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裸婚時代.冬去春來
「裸婚」在當時是指無車、無房、無存款,甚至都未舉辦婚禮而直接領證的一種簡樸的結婚方式,大都為生活所迫而做的選擇。哪個男子不想給予心愛的女子一個難忘且浪漫的婚禮?
2011年度《裸婚時代》的熱播,讓「裸婚」一詞紅遍大江南北,很多80後為主的「三無」悄然地選擇了此種方式。當然,其中不乏一些以此勵志,亦是見證一種純潔的愛情。
清鴻有一日突然拍案而起,激動地對著欣萍大聲叫嚷:「原來你和我也是裸婚啊!媽的,演的不就是你我嘛!靠!也不交一些版權費。」
「你還好意思啊!」欣萍看著電視,一副懶得搭理的樣子。的確是不好意思,這幾年清鴻並沒有給欣萍帶來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風雨同舟,卻也相濡以沫。
2008年12月5日,寒瑟的風把天空染得愈加的藍,陽光和煦,給人感覺這個冬日不是特別冷。一路上,枯黃的梧桐樹葉在追逐、在旋轉、在飛舞,上演著蘇城冬日的熱鬧。落葉不甘寂寞,在這初冬風中的世界,清新溫馨。
清鴻穿了一套運動裝,還是在「全道」工作時留下來的,一直捨不得扔。欣萍穿了一件藍色的羽絨服,義烏商貿城裡二人真正意義上的相識,穿的便是這件衣服。恍惚里轉眼間,來不及沉浸其中,已經到達DT客運站。
清鴻幫助欣萍把拉鏈往上拉了一拉,車內車外的溫差還是比較大的。問路三兩行人,很快走到了民政局的門口。有一些激動,故作著淡然,欣萍緊緊地挽著清鴻的胳膊一起向台階上走去。
婚姻登記處的氛圍還是比較活躍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清晰的導視牌,流程較為簡單,工作人員的態度也是十分客氣。
簡單的婚前檢查後,欣萍把頭髮整理了一下,便安排了照相,交了十六元的工本費,鮮紅的結婚證便在工作人員的祝福中送到了清鴻和欣萍的手中。
「這就結婚了?神聖一個毛啊!」清鴻有一些懵了,看著手中的證書傻傻的樣子。腦海中那時還沒有裸婚的概念,亦沒有任何婚後的計劃,更沒有為婚禮籌劃或是選上一個吉祥的日子。
欣萍輕輕地撫了一下結婚證書,深情地望向清鴻。清鴻微微地笑了,恍若是良久,一種情感宛如被逐漸定義。興奮沒有,仿佛時間是被凝固的溫情。
看著欣萍,清鴻突然感覺生命是如此簡單,如落葉一般,盡情地揮灑著秋冬的意義,待著春天的重生。重生便是一種責任,責任是為了一份美好。
經過家鄉的田野,交錯縱橫的田埂上籠罩著生命的凋落,冬葉沉澱,落葉枯寂,竟給人一種無法說出口的感觸。
草被風搖曳得枯黃,卻又似一種堅韌和坦然,仔細探下身子,卻發現根部又頑強地生長出嫩芽。這種現象呈現出一種令人無法收藏的美麗,掩飾不住的內心微微地在顫動。
母親在老家的門前燃放了一串鞭炮,算是歡迎新娘子進家門。準備了兩小碗茶水喝下,這並不是啥習俗,象徵性的一種儀式罷了,更是母親的祝願!看了一眼二人的結婚證,靜靜地看著欣萍,眼神里流露出一份止不住的關懷。
「養了這麼大了就這樣給到我家!該怎樣對親家交待呢?小鴻這孩子又不很爭氣。」母親的神色難掩有一些複雜。
「我說我結婚的事不讓你和爸操心的吧!」清鴻嬉笑著一把從母親的手裡拿回了結婚證。「我爸還不知道吧!馬上到田裡喊爸回來吃飯。」
看著清鴻離去的背影,母親的心裡有一些心酸,怒其不爭,卻又是一種無限的希望。相信欣萍是一個好兒媳,這個好兒媳已經在擦桌子準備飯菜。
不得不承認,年高的長者往往能看懂一些塵事,看守公墓的大爺看到清鴻和欣萍回來,又聽到了鞭炮的燃放,當即知道了是啥意思。他封了一個百元的紅包以示祝福,於是大爺成了除母親之外新婚第一個祝福的。
回到家中,父親是第三個祝福他倆的,父親的祝福最是簡單,那就是一直傻呵地樂著,時不時地給清鴻遞上一根煙抽。
濃情蜜意沒有,更沒有刻意憧憬,婚後的日子繼續上演那一份桎梏。誠然,最初的一份承諾是清鴻和欣萍在一起最好的理由,在一起便不再回頭。
因為總有一天,理由找盡了,愛情便會終結,清鴻於是每天都在不斷地編織著那一份承諾的夢。夢裡,清鴻對欣萍的一份愧疚逐漸有了一些自信。
回到蘇城的那晚,買了一隻雞,吵了兩個小菜,喝了一點小酒。醉意里漸漸飽含了一份清晰的感動,感動生命里有欣萍的相伴——愛你今生已足夠!
