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今男女問題
如今社會,隨著網絡輿論的發展,網絡上男女常常產生對立的思想和語言,網絡上充斥著男女間的矛盾與衝突,乃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中男女間的看法與交往。那麼什麼是男女對立?為什麼會產生男女對立呢?
我先提出我的結論——男女對立常常是由於一些女性針對個別男性,或一些男性針對個別女性所進行對男性或女性整個群體的反對與聲討,其本質在於,他們不清楚男女之間如何形成一種融洽的合作關係(可以理解為婚姻,但不僅包括婚姻)
那麼要討論如何合作,在於雙方應明確各自的責任範圍。(我想這點不容質疑,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應明確各自職責來進行合作)
不怕你們詆毀謾罵,我再次先提出我的觀點——我是認可「男主外女主內」這一合作方式的,先別著急反駁,首先這種合作方式傳承上千年是有一定緣由或道理的,我們不妨研究一下它為什麼能傳承幾千年。
我們可以先設想一下最初所謂的母性氏族,在母性氏族裡,一個女人不僅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還要餵養子嗣,如果是女子嗣還好,如果是男子嗣,他成年後依舊會在外奔走,不顧或少顧母親,這對女性是極其殘酷的,女性這樣的生活是極其艱辛困苦的。這就是母系氏族的弊端,而在這期間,男性只需貢獻滿足自己生活的生產力就可以自足了。我們不能避免一個基本現實問題,男性的生產力普遍是優於女性的,然而男性在母系氏族生活中所需要付出的是遠遠少於女性的。(如果不清楚的話,可以了解一下單親媽媽帶孩子的難處。)
那麼如果是父權社會呢?我們古人採取「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方式女性的生活會怎麼樣呢?我直接談論爭議最大的古代所謂三從,女子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人們批評這是奴化女性,要女性聽從父親丈夫兒子的,這不胡扯嗎?「從」字為什麼要解釋為聽從呢?分明可以理解為負擔負責的意思嘛,未嫁時父親撫養,結婚後丈夫照養,丈夫死後兒子贍養,這是多麼符合現實以及天理人心啊,只不過有些蠢蛋或壞蛋用錯罷了。(觀點採用南懷瑾先生講課時觀點,自我揣測認可,故擅自用之而GG諸位。)
那麼為什麼要採用「男主外女主內」?首先你要知道母親在子女心中遠比父親更重要。其次你要知道男性大多數是缺乏責任心的,無論是前文的設想還是你自己去觀察大自然中的雄性動物,再比如現實生活中男女離婚後孩子被判給女方,男方對其不管不顧,你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古代的女性是聰明的,只不過讓孩子隨男人姓,或賦予他一個家長的身份,就牢牢束縛了男子,並讓他心甘情願為家庭女性孩子服務。有人說,那是男人為了傳宗接代,那再設想,如果沒有婚姻,一位男性不是一個母親的孩子,不是一個妻子的丈夫,不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他是不是想跟誰搞就跟誰搞,想生幾個就生幾個?更是無法無天,肆意妄為,隨心所欲,無拘無束。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的合作方式,完全是智慧女人生活安穩幸福的致勝妙訣,讓男人能自覺寬容她們,為她們服務。如今有些女性不滿男性在外,女性在內,開始抵制婚姻及這種合作方式,竟不免讓人覺得是否得了便宜還賣乖,反正現在很多男性覺得不用對女性和家庭付出使生活更美滿了。(此段一些觀點來自於曾仕強教授,我深受啟發。)
那麼這種行為是否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呢?我的答案是——不是!雖然表面上這個生活方式使女性生活變得寬鬆,但一些男性對女性是存在暴力與壓迫的,這導致了女性原本應該寬鬆的生活變得重新緊張。這是應該抵制的,當然什麼情況屬於壓迫,什麼情況是本應有的責任我們需要明晰。
比如說男性對女性的控制欲,這合理嗎?如果是婚姻關係里,我認為得視程度來看,如果只是妻子與其他男性有交往,這無可厚非,但若是交往過密以至於通姦,這便不合時宜了,曾仕強講女性讓男人服務於你的最大「工具」就是貞操,讓男性託付你一生的也是靠這個,否則男人憑什麼為你付出那麼多?這也是一位妻子所應具備的責任。那麼男人的,他們也不該與其他女性關係過密,可縱然發現女性又該如何呢?又能如何呢?
