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現實的殘酷,朱元璋的準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元璋將這些事情安排下去,就讓李善長與劉伯溫退出去了,自己一個人卻依舊在沉思。

  這也是朱元璋的一個習慣了,那就是做決策之前,他會全面的想一想,思考決策的可行性,哪怕在決策做出後,若是有調整的時間,他都會思考還有沒有遺漏的。

  想了一會的朱元璋,心頭一時無比複雜。

  他想的其實也基本都是陳理的事情,張士誠他已經不擔心了,前方的戰事很順利,徐達、常遇春等人的攻勢很猛,都已經快要打到張士誠的老巢了。

  至於方國珍這些人,朱元璋也沒有太過於去擔心,當初他和陳友諒大戰時,這些人都沒有出手,可見沒有爭霸之心,只想偏安一隅。

  加上實力的差距,他是真沒有將這些人放在眼裡。

  唯一讓他上心的,就是北元與陳理兩個勢力。

  北元的實力他很清楚,哪怕他一統南方,其實北伐都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也沒有那麼難。

  唯一的變數,就是陳理。

  陳理如今的實力其實也並不足以讓他擔憂,但在他眼中,陳漢又太過於詭異了。

  逃亡出去後,崛起的速度太快了,尤其是弄出來的火繩槍與火炮,未知的,無法把控的,才是朱元璋憂慮的根源。

  可以說將大理段氏,四川大夏國的明玉珍,福建的陳同,浙東的方國珍加起來,都沒有一個陳漢來的威脅他。

  因為劉伯溫有句話沒有說錯,那就是陳漢絕不會偏安一隅,打回來之心不死。

  現在他思考的就是平定張士誠後,究竟是先北伐還是南下集結重兵先滅陳理。

  他對陳漢唯一的擔憂,就是這個火器的困擾。

  一連數天時間過去,朱元璋焦急的等了數天。

  「這個器監局,怎麼還沒有成功,照著那個火繩槍仿造出來怎麼都用了這麼久的時間。」

  下方的李善長聞言,一陣無奈,朱元璋已經吐槽幾天了,他也催過了,但沒用,用器監局的話說,催也沒有用,他們已經在儘快的仿製了。

  這時器監局的陶成道匆匆走來,讓朱元璋頓時眼前一亮。

  「可是成功了?」

  看著陶成道點頭又搖頭,朱元璋一時半會都懵了。

  「到底成沒成,給咱一個準話。」

  「稟吳王,這個火繩槍的其他構造都成功了,唯獨就是槍管,槍管內部有刻畫的膛線,刻畫極難,且若是按照火繩槍槍管的厚度進行打造,臣與其他同僚研究過了,恐怕會炸膛。

  後面臣等在保留原樣的同時,又做了一款加厚的槍管,準備同時進行試驗,然而其他的都沒有問題,唯獨就是火藥。

  從吳王送來的火藥包,臣等已經知道火藥的用量,但是皇上送來的這個火藥比我們如今的火藥要好,臣等一時無法研究出這個火藥究竟是怎麼提煉而來,更是不知其配比。

  臣等用原本的火藥試驗了,因為要差一些,臣特意多加了一些火藥,然而在試驗之時,保留原樣槍管的火繩槍炸膛了。

  槍管更厚的沒有炸膛,但是有效射程,也就是能夠破甲的距離,差兩米才到五十米。

  後來臣等沒有辦法,只能在刻畫的線膛上下功夫,最終能夠破甲的距離在五十三米。」

  朱元璋聽著陶成道的話語,人都呆住了,合著這個火繩槍他用了這麼大的代價從陳理那裡搶回來,結果現在告訴他,只能做到陳理那個火繩槍的一半?

  對比起他現在的火銃而言,確實是極大的提升,因為原本的火銃破甲距離就是二十多米,如今提升了一半。

  但這個就怕對比,對比起陳理那一百一十米的破甲距離,他要這五十三米的有什麼用?

  而且他的大軍不可能人人都是披甲的,這要是沒有披甲的大軍遇上,他都不敢想戰場相遇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然而陶成道的聲音還在繼續傳來。

  「另外,如今的火藥在燃燒後有些許殘留,用過幾次後,還需要清理火藥室,不然火藥無法充分發揮,後續發生炸膛的風險也更高。

  包括槍管同樣也是,需要塞入提前準備的碎紙,進行固定,發射之後也需要進行清理。

  但吳王拿來的火繩槍,臣也試驗過了,不知用的是何物,裝填的速度就是要快一些,射擊之後槍管之內幾乎沒有殘留,而火藥室的火藥也充分燃燒,並且射出的子彈更加穩定。


  尤其是槍管,皇上的給的薄了許多都能保持不炸膛,說明這個火繩槍所用的冶煉製鐵技術,比我們的更好。

  還請吳王給臣等一些時間,臣等必然將其研究出來。」

  陶成道心中既有無奈,又有興奮,他本身就有飛天夢,如今看見的這個火藥,以及一些新的技術,在他看來,自己的飛天夢又近了一步,只要能夠破解眼前的這些難題。

  而朱元璋聽著這些,心中更加不好受了,他原本以為自己只要拿到了,就能直接仿製出來,然後自己不惜代價的大力生產,將這樣的武器裝備全軍。

  然而現實給了他一棒,就這個他看著平平無奇的火繩槍,仿製竟然都這麼難。

  朱元璋都想不通了,他的人才怎麼也比陳理的更好更多吧,結果陳理弄出來了,他這裡卻是卡殼了。

  半響,朱元璋看向陶成道,也並沒有生氣。

  「好,此事便交給你們器監局了,咱不管你怎麼做,你想要什麼咱就給你什麼,只要是器監局所需,咱滿足你們所有要求。

  但咱只有一個要求,給咱儘快將完整的火繩槍做出來!兩年之內,咱必須要看見成果!」

  朱元璋很清楚,想要做出這個火繩槍,他必須要依靠器監局,他只能這樣支持,同時還要上壓力。

  兩年之內他不一定要看見完整的火繩槍,但他至少要看見某一方面的提升,這是他的底線。

  在陶成道激動的應下後,朱元璋的聲音再次傳出。

  「現在你們弄出來的火繩槍,也加大力度開始生產,你分配好人手。

  另外還有那個火炮,也要儘快研究出來,儘快讓咱能夠看見!」

  朱元璋揮手讓陶成道下去後,隨即看向李善長。

  「先生,你組織人手,擴大規模,雖然器監局只做出了這樣的火繩槍,但對比現在咱們有的火銃,無疑更好,也儘量開始裝備大軍。」

  朱元璋想得很簡單,雖然比不上陳理如今有的,但起碼比他現在用的要好,既然大軍都要用,還不如先換更好的。

  雖然打陳理沒有優勢,但打其他人,他的優勢瞬間就體現出來了。

  而且如今他暫時又不和陳理直接起衝突,有更好的武器,他幹嘛不用?

  如今朱元璋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現實的殘酷,讓他都很是無奈,同時加大情報的事情,他也是徹底上了心。

  以往陳漢的勢力在呂宋,要跨越茫茫大海,還真不容易。

  現在陳理的勢力到安南了,他派人過去打探消息,也會輕鬆許多,起碼不至於派出去的人了無音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