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碭山幼虎初長成(中)
朱溫自小身形高大健壯,體格魁梧,在同齡人中猶如鶴立雞群。他天性勇猛且頗具蠻力,幼年時便在孩童間盡顯好勇鬥狠之態,常因爭搶玩具或比試高低與夥伴們發生爭執,憑藉自身的力氣優勢和一股倔強不屈的勁頭,非要爭個高下,令對方屈服才肯罷休。家中長輩見他如此頑皮不羈,多次苦口婆心地勸導,時而和顏悅色地講道理,試圖讓他明白謙遜溫和的重要;時而又聲色俱厲地呵斥,期望能以威嚴震懾他的野性;甚至在他頑劣過頭時,不得不動用輕微的體罰手段。然而,這些舉措對於朱溫而言,皆如過眼雲煙,絲毫未能改變他的行事風格,依舊痴迷於舞槍弄棒。他常常就地取材,折取樹枝當作長劍,截取竹棍視為棍棒,在村中空地或山林間獨自演繹著他心中的英雄俠義故事,沉浸在自己構建的那個充滿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里,樂此不疲,對家中事務以及田間勞作則是不聞不問,全然不顧家人為此在鄰裡間遭受的諸多非議。
在朱溫十五歲那年,命運的轉折悄然降臨。鄰村來了一位聲名遠揚的武師,名叫趙宏義。趙宏義生得濃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一襲黑色勁裝更顯其英姿颯爽。他為人豪爽仗義,武藝高強且精通十八般兵器,更有著一顆惜才愛才之心,一心想將自己的武藝和俠義之道傳授給有志青年。當時,趙宏義在鄰村的廣場上展示武藝,消息不脛而走,朱溫聽聞後,立刻飛奔而去。只見趙宏義在廣場中央,身形矯健如蛟龍,拳出如迅雷,虎虎生風,每一招每一式都引得周圍觀眾陣陣驚呼。朱溫站在人群中,瞬間被這精彩絕倫的武藝表演深深吸引,眼中滿是傾慕與渴望。待趙宏義表演結束,朱溫不顧眾人詫異的目光,毅然決然地走到趙宏義面前,撲通一聲跪地,懇請趙宏義收他為徒。趙宏義上下打量著朱溫,見他雖年少稚嫩,但眉宇間透著一股倔強執拗的英氣,心中不禁有了幾分喜愛,於是決定考考他。趙宏義命朱溫在烈日下扎馬步,且需堅持一炷香的時間。朱溫毫不猶豫地領命,擺好姿勢,咬牙堅持。炎炎烈日高懸天空,朱溫很快便汗流浹背,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雙腿也因長時間的用力而不住地顫抖,仿佛下一刻就要支撐不住。但他始終緊咬牙關,目光堅定,未曾有一絲放棄的念頭。趙宏義見他如此堅毅,毅力遠超常人,心中大為讚賞,當下便決定收他為徒。自那以後,朱溫每日天不亮便起床,匆匆趕往鄰村,跟隨趙宏義潛心習武。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從未有過間斷,這份勤勉與執著,讓趙宏義對他愈發器重。
「朱溫,你又要去鄰村練武?家中的活計都堆成山了,你怎能如此不管不顧?」母親李氏看著正欲出門的朱溫,滿臉憂愁與無奈地問道。李氏生性善良溫和,一生默默操勞家務,雖時常為朱溫的頑皮任性而嘆息,但心底里對兒子還是充滿了關愛與期望,只盼著他能早日懂事,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朱溫卻昂首挺胸,一臉傲然地回應道:「娘,兒如今習武,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些許家中瑣事,待兒學成之後再處理也不遲。」言罷,他不顧母親那憂慮的眼神,大步流星地離去,只留下母親在原地無奈地搖頭嘆息。
「你這孩子,整日只知舞刀弄劍,何時才能明白事理,懂得關心家人,體恤家中的難處啊?」
朱溫在趙宏義處習武期間,結識了不少一同學習的夥伴。其中有一位名叫王猛的夥伴,身材魁梧壯實,性格憨厚耿直,為人極為仗義豪爽。他對朱溫的勇猛和遠大志向欽佩不已,兩人時常在一起切磋武藝。
「朱溫,你這拳法近日來愈練愈精,勁道十足,仿佛有神助一般。」王猛看著朱溫練習拳法,由衷地讚嘆道。
朱溫聞言,仰頭大笑:「哈哈,這不過是小有所成罷了。我的志向可不止於此,定要精心鑽研武技,成為名震四方的一代豪俠。」他的言語間充滿了豪邁之氣,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自信。
然而,朱溫對家中事務的冷漠態度依舊沒有改變。當家人在田間辛勤勞作,揮汗如雨時,他卻不見蹤影。不是在與夥伴們進行激烈的武藝較量,就是獨自一人跑到山林中探險,探尋那些未知的神秘之地。家中的水缸乾涸見底,他從未想過要去挑水;田裡的莊稼雜草叢生,急需除草,他也從未主動拿起鋤頭。這使得家人在鄰裡間飽受閒言碎語的困擾,鄰居們常常在背後竊竊私語,對朱溫的疏懶和不羈指指點點。朱溫的父母為此整日憂心忡忡,長吁短嘆。既為家庭的貧困艱難而發愁,又為朱溫的不懂事、不成器而倍感憂慮,心中滿是無奈與痛苦。
