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統戰
第293章 統戰
「哈哈!」澄心堂中響起秦公苟政暢快的笑聲,這還是自姚襄西犯以來第一次。
正於堂間議事的王墮、辛諶見狀,都不由投以好奇的目光。王墮也含笑問道:「不知有何喜事,讓主公如此開懷?」
苟政將書簡捲起,在手中掂了掂,笑吟吟道:「并州張平來信說,姚襄秘密遣使北上太原,邀其出兵,共擊我關右。
張平向孤示警,說姚襄狼子野心,勸孤提高警惕,祝孤早日消滅來犯之敵。
並再度表示,願與孤睦鄰友好,永不相犯.::::
此君卻也堪為一妙人,拿得起,放得下啊!」
隨著苟政的講述,堂間的氣氛立時變得歡快起來了,王墮與辛諶包括侍從的幾名僚屬,俱發出大笑。
張平來信的舉措,於苟氏臣僚們來說,的確是一樁趣事了,畢竟苟政與張平之間的恩恩怨怨,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王墮忍俊不禁,授著老須道:「這些年,張平屢屢南犯,稍有風吹草動,便舉兵南下,雖數度為主公擊敗,損兵折將,仍然賊心不死,小動作不斷。
此番,卻主動來信,以姚襄之事示警,言辭間也頗有討好之意。可見,屢戰屢敗之下,張平對主公,對我秦軍,已生敬畏之心,再不敢輕言刀兵了......」
對此,苟政卻搖頭輕笑道:「這位張使君,身段向來柔軟,立場從來靈活多變,很少講求信義。當然,在現下世道,如此作風,卻也不足為奇。
被我軍打怕了,或屬事實,然其畏威,卻必不懷德。此番遣使示好,只能說明,并州眼下的狀況,也不樂觀。
南方是我軍,北面是代國,東面雖有太行之險,卻難阻隔燕軍兵鋒帶來的威脅......如今的張平,縱然談不上動彈不得,卻也不敢妄動!」
「主公所言甚是!」王墮聞言頜首,附和道:「但不論如何,并州若安分守已,於我軍而言,總是少一份麻煩,主公亦可調動更多兵馬錢糧,用以擊破姚襄!」
「不錯!自孤坐領河東以來,與并州之間打打和和,業已三四年之久。孤這邊每有風起,張平必定聞風而動,張牙舞爪!」苟政感慨著道,「此次如此乖巧,確實難得,應當予以回報,給他嘗點甜頭.....」」
而眼下關中集團掌握的各類資源,能夠拿出手對外輸出的,也實在不多。因此,苟政緊跟著便對返回長安並升任公府左長的趙煥吩咐道:「替孤擬一文,
回復張平,言辭儘量溫和,表孤友好之意。另,今歲解鹽產出,多給太原十方斤!」
「諾!」
這自然是一筆厚禮,雖然不可能白給,張平需要以不菲的價格購買河東咸鹽,然而,輸抵太原後,他完全可以翻倍乃至數倍的價格再出售給并州士民,牟取暴利,必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愉悅的氛圍中,一直默的雍州別駕辛諶突然提出一個思路:「秦公,倘若張平此舉,乃虛而委蛇,故意卑辭示警,降低秦公戒心,而秘密調兵武備,行偷襲之事......」
聞言,苟政不由看向辛諶,只見他一臉肅色。眼神微轉,笑意收斂,苟政輕聲說道:「辛別駕所言,不無可能!
張平的反覆無常也算出名了,別看此番來信,低調謙順,恭敬有加,若讓其准機會,翻臉也是瞬間的事!
