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京城事 下
人間二月,萬物復甦,正是賞花的好時節。
凸碧山莊半山腰的梅花依舊盛開,花香四溢,紅艷爛漫。
林黛玉攙著賈母從梅林中走了出來,一邊笑著說道:「我們這地方小,比不得給宮裡娘娘蓋的省親別院遠遠望去,一叢叢燦爛的梅花群落分散,山腳、山腰、山頂彼此遙相呼應,氣勢恢宏,姿容華麗.」
賈母笑著點了點她:「你這張嘴呀,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說的大家都笑了起來。
林黛玉掩嘴笑了笑,那日賈母等人來得匆忙,走得倉促,沒有招待好,便請賈母等人今日來踏青賞花,吃個便飯。
賈母握著林黛玉的手,一邊往山下走,一邊問道:「那件事怎麼說?」
林黛玉明白,賈母問的是皇后認乾女兒的事,輕聲答道:「算著時間,父親也是才接到信,就是六百里加急,也要三天後才能收到回信.」
賈母點了點頭:「你是怎麼想的?」
林黛玉苦笑了一下:「還能怎麼想,就當是多了一份俸祿銀子吧。」
賈母望了她一眼,「你能這麼想就好,胳膊總是擰不過大腿的。」說著,瞟了一眼若即若離地跟著身後的邢夫人、薛姨媽和眾金釵,嘆聲道:「小門小戶就是眼皮子淺,只看到光鮮亮麗的表面,卻不知這背後的兇險和算計.」
林黛玉笑了一笑,接著假裝驚訝:「這背後還有兇險和算計?」
賈母沒好氣地:「貧嘴!」
林黛玉轉了話題:「我叫廚房熬了一鍋紅稻米粥,又炸了幾塊醃好了的野雞肉」
賈母點頭笑道:「難為你想著。這野雞肉就要醃好了油炸配粥才更有味道,咸滋滋的」說話間走到山腳下,對跟在邢夫人身後的王熙鳳說道:「平日家裡你總是說我疼愛林丫頭.這油炸野雞肉配粥我就與林丫頭提了一句,她就記在心上了.」
邢夫人、薛姨媽、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和薛寶釵、薛寶琴都把目光望向王熙鳳。
王熙鳳那曾經一度十分瘦削的臉龐顯得豐潤多了,她笑著走了過來,攙住賈母另一隻手臂,「老祖宗說的是,林姑娘最孝順您了!」
同時心中苦笑,她哪能跟林黛玉比,任何事情只要交代一聲,下面管事媳婦就會安排的妥妥貼貼,而她呢?雖說處境比之前好了很多,可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這一切都拜王夫人、王仁所賜,特別是王夫人,等著吧,這個仇她一定會報的。
賈母看了她一眼,對林黛玉說道:「走著回去吧。」
林黛玉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對王熙鳳說道:「沒事的時候帶著大姐兒過來,我挺喜歡那丫頭的。」
王熙鳳眼睛一亮:「現在早晚還有些冷,等過兩天,過兩天我帶她過來給你請安。」
林黛玉:「那我就等著了。」
說話間一行人來到了河堤,雖沒有煙花三月的桃紅,依然很美。
王熙鳳笑道:「等到三月中旬,桃紅柳綠,那才美呢。」
賈母停住了腳步,仔細瞧了瞧,水道狹長,垂柳婆娑,然後笑著點了點頭,對林黛玉說道:「這裡再建一座小巧玲瓏的白玉石橋就好了.兩岸垂柳拂水,細長的河面,再搭配著白玉石橋,這才有江南的韻味。」
林黛玉眨了眨眼睛,揚州的長堤上就有一座白玉石橋。
見賈母有興致,王熙鳳立刻說道:「咱們在這兒歇歇腳,喝口茶,賞賞景。」
賈母笑著點了點頭。
林黛玉將手一抬,立刻有婆子將幾株桃樹下的石凳清掃了,又將大錦褥子折迭成幾層墊在登上。
林黛玉這才攙著賈母坐下,邢夫人、薛姨媽在邊上的石凳上坐下,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和薛寶琴坐在一起說笑。
管事媳婦連忙從茶籃里提出茶壺,斟上茶水。
王熙鳳一驚:「喲,這封了公爵就是不一樣了,汝窯的茶壺都拿來泡茶了。」
林黛玉忍住笑說道:「你要是喜歡,就送你了。」
王熙鳳又驚又喜:「這也太貴重了.」
薛姨媽暗暗一驚,這麼大方的嘛?