離婚,男性必然無所或少有顧忌。但對女性來說,這無疑又回到了原點,如果男性如此不仁不義,何必要有婚姻呢?(如果男性不能滿足女性基本生活需求,也屬於男女之間錯誤的合作關係,對於這些錯誤合作關係,我接觸不多,故而不多談,諸君可進行補充說明)
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死扣,故而我們提倡綱常倫理,道德規範,這是有必要的,保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方式也是有必要的(這是歷史演變的結果,是古今眾人選擇的結果,當然如果強制如此,讓人人都如此就有些不妥當了,同中有異很正常,君子同而不和麼),我反感那些大肆呼籲女性不結婚思想的人,他們完全不清楚其中利害,缺乏長遠目光,當然我也漸漸不滿於那些堅決擁護婚姻的人,他們完全是把生活在困苦婚姻中的女性架在火爐上烤。我們應該採取的措施時,在擁護「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合作關係中,規範男女共同責任,抵制婚姻中壓迫行為。
額,我似乎忘了解釋婚姻合作關係為什麼要男主外女主內,因為外亂內安(如果男性丈夫不亂的話內自然安),男人更適合面對外界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這裡並非排斥擠兌女性不讓她們參與到社會生產及實踐,只不過女性在社會中更容易受苦受欺負,不贊成但不應該強烈反對,允許但不提倡。舉個例子,夫妻二人在家,突然有人敲門,男人開門還是女人開門?無疑是讓男人麼,萬一是劫匪盜賊呢,男人可以反抗,女人不適合鬥爭。若諸位執意認為我是在歧視女性,我真無話可說。
如今社會一些女性鼓吹女性自由獨立自強,這不是又盡扯淡嗎?這需要鼓吹嗎?有能力的女性自然有這方面的品德,但這符合絕大多數女性的實情嗎?男性年輕時得以買房買車大多還是靠家裡資助呢。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架勢在男性群體是常有的,男性在校園時就會暢想有恐怖分子入校園然後被他制伏,但真有那時候他不倉惶夾著尾巴逃竄就不錯了。再比如男頻小說,修仙的,末世的,乃至歷史文,官場文,他們都把自己代入俠客,英雄,梟雄,貪官,(至於為什麼是梟雄貪官我就不清楚了,但我觀察似乎是這樣沒錯。)把自己當主角,一些豪氣是該有的,但起碼不要盼著亂世,歡迎亂世,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英雄主義要不得。如果你鼓吹女性獨立使絕大多數女性受苦,小部分女性享福,可以嗎?對嗎?
故而,對於一些現實問題,我們要多思考,謹慎實踐,不應該盲目起鬨,隨波逐流。
好了,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已經上述於此,諸位要有不滿疑惑與補充,我隨時恭候歡迎,請諸君指教。
我先提出我的結論——男女對立常常是由於一些女性針對個別男性,或一些男性針對個別女性所進行對男性或女性整個群體的反對與聲討,其本質在於,他們不清楚男女之間如何形成一種融洽的合作關係(可以理解為婚姻,但不僅包括婚姻)
那麼要討論如何合作,在於雙方應明確各自的責任範圍。(我想這點不容質疑,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應明確各自職責來進行合作)
不怕你們詆毀謾罵,我再次先提出我的觀點——我是認可「男主外女主內」這一合作方式的,先別著急反駁,首先這種合作方式傳承上千年是有一定緣由或道理的,我們不妨研究一下它為什麼能傳承幾千年。
我們可以先設想一下最初所謂的母性氏族,在母性氏族裡,一個女人不僅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還要餵養子嗣,如果是女子嗣還好,如果是男子嗣,他成年後依舊會在外奔走,不顧或少顧母親,這對女性是極其殘酷的,女性這樣的生活是極其艱辛困苦的。這就是母系氏族的弊端,而在這期間,男性只需貢獻滿足自己生活的生產力就可以自足了。我們不能避免一個基本現實問題,男性的生產力普遍是優於女性的,然而男性在母系氏族生活中所需要付出的是遠遠少於女性的。(如果不清楚的話,可以了解一下單親媽媽帶孩子的難處。)
那麼如果是父權社會呢?我們古人採取「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方式女性的生活會怎麼樣呢?我直接談論爭議最大的古代所謂三從,女子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人們批評這是奴化女性,要女性聽從父親丈夫兒子的,這不胡扯嗎?「從」字為什麼要解釋為聽從呢?分明可以理解為負擔負責的意思嘛,未嫁時父親撫養,結婚後丈夫照養,丈夫死後兒子贍養,這是多麼符合現實以及天理人心啊,只不過有些蠢蛋或壞蛋用錯罷了。(觀點採用南懷瑾先生講課時觀點,自我揣測認可,故擅自用之而GG諸位。)