因此,信不妨照回,對并州方面的防禦,絕不可放鬆,傳令河東、平陽之師,加強戒備,提高警惕,以備敵軍來犯!」
「主公,并州方面不可大意,然燕軍同樣不可不備啊!」王墮也提醒道:「前番燕軍西進,雖攻職關無果,然以其貪婪擴張,必不可能就此放棄。
而況,燕軍已據河內,我軍與姚襄在河南戰起,倘若燕軍聞訊而動,不論再攻職關,抑或南渡,於我軍而言都是莫大威脅..::,
1
聽其言,苟政面上再無放鬆之意,稍作思吟,方才悵然說道:「對燕軍,孤從不敢掉以輕心,但眼下我軍實力有限,還無法四面為戰,倘燕軍來襲,也唯有見招拆招了。
為免兩路受敵,洛陽戰事宜從速解決,擊潰了姚襄,即便燕軍果來,我們也能更加從容應對....
」」
當然,倘若燕軍瞅准機會,毫不猶豫,遣大軍來攻,那麼苟政或許立刻就要採取苟武此前的建議了.....
收縮退守,哪怕放棄洛陽,實在是當前形勢與實力對比下,在洛陽過度投入資源與關東群雄消耗,不利亦不智!
收束心神,苟政表情略顯凝沉,但精神卻給人一種更加堅定亢奮的感覺:「不論姚羌,抑或并州、燕國,於我等而言,皆是外侮,縱敵兵多將廣、來勢洶洶,亦無所懼,即便戰事不利,我軍也可退守關河,憑山高水險,足以拒之。
比之外患,孤更加擔心內憂,前者符氏來襲,教訓已然足夠深刻,一場內亂造成的破壞與損失,更甚於前方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關中本屬多事之秋,孤雖推誠以待士民人,但總有一葉障目、見識短淺者,
分不清形勢利害。
為免彼等為姚羌所惑,行差踏錯,做出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對雍秦豪右,
還當加以安撫、震。
二位皆是名望厚重之人,此番,就煩勞二位辛苦一趟,代孤出巡各郡,安撫豪右士民。為關中安寧計,縱然不襄助孤討平賊寇,也莫要助紂為虐,貽誤自身。
孤實在不願,再看到關中士民,因內部矛盾而流血犧牲了..:,
最後一句話,苟政感嘆深沉,然言語間流露中的冷冽,卻依舊讓人心悸不已。苟政一向如此,嘴上悲天憫人,手中屠刀從不容情,尤其在這等攸關生死的大事上。
而聽其交待,王墮與辛諶頓時起身,齊拜道:「遵命!」
「辛別駕!」親切的目光落在辛諶身上。
聞喚,辛諶立刻躬身一揖:「不知秦公還有何吩咐?」
苟政溫聲道:「據說別駕與北塞胡部多有聯繫,前者鐵弗人來襲,雖為我軍所卻,但終究耽擱不少兵馬與時間。
為免北方諸胡放肆南擾,還請別駕發揮威望,綏靖安撫,省得別生枝節.....」
苟政此言,讓辛諶微微色變,抬眼了眼這個年輕的關中之主,辛諶身,
以一種謙虛的口吻道:「在下自當竭力,然北方胡部,大多畏威而不懷德,以在下微薄名聲,能起多少效果,亦未可知.....
