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母子喜團聚 碼頭話離別(卷終)
得了薛蟠兄妹的消息,王佑倒也不藏著掖著,第一時間便通知了後宅。
忙碌一天,傍晚回到住處時,一貫表現矜持的薛姨媽竟主動上前迎接,然後服侍著更衣、吃飯、洗漱,事事親力親為、殷勤周到,將燕兒都擠到了一邊。
及至夜間安歇,更是熱情似火、恣意放縱,將人伺候的舒舒服服、明明白白。
王佑知道她這是心懷感激,又知離別在即,以後可能再無親密的機會,所以不免討好痴纏了些。
如此又過了兩日,朝廷宣旨的天使終於進了永嘉縣域。
王佑攜義軍眾頭目出城二十里相迎,一路簇擁著來到縣城北門。
只見城樓上花團錦簇、張燈結彩,下面則笙簫鼓樂、夾道迎接。
進了城門,再行了二三里就是演武場。
放眼望去,此地已密密麻麻的站滿了義軍部眾。
校閱台上設著三個几案,焚著好香,煙霧繚繞,氣氛莊嚴。
王佑等人面向几案行禮,天使遂當眾宣讀聖旨。
詔文駢四儷六,寫的文采飛揚,可惜王佑文言不好,大部分內容都聽不太懂。
只知道,皇帝賜給他金牌一面,銀器、錦緞和各種金銀裸子若干。
又封他都指揮僉事的署職,命其三個月後,中秋之前進京面聖,具體職務到時另行委派。
其他零零總總的封賞和安排不再贅述。
宣讀結束,眾人山呼萬歲,行禮謝恩。
天使取出金牌、官服、腰牌、告身等,一一交予王佑,此後自是鑼鼓喧天、大排筵席。
如此熱鬧了一日,又打發了天使許多金銀財物,招安之事才算圓滿。
及至次日上午,王佑早早的便整理好行囊,雇了馬車,帶著薛姨媽和燕兒往濟州城趕去。
住處的丫鬟僕人們昨夜便已贈銀放歸,如今二女乘車,王佑騎馬,三人悠哉悠哉的來到東門。
卻見耿勇在內的七名騎士早已候在此處,其中翼虎騎的有三人,游龍騎的有四人。
王佑略顯詫異,開口說道:
「昨日諸事已畢,宴席上我也做了告別,你們不用專程相送,以後好好當差便是!」
原來翼虎和游龍兩支騎兵都被編入河標的騎兵協,耿勇更是得了個把總的職務,此時也是他越眾而出,率先回應道:
「我等家中都無甚牽掛,又素來仰仗教習,故都辭了差事,願追隨左右,以效犬馬之勞!」
說著便抱拳拱手,施了一禮,其餘六人也齊聲喊道:
「願追隨左右,以效犬馬之勞!」
王佑以前倒也幻想過那種王八之氣側漏,別人納頭便拜的場景,沒想到耿勇等人竟真的願意託庇到自家門下。
其實他有些妄自菲薄了,畢竟也是正三品的武官,雖無實職,但有官身。
憑藉他的本事,以後想謀求個都司、游擊之類的職務並不困難。
到時候,這些跟隨之人,自然水漲船高,好處多多。
「好,承蒙諸位兄弟看的起,以後只要有王某口吃的,必不會讓大家餓肚子!」
於是分了主從,耿勇等人自願充作親衛,一行人馬不停蹄的往東而去。
-----------------
濟州城外,運河碼頭。
自前幾日得了消息,薛蟠便一直嚷嚷著要親自前往永嘉縣城,當面迎回母親。
寶釵認真詢問了傳話的老蒼頭,再三確認反賊頭領是王家族人後,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萬幸!萬幸!擄人的是同宗的晚輩,母親的清譽好歹保住了。
不同於大大咧咧,只知道莽撞行事的哥哥,女兒家心細,自然知道失陷賊手對於一個女人,乃至一個家族名聲的影響。
她這些時日惶恐不已、寢食難安,固然是擔心薛姨媽的安危,很多時候卻也在憂思這件事對家族聲譽的打擊。
當家守寡的主母,大庭廣眾之下被反賊抓走,救不回來萬事皆休,救回來了那也是千夫所指,薛姨媽但凡要些臉面,就得自行了斷。