那麼為什麼要採用「男主外女主內」?首先你要知道母親在子女心中遠比父親更重要。其次你要知道男性大多數是缺乏責任心的,無論是前文的設想還是你自己去觀察大自然中的雄性動物,再比如現實生活中男女離婚後孩子被判給女方,男方對其不管不顧,你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古代的女性是聰明的,只不過讓孩子隨男人姓,或賦予他一個家長的身份,就牢牢束縛了男子,並讓他心甘情願為家庭女性孩子服務。有人說,那是男人為了傳宗接代,那再設想,如果沒有婚姻,一位男性不是一個母親的孩子,不是一個妻子的丈夫,不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他是不是想跟誰搞就跟誰搞,想生幾個就生幾個?更是無法無天,肆意妄為,隨心所欲,無拘無束。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的合作方式,完全是智慧女人生活安穩幸福的致勝妙訣,讓男人能自覺寬容她們,為她們服務。如今有些女性不滿男性在外,女性在內,開始抵制婚姻及這種合作方式,竟不免讓人覺得是否得了便宜還賣乖,反正現在很多男性覺得不用對女性和家庭付出使生活更美滿了。(此段一些觀點來自於曾仕強教授,我深受啟發。)
那麼這種行為是否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呢?我的答案是——不是!雖然表面上這個生活方式使女性生活變得寬鬆,但一些男性對女性是存在暴力與壓迫的,這導致了女性原本應該寬鬆的生活變得重新緊張。這是應該抵制的,當然什麼情況屬於壓迫,什麼情況是本應有的責任我們需要明晰。
比如說男性對女性的控制欲,這合理嗎?如果是婚姻關係里,我認為得視程度來看,如果只是妻子與其他男性有交往,這無可厚非,但若是交往過密以至於通姦,這便不合時宜了,曾仕強講女性讓男人服務於你的最大「工具」就是貞操,讓男性託付你一生的也是靠這個,否則男人憑什麼為你付出那麼多?這也是一位妻子所應具備的責任。那麼男人的,他們也不該與其他女性關係過密,可縱然發現女性又該如何呢?又能如何呢?
離婚,男性必然無所或少有顧忌。但對女性來說,這無疑又回到了原點,如果男性如此不仁不義,何必要有婚姻呢?(如果男性不能滿足女性基本生活需求,也屬於男女之間錯誤的合作關係,對於這些錯誤合作關係,我接觸不多,故而不多談,諸君可進行補充說明)
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死扣,故而我們提倡綱常倫理,道德規範,這是有必要的,保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方式也是有必要的(這是歷史演變的結果,是古今眾人選擇的結果,當然如果強制如此,讓人人都如此就有些不妥當了,同中有異很正常,君子同而不和麼),我反感那些大肆呼籲女性不結婚思想的人,他們完全不清楚其中利害,缺乏長遠目光,當然我也漸漸不滿於那些堅決擁護婚姻的人,他們完全是把生活在困苦婚姻中的女性架在火爐上烤。我們應該採取的措施時,在擁護「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合作關係中,規範男女共同責任,抵制婚姻中壓迫行為。
額,我似乎忘了解釋婚姻合作關係為什麼要男主外女主內,因為外亂內安(如果男性丈夫不亂的話內自然安),男人更適合面對外界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這裡並非排斥擠兌女性不讓她們參與到社會生產及實踐,只不過女性在社會中更容易受苦受欺負,不贊成但不應該強烈反對,允許但不提倡。舉個例子,夫妻二人在家,突然有人敲門,男人開門還是女人開門?無疑是讓男人麼,萬一是劫匪盜賊呢,男人可以反抗,女人不適合鬥爭。若諸位執意認為我是在歧視女性,我真無話可說。
如今社會一些女性鼓吹女性自由獨立自強,這不是又盡扯淡嗎?這需要鼓吹嗎?有能力的女性自然有這方面的品德,但這符合絕大多數女性的實情嗎?男性年輕時得以買房買車大多還是靠家裡資助呢。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架勢在男性群體是常有的,男性在校園時就會暢想有恐怖分子入校園然後被他制伏,但真有那時候他不倉惶夾著尾巴逃竄就不錯了。再比如男頻小說,修仙的,末世的,乃至歷史文,官場文,他們都把自己代入俠客,英雄,梟雄,貪官,(至於為什麼是梟雄貪官我就不清楚了,但我觀察似乎是這樣沒錯。)把自己當主角,一些豪氣是該有的,但起碼不要盼著亂世,歡迎亂世,這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英雄主義要不得。如果你鼓吹女性獨立使絕大多數女性受苦,小部分女性享福,可以嗎?對嗎?
故而,對於一些現實問題,我們要多思考,謹慎實踐,不應該盲目起鬨,隨波逐流。
好了,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已經上述於此,諸位要有不滿疑惑與補充,我隨時恭候歡迎,請諸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