真在平原站穩了腳跟,並有所擴張,趁再魏衰落之際,取清河、平原交界的繹幕縣為基,徐圖擴張。
當初姚羌放棄混頭南下,過境之時,兩者還起過衝突,段勤率兵截擊,結果被姚襄領軍打得大敗,還被掠走士民上萬戶。
禍猶未止,沒過多久,燕軍也大舉南下了,隨著慕容評領軍寇境,段勤的好日子徹底遠去,清河、平原二郡縣,紛紛請降,不敢抵抗。
至於段勤,有些捨不得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地盤與積累的家當,聚集魔下胡羯之土上萬人,退守繹幕,同時請廣固援兵。
而慕容評,半年時間內,三攻繹幕,皆不得下,見燕軍並非那麼強大無敵,
段勤抵抗決心更堅,青州段凳那邊也動了心思。
此番,慕容評兵敗,便是在段勤及青州援兵的里外合力之下,被擊敗,損兵數千人,清河、平原的局勢,也由此反覆。
借著慕容評的兵敗,慕容恪也成功將西線燕將們的進攻欲望,引導向段勤與段龕,並且他再度向燕王慕容偽舉薦慕容霸,以其為主將,征討段勤。
可以想見的,只要慕容偽同意慕容霸出馬,冀東南郡縣被平定是早晚的事,
甚至青州的段龕都難再安穩。只不過,王叔慕容評的顏面或許就不那麼好看了..
得虧慕容恪堅持,否則燕軍南進,河南的局勢將更加混亂多變。並且,燕軍也必定不可能如願,坐收苟姚大戰的漁翁之利。
因為只要燕軍大舉挺進河洛,苟政轉臉便能捨棄洛陽,將之讓給姚襄。區區洛陽罷了,坐看二狗爭食,豈不有趣?
只可惜,燕軍止步,注意東移,那麼苟政也只能按照既有策略與節奏,去解決姚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