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帶歪師妹的日常
清晨,淡淡的晨霧還縈繞在清風門的山腰間,遠處松林深處傳來一兩聲鳥啼,如同輕柔的琴弦在寂靜中撥響。林非推開小院的竹門,微風拂面,帶著涼爽的露水香氣。他輕輕吸氣,再緩緩呼出,整個人宛若與這晨光融為一體。
過去的幾天,他在這小宗門中度過平靜而愜意的時光。沒有驚心動魄的歷險,也無強敵來犯,只是在小院中喝茶、賞花,到後山藥圃中與葉婉閒談,在練武場邊看外門弟子勤修苦練,與方靈的不打不相識,再到顧清音對他的若即若離……這一切都仿佛一場悠長的散步,沿途風景美好且從容。
今日,他打算去一處不曾涉足的地方——宗門後山的清泉小溪。據說那裡水聲清雅,幾株靈竹傍水而生,泉水澄澈見底,不少弟子喜歡去那汲水煮茶。林非在院中取了紫砂壺和茶盞,將昨日剩餘的靈茶葉包好,又帶上幾顆靈果,以備小憩之用。
走出小院,天光微亮,鳥雀在林間啄食,鳴叫清脆。外門區域寂靜而寬闊,零星有幾名弟子正在晨跑吐納,誰也不理會他這個看似散漫的人。林非從一條細碎石子鋪就的小徑穿過,一路微笑點頭,問候路過的弟子。一位外門青年弟子認出他,起初面露訝色,但林非那和煦的笑容卻讓對方很快點頭回應。林非不求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只希望能帶給他人一縷輕鬆的氣息。
他一路行至後山,漸漸遠離人聲。道路變得清幽,兩側竹木繁盛,枝葉在霧氣中泛著柔和的綠光。約莫走了半個時辰,一處清泉小溪在朦朧中出現。水聲細細,如同輕柔的琴律,清泉自山石間湧出,匯成淺淺的溪流,繞過青苔石岸,流向遠方。
林非將竹椅般的摺疊小凳(一把簡單的木頭小矮凳,是他從後院取來的)擺在溪岸旁。他輕輕俯身,用手掬起一捧溪水,清涼透心,水底小石晶瑩,幾尾小魚在水下悠遊。仿佛感應到他的到來,一隻翠綠色的蜻蜓停在水面之上的葦葉尖上,若有所思地打量著他。
「真美。」林非輕嘆。這片刻的恬靜,讓他的內心更加舒暢。他取出紫砂壺,將壺底的陳水倒盡,然後以清泉水注入壺中。掏出火摺子輕吹,燃起一小撮乾柴,為煮水加熱。清泉在壺中漸漸冒出熱氣,他趁此間隙,慢條斯理地整理茶葉。
不遠處的樹叢中,一道輕盈的腳步聲響起。林非不回頭,也能猜是何人。這些日子,他漸漸熟悉了宗門的氣息,有些人腳步輕靈而快速,有人則沉穩內斂。今天來的似乎是一位不曾近距離接觸過的女子。待那腳步聲停在不遠處,他回頭看去,只見一個身著淺粉衣衫的少女,正怔怔地望著他煮茶。
少女容貌柔美,臉龐白皙,雙瞳里有一絲恬靜溫柔的光。她看見林非的笑意,輕輕一躬:「不好意思,打擾了。我是外門的丹童崔音,師兄你在此煮茶,可是從泉邊取水?」
林非點點頭,將紫砂壺提起讓她看:「對啊,這裡泉水清澈,我取來煮茶,正是絕佳。崔師妹,若不嫌棄,一同坐下喝杯茶如何?」
崔音有些羞澀地低下頭:「我本想來這裡汲水回藥圃,用於浸泡靈種。聽聞此處的泉水中有一絲滋養之力,能讓靈草發芽更快……只是沒想到會遇到師兄在此品茗。」
林非拍拍木凳示意:「正好,我有空餘茶盞,你先汲水,然後坐下來歇息片刻。我認識葉婉師妹,她也是丹童吧,也常在藥圃忙碌。你們同伴相識?」
崔音笑了笑,眼中浮現欽佩:「葉婉師妹是我們外門丹童中最溫和細心的一位,她對靈草的照料如對幼苗般珍惜,我很敬佩她。不過我比她更青澀些,不如她那般遊刃有餘。」話語中滿是謙虛。