親愛的,與你飲盡這一杯酒。醉了之後,我們就不會有哀愁。
什麼都可以說,只是別說,假如曾經擁有。
會是懦弱的人,騙自己的藉口。
親愛的,別說我不要,日子再難,別說分手,伸出小手一起拉鉤。
不說來世愛你,來世我遇不到你,愛你今生已足夠!
回首往昔,拉著欣萍的雙手,深情地看著她,突然大致想起了韓寒的一首小詩。「當時才上高中,你他媽懂愛嗎?」抽動了一下嘴角。
「陳欣萍,你是否願意陳清鴻成為你的合法丈夫,無論疾病還是健康,抑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愛他,照顧他,尊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的盡頭?」
「我願意!」欣萍的小臉緋紅,輕輕地點了點頭。
「你呢?」
「不願意才怪!撿來的便宜老婆。」清鴻所刻意的一份「莊重」,讓自己都不禁大笑了起來。
一番打鬧,飯桌都忘記了收拾,只是這番打鬧,不是用手,而是兩張炙熱的小嘴。「你是我一輩子最好的禮物!」清鴻一把抱起了欣萍回到房間。
回老家的次數不多,欣萍卻和清鴻的父母相處甚好。欣萍一直有一個很好的習慣,每周都會給她的父母打些電話,父母的一番寒暄會讓她覺得家並不是很遙遠,以慰藉在蘇城尚不能稱之為家的蝸居之處帶來的遺憾。
2009年的春節將近,算上欣萍五千元的年終獎金,算是跨至「萬元戶」的行列,一種自嘲罷了。新婚第一年,欣萍提議去她家過年,清鴻欣然答應,理解欣萍一份思鄉的孤獨。
那一日,清鴻答應了欣萍的想法,欣萍終於鼓起勇氣和二老告知了她已經結婚。無奈中沒有責怪,岳父更是對清鴻一種期望。聽得出來,岳父很疼欣萍。
春節期間,祥和掩飾了驚訝,部分親朋也只是佯裝未喝上喜酒的委屈,欣萍搶過話題搪塞而過。清鴻決定給二老一萬元,讓二老來年不要太辛苦。
岳父是在山裡賣肉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放倒一頭豬已是力不從心。二老給清鴻和欣萍一人封了一個八百元的紅包,強烈地渴望著這一個不熟悉的女婿可以給女兒創造出幸福的生活。
回到蘇城,身上僅剩四千元不到,肉眼看得出來的拮据,清鴻和欣萍卻是異常的坦然,是患難的真意,更是滿足的欣喜,這也許就是家的感觸——有你做伴就是家,有家便有責任!