,
「卻也無妨,哪怕能穩住一時片刻,也是好的!」苟政擺擺手,大方地表示道。
「諾!」在苟政注視下,辛諶深吸一口氣,抱拳應聲。
「啟稟主公,羽林郎白朗求見!」
「白朗?」苟政聞報,眉毛一挑,注意力從正在閱覽的關中要隘布防圖上轉移,雙目中閃過一抹疑思,隨後吩咐道:「引他上堂來見!」
白朗,乃黃白羌酋白犢之子,被遣至長安為質,如今也有快兩年了。此事若細說,還得回到永和六年苟政與司馬勛鄙縣大戰,當時作為關中「三豪傑」之二的好時徐、黃白白,前者選擇響應司馬勛,率軍偷襲,後者則按捺不發。
結果徐磋兵敗,部眾盡為所俘,身家性命不保,徐氏也被株連族滅。後司馬勛兵敗,關中震動,三輔豪傑爭相獻媚輸誠,白續就是最積極的那一波,不僅派人送來糧食、酒肉,還遣長子白朗到苟政軍中為質。
這兩年來,不論關中形勢如何變幻,白續始終居上白,約束部曲附民,配合長安大政,安心治農,屯田積粟,沒有參與任何背反苟氏的行動,相反,對長安調兵派糧的軍政命令,多有配合,顯得恭順極了。
當然,也沒法不恭順,黃白雖在渭北,卻也在「三輔」轄境,距離長安也不算太遠,而白續魔下部民,足有數萬,且有羌部壯士作為軍事組織核心。
與之相比,鄭縣境內的楊氏,根本不值一提,鑑於此,苟政從不曾放下對黃白的關注與警惕。關中的清丁編戶展開之後,更是死死地盯住,觀其反應。
也不得不說白犢此人的精明與憂患意識,正是靠著爐火純青的「事強」功夫,方使苟政始終沒有下定決心,用武力解決黃白。
至於其子白朗,到長安後,也相當低調,安分守己,不曾胡作非為,恣意橫行。前番整軍,苟政建立羽林軍後,征其為羽林郎,置於眼下監視,每個月還有值守長安小城的任務。
這樣背景的勢力與人物,在姚襄來犯之餘,主動求見,苟政將兩者聯繫起來,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白朗年未及冠,長相普通,卻有著一副壯實的身材,兩年質子生涯,也更顯成熟。僅那一身深衣廣袖,就讓人不能以一般的羌酋視之。
看著這個年輕的羌部質子,苟政面色平和,笑著說道:「客居長安兩載,可甚少見你主動求見於孤.....
,
聞言,白朗表情緊繃著,雙手捧著一個木匣,恭敬拜道:「事情緊急,在下不敢怠慢!」
這麼一說,苟政的目光頓時變得有如鷹隼一般銳利,沉聲說道:「說說看!」
白朗應道:「家父遣人來信,姚襄派人前往黃白面見家父,許以厚利,邀家父起兵,偷襲長安。家父一向敬服秦公威德,豈能從之,因而斬來使,獻與秦公!」
聽其敘說,苟政面上難免動容,雙目中的疑思更重,嘴角卻掛上了笑容,目光落在那方木匣上,道:「將此匣打開!」
「諾!」
白朗應聲,很快一顆面色慘白、瞪著雙眼的人頭露了出來,苟政觀察兩眼,
玩味地問道:「汝父真乃忠義楷模啊......不知姚襄,許諾何等重利?」
白朗面露猶豫。
「汝父子以實情相告,一片誠心,孤豈能相疑,只是好奇,直言無妨!」苟政表示道。
白朗這才垂下眼臉,稟來:「姚襄許諾,如攻取關中,以馮翊、北地二郡封家父!」
「呵呵......」苟政輕笑兩聲,以一種調侃的語氣說道:「同為羌部,且如此重利,汝父竟也不動心?屬實難得啊!」
對此,白朗表情肅穆,語氣格外堅定回道:「稟秦公,白姚兩部雖同屬羌人,然二十餘載,素無往來,倘若見面,是敵非友。
而況,姚襄之許諾,不過狂言誇口。且不提,他必不是秦公對手,縱然真讓其打進關中,馮翊、北地為長安屏障,焉能封與外人?
姚襄不過欲利用家父,背刺秦公,助其入主長安罷了,其心險惡,家父豈能上當...:.:」
聽白朗這番陳情,苟政終於露出一陣快然的笑聲,語帶感慨道:「汝父子,
能有這等見識與覺悟,屬實難得,不愧為關西英豪..:::
一」
說著,定定地看著白朗,鄭重道:「孤還是那句話,卿不負我,我不負卿!