林非聞言,輕聲鼓勵:「每個人有不同的節奏,你做好自己即可。」他倒不急著請對方立刻坐下,只先用耐心與善意對待。崔音聞言,莞爾一笑。她放下背上的竹簍,從中取出一個精巧的陶罐,用勺子一點點汲取清泉,讓水注入陶罐中。動作輕柔小心,仿佛不想驚擾這方寧靜的天地。
林非不急不躁,靜看崔音忙碌。風過林間,樹葉輕鳴,紫砂壺中水已漸熱,水氣氤氳。他將茶葉放入壺內,讓其在熱水中慢慢舒展開來,茶香漸漸瀰漫,混著山泉的清涼氣息,令人心靜。
崔音取夠水後,將陶罐小心封好,轉身走回林非身邊,輕聲問:「師兄真的願與我分享一杯茶嗎?」
林非點頭:「當然,我在此久坐,正缺個說話的人。」他將茶水倒入兩隻青瓷小盞,茶色清淺,泛著微微綠光。將其中一盞遞給崔音:「請。」
崔音雙手捧盞,輕吹茶麵,啜一小口。入口微苦,隨即甘甜,她忍不住讚嘆:「好茶!這靈氣溫潤,回味無窮。」
林非笑道:「只是普通靈茶葉,再配上這清泉水,便有不同風味。其實萬物相輔相成,不同的水、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都會改變茶的韻味。」
崔音微微點頭,將師兄的話記在心裡。她不如葉婉那般自如,可也能感受到林非的話中深意。這幾日她在丹房中忙於清理一批新得的靈草種子,時常因煉丹師叔要求嚴苛而緊張。此刻坐在泉邊與林非對飲,仿佛煩惱都化作一縷清風,被茶香帶走。
兩人輕聲閒談,話題從靈草發芽到靈泉滋潤,又說到清風門周圍的自然景致。崔音少言,卻有耐心傾聽。林非隨口講起昨日在藥圃與葉婉聊天的趣事,以及那日方靈找他比試的經歷,引得崔音莞爾。她不善強勢,偏偏方靈是個火爆脾氣,相較之下,崔音的性格更像是水中浮蓮,淡雅靜謐。
飲茶間,林非不覺修為有所猛增,卻能清晰感到內心深處那股平和的力量再次積聚。他在這世界裡仿佛扮演一個「催化劑」的角色,讓遇見他的人放鬆戒備,嘗試體驗不同的修行態度。這不一定是他刻意為之,只是他天然散發出的氣息。崔音不經意間,額間緊張的微痕已舒展。
正當兩人對坐飲茶時,一道清澈的嗓音從遠處傳來:「林非師兄,原來你在這裡。」林非望去,只見葉婉提著一個小籃子,從林間小道緩步走來。她今天來後山是為採集一種晨露花的花蕾,正巧聞到茶香循味而至。
葉婉看見崔音,大為欣喜:「崔音師妹,你也在!難得遇上你休息。」兩位丹童同伴見面,不用多言便多了幾分親切。
崔音笑著點頭:「是林非師兄請我飲茶,我本想趕緊回藥圃,卻被他這清泉茶香所留。葉婉師姐,你也要來一杯嗎?」
葉婉欣然同意。林非笑著為她添茶。於是清泉邊的木凳旁,三人輕聲交談,從靈草的栽培談到煉丹的初始步驟,偶爾葉婉會與崔音分享一些丹童日常的小技巧,而林非則靜靜聆聽,在他們的話語間偶爾插入一句別樣的見解。
清風輕拂,水面波光瀲灩,三人在此閒話家常,無一人提起強功力、奪機緣之類的話題。這與傳聞中的修真世界大相逕庭,卻格外讓人安心。
不久後,葉婉取出一個小瓷盒,從中倒出幾粒蜜漬靈果乾分與林非和崔音。靈果乾酸甜適口,與茶香相得益彰。幾粒果乾下肚,林非感覺丹田中那絲靈氣更為細膩,也許量微乎其微,卻勝在安穩自然。這種毫無壓迫和焦躁的修煉方式,讓他越發確信自己道路的可行性。
正當他們輕聲品茗之時,又有人悄然而來。來者是方靈,她在不遠處躊躇片刻,才走近幾步。她原本性格大大咧咧,昨日遇林非,被對方柔和地化解了比斗之意,心中一直好奇。這時嗅到清泉茶香,竟然又聚集了葉婉、崔音這兩位溫柔的丹童,於是忍不住上前看看。