賈母笑著點了點王熙鳳:「呸,人人都說你沒有不經過不見過,連這個茶壺還不認得呢。」
王熙鳳見林黛玉笑,反應過來了,瞪了她一眼,那意思是:你學壞了。
她雙手接過管事媳婦手中的茶碗,捧給賈母,「好祖宗,教教我吧。」
賈母接過茶碗喝了一口,這才笑著說道:「這是景德鎮的御窯仿製的仿汝瓷,為宮庭內專用」說著對林黛玉,「這是宮裡賞賜的吧?」
林黛玉笑著點了點頭。
這時薛寶釵捧著一碗茶走了過來,輕聲說道:「姑娘,茶。」
林黛玉十分自然地接過茶碗,然後笑著點了下頭。
見賈母和王熙鳳望向自己,薛寶釵臉紅了紅,然後淺淺笑了一下,從管事媳婦手中接過一碗茶,給薛姨媽捧去。
王熙鳳忍住笑,一邊八卦地看著林黛玉。
林黛玉瞪了她一眼,接著張口無聲地說了三個字「大舅母」。
王熙鳳一個激靈,一把接過管事媳婦手中的茶碗,雙手捧著邢夫人。
賈母看在眼中,笑道:「你這丫頭學壞了。」
林黛玉掩嘴笑了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賈母望了一眼薛寶釵,剛想說什麼。
一陣急促腳步聲傳來,眾人注目望去。
榮國府的婆子興沖沖地走了過來,向賈母稟道:「老太太,喜事。璉二爺才打發小廝來說,皇恩浩蕩,東府太爺入閣了」
賈母猛地站了起來:「真的?!」
那婆子:「璉二爺說,先告訴老太太,讓老太太高興高興。」
賈母十分激動,一連說了三個「好」字,接著雙手合十,心道祖宗保佑,賈家又一次興盛了,且沒了後顧之憂,賈璉以後就算不能接賈敬的班,以太子對他的器重,六部尚書肯定是跑不掉的。賈蘭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以後可以科舉入仕。
宮裡有德妃娘娘和安王殿下,外朝有李家、林家、史家,以及老親們的幫扶,只要不是皇帝故意針對賈家,賈家以後可以高枕無憂啦!
賈母突然想起了賈政,希望他那邊不要再出什麼么蛾子。
想到這裡,賈母對林黛玉說道:「走,咱們吃粥去。」
賈母不知道,賈政又攤上事了。
河南布政使司衙門駐開封府,由於開封城損毀嚴重,賈政一直在洛陽辦公,又因為朝廷一直沒有任命新任河南巡撫,他成了這裡的最高官員。
洛陽府衙外黑壓壓地跪滿了從城郊來的百姓,人群前一溜兒擺著十好幾具蓋著白布的屍體,數十個穿著孝服的婦孺跪在地上嚎啕痛哭。
石階前站著一排挎刀的差役,緊張地看著跪在那兒的百姓。
穿著布政使官服的賈政此時正站在大門前的石階上,陰沉著臉。
周瑞鐵青著臉站在他的旁邊。
忽然,賈政大聲地喘咳起來。
周瑞連忙上前給他捶背。
喘咳稍定,賈政:「去抓起來!都抓起來!」
周瑞:「沒有人證物證,抓誰去?再說了,哪個敢去抓人?!」
賈政咳了一聲,大聲吼道:「他狂什麼!他兒子是安徽布政使,我是河南布政使,我不怕他!」
周瑞一臉苦笑:「沒有證據啊!」
賈政一張臉氣得鐵青,大聲嚷道:「那就去找!我就不信,能不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周瑞嘆了口氣,怎麼找?這件事很明顯是洛陽府士紳的一次反擊,朝廷先是推廣了「攤丁入畝」,讓他們每年都要多交很多銀子,現在又將他們的地分給老百姓,他們怎麼可能咽下這口氣!