可不管是什麼情況,她們兄妹乃至整個薛家和王家都得成為人們茶前飯後的笑談。
以後哥哥有什麼臉面接管家族生意,至於她,別說是進京待選,就是想嫁個好人家也是奢望了。
寶釵在這種對母親安危和前途命運的擔憂中,熬了一日又一日。
不想峰迴路轉,劫走母親的反賊王佑招安了,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這人竟是金陵王家之人,母親和他的關係雖然出了五服,但到底是同宗。
她設想了很多種結局,也做了最壞的打算。
萬沒想到,現實要比所有的想像更完美,王佑的身份讓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寶釵對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滿意了,故而當薛蟠吵著要親迎母親之時,她連忙勸住了哥哥。
「現在是招安的關鍵時期,咱們無非多等幾日,還是不要節外生枝,徒惹禍端了!」
果不其然,昨日聖旨一下,傍晚王佑便傳來消息,約定今日在運河碼頭一聚。
兄妹二人遂一大早便退了城中客舍,帶著家人和僕從們在船上翹首以盼。
剛入午時,王佑一行人等便來在了碼頭。
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水中櫛比如鱗的船隻,他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馬車被徑直趕到了岸邊,薛蟠領著四五個小廝早已守候多時,旁邊則擺著一頂綢緞軟轎。
「媽媽——」
車未停穩,薛蟠就躥了上去,伸手便要撩起廂簾。
騎馬陪侍一旁的王佑握住苗刀,向著薛蟠伸出的右手輕輕一點,只聽「哎呀」一聲,再看時,薛大傻子已一邊甩手一邊罵道:
「哪來的王八羔子——」
「文龍,休得無禮!」
聽到母親的聲音,薛蟠瞬間紅了眼,語氣哽咽的說:
「媽媽,你沒事吧,這賊子沒欺負你吧?」
薛姨媽一下紅了臉,燕兒在旁嘿嘿的偷笑起來。
「你這孩子,不要瞎說。車外之人,是我的族侄,你的兄長,不可胡言亂語。」
說著,戴上帷帽,撩開廂簾,款步下了馬車。
王佑早已命人清空了場地,自己也翻身下馬。
三人相對而立。
薛蟠聽了母親的話,猶自不忿,梗著脖子叫嚷道:
「媽媽緣何向著外人,反來埋怨我。
若不是這他,你我母子又怎會骨肉分離,」
薛姨媽一時有些無語,又恐王佑惱了,忙偷眼瞧他。
「還真是個「呆霸王」,見了我不知畏懼,反倒興師問罪起來,確實有股混不吝的勁頭。」
王佑覺得有趣,有心逗逗這個紅樓有名的「缺心眼」,又怕薛姨媽難堪,便笑著說道:
「文龍兄弟,正所謂不打不相識。
在下無意間冒犯了族中長輩,這些日子已經多次致歉,這裡也給你賠個不是。」
說著,微微拱了拱手。
「正所謂,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咱們以後相處的日子還長呢,可別生了嫌隙啊!」
薛蟠仍是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卻沒再多言。
王佑也不在意,畢竟是便宜兒子,該有的寬容還是要有的。
帷帽下,兩團紅暈又爬上了薛姨媽的雙頰。
「這個狹促鬼,說話就好好說嘛,什麼多次致歉,真是討厭!」
當著兒子的面,她不便與王佑多談,雖不忍分別,卻無可奈何。
兩人道了幾句送別之話,相約八月神京再會。
而後一個乘船,一個騎馬,一個北上,一個南下,分道揚鑣而去!