葉婉先發現方靈,笑道:「方靈師妹,你也來後山?」
方靈撓撓頭,笑得有些尷尬:「是啊,我原本在前面練劍,一路跑來放鬆放鬆。沒想到林非師兄在這裡……好不熱鬧。」
崔音對方靈不熟,只微微點頭算是打招呼。林非則拍了拍旁邊的空地:「坐吧,來喝一杯茶。」
方靈猶豫片刻,終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坐下。此刻四人環坐在清泉邊,紫砂壺中茶水略有減少,林非又添了些泉水與茶葉,煮出新一輪的茶湯。方靈瞄了眼在座三人:葉婉與崔音都是溫柔嫻靜之人,與自己火爆積極的性格大相逕庭,而林非更是個奇葩,凡事不急不躁。這樣一組人坐在一起,竟和諧無比,真是奇妙。
方靈接過茶盞,小心翼翼抿一口,眼睛頓時亮了:「這茶真好喝!難怪大家都悠閒得很。只是……林非師兄,我不明白,你就這樣飲茶賞景,真能提高修為嗎?」
林非笑意柔和:「為什麼不呢?萬物皆有靈。花草、流水、山石、微風,皆是靈氣流轉之體現。用心體會,自有所得。你努力練劍很不錯,但何不在百忙中偷得片刻閒,讓心也呼吸一下?」
方靈若有所思,想起昨日她一味出招,卻奈何不了林非的輕巧閃避,對方那份從容讓她心生疑惑。此刻再聽他言,倒也不是無稽之談。劍修若總是緊繃,難免過剛易折,若能有片刻如此輕鬆,也許內心會更加豁達。
方靈沉默半晌,才點頭:「我雖不全懂,但我記住了。也許以後我練劍之餘,也來此處坐坐。」
葉婉笑盈盈地看著方靈:「如此甚好,修行有時是張弛有度。」
崔音也附和:「是啊,我們丹童若整日只顧配比靈草,心情緊張,怕也不利於煉丹之心的純淨。偶爾放空,細品一杯茶水,會讓心境更清透。」
林非輕輕敲了敲茶壺,聲音清脆:「各位師妹說得有理。不必時時奔波。放鬆並非懈怠,而是讓心靈找回節奏。」
說話間,泉水潺潺,樹葉輕舞,猶如一首無形的曲調。四位弟子皆沉浸在這柔和的氛圍中。儘管彼此背景、性格不同,但此刻卻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一盞茶下肚,仿佛把人心中的尖銳都磨平了幾分。
正當他們談笑之時,一道輕微的腳步聲再度傳來。方靈抬頭,見一襲青衣的顧清音立於不遠處,微風拂動她的衣袂。她本想來此取點泉水,卻聽到不遠處有人聲細語,走近一看,竟看到林非與葉婉、崔音、方靈圍坐品茶。
這場景對顧清音來說很詫異。她慣於獨來獨往,對外門弟子甚少關注,更遑論如此和諧地坐在一起。她腦海中浮現出對林非的印象:懶散,卻不令人厭;淡然,卻能聚攏他人。短短數日,他竟結識了這麼多性情各異的同門,並在無形中產生了奇異的影響。
葉婉看見顧清音,柔聲打招呼:「顧師姐,也來此汲水嗎?要不要坐下喝杯茶?」
顧清音微皺眉,卻沒立即拒絕。昨天她還對林非的態度有所疑惑,如今看到如此一幕,更令她心中震盪不小。她是內門弟子,尋常不與外門弟子多言,但此時若轉身離開,未免有些僵硬。再三考慮,她緩步上前。
林非為她倒了一杯茶,仍是那淡淡的笑容,不帶絲毫逼迫:「顧姑娘,清晨泉水煮茶,正是好時光。」
顧清音輕咳一聲,接過茶盞,不語。她品了一口,微苦後甜的韻味在舌尖綻放,清涼之氣順喉而下,如同一絲清泉流過心田。她站著未坐,目光掃過葉婉與崔音,這兩位外門丹童神色恬淡,方靈也收起了火熱的氣勢,正端茶靜靜體會。顧清音不由得在心中驚奇:這般和諧氛圍是怎樣形成的?