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了過來,眾人注目望去。
一名差役瘋抽著馬向這邊馳來,馳到石獅子前飛身下馬,奔至賈政身邊,低語了幾句。
賈政大喜,李虎終於來了!(本章完)
凸碧山莊半山腰的梅花依舊盛開,花香四溢,紅艷爛漫。
林黛玉攙著賈母從梅林中走了出來,一邊笑著說道:「我們這地方小,比不得給宮裡娘娘蓋的省親別院遠遠望去,一叢叢燦爛的梅花群落分散,山腳、山腰、山頂彼此遙相呼應,氣勢恢宏,姿容華麗.」
賈母笑著點了點她:「你這張嘴呀,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說的大家都笑了起來。
林黛玉掩嘴笑了笑,那日賈母等人來得匆忙,走得倉促,沒有招待好,便請賈母等人今日來踏青賞花,吃個便飯。
賈母握著林黛玉的手,一邊往山下走,一邊問道:「那件事怎麼說?」
林黛玉明白,賈母問的是皇后認乾女兒的事,輕聲答道:「算著時間,父親也是才接到信,就是六百里加急,也要三天後才能收到回信.」
賈母點了點頭:「你是怎麼想的?」
林黛玉苦笑了一下:「還能怎麼想,就當是多了一份俸祿銀子吧。」
賈母望了她一眼,「你能這麼想就好,胳膊總是擰不過大腿的。」說著,瞟了一眼若即若離地跟著身後的邢夫人、薛姨媽和眾金釵,嘆聲道:「小門小戶就是眼皮子淺,只看到光鮮亮麗的表面,卻不知這背後的兇險和算計.」
林黛玉笑了一笑,接著假裝驚訝:「這背後還有兇險和算計?」
賈母沒好氣地:「貧嘴!」
林黛玉轉了話題:「我叫廚房熬了一鍋紅稻米粥,又炸了幾塊醃好了的野雞肉」
賈母點頭笑道:「難為你想著。這野雞肉就要醃好了油炸配粥才更有味道,咸滋滋的」說話間走到山腳下,對跟在邢夫人身後的王熙鳳說道:「平日家裡你總是說我疼愛林丫頭.這油炸野雞肉配粥我就與林丫頭提了一句,她就記在心上了.」
邢夫人、薛姨媽、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和薛寶釵、薛寶琴都把目光望向王熙鳳。
王熙鳳那曾經一度十分瘦削的臉龐顯得豐潤多了,她笑著走了過來,攙住賈母另一隻手臂,「老祖宗說的是,林姑娘最孝順您了!」
同時心中苦笑,她哪能跟林黛玉比,任何事情只要交代一聲,下面管事媳婦就會安排的妥妥貼貼,而她呢?雖說處境比之前好了很多,可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這一切都拜王夫人、王仁所賜,特別是王夫人,等著吧,這個仇她一定會報的。
賈母看了她一眼,對林黛玉說道:「走著回去吧。」
林黛玉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對王熙鳳說道:「沒事的時候帶著大姐兒過來,我挺喜歡那丫頭的。」
王熙鳳眼睛一亮:「現在早晚還有些冷,等過兩天,過兩天我帶她過來給你請安。」
林黛玉:「那我就等著了。」
說話間一行人來到了河堤,雖沒有煙花三月的桃紅,依然很美。
王熙鳳笑道:「等到三月中旬,桃紅柳綠,那才美呢。」
賈母停住了腳步,仔細瞧了瞧,水道狹長,垂柳婆娑,然後笑著點了點頭,對林黛玉說道:「這裡再建一座小巧玲瓏的白玉石橋就好了.兩岸垂柳拂水,細長的河面,再搭配著白玉石橋,這才有江南的韻味。」
林黛玉眨了眨眼睛,揚州的長堤上就有一座白玉石橋。
見賈母有興致,王熙鳳立刻說道:「咱們在這兒歇歇腳,喝口茶,賞賞景。」
賈母笑著點了點頭。
林黛玉將手一抬,立刻有婆子將幾株桃樹下的石凳清掃了,又將大錦褥子折迭成幾層墊在登上。
林黛玉這才攙著賈母坐下,邢夫人、薛姨媽在邊上的石凳上坐下,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和薛寶琴坐在一起說笑。
管事媳婦連忙從茶籃里提出茶壺,斟上茶水。
王熙鳳一驚:「喲,這封了公爵就是不一樣了,汝窯的茶壺都拿來泡茶了。」
林黛玉忍住笑說道:「你要是喜歡,就送你了。」
王熙鳳又驚又喜:「這也太貴重了.」
薛姨媽暗暗一驚,這麼大方的嘛?
