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入職中環.一周培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伴隨一場春雨、一場春風、一縷和陽,春天已悄悄降臨蘇城,大地出現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給人一種美好清新的感覺。清鴻邁著有彈力的步子,興沖沖地走著,眼睛新奇而又貪婪地看著四周的景致。

  踏入「中環電氣」集團蘇城工業園區,清鴻的心情異常平靜,沒有曾經的患得患失。園區的建築錯落有致,生產區規劃整齊,不同車間綠植間隔。

  辦公區更是別有韻味,三棟紅色中式建築在百畝草坪對面,長廊相連,池塘相間,水中綠植鮮艷,伴著水面搖曳的陽光,更顯明媚。

  起初,清鴻以為這家「中」字頭的企業是央企,在同行人的竊竊私語中了解到了是一家大型民營企業。辦公區走廊上掛著國家領導人和企業負責人握手的照片,恰恰說明該企業在行業內的不凡實力。

  清鴻並未做相關的功課,不知何處來的自信,相信這一輪面試必將勝出。等待面試的七八個,無意於去相識,因為稍後的離別,誰也不會記掛著誰。

  偶爾從容坐立,偶爾閒庭信步,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一位人事專員叫到了清鴻的名字,清鴻稍稍打量了一下,跟隨而去。

  「了解過光伏嗎?」面試官問道,貌似審閱著簡歷一副認真的樣子。

  「不是很清楚,但通過公司的文化長廊略微知道這是一個朝陽產業,公司在產業發展的前沿。」清鴻唯有如此搪塞,光伏真的是第一次開始接觸。

  「你說得很對,『中環』目前是業內光電轉換效率世界領先的單位,一旦我國市場開啟,必然大有可為——這次招聘就是為國內市場的開啟而準備。」面試官的語氣平緩和氣。

  清鴻邊聽邊細細地打量,個頭不高、圓臉戴著眼鏡、衣著樸素,眉宇間一種淡定的神色。免去了「自我介紹、為何離職」等面試的俗套,清鴻初步斷定此人應該是個技術型的領導。

  「你的過往偏向市場,應聘我司的銷售工程師,你認為你的優勢是啥?」

  清鴻稍稍思索,調整了一下坐姿。「這個行業我是張白紙,貴司通知我來參加面試,白紙自然不是最重要的。正如您所說,國內市場即將啟動,最多只是探索階段,在這個階段,我認為白紙一張更善於接納和創新。」

  「執行是我的優點,以往的經驗培養了我起碼的市場敏銳度,這也算是我的優點。」清鴻補充道。見其微微點了一下頭,覺得還是很滿意自己的回答。

  「在管道建材行業做過市政工程嗎?」突然問道。

  「做過!」清鴻脫口而出。明白這個問題壓根就是一個肯定的設問,儘管自身並未做過,「全道」培訓的市政PE管銷售的專業足以賣弄。

  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談了一下待遇和福利的事宜。很順利,清鴻當場錄用。

  「我姓汪,負責公司的項目開拓和技術,可以叫我汪工。下周一到人事辦理一下手續。」說完汪工便把畫有「√」的簡歷遞給了剛才的人事專員。

  出了辦公區,迫不及待地想把如此消息告訴欣萍,欣萍在電話里亦是同樣的興奮。半年了!終於找到工作,且明顯可以感到對此份工作抱有很大的憧憬。

  欣萍於是決定早一些下班,清鴻回去之前做好飯菜。當然,首先準備利用工作空閒的時候,先去對面的菜市場買一隻雞。

  「『中環光電』和『中環陽光』不知道是不是一樣的管理,網上評論『中環光電』和『中環陽光』的待遇是沒法比的,『中環陽光』在國外上市的。」一行面試的兩個人在離開時輕聲地嘀咕。