林非看著顧清音,眼中無責備無嘲弄,有的只是自然:「若嫌站著累,不如坐下歇一會兒。」他隨手示意附近一塊乾淨的岩石。顧清音遲疑片刻,終於走過去輕輕坐下。她放下劍,雙手捧著茶盞,感受指尖的微熱。
眾人重新回到輕聲交談。話題不再局限於修行,甚至談到山外小鎮的早市,有沒有特產果子,或者竹林里是否有鳥巢。每個人都隨意地說著瑣碎的事,好像不在修真門派,而在普通山村中歇腳的旅人。
顧清音起初只是默聽,慢慢地,心中的警惕與僵硬也隨之消散幾分。她一直認為修行應以劍為骨、苦難為舟,卻從未想過有人能在這等輕鬆氛圍中感受靈氣。她暗中感受自身心境,發現居然有一絲清明之感悄然升起,比她冥思運轉功法來得更自然。這令她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承認事實。
半晌後,顧清音輕聲開口:「林非,我有一事不解。」眾人安靜下來,等她繼續說下去。
「你說萬物皆有靈,修行不必急於求成。這話聽來優雅,但這世間強者為尊,若不刻苦攀登,如何與他人爭鋒?將來若有秘境爭奪、考核晉升,你豈非落後?」
這是顧清音心底最真實的疑問。她作為內門天才,一直堅信激流勇進才是正途。
林非聞言,微笑答道:「我並非要與天下爭鋒。修行是為了什麼?為了心靈通達,或為了某種境界的提升?若要爭,我就輸了初衷。若不求爭名利,卻在一步步中自然成長,那麼無論身處何境,我不焦不躁,這不也算另一種強大?」
顧清音凝思,葉婉輕聲贊同:「是啊,顧師姐。林師兄的方式雖特別,但或許我們不該只以常規眼光衡量。」
崔音低聲道:「我雖不懂大道,卻覺得這樣自在,讓我不會害怕煉丹時的失誤。」
方靈握緊茶盞:「我向來急躁,遇瓶頸就強行突破,後來才發現坐一坐、想一想,好似內心也開闊了些。」
顧清音環顧四周,見三個性格各異的女子都對林非的理念有些認同,不禁感到詫異。她本想反駁,可又說不出刺耳之語。最終,她只能將那杯茶一飲而盡。苦澀過後回甘,讓她想起自己劍道修煉中那層若有若無的心牆,或許慢一點,不是壞事。
日頭漸升,林間霧氣散去,陽光透過葉隙撒在他們身上。時間過得很慢,卻又很快,仿佛在這座小天地里,一切都尋回了最簡單的韻律。茶喝盡了,靈果嘗過,眾人起身告別。
崔音背起陶罐,向林非彎腰行禮:「多謝師兄款待,我要回藥圃為靈種浸水。」她臉上多了份輕盈笑意。林非點頭:「有空常來。」
葉婉微笑頷首,她還要去找晨露花的花蕾:「林師兄,日後我再為你帶些靈花蜜果。」
方靈抓了抓腦後馬尾:「我也該回去練劍,但我會記住這清泉的滋味。下次我練劍累了也來喝茶。」
顧清音最後一個起身,她沒有多話,只深深看了林非一眼,然後拎起長劍,輕輕點頭,邁步離開。背影中似不再那麼冷硬,腳步也稍顯輕盈。
林非看著她們離去,心中無比平靜。四個各有特色的女子相繼出現,又相繼離開,留下的是茶香在風中漸漸淡去,卻餘韻綿長。這一日的相聚,沒有驚心動魄的修行秘訣,沒有靈丹妙藥的傳授,更無任何利益交換。只是幾個年輕修士在山間溪水旁飲茶談笑,把天地的靈氣用最平常的方式吸納。
收拾好茶盞和壺,林非漫步回返小院。一路上,他看著流水、聽著風聲,感受到丹田中靈氣略有積蓄。雖不是巨幅提升,但勝在心境愉悅平穩。修行的道路在他眼中已不再神秘。他不需雷霆手段,不需戰鬥殺伐,只要堅持這一份閒適心態,靈氣將如春雨潤澤麥田般不斷增長。
回到小院,天色已近正午,林非在竹椅上坐下,回味著清泉之會。顧清音、葉婉、崔音、方靈……或許日後還會有更多人進入他的生活軌跡。他並不抗拒這些交集,每一位都如同一朵各色花朵,讓他的修行庭院愈加絢麗。沒有人規定修仙必須孤身苦行,說不定陪伴與分享也可是一種提升。