賈母笑著點了點王熙鳳:「呸,人人都說你沒有不經過不見過,連這個茶壺還不認得呢。」
王熙鳳見林黛玉笑,反應過來了,瞪了她一眼,那意思是:你學壞了。
她雙手接過管事媳婦手中的茶碗,捧給賈母,「好祖宗,教教我吧。」
賈母接過茶碗喝了一口,這才笑著說道:「這是景德鎮的御窯仿製的仿汝瓷,為宮庭內專用」說著對林黛玉,「這是宮裡賞賜的吧?」
林黛玉笑著點了點頭。
這時薛寶釵捧著一碗茶走了過來,輕聲說道:「姑娘,茶。」
林黛玉十分自然地接過茶碗,然後笑著點了下頭。
見賈母和王熙鳳望向自己,薛寶釵臉紅了紅,然後淺淺笑了一下,從管事媳婦手中接過一碗茶,給薛姨媽捧去。
王熙鳳忍住笑,一邊八卦地看著林黛玉。
林黛玉瞪了她一眼,接著張口無聲地說了三個字「大舅母」。
王熙鳳一個激靈,一把接過管事媳婦手中的茶碗,雙手捧著邢夫人。
賈母看在眼中,笑道:「你這丫頭學壞了。」
林黛玉掩嘴笑了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賈母望了一眼薛寶釵,剛想說什麼。
一陣急促腳步聲傳來,眾人注目望去。
榮國府的婆子興沖沖地走了過來,向賈母稟道:「老太太,喜事。璉二爺才打發小廝來說,皇恩浩蕩,東府太爺入閣了」
賈母猛地站了起來:「真的?!」
那婆子:「璉二爺說,先告訴老太太,讓老太太高興高興。」
賈母十分激動,一連說了三個「好」字,接著雙手合十,心道祖宗保佑,賈家又一次興盛了,且沒了後顧之憂,賈璉以後就算不能接賈敬的班,以太子對他的器重,六部尚書肯定是跑不掉的。賈蘭是個讀書的好苗子,以後可以科舉入仕。
宮裡有德妃娘娘和安王殿下,外朝有李家、林家、史家,以及老親們的幫扶,只要不是皇帝故意針對賈家,賈家以後可以高枕無憂啦!
賈母突然想起了賈政,希望他那邊不要再出什麼么蛾子。
想到這裡,賈母對林黛玉說道:「走,咱們吃粥去。」
賈母不知道,賈政又攤上事了。
河南布政使司衙門駐開封府,由於開封城損毀嚴重,賈政一直在洛陽辦公,又因為朝廷一直沒有任命新任河南巡撫,他成了這裡的最高官員。
洛陽府衙外黑壓壓地跪滿了從城郊來的百姓,人群前一溜兒擺著十好幾具蓋著白布的屍體,數十個穿著孝服的婦孺跪在地上嚎啕痛哭。
石階前站著一排挎刀的差役,緊張地看著跪在那兒的百姓。
穿著布政使官服的賈政此時正站在大門前的石階上,陰沉著臉。
周瑞鐵青著臉站在他的旁邊。
忽然,賈政大聲地喘咳起來。
周瑞連忙上前給他捶背。
喘咳稍定,賈政:「去抓起來!都抓起來!」
周瑞:「沒有人證物證,抓誰去?再說了,哪個敢去抓人?!」
賈政咳了一聲,大聲吼道:「他狂什麼!他兒子是安徽布政使,我是河南布政使,我不怕他!」
周瑞一臉苦笑:「沒有證據啊!」
賈政一張臉氣得鐵青,大聲嚷道:「那就去找!我就不信,能不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周瑞嘆了口氣,怎麼找?這件事很明顯是洛陽府士紳的一次反擊,朝廷先是推廣了「攤丁入畝」,讓他們每年都要多交很多銀子,現在又將他們的地分給老百姓,他們怎麼可能咽下這口氣!
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了過來,眾人注目望去。
一名差役瘋抽著馬向這邊馳來,馳到石獅子前飛身下馬,奔至賈政身邊,低語了幾句。
賈政大喜,李虎終於來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