忙碌一天,傍晚回到住處時,一貫表現矜持的薛姨媽竟主動上前迎接,然後服侍著更衣、吃飯、洗漱,事事親力親為、殷勤周到,將燕兒都擠到了一邊。
及至夜間安歇,更是熱情似火、恣意放縱,將人伺候的舒舒服服、明明白白。
王佑知道她這是心懷感激,又知離別在即,以後可能再無親密的機會,所以不免討好痴纏了些。
如此又過了兩日,朝廷宣旨的天使終於進了永嘉縣域。
王佑攜義軍眾頭目出城二十里相迎,一路簇擁著來到縣城北門。
只見城樓上花團錦簇、張燈結彩,下面則笙簫鼓樂、夾道迎接。
進了城門,再行了二三里就是演武場。
放眼望去,此地已密密麻麻的站滿了義軍部眾。
校閱台上設著三個几案,焚著好香,煙霧繚繞,氣氛莊嚴。
王佑等人面向几案行禮,天使遂當眾宣讀聖旨。
詔文駢四儷六,寫的文采飛揚,可惜王佑文言不好,大部分內容都聽不太懂。
只知道,皇帝賜給他金牌一面,銀器、錦緞和各種金銀裸子若干。
又封他都指揮僉事的署職,命其三個月後,中秋之前進京面聖,具體職務到時另行委派。
其他零零總總的封賞和安排不再贅述。
宣讀結束,眾人山呼萬歲,行禮謝恩。
天使取出金牌、官服、腰牌、告身等,一一交予王佑,此後自是鑼鼓喧天、大排筵席。
如此熱鬧了一日,又打發了天使許多金銀財物,招安之事才算圓滿。
及至次日上午,王佑早早的便整理好行囊,雇了馬車,帶著薛姨媽和燕兒往濟州城趕去。
住處的丫鬟僕人們昨夜便已贈銀放歸,如今二女乘車,王佑騎馬,三人悠哉悠哉的來到東門。
卻見耿勇在內的七名騎士早已候在此處,其中翼虎騎的有三人,游龍騎的有四人。
王佑略顯詫異,開口說道:
「昨日諸事已畢,宴席上我也做了告別,你們不用專程相送,以後好好當差便是!」
原來翼虎和游龍兩支騎兵都被編入河標的騎兵協,耿勇更是得了個把總的職務,此時也是他越眾而出,率先回應道:
「我等家中都無甚牽掛,又素來仰仗教習,故都辭了差事,願追隨左右,以效犬馬之勞!」
說著便抱拳拱手,施了一禮,其餘六人也齊聲喊道:
「願追隨左右,以效犬馬之勞!」
王佑以前倒也幻想過那種王八之氣側漏,別人納頭便拜的場景,沒想到耿勇等人竟真的願意託庇到自家門下。
其實他有些妄自菲薄了,畢竟也是正三品的武官,雖無實職,但有官身。
憑藉他的本事,以後想謀求個都司、游擊之類的職務並不困難。
到時候,這些跟隨之人,自然水漲船高,好處多多。
「好,承蒙諸位兄弟看的起,以後只要有王某口吃的,必不會讓大家餓肚子!」
於是分了主從,耿勇等人自願充作親衛,一行人馬不停蹄的往東而去。
-----------------
濟州城外,運河碼頭。
自前幾日得了消息,薛蟠便一直嚷嚷著要親自前往永嘉縣城,當面迎回母親。
寶釵認真詢問了傳話的老蒼頭,再三確認反賊頭領是王家族人後,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萬幸!萬幸!擄人的是同宗的晚輩,母親的清譽好歹保住了。
不同於大大咧咧,只知道莽撞行事的哥哥,女兒家心細,自然知道失陷賊手對於一個女人,乃至一個家族名聲的影響。
她這些時日惶恐不已、寢食難安,固然是擔心薛姨媽的安危,很多時候卻也在憂思這件事對家族聲譽的打擊。
當家守寡的主母,大庭廣眾之下被反賊抓走,救不回來萬事皆休,救回來了那也是千夫所指,薛姨媽但凡要些臉面,就得自行了斷。
可不管是什麼情況,她們兄妹乃至整個薛家和王家都得成為人們茶前飯後的笑談。