春節期間,清鴻在欣萍的老家過得較為知足,儘管內心裡的愧疚還是會隱隱作痛,但二老對他的那份不嫌棄,讓其深知一份真誠的價值。
風俗相異,略添水土不服,清鴻不勝酒力,百般拒絕,氛圍還是難免小酌上幾杯。皮膚對酒精過敏,一小杯便渾身紅透,更顯少不經事的可愛,清瘦伴著幾分秀氣,亦顯俊朗。褒揚里略帶善意的偽飾,卻也讓人十分舒暢。
二老的日子過得較為清寒,老式的土木二樓,未有任何的粉飾,風雨更添滄桑。房間略顯陰潮,山腳水量充沛,屋後面時常滲出山肚子裡的泉水。
靠殺豬維生,家裡平時較為髒亂,三十那晚欣萍用水沖洗了一下地面,把家中僅有家具全部擦遍。幾頭豬被殺後,又添血腥和油漬,生活的不易早已讓二老無從關心家裡的環境。
也許湖南山區的風俗都類似,每家每戶的大廳因擺設祭堂早已燻黑,廚房更不用說,口味香勁的臘肉,哪家廚房不是煙燻黑幾層。
山區冬天的夜,陰濕侵入人心。煙花炮竹似是不要錢一般,從早晨燃放到晚上,天空中瀰漫著團團層霾夾雜著山中的水氣,吸入鼻中,有些異味。孩子們卻說這味道很好,燃放得更為開心。
年初一,陪岳父喝了兩碗米酒,清鴻在感激中不能自已。他鄉風俗,凌晨便要起床拜祭祖先,喝酒時乏意早已上身,二老的很多言談,聽不尚清。欣萍的翻譯總是如此的不及時,清鴻也只能傻笑,笑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岳父有時覺得清鴻壓根就沒有聽懂,哈哈大笑端起了碗。清鴻一到聽不懂的時候,便傻傻地看向欣萍,期望中含著一份無辜的表情。
有一件事,清鴻做得絕對正確,二老給他夾菜時,無論說啥,清鴻只需躬身端起碗接著就是,儘管大部分的菜並不適合自己的口味。
正如以後的日子,清鴻經常調戲欣萍:「你家的菜以黑色為主調,壓根和色香味無緣。」春節期間,欣萍偶爾在集市上買一些白菜回來,於是那幾日,清鴻覺得大白菜真他媽太美味了。
年初一的晚上,清鴻的確是醉了,醉意中他看到了欣萍的喜悅。蘇城的一份焦慮早已隨著此份喜悅煙消雲散,滿足於家裡對清鴻的基本認可,欣萍更是相信這個男人如他所承諾的一樣讓人著迷。
晚上欣萍睡得很香,儘管隱瞞結婚的事父母有些微怨、略顯無奈,但更多的還是一種祝福。能讓清鴻一起拜祭先人,在欣萍內心的石頭便開始慢慢地卸下——這個男人早已不是外人!
生活里缺少一些什麼?或許真的什麼都不缺,只是缺少了自己。再重新拾起自己,生活或許就有了生機!
進入光伏行業工作,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起初,清鴻甚至連光伏是啥都不知道,只知曉這個行業屬於戰略新興產業,充滿了陽光。
這和陽光交往的職業,清鴻一干便是十年,有責任、有信任,微笑有時便是陽光。遺憾的故事有,但未曾改變他的秉性,哪怕是被陷害拘留的苦難日子,清鴻依然堅信,堅信生命的陰暗裡必然會有陽光的折射。
陽光路上,淋濕並不可怕,只要心未潮濕,感動便一直存在!如果說再回到蘇城的仿徨是為了生存,跨進光伏行業便是在陽光路上的一種努力。
這是一份責任,也是清鴻在骨子裡一份不服輸的意氣,更將會是一個小家庭不斷編織的一個美夢。
春節後回到蘇城,清鴻並未算計口袋裡的那點虛無,慢慢學會開始舔舐自己惶惶度日的傷口。回到蘇城第三日,清鴻寫下了《冬》這一首詩,然後把自己收拾得乾淨利落,再一次踏上了求職的路。
《冬》
冬天的雨,伴著陰霾;迷濛在冷中,清醒未來;一次的沉淪,多少次吶喊;我們在冷中,學會了等待。
別人裝點了,曾經的夢;在夢裡,不得不去適應;適應了冬的冰冷,適應了難忘的一生。
又是一個冬,依舊冰冷;未曾放棄,收穫——也許總伴有疼痛;冬的等待,感動——或許並不只是夢!
當冬被四季,帶走的時候;我想我會從冷中來,擁抱那盛夏的相守!