答覆汝父,他的禮物與心意,孤收到了,謝之!」
苟政如此表態,白朗也是大鬆一口氣,緊跟著也拜謝。
「還有何事?」見其逗留不去,苟政再問。
白朗這回痛快許多,答道:「稟秦公,此番姚襄來襲,家父知秦公正值用人之際,特於黃白組織兩千義勇,願聽調於魔下,為秦公效命!」
此事一稟明,苟政是真驚訝了,如果說白犢送來姚襄聯絡的使者,算是一份投名狀的話,那麼這兩千「義勇」,便是真正上船的決心了。
也許,那白續是察覺到了什麼,但不管如何,白若做到這一步,那麼苟政也不會小氣。
沒有直接回應白朗,苟政扭頭吩咐一句:「將此前黃白所報丁口檔案找來!」
很快,便有近侍,將苟政所需檔案找出,翻看幾許,方沖白朗道:「孤以你為護羌校尉,那兩千義勇,編為『黃白營」,由你指揮,前往河東,到振武將軍陳晃磨下聽令!」
聞言,白朗似表忠心一般,趕忙請道:「我等願為秦公擊姚賊!」
觀察了此人兩眼,苟政沉聲道:「姚襄不足為慮,河東乃關中防禦屏障,要害程度,不弱於河南、弘農,正需加強!」
苟政這麼說,白朗雖覺可惜,卻也只能作罷,表示聽令。
稍加停頓,苟政又道:「前者汝父上報所部丁口,言六千七百丁,此事孤也允了,今後便照此納稅,讓汝父做好丁口準備,等待官府編戶.....
「謝秦公!」白朗趕忙拜謝道。
白續在黃白足有四五萬的部屬,其中的壯丁,自然不止這區區六千餘人,但有此一事,苟政卻決定做成這筆交換,就沖白續的誠意,沖那兩千「黃白兵」。
而今日苟政訪客頻繁,白朗謝恩退下不久,荷氏降將雷弱兒,也來拜見。
雷弱兒當初雖在符氏魔下,卻是羌豪,還與姚氏一樣,同為南安郡出身..::
「哈哈!」澄心堂中響起秦公苟政暢快的笑聲,這還是自姚襄西犯以來第一次。
正於堂間議事的王墮、辛諶見狀,都不由投以好奇的目光。王墮也含笑問道:「不知有何喜事,讓主公如此開懷?」
苟政將書簡捲起,在手中掂了掂,笑吟吟道:「并州張平來信說,姚襄秘密遣使北上太原,邀其出兵,共擊我關右。
張平向孤示警,說姚襄狼子野心,勸孤提高警惕,祝孤早日消滅來犯之敵。
並再度表示,願與孤睦鄰友好,永不相犯.::::
此君卻也堪為一妙人,拿得起,放得下啊!」
隨著苟政的講述,堂間的氣氛立時變得歡快起來了,王墮與辛諶包括侍從的幾名僚屬,俱發出大笑。
張平來信的舉措,於苟氏臣僚們來說,的確是一樁趣事了,畢竟苟政與張平之間的恩恩怨怨,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王墮忍俊不禁,授著老須道:「這些年,張平屢屢南犯,稍有風吹草動,便舉兵南下,雖數度為主公擊敗,損兵折將,仍然賊心不死,小動作不斷。
此番,卻主動來信,以姚襄之事示警,言辭間也頗有討好之意。可見,屢戰屢敗之下,張平對主公,對我秦軍,已生敬畏之心,再不敢輕言刀兵了......」