  清鴻瞥了一下二人,同時又瞥了一下園區西邊的「中環陽光」。未在意,也不想參與二人的討論,清鴻此刻只想儘快趕到公交站台,儘早回去。

  「中環陽光」作為「中環電氣」在國外上市的下級公司,待遇的確優於「中環光電」,僅從上下班來往班車的區別和住房公積金是否繳納便窺一二。

  回到了住的地方,飯菜已做好,房東陳浪夫妻尚未回來。欣萍把平時用餐的摺疊桌搬至客廳,桌面上墊上了一層報紙。

  土豆炒雞、青椒乾子、紅燒鯽魚、西紅柿蛋湯,葷素搭配,色香誘人,清鴻迫不及待地先下了筷。欣萍瞅了一眼,讓清鴻先去洗手,順手給他裝飯。

  「不能慢點啊!」清鴻嘴裡含著熱乎乎的雞肝,難以一時咽下去,強吸了幾口氣,一隻手接著,燙得有一些受不了。

  清鴻告訴欣萍,雞肝是最好吃的,比不上雞肉香嫩,但吃雞肝在家宴上可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老家只有長者或有出息的孩子方可下筷,一種尊重。


  欣萍不以為然地又給清鴻夾了一塊雞肝,但在內心裡卻是希望他在外得到一種尊重,工作上取得成績。

  銷售工程師的職位此次只錄取了四名——任躍信、嚴軍、廖凱和清鴻。周末的時候,欣萍為清鴻添上幾件衣服,心情輕鬆、愉悅!

  周一清晨,清鴻早早出發至公司班車指定的集合地點,「中環光電」和「中環陽光」的往返班車的待遇的確懸殊。

  「光電」是一窩蜂地擠上包租的105路公交車,是否有座聽天由命,若未搶到,大約站立四十分鐘左右方才至園區。

  「陽光」是廠區的大巴,按員工的數量安排相應的班車,總計四條線路,憑工卡上車,秩序井然,犯春困的員工完全可以在車上補上個回籠覺。

  到達園區後,清鴻徑直來到了人事部,員工陸續到達,樓道里熙熙攘攘,祝早聲不絕於耳。任躍信和嚴軍早到了一些,人事專員小何拿出一張表格讓嚴軍填寫,任躍信獻著新員工的殷勤,正在幫小何打水。

  約十分鐘左右,廖凱趕了過來,氣有一些喘,忙著解釋跑到一號紅樓了,才發現是組件公司的辦公室,微怨著三棟建築太像了。人事專員小何並未計較,催促著大家儘快填寫完,稍後便幫四人一起辦理入職的手續。

  「中環電氣」總部位於蘇城,形成了變壓器、光伏、新材料等幾大板塊,其中光伏板塊的「中環陽光」在國外上市,成為蘇城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

  下屬「中環光電」以研究銷售光伏應用為主;「中環陽光」從事電池片、組件的生產,以國外市場為主;「中環科領」以國內市場組件生產為主。

  上午的培訓讓清鴻對集團有了初步的了解,亦為公司的成就振奮,中午人事部根據招聘需求安排了部門和辦公用品的發放。清鴻和廖凱至項目一部,以風光應用系統銷售為主。任躍信、嚴軍至項目二部,以小型光電建築開拓為主。

  項目一部總經理宦定強,中年男子,個頭挑高,清瘦的臉龐,話不多,一副緊張的做派。其讓清鴻和廖凱這周主要以培訓為主,說話時眼睛不離電腦,清鴻和廖凱亦不便多問,不經意間卻發現他正研究著股票的K線。

  項目二部總經理曹光,微胖,帶著銀色眼鏡,說話時嘴角上揚,給人一種隨和的感覺。半天不到任躍信和嚴軍就和他打成一片,樓道里便多上幾個菸蒂。

  任躍信原在「蘇瑞集團」工作,對光伏有一定的了解,嚴軍原單位「中勝光電」,整個行業都較為熟悉,談起來又多了幾分話題。

  下午的培訓以光伏應用的理論為主,清鴻第一次接觸到光伏發電應用,光伏發電是一種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陽光輻射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應用,分獨立運行和併入電網運行兩種方式。

  火電、風電,水電等都是電磁物理原理髮電,真未想到陽光照射在光伏組件上竟也能發電,算是顛覆了清鴻對以往發電理論的認知。

  疑惑中的驚訝,傳說中的「光生伏打」效應,聽得不甚真,只知道發電的光伏組件須有高純度的矽料製成。矽是地球上最不缺的,但提高純度的門檻卻是很高,純度越高,光電轉換效率越高,這便是上游的矽料和矽片等產業。

