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皇帝陛下,看摔跤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旌旗招招,戰馬嘯嘯!

  秋獮隊伍經過十幾天的跋涉,穿過天下第一雄關,終於趕到了鐵網山圍場。

  此地靠山臨水,東南面朝大海,西北依傍高山,中間一片廣袤的平地。

  河流,丘陵,密林,濕地,沼澤,山谷,各種地貌應有盡有。

  因著皇家圍場的緣故,周邊的百姓很少敢到這裡漁獵,野鹿,兔子,雉雞,狍子,真是漫天遍野的亂跑。

  附近州縣和衛所還會把一些猛獸從深山老林中趕到此處,什麼野豬,狗熊,老虎不一而足,就是為了增加打圍的趣味性!

  周邊內附的幾個蒙古部落,有的是首領帶隊,有的是世子領班,都派出了幾十人到幾百人不等的隊伍,早早的便在圍場內候著,準備迎駕。

  皇帝駐蹕的行營也搭建完成,木柵欄圈起了大片空地。

  裡面中心位置,一座雄偉碩大的黃色御帳巍然聳立,正是乾元帝會客宴飲的地方。

  御帳前面是一片寬闊的廣場,後面則密密麻麻的分布著十數個小帳,乃是皇帝和后妃休息之所。

  整支秋獮隊伍在一陣車馬嘈雜聲中,漸漸的安頓下來。

  隨行的文武勛貴、護軍兵將們搭建起一座座帳篷,將皇帝的行營團團圍住,層層拱衛。

  由於跟著世家子弟的緣故,王佑的帳篷在這一圈一圈仿佛同心圓般的營地中,位置比較靠內。

  臨近傍晚時分,皇帝召見完蒙古各部後,為彰顯榮寵,以慰藩屬仰慕之心,又命令在行營中設宴款待。

  乾元帝高坐御帳之中,下面左右分明的擺放著四列矮几,隨駕地位最高的十幾個文臣、武將和勛貴盤膝坐在皇帝的左手邊,內附的蒙古部落的頭領、世子和貴人則在右側。

  資格不夠的文武群臣、勛貴子弟和部族貴人們則被安排在御帳外的廣場之上,幾百張案幾整齊的分布在御道兩側,大家都席地坐在布墊上。

  一個太監站在御帳門口,對著廣場上高聲喊道:「陛下賜宴!」

  所有人等忙跪俯在地,口中高呼:「謝主隆恩!吾皇萬安!」

  那太監又回道:「朕躬安!」

  而後,御帳中便傳來陣陣絲竹管弦之聲,一道道菜餚也流水般傳送到廣場上。

  王佑有些無聊的左顧右盼,四處張望。

  他耳聰目明,御帳中的祝酒之詞都聽得真切,只是這些繁文縟節難免有些枯燥乏味,稍稍聽了一會,便有些不耐煩了。

  左手邊卻是個唇紅齒白,英氣十足的少年,看著也就十三四的樣子,見王佑望過來,忙開口笑道:

  「可是王僉事當面,在下這廂有禮了!」

  說著便插手深深行了一禮。

  王佑隨意的拱了拱手,有些詫異的問道:「你是誰家的子弟,竟然認得我?」

  那少年微微一笑,言語間帶著幾分從容。

  「我乃神武將軍之子,姓馮名紫英!只因家父曾經說過,王僉事僅憑手下幾十個騎兵便大破河標馬隊,打的官兵們潰不成軍,乃當世難得的將才!」

  說到這,馮紫英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著道:

  「我平生最是敬重閣下這樣的英雄人物,故而留心打探了一番,方知僉事也跟著來到鐵網山秋獮。

  這周圍的世家子弟我都熟稔,唯有僉事面生,這才斗膽試探一二!」

  王佑沒想到眼前這個英氣大方的少年,竟然也是紅樓中的一個頗具名氣的人物。

  要說這馮紫英在書僅僅出場了二三次,屬於比較邊緣化的一個角色。

  可備不住他和賈寶玉、薛蟠、蔣玉菡四人的酒宴連句太有名氣了,薛蟠那句「女兒悲,嫁個男人是烏龜!」可是讓王佑記憶深刻,捎帶著,也就記住了馮紫英這個名字。

  「別人都嫌棄我反賊的身份,避之尚且不及,你怎麼還上趕子的要來與我結識呢?」

  王佑玩味的看著眼前稚嫩的少年。

  「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僉事的事跡我也曾仔細了解過,在那樣混亂的情況下,閣下仍能護佑百姓,不造殺孽,時機成熟便驅除匪首,歸順朝廷,可見也是位心系黎民、有勇有謀的大丈夫。」馮紫英認真的說道。

  「世人往往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他們看不到僉事的真性情、真胸懷,只會關注事物的表面,自然便對僉事有所偏見了!」


  王佑此刻真有些驚訝了,沒想到對方竟能如此看待自己!