冬去春來!再也沒有挑剔和抱怨,逐漸開始關注到一個行業的前景,清鴻明白,只要能充盈上自己,努力將會是自己的一種美麗!
2011年度《裸婚時代》的熱播,讓「裸婚」一詞紅遍大江南北,很多80後為主的「三無」悄然地選擇了此種方式。當然,其中不乏一些以此勵志,亦是見證一種純潔的愛情。
清鴻有一日突然拍案而起,激動地對著欣萍大聲叫嚷:「原來你和我也是裸婚啊!媽的,演的不就是你我嘛!靠!也不交一些版權費。」
「你還好意思啊!」欣萍看著電視,一副懶得搭理的樣子。的確是不好意思,這幾年清鴻並沒有給欣萍帶來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風雨同舟,卻也相濡以沫。
2008年12月5日,寒瑟的風把天空染得愈加的藍,陽光和煦,給人感覺這個冬日不是特別冷。一路上,枯黃的梧桐樹葉在追逐、在旋轉、在飛舞,上演著蘇城冬日的熱鬧。落葉不甘寂寞,在這初冬風中的世界,清新溫馨。
清鴻穿了一套運動裝,還是在「全道」工作時留下來的,一直捨不得扔。欣萍穿了一件藍色的羽絨服,義烏商貿城裡二人真正意義上的相識,穿的便是這件衣服。恍惚里轉眼間,來不及沉浸其中,已經到達DT客運站。
清鴻幫助欣萍把拉鏈往上拉了一拉,車內車外的溫差還是比較大的。問路三兩行人,很快走到了民政局的門口。有一些激動,故作著淡然,欣萍緊緊地挽著清鴻的胳膊一起向台階上走去。
婚姻登記處的氛圍還是比較活躍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清晰的導視牌,流程較為簡單,工作人員的態度也是十分客氣。
簡單的婚前檢查後,欣萍把頭髮整理了一下,便安排了照相,交了十六元的工本費,鮮紅的結婚證便在工作人員的祝福中送到了清鴻和欣萍的手中。
「這就結婚了?神聖一個毛啊!」清鴻有一些懵了,看著手中的證書傻傻的樣子。腦海中那時還沒有裸婚的概念,亦沒有任何婚後的計劃,更沒有為婚禮籌劃或是選上一個吉祥的日子。
欣萍輕輕地撫了一下結婚證書,深情地望向清鴻。清鴻微微地笑了,恍若是良久,一種情感宛如被逐漸定義。興奮沒有,仿佛時間是被凝固的溫情。
看著欣萍,清鴻突然感覺生命是如此簡單,如落葉一般,盡情地揮灑著秋冬的意義,待著春天的重生。重生便是一種責任,責任是為了一份美好。
經過家鄉的田野,交錯縱橫的田埂上籠罩著生命的凋落,冬葉沉澱,落葉枯寂,竟給人一種無法說出口的感觸。
草被風搖曳得枯黃,卻又似一種堅韌和坦然,仔細探下身子,卻發現根部又頑強地生長出嫩芽。這種現象呈現出一種令人無法收藏的美麗,掩飾不住的內心微微地在顫動。
母親在老家的門前燃放了一串鞭炮,算是歡迎新娘子進家門。準備了兩小碗茶水喝下,這並不是啥習俗,象徵性的一種儀式罷了,更是母親的祝願!看了一眼二人的結婚證,靜靜地看著欣萍,眼神里流露出一份止不住的關懷。
「養了這麼大了就這樣給到我家!該怎樣對親家交待呢?小鴻這孩子又不很爭氣。」母親的神色難掩有一些複雜。
「我說我結婚的事不讓你和爸操心的吧!」清鴻嬉笑著一把從母親的手裡拿回了結婚證。「我爸還不知道吧!馬上到田裡喊爸回來吃飯。」
看著清鴻離去的背影,母親的心裡有一些心酸,怒其不爭,卻又是一種無限的希望。相信欣萍是一個好兒媳,這個好兒媳已經在擦桌子準備飯菜。
不得不承認,年高的長者往往能看懂一些塵事,看守公墓的大爺看到清鴻和欣萍回來,又聽到了鞭炮的燃放,當即知道了是啥意思。他封了一個百元的紅包以示祝福,於是大爺成了除母親之外新婚第一個祝福的。
回到家中,父親是第三個祝福他倆的,父親的祝福最是簡單,那就是一直傻呵地樂著,時不時地給清鴻遞上一根煙抽。
濃情蜜意沒有,更沒有刻意憧憬,婚後的日子繼續上演那一份桎梏。誠然,最初的一份承諾是清鴻和欣萍在一起最好的理由,在一起便不再回頭。
因為總有一天,理由找盡了,愛情便會終結,清鴻於是每天都在不斷地編織著那一份承諾的夢。夢裡,清鴻對欣萍的一份愧疚逐漸有了一些自信。
回到蘇城的那晚,買了一隻雞,吵了兩個小菜,喝了一點小酒。醉意里漸漸飽含了一份清晰的感動,感動生命里有欣萍的相伴——愛你今生已足夠!