  光伏組件經陽光輻射後,所發電量為直流電,同時陽光輻射的不穩定性導致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這種電力難以應用到日常生活,這便需要相關的控制及變壓設備,同時直流變交流,需要的相關逆變設備。

  光伏發電應用根據所使用光伏組件的功率(W)來定義容量,功率*有效日照輻射時間,便是所發電量(KWh)。每個地區的日照有效輻射時間,可以根據相關的氣象資料得到。

  至於光伏應用容量的合理配置,如滿足不同功率負載的組件容量、逆變器的容量、變壓器的容量、離網獨立運行保證一定陰雨天數供電的蓄電池容量等,考慮到很多新員工並非項目條線上的,講師並未過多的言到。

  這一天過得很是充實,滿腦子的新鮮。回到住的地方,清鴻一股腦地給欣萍宣貫,欣萍聽後是一臉的懵圈。「這種狀態要繼續,不要新鮮不過三天啊!」看著清鴻那有趣的勁頭,欣萍也是樂了。

  第二天,以參觀工廠了解產品的生產流程為主,同時增加了對光伏產品的直觀印象,更是驚訝於這藍、黑色的片子吸收陽光後竟然能有發電的效果。培訓效果很好,互動較多,集團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全產業鏈公司。

  首先了解了晶體矽的特徵,然後來到了拉棒、鑄錠的車間,學習矽材料的生產工藝,參觀了矽片切片的成品,同時到了「中環陽光」電池片的生產車間。


  車間是無塵車間,所有員工都換上了鞋套,跟著講師深入到每一道工序。流水作業,忙碌的氛圍,傳送帶上的每一件半成品都顯得格外精緻,讓每一個員工都充滿了好奇。

  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車間,乍一看就知曉是勞動密集型的,層壓、封邊、撕膜、貼牌等不同工序的員工不斷地重複忙碌。

  最後講師帶著所有員工來到了光伏組件的成品庫,根據講解的內容指著單晶矽和多晶矽組件即興提了一些問題,所有員工皆回答得朗朗上口,其實單晶、多晶的特徵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矽料提純技術的壁壘較高,目前國內大部分的矽料還是依賴於進口,由於光伏應用成本過高,還未出台相關的補貼政策,故源頭和應用都是以國際市場為主,這也就是目前產業發展的弊病——兩頭在外!」

  「不過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技術進步、成本降低,以及國家對產業的支持,我們相信這種弊端即將得到改善。」講師充滿著期待的神情說道。

  當天的培訓在講解光伏組件功率的問題上接近尾聲,讓大家明白了光伏組件的實驗室功率和現實應用功率的不同,同時重申了「中環陽光」的電池片光電轉換效率為領先世界,優質的電池片是優質組件的必要基礎。

  第三天上午培訓完太陽能光伏應用的知識,下午人事專員小何通知所有員工至組件工廠體驗光伏組件的生產流程——大家不折不扣地成了體力勞動者。

  組件層壓搬運、太陽能玻璃擦洗、鋁邊框撕膜、組件功率檢測、封裝等,一干便干到了周五。嚴軍頗為抱怨,清鴻反倒覺得勞有所值。

  光伏組件下線功率正負功差的檢測、電池片的色差和形狀的判斷、電池片「165x165、125x125」尺寸型號等基本業務進一步地加深了印象。

  太陽能光伏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矽料、矽片等屬於這個產業的上游,利用上游產品生產出來的中游產品是電池片以及利用電池片生產的光伏組件,光伏組件實現發電應用便是下游所謂的清潔能源應用領域。

  近一周的培訓,這是在清鴻的腦海里大致形成的一個產業鏈概念。矽沙——高純度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應用,光伏組件吸收陽光後所發的電量供用電負荷使用,一切是如此的神奇!

  周五下午,汪工給大家宣貫了企業文化、行業前景和「中環光電」的驕人成果,尤其是在應用中的領先地位——國內最大的光電建築項目。

  規模50KW的項目在以後的工作里簡直不值一提,不過在當時確實是一項極具示範意義的工程。最後,培訓在汪工對大家的期許中完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