午後陽光溫柔,林非倒上一杯昨殘茶水,聞一聞,茶香已微淡,卻仍有餘味。他淺酌一口,輕輕閉眼,任微風拂面。第五天在這平凡中度過,卻又不平凡,因為心境更敞亮了一分。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在日復一日的自然流轉中,如花蕾般慢慢綻放,無須驚雷,亦能生香。
清風輕聲,竹影搖曳,林非含笑入定,呼吸間仿佛聽見世界在輕柔吟唱。這一天,又是如此圓滿地走過。
過去的幾天,他在這小宗門中度過平靜而愜意的時光。沒有驚心動魄的歷險,也無強敵來犯,只是在小院中喝茶、賞花,到後山藥圃中與葉婉閒談,在練武場邊看外門弟子勤修苦練,與方靈的不打不相識,再到顧清音對他的若即若離……這一切都仿佛一場悠長的散步,沿途風景美好且從容。
今日,他打算去一處不曾涉足的地方——宗門後山的清泉小溪。據說那裡水聲清雅,幾株靈竹傍水而生,泉水澄澈見底,不少弟子喜歡去那汲水煮茶。林非在院中取了紫砂壺和茶盞,將昨日剩餘的靈茶葉包好,又帶上幾顆靈果,以備小憩之用。
走出小院,天光微亮,鳥雀在林間啄食,鳴叫清脆。外門區域寂靜而寬闊,零星有幾名弟子正在晨跑吐納,誰也不理會他這個看似散漫的人。林非從一條細碎石子鋪就的小徑穿過,一路微笑點頭,問候路過的弟子。一位外門青年弟子認出他,起初面露訝色,但林非那和煦的笑容卻讓對方很快點頭回應。林非不求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只希望能帶給他人一縷輕鬆的氣息。
他一路行至後山,漸漸遠離人聲。道路變得清幽,兩側竹木繁盛,枝葉在霧氣中泛著柔和的綠光。約莫走了半個時辰,一處清泉小溪在朦朧中出現。水聲細細,如同輕柔的琴律,清泉自山石間湧出,匯成淺淺的溪流,繞過青苔石岸,流向遠方。
林非將竹椅般的摺疊小凳(一把簡單的木頭小矮凳,是他從後院取來的)擺在溪岸旁。他輕輕俯身,用手掬起一捧溪水,清涼透心,水底小石晶瑩,幾尾小魚在水下悠遊。仿佛感應到他的到來,一隻翠綠色的蜻蜓停在水面之上的葦葉尖上,若有所思地打量著他。
「真美。」林非輕嘆。這片刻的恬靜,讓他的內心更加舒暢。他取出紫砂壺,將壺底的陳水倒盡,然後以清泉水注入壺中。掏出火摺子輕吹,燃起一小撮乾柴,為煮水加熱。清泉在壺中漸漸冒出熱氣,他趁此間隙,慢條斯理地整理茶葉。
不遠處的樹叢中,一道輕盈的腳步聲響起。林非不回頭,也能猜是何人。這些日子,他漸漸熟悉了宗門的氣息,有些人腳步輕靈而快速,有人則沉穩內斂。今天來的似乎是一位不曾近距離接觸過的女子。待那腳步聲停在不遠處,他回頭看去,只見一個身著淺粉衣衫的少女,正怔怔地望著他煮茶。
少女容貌柔美,臉龐白皙,雙瞳里有一絲恬靜溫柔的光。她看見林非的笑意,輕輕一躬:「不好意思,打擾了。我是外門的丹童崔音,師兄你在此煮茶,可是從泉邊取水?」
林非點點頭,將紫砂壺提起讓她看:「對啊,這裡泉水清澈,我取來煮茶,正是絕佳。崔師妹,若不嫌棄,一同坐下喝杯茶如何?」
崔音有些羞澀地低下頭:「我本想來這裡汲水回藥圃,用於浸泡靈種。聽聞此處的泉水中有一絲滋養之力,能讓靈草發芽更快……只是沒想到會遇到師兄在此品茗。」
林非拍拍木凳示意:「正好,我有空餘茶盞,你先汲水,然後坐下來歇息片刻。我認識葉婉師妹,她也是丹童吧,也常在藥圃忙碌。你們同伴相識?」