隨著年齡的增長,朱溫的見識逐漸增多,對外面的世界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藩鎮割據,各方勢力相互爭鬥,天下陷入一片混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的慘狀不斷傳入他的耳中;黃巢起義的消息也如風暴般席捲而來,起義軍高舉義旗,所到之處烽火連天,他們開倉賑民,吸引了無數百姓紛紛響應,從者如雲。朱溫聽聞這些消息後,心中不禁對那動盪不安卻又充滿機遇的亂世產生了強烈的嚮往與憧憬。一日,村里來了一位遠方行商,名叫孫啟。孫啟生得一副精明能幹的模樣,眼睛靈動有神,善於察言觀色,常年遊走於各地,見多識廣,對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兵戈戰事了如指掌。他在村中講述起這些經歷時,繪聲繪色,精彩萬分,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聽得如痴如醉。朱溫也擠在人群之中,聽得格外入神。當聽到黃巢起義軍在北方縱橫馳騁,威名遠揚,且以拯救百姓為己任,開倉放糧,救濟貧苦大眾時,朱溫的眼中閃爍出異樣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我如今練就了這身武藝,若是一直被困在這小小的村莊裡,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豈不是枉活於世?應當在這亂世之中,尋找機會建功立業,方可不辜負此生。」
「你可曾聽聞?黃巢的起義軍所到之處,皆開倉放粟,救濟貧困,百姓們無不紛紛歸附。」朱溫與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耆老閒談時,提及此事。這位耆老張老,年逾花甲,白髮蒼蒼,面容慈祥而沉穩。他一生歷經風雨,見證了世間的滄桑變遷,常於村中為晚輩們講述往昔的故事,備受眾人敬重。
張老微微捻著鬍鬚,緩緩搖頭嘆道:「亂世之中,這些不過是短暫的煙火罷了。如今天下紛爭不斷,動盪不安,何時才能恢復太平?我們這些小民,只求能在這亂世中苟且偷生,保全性命,哪裡還敢奢望其他事情?」
朱溫聽了張老的話,心中卻不以為然,他情緒激昂地說道:「老丈此言差矣。在我看來,這正是上天賜予的大好良機。大丈夫生於亂世,就應當挺身而出,手提三尺長劍,建立不朽功勳,怎能安於現狀,無所作為?」言畢,他緊緊握拳,透露出一股堅定決絕的氣勢。
在朱溫十八歲那年,村莊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一夥強盜聽聞村裡有幾戶人家略有積蓄,便在頭目劉黑虎的帶領下,明火執仗地前來劫掠。這劉黑虎為人兇狠殘暴,心狠手辣,臉上一道猙獰的傷疤更是讓人望而生畏。朱溫得知消息後,毫無懼色,迅速拿起自製的武器,召集平日裡一同玩耍且習過武的夥伴們。
「兄弟們,我們生於斯,長於斯,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豈能容忍盜賊在此肆意橫行,魚肉鄉鄰?今日,就讓我們並肩作戰,用我們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園!」朱溫振臂高呼,聲音洪亮如鍾,響徹整個村莊。
夥伴們被朱溫的義憤和勇氣所感染,紛紛奮勇相隨。戰鬥中,朱溫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勇猛無畏。他揮舞著長刀,猶如蛟龍出海,寒光閃閃之處,強盜們紛紛倒下,望風披靡。他的威猛之態和果敢決絕的氣勢,竟讓這些平日裡作惡多端的盜匪們心生膽寒,怯意頓生。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強盜們最終不敵,狼狽逃竄。
「朱溫,這次若不是你的智勇雙全,我們村莊恐怕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你真是我們村的大英雄,豪傑之士啊!」村民們對朱溫感恩戴德,紛紛圍上前去,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朱溫的志向遠不止於此。經此一役,他的壯志愈發堅定,雄心更加旺盛。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僅憑個人的武勇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謀略。於是,他開始更加勤勉地練武,日夜不輟,同時四處尋訪賢能之士,虛心探問戰爭策略與治國安邦的學問。