以後哥哥有什麼臉面接管家族生意,至於她,別說是進京待選,就是想嫁個好人家也是奢望了。
寶釵在這種對母親安危和前途命運的擔憂中,熬了一日又一日。
不想峰迴路轉,劫走母親的反賊王佑招安了,更讓人喜出望外的是,這人竟是金陵王家之人,母親和他的關係雖然出了五服,但到底是同宗。
她設想了很多種結局,也做了最壞的打算。
萬沒想到,現實要比所有的想像更完美,王佑的身份讓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寶釵對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滿意了,故而當薛蟠吵著要親迎母親之時,她連忙勸住了哥哥。
「現在是招安的關鍵時期,咱們無非多等幾日,還是不要節外生枝,徒惹禍端了!」
果不其然,昨日聖旨一下,傍晚王佑便傳來消息,約定今日在運河碼頭一聚。
兄妹二人遂一大早便退了城中客舍,帶著家人和僕從們在船上翹首以盼。
剛入午時,王佑一行人等便來在了碼頭。
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水中櫛比如鱗的船隻,他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馬車被徑直趕到了岸邊,薛蟠領著四五個小廝早已守候多時,旁邊則擺著一頂綢緞軟轎。
「媽媽——」
車未停穩,薛蟠就躥了上去,伸手便要撩起廂簾。
騎馬陪侍一旁的王佑握住苗刀,向著薛蟠伸出的右手輕輕一點,只聽「哎呀」一聲,再看時,薛大傻子已一邊甩手一邊罵道:
「哪來的王八羔子——」
「文龍,休得無禮!」
聽到母親的聲音,薛蟠瞬間紅了眼,語氣哽咽的說:
「媽媽,你沒事吧,這賊子沒欺負你吧?」
薛姨媽一下紅了臉,燕兒在旁嘿嘿的偷笑起來。
「你這孩子,不要瞎說。車外之人,是我的族侄,你的兄長,不可胡言亂語。」
說著,戴上帷帽,撩開廂簾,款步下了馬車。
王佑早已命人清空了場地,自己也翻身下馬。
三人相對而立。
薛蟠聽了母親的話,猶自不忿,梗著脖子叫嚷道:
「媽媽緣何向著外人,反來埋怨我。
若不是這他,你我母子又怎會骨肉分離,」
薛姨媽一時有些無語,又恐王佑惱了,忙偷眼瞧他。
「還真是個「呆霸王」,見了我不知畏懼,反倒興師問罪起來,確實有股混不吝的勁頭。」
王佑覺得有趣,有心逗逗這個紅樓有名的「缺心眼」,又怕薛姨媽難堪,便笑著說道:
「文龍兄弟,正所謂不打不相識。
在下無意間冒犯了族中長輩,這些日子已經多次致歉,這裡也給你賠個不是。」
說著,微微拱了拱手。
「正所謂,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咱們以後相處的日子還長呢,可別生了嫌隙啊!」
薛蟠仍是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卻沒再多言。
王佑也不在意,畢竟是便宜兒子,該有的寬容還是要有的。
帷帽下,兩團紅暈又爬上了薛姨媽的雙頰。
「這個狹促鬼,說話就好好說嘛,什麼多次致歉,真是討厭!」
當著兒子的面,她不便與王佑多談,雖不忍分別,卻無可奈何。
兩人道了幾句送別之話,相約八月神京再會。
而後一個乘船,一個騎馬,一個北上,一個南下,分道揚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