對此,苟政卻搖頭輕笑道:「這位張使君,身段向來柔軟,立場從來靈活多變,很少講求信義。當然,在現下世道,如此作風,卻也不足為奇。
被我軍打怕了,或屬事實,然其畏威,卻必不懷德。此番遣使示好,只能說明,并州眼下的狀況,也不樂觀。
南方是我軍,北面是代國,東面雖有太行之險,卻難阻隔燕軍兵鋒帶來的威脅......如今的張平,縱然談不上動彈不得,卻也不敢妄動!」
「主公所言甚是!」王墮聞言頜首,附和道:「但不論如何,并州若安分守已,於我軍而言,總是少一份麻煩,主公亦可調動更多兵馬錢糧,用以擊破姚襄!」
「不錯!自孤坐領河東以來,與并州之間打打和和,業已三四年之久。孤這邊每有風起,張平必定聞風而動,張牙舞爪!」苟政感慨著道,「此次如此乖巧,確實難得,應當予以回報,給他嘗點甜頭.....」」
而眼下關中集團掌握的各類資源,能夠拿出手對外輸出的,也實在不多。因此,苟政緊跟著便對返回長安並升任公府左長的趙煥吩咐道:「替孤擬一文,
回復張平,言辭儘量溫和,表孤友好之意。另,今歲解鹽產出,多給太原十方斤!」
「諾!」
這自然是一筆厚禮,雖然不可能白給,張平需要以不菲的價格購買河東咸鹽,然而,輸抵太原後,他完全可以翻倍乃至數倍的價格再出售給并州士民,牟取暴利,必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愉悅的氛圍中,一直默的雍州別駕辛諶突然提出一個思路:「秦公,倘若張平此舉,乃虛而委蛇,故意卑辭示警,降低秦公戒心,而秘密調兵武備,行偷襲之事......」
聞言,苟政不由看向辛諶,只見他一臉肅色。眼神微轉,笑意收斂,苟政輕聲說道:「辛別駕所言,不無可能!
張平的反覆無常也算出名了,別看此番來信,低調謙順,恭敬有加,若讓其准機會,翻臉也是瞬間的事!
因此,信不妨照回,對并州方面的防禦,絕不可放鬆,傳令河東、平陽之師,加強戒備,提高警惕,以備敵軍來犯!」
「主公,并州方面不可大意,然燕軍同樣不可不備啊!」王墮也提醒道:「前番燕軍西進,雖攻職關無果,然以其貪婪擴張,必不可能就此放棄。
而況,燕軍已據河內,我軍與姚襄在河南戰起,倘若燕軍聞訊而動,不論再攻職關,抑或南渡,於我軍而言都是莫大威脅..::,
1
聽其言,苟政面上再無放鬆之意,稍作思吟,方才悵然說道:「對燕軍,孤從不敢掉以輕心,但眼下我軍實力有限,還無法四面為戰,倘燕軍來襲,也唯有見招拆招了。
為免兩路受敵,洛陽戰事宜從速解決,擊潰了姚襄,即便燕軍果來,我們也能更加從容應對....
」」
當然,倘若燕軍瞅准機會,毫不猶豫,遣大軍來攻,那麼苟政或許立刻就要採取苟武此前的建議了.....
收縮退守,哪怕放棄洛陽,實在是當前形勢與實力對比下,在洛陽過度投入資源與關東群雄消耗,不利亦不智!