  他之前的做的那些事都是遵從本心,率性而為,很多時候連自己都覺得有些過於多變,沒有個真正的目標。

  「後世那些粉絲是不是就像他這般,偶像怎麼塌房都可以洗白?」王佑忍不住暗暗腹誹。

  突然多了個「小迷弟」,雖然有些怪怪的,但不妨礙他暗中得意。

  一個有意恭維,一個想要結識,兩人互相攀談幾句,竟漸漸熟絡起來。

  正當他們相談甚歡之時,一個小太監從御帳中疾走而出,匆匆出了行營。

  王佑瞥了一眼,有些奇怪。

  剛剛只顧著和馮紫英聊天,忘了探聽裡面地動靜,不知是出了什麼變故。

  廣場上很多人也注意到了這個行色匆匆的小太監,都暗暗的觀察著。

  過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那小太監又折返回來,後面跟著三個孔武有力,一身短打裝扮的漢子。

  四人一刻不敢耽擱,小跑著來到了御帳之外,通傳後便躬身而入。

  眾人心下都暗暗琢磨:「裡面這是怎麼了?」

  ------

  兩刻鐘前,御帳內。

  李殿銓高坐平台之上,面帶笑意的看著下邊歌舞昇平、觥籌交錯的場景。

  一曲終了,舞姬們緩緩退場。

  他剛準備說些什麼,一個突兀的聲音響起。

  「大皇帝陛下,這些軟綿綿的娘們有什麼可看的!」

  眾人心中一驚,齊齊向發聲之人望去。

  只見一個滿臉虬髯、膀大腰圓的年輕漢子正仰著脖子坐在那裡,他的皮膚粗糙,面容被陽光照曬的有些泛紅。

  「阿巴圖,不得無禮!」

  坐在右邊上首的一位蒙古老者扭頭怒斥一聲後,忙起身對著乾元帝彎腰行禮。

  「大皇帝陛下,阿巴圖年輕魯莽,不通禮數,望陛下恕罪!」

  那名叫做阿巴圖的漢子此時也站了起來,手撫前胸行了一禮後開口說道:

  「外臣酒後失言,請皇帝饒恕!」

  李殿銓將眼向右邊輕輕一瞥,侍立在旁的大太監劉良福忙上前悄聲說道:

  「回皇爺,吵嚷那人是碩特和部頭領的大兒子,碩特和巴彥台吉身體抱恙,故讓其前面朝拜。」

  望了眼台下仍在躬身行禮的二人,乾元帝略一思索後輕聲問道:

  「朕記得這個阿巴圖是沁爾喀吉日格拉老台吉的外孫吧,難怪他跳出來求情!」

  「皇爺聖明!」

  李殿銓擺了擺手,微笑道:「免禮吧!」

  二人這才謝恩起身,阿巴圖舉止倒也算恭敬,眼底那桀驁不馴的神色卻壓抑不住。

  「既然看不上這些歌舞表演,阿巴圖,不知你有什麼建議啊。」

  無視外祖警告的眼神,那虬髯漢子慨然道:

  「既然是秋獮,就要看些強烈刺激的節目!」

  說著,他傲然的提升了音量。

  「外臣手下有一人,略微習得些摔跤的本領,在族中鮮有敵手,自認為天下無敵了!」

  「外臣最是見不得他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素聞大皇帝陛下手下精兵強將無數,軍中武藝高強者更是不知凡幾。」

  「可否叫上幾人,與我那手下在這御帳中比劃比劃,也好叫他知曉,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乾元帝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左手邊文武群臣都面有怒容,右手邊的蒙古眾人卻表情各異,有生氣憤慨的,有幸災樂禍的,有擔憂思慮的,還有單純看戲的,不一而足。

  李殿銓有些後悔方才的多言了,這小韃子明顯是有備而來,就等著他說出剛才的話語。

  碩特和只有八九萬部族,能拉出來的騎兵也就幾千人,要不然阿巴圖也不會坐在下首處。

  但這個部族的位置卻比較靠北,直接和喀喀兒部接壤,可以說是對抗漠北威脅的最前沿。

  巴彥老台吉一直比較恭順,堅持內附中原王朝,喀喀兒部幾次南侵,他都帶著族人們邊打邊撤,聯合其他部族,在朝廷的支持下,將喀喀兒人攔阻在長城之外。

  沒想到他的長子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挑釁,這若是被其得逞,朝廷的威嚴何在,皇帝的臉面何存。

  一念至此,李殿銓略顯陰沉的臉上又重新掛上笑容。

  「秋獮本就是一次行軍布武的演練,增加些摔跤一類的遊戲也是應有之義,既如此,劉良福?」

  旁邊大太監忙躬身上前。

  「傳旨,擇幾個擅長摔跤的護軍進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