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想揍不敢揍的傷痛
有一種寫作方式或者說影片方式叫蒙太奇,還有種卡通形象叫蒙奇奇。我現在的感觸就是蒙不奇,就是非常的不奇怪,就剩下煩了,煩人歌嘛。你我皆煩人,活在人世間。如果我只是說一些人的故事,好像很難傳達其中的曲折之處。於是我覺得應該再去插敘一些片段,心理層面的,讓意識流淌一下。
好了,我又得說點題外話了。有時候我是比較囉嗦,因為我感想很多。
我想說一些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又太瑣碎,有時候說出來了就會招人厭煩。所以說,我大部分時間裡只是在描述一種情緒。我把這種情緒描述出來了,與其說是向別人傾訴,不如說是在做一種心理疏導,因為我曾經聽一個心理專家說過,人如果不說話的話,會瘋的。沒人願意聽,我就只能寫成書。
據說有個濟南人殺了五個朋友,然後把他們都砌到水泥牆裡了,那房子還租出去好幾年。不知道住在那種房子裡會不會做噩夢。噩夢是最接近封建迷信的東西。
有個作家叫周德東,文筆不錯,尤其是寫的一篇《J號樓保安》,真不錯,能看出來作者對窮人是同情的。起碼對窮人是有觀察和理解的。就這一篇中篇小說,比得過郭敬明的所有作品。郭敬明這王八蛋現在也涼了,他的作品始終在美化有錢人,那裡面有個很奇怪的邏輯——有錢人都長的好看。他好像在《小時代》里說某人家族很有錢,還有自己家族的徽章,這純屬扯淡。中國改革開放才幾十年,哪來的貴族?他小說里的人再有錢,能比李嘉誠王健林史玉柱有錢嗎?我沒聽過這些人有家族徽章。而且郭敬明最傻逼的地方在於整天罵BJ夸上海,好像他是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仔一樣,其實他不是上海人,真是愚昧啊。
可惜啊,周德東光寫恐怖小說了,那玩意畢竟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總讓人聯想到《故事會》等小攤讀物,寫的再好,宣傳的也是封建迷信。
我覺得人的怒氣是會積累的轉移到,比如我不止一次見過,同事在家裡吵了架,到公司拿別人撒氣。我就幹過這事。這種我覺得還不算過分。
我曾經和兩個老頭發生衝突,我差點揍了他們。他們一個五十四,一個八十三,當時真是差點就發生血案了。他們拿了菜刀,我拿了一把劍。但我最後沒敢揍,因為前一天晚上警察已經來過一次了,並警告我不要找事。我很擔心揍了這倆老頭,會被拘留或判刑,就是罰款我也沒錢啊。他媽的,萬語千言,我沒敢揍。那個五十四的很矮小,那個八十三的走路晃,我要揍他們,絕對能獲勝。
當時我和五十四的那個已經對峙了,我們在電梯前面對面撞在一起,我就問他:你幹嘛你幹嘛?!
他躲避著我的眼神和撞擊,說:我回家我回家。
然後他就走到家門口,攙著八十三的老頭回了家。邊走邊說:咱報警。
警察來了,自然是警告啊。讓我意外的是,警察竟然記住了我的名字,一見我就說:葉振,你們兩家非得搞出大事來嗎?
他都認識我了,我當然更不敢揍了。
至今,每次和人吵了架,或者發生了衝突,我都有揍這倆傻逼老頭的衝動,就因為怕警察,我一直沒敢行動。
道德與法治,今日說法,一線,天網,生命線,現場,這些法制節目的確起到了警示犯罪的作用。我不想被槍斃。
真是有一種想揍不敢揍的傷痛啊!
好了,我又得說點題外話了。有時候我是比較囉嗦,因為我感想很多。
我想說一些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又太瑣碎,有時候說出來了就會招人厭煩。所以說,我大部分時間裡只是在描述一種情緒。我把這種情緒描述出來了,與其說是向別人傾訴,不如說是在做一種心理疏導,因為我曾經聽一個心理專家說過,人如果不說話的話,會瘋的。沒人願意聽,我就只能寫成書。
據說有個濟南人殺了五個朋友,然後把他們都砌到水泥牆裡了,那房子還租出去好幾年。不知道住在那種房子裡會不會做噩夢。噩夢是最接近封建迷信的東西。
有個作家叫周德東,文筆不錯,尤其是寫的一篇《J號樓保安》,真不錯,能看出來作者對窮人是同情的。起碼對窮人是有觀察和理解的。就這一篇中篇小說,比得過郭敬明的所有作品。郭敬明這王八蛋現在也涼了,他的作品始終在美化有錢人,那裡面有個很奇怪的邏輯——有錢人都長的好看。他好像在《小時代》里說某人家族很有錢,還有自己家族的徽章,這純屬扯淡。中國改革開放才幾十年,哪來的貴族?他小說里的人再有錢,能比李嘉誠王健林史玉柱有錢嗎?我沒聽過這些人有家族徽章。而且郭敬明最傻逼的地方在於整天罵BJ夸上海,好像他是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仔一樣,其實他不是上海人,真是愚昧啊。
可惜啊,周德東光寫恐怖小說了,那玩意畢竟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總讓人聯想到《故事會》等小攤讀物,寫的再好,宣傳的也是封建迷信。
我覺得人的怒氣是會積累的轉移到,比如我不止一次見過,同事在家裡吵了架,到公司拿別人撒氣。我就幹過這事。這種我覺得還不算過分。
我曾經和兩個老頭發生衝突,我差點揍了他們。他們一個五十四,一個八十三,當時真是差點就發生血案了。他們拿了菜刀,我拿了一把劍。但我最後沒敢揍,因為前一天晚上警察已經來過一次了,並警告我不要找事。我很擔心揍了這倆老頭,會被拘留或判刑,就是罰款我也沒錢啊。他媽的,萬語千言,我沒敢揍。那個五十四的很矮小,那個八十三的走路晃,我要揍他們,絕對能獲勝。
當時我和五十四的那個已經對峙了,我們在電梯前面對面撞在一起,我就問他:你幹嘛你幹嘛?!
他躲避著我的眼神和撞擊,說:我回家我回家。
然後他就走到家門口,攙著八十三的老頭回了家。邊走邊說:咱報警。
警察來了,自然是警告啊。讓我意外的是,警察竟然記住了我的名字,一見我就說:葉振,你們兩家非得搞出大事來嗎?
他都認識我了,我當然更不敢揍了。
至今,每次和人吵了架,或者發生了衝突,我都有揍這倆傻逼老頭的衝動,就因為怕警察,我一直沒敢行動。
道德與法治,今日說法,一線,天網,生命線,現場,這些法制節目的確起到了警示犯罪的作用。我不想被槍斃。
真是有一種想揍不敢揍的傷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