崔音笑了笑,眼中浮現欽佩:「葉婉師妹是我們外門丹童中最溫和細心的一位,她對靈草的照料如對幼苗般珍惜,我很敬佩她。不過我比她更青澀些,不如她那般遊刃有餘。」話語中滿是謙虛。
林非聞言,輕聲鼓勵:「每個人有不同的節奏,你做好自己即可。」他倒不急著請對方立刻坐下,只先用耐心與善意對待。崔音聞言,莞爾一笑。她放下背上的竹簍,從中取出一個精巧的陶罐,用勺子一點點汲取清泉,讓水注入陶罐中。動作輕柔小心,仿佛不想驚擾這方寧靜的天地。
林非不急不躁,靜看崔音忙碌。風過林間,樹葉輕鳴,紫砂壺中水已漸熱,水氣氤氳。他將茶葉放入壺內,讓其在熱水中慢慢舒展開來,茶香漸漸瀰漫,混著山泉的清涼氣息,令人心靜。
崔音取夠水後,將陶罐小心封好,轉身走回林非身邊,輕聲問:「師兄真的願與我分享一杯茶嗎?」
林非點頭:「當然,我在此久坐,正缺個說話的人。」他將茶水倒入兩隻青瓷小盞,茶色清淺,泛著微微綠光。將其中一盞遞給崔音:「請。」
崔音雙手捧盞,輕吹茶麵,啜一小口。入口微苦,隨即甘甜,她忍不住讚嘆:「好茶!這靈氣溫潤,回味無窮。」
林非笑道:「只是普通靈茶葉,再配上這清泉水,便有不同風味。其實萬物相輔相成,不同的水、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都會改變茶的韻味。」
崔音微微點頭,將師兄的話記在心裡。她不如葉婉那般自如,可也能感受到林非的話中深意。這幾日她在丹房中忙於清理一批新得的靈草種子,時常因煉丹師叔要求嚴苛而緊張。此刻坐在泉邊與林非對飲,仿佛煩惱都化作一縷清風,被茶香帶走。
兩人輕聲閒談,話題從靈草發芽到靈泉滋潤,又說到清風門周圍的自然景致。崔音少言,卻有耐心傾聽。林非隨口講起昨日在藥圃與葉婉聊天的趣事,以及那日方靈找他比試的經歷,引得崔音莞爾。她不善強勢,偏偏方靈是個火爆脾氣,相較之下,崔音的性格更像是水中浮蓮,淡雅靜謐。
飲茶間,林非不覺修為有所猛增,卻能清晰感到內心深處那股平和的力量再次積聚。他在這世界裡仿佛扮演一個「催化劑」的角色,讓遇見他的人放鬆戒備,嘗試體驗不同的修行態度。這不一定是他刻意為之,只是他天然散發出的氣息。崔音不經意間,額間緊張的微痕已舒展。
正當兩人對坐飲茶時,一道清澈的嗓音從遠處傳來:「林非師兄,原來你在這裡。」林非望去,只見葉婉提著一個小籃子,從林間小道緩步走來。她今天來後山是為採集一種晨露花的花蕾,正巧聞到茶香循味而至。
葉婉看見崔音,大為欣喜:「崔音師妹,你也在!難得遇上你休息。」兩位丹童同伴見面,不用多言便多了幾分親切。
崔音笑著點頭:「是林非師兄請我飲茶,我本想趕緊回藥圃,卻被他這清泉茶香所留。葉婉師姐,你也要來一杯嗎?」
葉婉欣然同意。林非笑著為她添茶。於是清泉邊的木凳旁,三人輕聲交談,從靈草的栽培談到煉丹的初始步驟,偶爾葉婉會與崔音分享一些丹童日常的小技巧,而林非則靜靜聆聽,在他們的話語間偶爾插入一句別樣的見解。
清風輕拂,水面波光瀲灩,三人在此閒話家常,無一人提起強功力、奪機緣之類的話題。這與傳聞中的修真世界大相逕庭,卻格外讓人安心。
不久後,葉婉取出一個小瓷盒,從中倒出幾粒蜜漬靈果乾分與林非和崔音。靈果乾酸甜適口,與茶香相得益彰。幾粒果乾下肚,林非感覺丹田中那絲靈氣更為細膩,也許量微乎其微,卻勝在安穩自然。這種毫無壓迫和焦躁的修煉方式,讓他越發確信自己道路的可行性。