收束心神,苟政表情略顯凝沉,但精神卻給人一種更加堅定亢奮的感覺:「不論姚羌,抑或并州、燕國,於我等而言,皆是外侮,縱敵兵多將廣、來勢洶洶,亦無所懼,即便戰事不利,我軍也可退守關河,憑山高水險,足以拒之。
比之外患,孤更加擔心內憂,前者符氏來襲,教訓已然足夠深刻,一場內亂造成的破壞與損失,更甚於前方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關中本屬多事之秋,孤雖推誠以待士民人,但總有一葉障目、見識短淺者,
分不清形勢利害。
為免彼等為姚羌所惑,行差踏錯,做出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對雍秦豪右,
還當加以安撫、震。
二位皆是名望厚重之人,此番,就煩勞二位辛苦一趟,代孤出巡各郡,安撫豪右士民。為關中安寧計,縱然不襄助孤討平賊寇,也莫要助紂為虐,貽誤自身。
孤實在不願,再看到關中士民,因內部矛盾而流血犧牲了..:,
最後一句話,苟政感嘆深沉,然言語間流露中的冷冽,卻依舊讓人心悸不已。苟政一向如此,嘴上悲天憫人,手中屠刀從不容情,尤其在這等攸關生死的大事上。
而聽其交待,王墮與辛諶頓時起身,齊拜道:「遵命!」
「辛別駕!」親切的目光落在辛諶身上。
聞喚,辛諶立刻躬身一揖:「不知秦公還有何吩咐?」
苟政溫聲道:「據說別駕與北塞胡部多有聯繫,前者鐵弗人來襲,雖為我軍所卻,但終究耽擱不少兵馬與時間。
為免北方諸胡放肆南擾,還請別駕發揮威望,綏靖安撫,省得別生枝節.....」
苟政此言,讓辛諶微微色變,抬眼了眼這個年輕的關中之主,辛諶身,
以一種謙虛的口吻道:「在下自當竭力,然北方胡部,大多畏威而不懷德,以在下微薄名聲,能起多少效果,亦未可知.....
,
「卻也無妨,哪怕能穩住一時片刻,也是好的!」苟政擺擺手,大方地表示道。
「諾!」在苟政注視下,辛諶深吸一口氣,抱拳應聲。
「啟稟主公,羽林郎白朗求見!」
「白朗?」苟政聞報,眉毛一挑,注意力從正在閱覽的關中要隘布防圖上轉移,雙目中閃過一抹疑思,隨後吩咐道:「引他上堂來見!」
白朗,乃黃白羌酋白犢之子,被遣至長安為質,如今也有快兩年了。此事若細說,還得回到永和六年苟政與司馬勛鄙縣大戰,當時作為關中「三豪傑」之二的好時徐、黃白白,前者選擇響應司馬勛,率軍偷襲,後者則按捺不發。
結果徐磋兵敗,部眾盡為所俘,身家性命不保,徐氏也被株連族滅。後司馬勛兵敗,關中震動,三輔豪傑爭相獻媚輸誠,白續就是最積極的那一波,不僅派人送來糧食、酒肉,還遣長子白朗到苟政軍中為質。
這兩年來,不論關中形勢如何變幻,白續始終居上白,約束部曲附民,配合長安大政,安心治農,屯田積粟,沒有參與任何背反苟氏的行動,相反,對長安調兵派糧的軍政命令,多有配合,顯得恭順極了。
當然,也沒法不恭順,黃白雖在渭北,卻也在「三輔」轄境,距離長安也不算太遠,而白續魔下部民,足有數萬,且有羌部壯士作為軍事組織核心。
與之相比,鄭縣境內的楊氏,根本不值一提,鑑於此,苟政從不曾放下對黃白的關注與警惕。關中的清丁編戶展開之後,更是死死地盯住,觀其反應。
也不得不說白犢此人的精明與憂患意識,正是靠著爐火純青的「事強」功夫,方使苟政始終沒有下定決心,用武力解決黃白。
至於其子白朗,到長安後,也相當低調,安分守己,不曾胡作非為,恣意橫行。前番整軍,苟政建立羽林軍後,征其為羽林郎,置於眼下監視,每個月還有值守長安小城的任務。
這樣背景的勢力與人物,在姚襄來犯之餘,主動求見,苟政將兩者聯繫起來,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白朗年未及冠,長相普通,卻有著一副壯實的身材,兩年質子生涯,也更顯成熟。僅那一身深衣廣袖,就讓人不能以一般的羌酋視之。
看著這個年輕的羌部質子,苟政面色平和,笑著說道:「客居長安兩載,可甚少見你主動求見於孤.....
