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了?!」

  「參見陛下!」

  「行了,你我誰不知道誰啊,坐吧!」

  這是兩人第一次在如此正式的場合見面,長孫安業身著緋色官袍,李世民則是身著明黃色的龍袍,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上,下位,一個三頭身的小娃娃坐在一張長桌之後,桌子上擺著一大疊的奏本,在長孫安業進來之後,本來專心致志研讀奏本的小孩好奇地仰頭看過來。

  殿內,零零散散地坐了幾位紫色衣袍的官員,具體是誰長孫安業並不知道,可以說,整個兩儀殿內,只有上方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長孫安業認識。

  「好了,現在殿內都是自己人,不需要太過拘泥。」

  「是!」

  「你所說的科技是何物?你打算怎麼開始實施?」

  「回陛下,糖與鹽是國家的命脈,臣以為應該掌握在國家手中,而且,陛下,其實我大唐並不缺鹽,所以市場上如此高昂的鹽價,臣真的覺得難以想像。」

  大唐啊,五千年華夏這棵大樹上最繁榮的果實,竟然缺鹽少糖的,軍隊之中更是還需要用醋布來代替鹽用來調味使用。

  在研究過大唐軍隊制度之後,長孫安業就覺得難以想像,如此所向披靡的軍隊,能將突厥人都打的嗷嗷叫的軍隊竟然實行的是府兵制。

  府兵制,是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西魏時創立,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這些士兵,有戰事時跟隨軍隊打仗,平時卻是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

  經過西魏、北周、隋代、再到現在的唐初,府兵制逐漸完備,在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於唐玄宗天寶時期廢止。

  可以說這種制度就類似於後世新疆地區生產兵團的制度。

  但讓人覺得更不可思議的,軍隊內的糧鹽竟然得不到保證,可以說,整個大唐是這些百姓保衛的,同樣這些百姓也是最可憐的,滿腔愛國熱血卻得不到豐厚的後期支援,真的可以說是用愛發電了。

  「怎麼說?」

  「先說製鹽吧,其實我大唐沿海,而海水則是鹹的,只要我們可以想辦法將鹽從海水之中弄出來,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剩下的話長孫安業並沒有向不了解什麼叫做化學周期表的古人解釋,那什麼碘鹽,氯化鈉,他要是說出來,李世民他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時候,自己是不是應該給他們普及什麼叫做元素,化學反應?

  長孫安業稍微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算了,反正在這些古人眼中,只要有鹹味那就是可以當作鹽使用,不然看看現在百姓們食用的食鹽,全都是大塊大塊的粗鹽,吃起來略顯苦味,其中不知道參雜了多少重金屬元素,有時候,長孫安業都在懷疑,古人人均壽命那麼短就是因為這些毒鹽吃的太多了。

  「海鹽?可是這應該怎麼做?」

  「其實很簡單,曬鹽就行了,不需要特意煮鹽,只需要開闢一大塊的鹽田,我們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海鹽,至於製鹽技術,那些製鹽的老匠人們都是好手,等到海鹽可以源源不斷生產,那現在市面上的鹽價肯定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到時候,那些借用鹽來實現暴富的鹽商們絕對會受到巨大的損失,百姓們也會買到最便宜最乾淨的食鹽。」

  具體的操作流程,長孫安業並沒有向李世民稟明,只是從袖子掏出一本厚厚的奏本恭恭敬敬地讓王公公接過,讓李世民可以細細研讀。

  「好!克明,輔機這件事就交給你們了。」

  大概看了一遍奏本內容,李世民心情很好直接就將任務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兩位大將。

  要說李世民這個時候也挺無奈的,在文臣方面,除去那些明面上光明正大就屬於世家陣營的官員,再篩選一遍前太子舊臣,太上皇的心腹,整個文臣集團,竟然挑選來挑選去不剩幾個,倒是武將方面,因為是李世民的發跡部門,心腹不少,就是這些人武藝、領兵打仗不是問題,處理政事方面卻缺少一些心機,李世民很不放心,最多也就是等到三大文臣將事情前期給處理妥當,然後在派遣武將前往鎮壓,這次的製鹽大事李世民也是想要如此操作。

  首先,鹽商再現在的大唐還是一個暴利行業,世家之中雖沒有就單指望販鹽為生的大族,但李世民上位之後,那些新貴族卻是不少憑藉著鹽糖等生意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其中的代表就是韋氏,他就是一個以販鹽為主才興起的家族,此刻的李世民,後宮之中還有兩位韋氏姐妹宮妃,也不知道要是當官鹽大批量湧入市場,對原先鹽商鹽價造成衝擊的話,這對姐妹花會不會在李世民面前吹枕頭風。

  想到這裡,長孫安業就很是隱晦地看了好幾眼滿面春色的李世民,心裡再一次覺得自己這次真的是自己挖坑給自己跳了,這要是陛下以後因為憐愛兩位美女將怨怪在自己身上的話,豈不是自己又要遭受不白之冤了?

  哎,看著史書的記載,李世民前期還是很聖明的,再不濟,後宮之中的皇后那可是我妹,雖不是親的,但至少都是同一個姓氏,一個皇后、幾個皇子皇女外甥外甥女,再加上便宜弟弟,嗯,自己這後手也不少,算了,這次這個製鹽就算是自己對李世民的考驗了,要是之後真的發生遷怒,那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接到命令的杜如晦不明所理,只是知道今日陛下特意要給他們介紹一個同僚,可並不知道這人對於這殿內的幾個人的複雜關係,所以,殿內,他算是最單純的,率先接過奏本細細研讀,越讀面色越來越激動,沒辦法,這可是鹽啊,大唐實在是缺鹽。

  身為兵部尚書,杜如晦每年都發愁如何多給軍隊多搞一些鹽來,糧食還能用各種粗糧、野菜代替,可這鹽卻沒有替代品,就算是醋布,那也只能在平時使用,一旦軍隊有大動作,沒有食鹽的補給,戰士們的戰鬥力就不能得到保證。

  要是這海鹽真的能大批量製造出來,軍隊的戰鬥力絕對可以翻一倍!那些突厥人,看他還敢在大唐邊境亂蹦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