正當他們輕聲品茗之時,又有人悄然而來。來者是方靈,她在不遠處躊躇片刻,才走近幾步。她原本性格大大咧咧,昨日遇林非,被對方柔和地化解了比斗之意,心中一直好奇。這時嗅到清泉茶香,竟然又聚集了葉婉、崔音這兩位溫柔的丹童,於是忍不住上前看看。
葉婉先發現方靈,笑道:「方靈師妹,你也來後山?」
方靈撓撓頭,笑得有些尷尬:「是啊,我原本在前面練劍,一路跑來放鬆放鬆。沒想到林非師兄在這裡……好不熱鬧。」
崔音對方靈不熟,只微微點頭算是打招呼。林非則拍了拍旁邊的空地:「坐吧,來喝一杯茶。」
方靈猶豫片刻,終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坐下。此刻四人環坐在清泉邊,紫砂壺中茶水略有減少,林非又添了些泉水與茶葉,煮出新一輪的茶湯。方靈瞄了眼在座三人:葉婉與崔音都是溫柔嫻靜之人,與自己火爆積極的性格大相逕庭,而林非更是個奇葩,凡事不急不躁。這樣一組人坐在一起,竟和諧無比,真是奇妙。
方靈接過茶盞,小心翼翼抿一口,眼睛頓時亮了:「這茶真好喝!難怪大家都悠閒得很。只是……林非師兄,我不明白,你就這樣飲茶賞景,真能提高修為嗎?」
林非笑意柔和:「為什麼不呢?萬物皆有靈。花草、流水、山石、微風,皆是靈氣流轉之體現。用心體會,自有所得。你努力練劍很不錯,但何不在百忙中偷得片刻閒,讓心也呼吸一下?」
方靈若有所思,想起昨日她一味出招,卻奈何不了林非的輕巧閃避,對方那份從容讓她心生疑惑。此刻再聽他言,倒也不是無稽之談。劍修若總是緊繃,難免過剛易折,若能有片刻如此輕鬆,也許內心會更加豁達。
方靈沉默半晌,才點頭:「我雖不全懂,但我記住了。也許以後我練劍之餘,也來此處坐坐。」
葉婉笑盈盈地看著方靈:「如此甚好,修行有時是張弛有度。」
崔音也附和:「是啊,我們丹童若整日只顧配比靈草,心情緊張,怕也不利於煉丹之心的純淨。偶爾放空,細品一杯茶水,會讓心境更清透。」
林非輕輕敲了敲茶壺,聲音清脆:「各位師妹說得有理。不必時時奔波。放鬆並非懈怠,而是讓心靈找回節奏。」
說話間,泉水潺潺,樹葉輕舞,猶如一首無形的曲調。四位弟子皆沉浸在這柔和的氛圍中。儘管彼此背景、性格不同,但此刻卻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一盞茶下肚,仿佛把人心中的尖銳都磨平了幾分。
正當他們談笑之時,一道輕微的腳步聲再度傳來。方靈抬頭,見一襲青衣的顧清音立於不遠處,微風拂動她的衣袂。她本想來此取點泉水,卻聽到不遠處有人聲細語,走近一看,竟看到林非與葉婉、崔音、方靈圍坐品茶。
這場景對顧清音來說很詫異。她慣於獨來獨往,對外門弟子甚少關注,更遑論如此和諧地坐在一起。她腦海中浮現出對林非的印象:懶散,卻不令人厭;淡然,卻能聚攏他人。短短數日,他竟結識了這麼多性情各異的同門,並在無形中產生了奇異的影響。
葉婉看見顧清音,柔聲打招呼:「顧師姐,也來此汲水嗎?要不要坐下喝杯茶?」
顧清音微皺眉,卻沒立即拒絕。昨天她還對林非的態度有所疑惑,如今看到如此一幕,更令她心中震盪不小。她是內門弟子,尋常不與外門弟子多言,但此時若轉身離開,未免有些僵硬。再三考慮,她緩步上前。
林非為她倒了一杯茶,仍是那淡淡的笑容,不帶絲毫逼迫:「顧姑娘,清晨泉水煮茶,正是好時光。」
顧清音輕咳一聲,接過茶盞,不語。她品了一口,微苦後甜的韻味在舌尖綻放,清涼之氣順喉而下,如同一絲清泉流過心田。她站著未坐,目光掃過葉婉與崔音,這兩位外門丹童神色恬淡,方靈也收起了火熱的氣勢,正端茶靜靜體會。顧清音不由得在心中驚奇:這般和諧氛圍是怎樣形成的?