,
聞言,白朗表情緊繃著,雙手捧著一個木匣,恭敬拜道:「事情緊急,在下不敢怠慢!」
這麼一說,苟政的目光頓時變得有如鷹隼一般銳利,沉聲說道:「說說看!」
白朗應道:「家父遣人來信,姚襄派人前往黃白面見家父,許以厚利,邀家父起兵,偷襲長安。家父一向敬服秦公威德,豈能從之,因而斬來使,獻與秦公!」
聽其敘說,苟政面上難免動容,雙目中的疑思更重,嘴角卻掛上了笑容,目光落在那方木匣上,道:「將此匣打開!」
「諾!」
白朗應聲,很快一顆面色慘白、瞪著雙眼的人頭露了出來,苟政觀察兩眼,
玩味地問道:「汝父真乃忠義楷模啊......不知姚襄,許諾何等重利?」
白朗面露猶豫。
「汝父子以實情相告,一片誠心,孤豈能相疑,只是好奇,直言無妨!」苟政表示道。
白朗這才垂下眼臉,稟來:「姚襄許諾,如攻取關中,以馮翊、北地二郡封家父!」
「呵呵......」苟政輕笑兩聲,以一種調侃的語氣說道:「同為羌部,且如此重利,汝父竟也不動心?屬實難得啊!」
對此,白朗表情肅穆,語氣格外堅定回道:「稟秦公,白姚兩部雖同屬羌人,然二十餘載,素無往來,倘若見面,是敵非友。
而況,姚襄之許諾,不過狂言誇口。且不提,他必不是秦公對手,縱然真讓其打進關中,馮翊、北地為長安屏障,焉能封與外人?
姚襄不過欲利用家父,背刺秦公,助其入主長安罷了,其心險惡,家父豈能上當...:.:」
聽白朗這番陳情,苟政終於露出一陣快然的笑聲,語帶感慨道:「汝父子,
能有這等見識與覺悟,屬實難得,不愧為關西英豪..:::
一」
說著,定定地看著白朗,鄭重道:「孤還是那句話,卿不負我,我不負卿!
答覆汝父,他的禮物與心意,孤收到了,謝之!」
苟政如此表態,白朗也是大鬆一口氣,緊跟著也拜謝。
「還有何事?」見其逗留不去,苟政再問。
白朗這回痛快許多,答道:「稟秦公,此番姚襄來襲,家父知秦公正值用人之際,特於黃白組織兩千義勇,願聽調於魔下,為秦公效命!」
此事一稟明,苟政是真驚訝了,如果說白犢送來姚襄聯絡的使者,算是一份投名狀的話,那麼這兩千「義勇」,便是真正上船的決心了。
也許,那白續是察覺到了什麼,但不管如何,白若做到這一步,那麼苟政也不會小氣。
沒有直接回應白朗,苟政扭頭吩咐一句:「將此前黃白所報丁口檔案找來!」
很快,便有近侍,將苟政所需檔案找出,翻看幾許,方沖白朗道:「孤以你為護羌校尉,那兩千義勇,編為『黃白營」,由你指揮,前往河東,到振武將軍陳晃磨下聽令!」
聞言,白朗似表忠心一般,趕忙請道:「我等願為秦公擊姚賊!」
觀察了此人兩眼,苟政沉聲道:「姚襄不足為慮,河東乃關中防禦屏障,要害程度,不弱於河南、弘農,正需加強!」
苟政這麼說,白朗雖覺可惜,卻也只能作罷,表示聽令。
稍加停頓,苟政又道:「前者汝父上報所部丁口,言六千七百丁,此事孤也允了,今後便照此納稅,讓汝父做好丁口準備,等待官府編戶.....
「謝秦公!」白朗趕忙拜謝道。
白續在黃白足有四五萬的部屬,其中的壯丁,自然不止這區區六千餘人,但有此一事,苟政卻決定做成這筆交換,就沖白續的誠意,沖那兩千「黃白兵」。
而今日苟政訪客頻繁,白朗謝恩退下不久,荷氏降將雷弱兒,也來拜見。
雷弱兒當初雖在符氏魔下,卻是羌豪,還與姚氏一樣,同為南安郡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