親愛的,與你飲盡這一杯酒。醉了之後,我們就不會有哀愁。
什麼都可以說,只是別說,假如曾經擁有。
會是懦弱的人,騙自己的藉口。
親愛的,別說我不要,日子再難,別說分手,伸出小手一起拉鉤。
不說來世愛你,來世我遇不到你,愛你今生已足夠!
回首往昔,拉著欣萍的雙手,深情地看著她,突然大致想起了韓寒的一首小詩。「當時才上高中,你他媽懂愛嗎?」抽動了一下嘴角。
「陳欣萍,你是否願意陳清鴻成為你的合法丈夫,無論疾病還是健康,抑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愛他,照顧他,尊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的盡頭?」
「我願意!」欣萍的小臉緋紅,輕輕地點了點頭。
「你呢?」
「不願意才怪!撿來的便宜老婆。」清鴻所刻意的一份「莊重」,讓自己都不禁大笑了起來。
一番打鬧,飯桌都忘記了收拾,只是這番打鬧,不是用手,而是兩張炙熱的小嘴。「你是我一輩子最好的禮物!」清鴻一把抱起了欣萍回到房間。
回老家的次數不多,欣萍卻和清鴻的父母相處甚好。欣萍一直有一個很好的習慣,每周都會給她的父母打些電話,父母的一番寒暄會讓她覺得家並不是很遙遠,以慰藉在蘇城尚不能稱之為家的蝸居之處帶來的遺憾。
2009年的春節將近,算上欣萍五千元的年終獎金,算是跨至「萬元戶」的行列,一種自嘲罷了。新婚第一年,欣萍提議去她家過年,清鴻欣然答應,理解欣萍一份思鄉的孤獨。
那一日,清鴻答應了欣萍的想法,欣萍終於鼓起勇氣和二老告知了她已經結婚。無奈中沒有責怪,岳父更是對清鴻一種期望。聽得出來,岳父很疼欣萍。
春節期間,祥和掩飾了驚訝,部分親朋也只是佯裝未喝上喜酒的委屈,欣萍搶過話題搪塞而過。清鴻決定給二老一萬元,讓二老來年不要太辛苦。
岳父是在山裡賣肉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放倒一頭豬已是力不從心。二老給清鴻和欣萍一人封了一個八百元的紅包,強烈地渴望著這一個不熟悉的女婿可以給女兒創造出幸福的生活。
回到蘇城,身上僅剩四千元不到,肉眼看得出來的拮据,清鴻和欣萍卻是異常的坦然,是患難的真意,更是滿足的欣喜,這也許就是家的感觸——有你做伴就是家,有家便有責任!