林非看著顧清音,眼中無責備無嘲弄,有的只是自然:「若嫌站著累,不如坐下歇一會兒。」他隨手示意附近一塊乾淨的岩石。顧清音遲疑片刻,終於走過去輕輕坐下。她放下劍,雙手捧著茶盞,感受指尖的微熱。
眾人重新回到輕聲交談。話題不再局限於修行,甚至談到山外小鎮的早市,有沒有特產果子,或者竹林里是否有鳥巢。每個人都隨意地說著瑣碎的事,好像不在修真門派,而在普通山村中歇腳的旅人。
顧清音起初只是默聽,慢慢地,心中的警惕與僵硬也隨之消散幾分。她一直認為修行應以劍為骨、苦難為舟,卻從未想過有人能在這等輕鬆氛圍中感受靈氣。她暗中感受自身心境,發現居然有一絲清明之感悄然升起,比她冥思運轉功法來得更自然。這令她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承認事實。
半晌後,顧清音輕聲開口:「林非,我有一事不解。」眾人安靜下來,等她繼續說下去。
「你說萬物皆有靈,修行不必急於求成。這話聽來優雅,但這世間強者為尊,若不刻苦攀登,如何與他人爭鋒?將來若有秘境爭奪、考核晉升,你豈非落後?」
這是顧清音心底最真實的疑問。她作為內門天才,一直堅信激流勇進才是正途。
林非聞言,微笑答道:「我並非要與天下爭鋒。修行是為了什麼?為了心靈通達,或為了某種境界的提升?若要爭,我就輸了初衷。若不求爭名利,卻在一步步中自然成長,那麼無論身處何境,我不焦不躁,這不也算另一種強大?」
顧清音凝思,葉婉輕聲贊同:「是啊,顧師姐。林師兄的方式雖特別,但或許我們不該只以常規眼光衡量。」
崔音低聲道:「我雖不懂大道,卻覺得這樣自在,讓我不會害怕煉丹時的失誤。」
方靈握緊茶盞:「我向來急躁,遇瓶頸就強行突破,後來才發現坐一坐、想一想,好似內心也開闊了些。」
顧清音環顧四周,見三個性格各異的女子都對林非的理念有些認同,不禁感到詫異。她本想反駁,可又說不出刺耳之語。最終,她只能將那杯茶一飲而盡。苦澀過後回甘,讓她想起自己劍道修煉中那層若有若無的心牆,或許慢一點,不是壞事。
日頭漸升,林間霧氣散去,陽光透過葉隙撒在他們身上。時間過得很慢,卻又很快,仿佛在這座小天地里,一切都尋回了最簡單的韻律。茶喝盡了,靈果嘗過,眾人起身告別。
崔音背起陶罐,向林非彎腰行禮:「多謝師兄款待,我要回藥圃為靈種浸水。」她臉上多了份輕盈笑意。林非點頭:「有空常來。」
葉婉微笑頷首,她還要去找晨露花的花蕾:「林師兄,日後我再為你帶些靈花蜜果。」
方靈抓了抓腦後馬尾:「我也該回去練劍,但我會記住這清泉的滋味。下次我練劍累了也來喝茶。」
顧清音最後一個起身,她沒有多話,只深深看了林非一眼,然後拎起長劍,輕輕點頭,邁步離開。背影中似不再那麼冷硬,腳步也稍顯輕盈。
林非看著她們離去,心中無比平靜。四個各有特色的女子相繼出現,又相繼離開,留下的是茶香在風中漸漸淡去,卻餘韻綿長。這一日的相聚,沒有驚心動魄的修行秘訣,沒有靈丹妙藥的傳授,更無任何利益交換。只是幾個年輕修士在山間溪水旁飲茶談笑,把天地的靈氣用最平常的方式吸納。
收拾好茶盞和壺,林非漫步回返小院。一路上,他看著流水、聽著風聲,感受到丹田中靈氣略有積蓄。雖不是巨幅提升,但勝在心境愉悅平穩。修行的道路在他眼中已不再神秘。他不需雷霆手段,不需戰鬥殺伐,只要堅持這一份閒適心態,靈氣將如春雨潤澤麥田般不斷增長。
回到小院,天色已近正午,林非在竹椅上坐下,回味著清泉之會。顧清音、葉婉、崔音、方靈……或許日後還會有更多人進入他的生活軌跡。他並不抗拒這些交集,每一位都如同一朵各色花朵,讓他的修行庭院愈加絢麗。沒有人規定修仙必須孤身苦行,說不定陪伴與分享也可是一種提升。
午後陽光溫柔,林非倒上一杯昨殘茶水,聞一聞,茶香已微淡,卻仍有餘味。他淺酌一口,輕輕閉眼,任微風拂面。第五天在這平凡中度過,卻又不平凡,因為心境更敞亮了一分。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修行——在日復一日的自然流轉中,如花蕾般慢慢綻放,無須驚雷,亦能生香。
清風輕聲,竹影搖曳,林非含笑入定,呼吸間仿佛聽見世界在輕柔吟唱。這一天,又是如此圓滿地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