春節期間,清鴻在欣萍的老家過得較為知足,儘管內心裡的愧疚還是會隱隱作痛,但二老對他的那份不嫌棄,讓其深知一份真誠的價值。
風俗相異,略添水土不服,清鴻不勝酒力,百般拒絕,氛圍還是難免小酌上幾杯。皮膚對酒精過敏,一小杯便渾身紅透,更顯少不經事的可愛,清瘦伴著幾分秀氣,亦顯俊朗。褒揚里略帶善意的偽飾,卻也讓人十分舒暢。
二老的日子過得較為清寒,老式的土木二樓,未有任何的粉飾,風雨更添滄桑。房間略顯陰潮,山腳水量充沛,屋後面時常滲出山肚子裡的泉水。
靠殺豬維生,家裡平時較為髒亂,三十那晚欣萍用水沖洗了一下地面,把家中僅有家具全部擦遍。幾頭豬被殺後,又添血腥和油漬,生活的不易早已讓二老無從關心家裡的環境。
也許湖南山區的風俗都類似,每家每戶的大廳因擺設祭堂早已燻黑,廚房更不用說,口味香勁的臘肉,哪家廚房不是煙燻黑幾層。
山區冬天的夜,陰濕侵入人心。煙花炮竹似是不要錢一般,從早晨燃放到晚上,天空中瀰漫著團團層霾夾雜著山中的水氣,吸入鼻中,有些異味。孩子們卻說這味道很好,燃放得更為開心。
年初一,陪岳父喝了兩碗米酒,清鴻在感激中不能自已。他鄉風俗,凌晨便要起床拜祭祖先,喝酒時乏意早已上身,二老的很多言談,聽不尚清。欣萍的翻譯總是如此的不及時,清鴻也只能傻笑,笑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岳父有時覺得清鴻壓根就沒有聽懂,哈哈大笑端起了碗。清鴻一到聽不懂的時候,便傻傻地看向欣萍,期望中含著一份無辜的表情。
有一件事,清鴻做得絕對正確,二老給他夾菜時,無論說啥,清鴻只需躬身端起碗接著就是,儘管大部分的菜並不適合自己的口味。
正如以後的日子,清鴻經常調戲欣萍:「你家的菜以黑色為主調,壓根和色香味無緣。」春節期間,欣萍偶爾在集市上買一些白菜回來,於是那幾日,清鴻覺得大白菜真他媽太美味了。
年初一的晚上,清鴻的確是醉了,醉意中他看到了欣萍的喜悅。蘇城的一份焦慮早已隨著此份喜悅煙消雲散,滿足於家裡對清鴻的基本認可,欣萍更是相信這個男人如他所承諾的一樣讓人著迷。
晚上欣萍睡得很香,儘管隱瞞結婚的事父母有些微怨、略顯無奈,但更多的還是一種祝福。能讓清鴻一起拜祭先人,在欣萍內心的石頭便開始慢慢地卸下——這個男人早已不是外人!
生活里缺少一些什麼?或許真的什麼都不缺,只是缺少了自己。再重新拾起自己,生活或許就有了生機!
進入光伏行業工作,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起初,清鴻甚至連光伏是啥都不知道,只知曉這個行業屬於戰略新興產業,充滿了陽光。
這和陽光交往的職業,清鴻一干便是十年,有責任、有信任,微笑有時便是陽光。遺憾的故事有,但未曾改變他的秉性,哪怕是被陷害拘留的苦難日子,清鴻依然堅信,堅信生命的陰暗裡必然會有陽光的折射。
陽光路上,淋濕並不可怕,只要心未潮濕,感動便一直存在!如果說再回到蘇城的仿徨是為了生存,跨進光伏行業便是在陽光路上的一種努力。
這是一份責任,也是清鴻在骨子裡一份不服輸的意氣,更將會是一個小家庭不斷編織的一個美夢。
春節後回到蘇城,清鴻並未算計口袋裡的那點虛無,慢慢學會開始舔舐自己惶惶度日的傷口。回到蘇城第三日,清鴻寫下了《冬》這一首詩,然後把自己收拾得乾淨利落,再一次踏上了求職的路。
《冬》
冬天的雨,伴著陰霾;迷濛在冷中,清醒未來;一次的沉淪,多少次吶喊;我們在冷中,學會了等待。
別人裝點了,曾經的夢;在夢裡,不得不去適應;適應了冬的冰冷,適應了難忘的一生。
又是一個冬,依舊冰冷;未曾放棄,收穫——也許總伴有疼痛;冬的等待,感動——或許並不只是夢!
當冬被四季,帶走的時候;我想我會從冷中來,擁抱那盛夏的相守!
冬去春來!再也沒有挑剔和抱怨,逐漸開始關注到一個行業的前景,清鴻明白,只要能充盈上自己,努力將會是自己的一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