次年,朱溫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一位落魄書生,名叫陳淵。陳淵雖身形瘦弱,手無縛雞之力,但卻生得眉清目秀,氣質儒雅,一襲青衫雖破舊卻難掩其滿身的書卷之氣。他飽讀詩書,對古今興衰成敗之事瞭若指掌,精通兵機戰策的奧秘,且心懷天下,一直苦苦尋覓能夠輔佐的明主,以施展自己的宏偉抱負。
「朱溫兄,你武藝高強,勇冠一方,若能再通曉謀略,知曉兵機,那麼成就大業,青史留名,便指日可待。」陳淵初次見到朱溫,便被他的英雄氣概所吸引,於是直言不諱地說道,並表示願意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
朱溫聽了陳淵的話,猶如撥雲見日,心中豁然開朗,大喜過望。他連忙躬身行禮,態度極為恭謹地求教:「先生所言,猶如醍醐灌頂,令我茅塞頓開。還望先生不吝賜教,我定會洗耳恭聽,銘記於心。」
自此以後,朱溫常常與陳淵促膝長談,徹夜不眠。他們一起深入研習排兵布陣的方法、治國安邦的道理,朱溫在陳淵的悉心教導下,領悟能力逐漸提升,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日益深刻。
一日,朱溫與陳淵漫步於村郊,看到田間禾苗稀疏,百姓們面容愁苦,生活困苦不堪。朱溫不禁長嘆一聲,說道:「先生,看到這般情景,才深知亂世百姓之苦,民不聊生啊。我一心想要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卻不知該從何做起?」
陳淵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當務之急,是要廣聚人心。你可憑藉自身的武勇,保護一方百姓的安寧,向他們施以恩惠,讓眾人都能真心歸附於你。再者,要積極招攬賢才,組建一支精銳之師,等待合適的時機到來。」
朱溫聽後,點頭稱是:「先生所言極是。我自當從身邊小事做起,先全力護佑本村以及周邊地區的安全,樹立起自己的威望。」
於是,朱溫在村內組織起了一支小型的護衛隊,成員便是他和他的夥伴們。他們日夜在村莊周圍巡邏,嚴密防範盜匪的再次來襲。同時,朱溫將自己在武師趙宏義處所學的武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村裡的年輕後生們,以提高眾人的自衛能力。
「大家務必勤加練習,在這亂世之中,唯有自身強大起來,才能真正守護好我們的家園。」朱溫對後生們語重心長地訓誡道。
村裡有一富戶,姓錢名富,為人吝嗇貪婪,心胸狹隘。他見朱溫在村裡的威望日益提高,勢力逐漸壯大,心中深感忌憚,生怕朱溫會威脅到自己在村裡的地位和利益。一日,錢富派人前往朱溫家中,帶著金銀財寶,妄圖收買朱溫,讓他解散護衛隊。
朱溫看到來人,頓時怒目而視,呵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境安民,怎會被你這點金銀財寶所動搖?你速速回去,告知你家主人,休要再行此等卑鄙無恥之事。」
來人見朱溫態度堅決,只得灰溜溜地回去復命。錢富不甘心失敗,又暗中勾結官府,誣陷朱溫聚眾謀反。官府聽信了錢富的讒言,派兵前來捉拿朱溫。
朱溫得知消息後,毫不畏懼,率領護衛隊嚴陣以待。「我們行得正,坐得端,何懼官府的誣陷。今日若是退縮,日後還有何顏面面對鄉親們。」
官兵們來到村莊,看到朱溫等人毫無懼色,且村民們紛紛前來聲援,心中也不禁有些忌憚。為首的軍官姓李名剛,生得一臉嚴肅,行事剛正不阿,但也不乏謀略。他大聲喝道:「朱溫,你聚眾習武,違抗官府禁令,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朱溫毫無畏懼之色,挺身而出,大聲說道:「我等只是為了自保,護佑村民,何罪之有?大人若是想要捉拿我,那就先問問我手中的長刀答不答應。」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劍拔弩張。就在此時,朱溫的恩師趙宏義及時趕來,他向李剛詳細說明了事情的原委,並出示了村民們聯名作保的文書,證明朱溫等人並無謀反之意。官府這才暫且退去。
經此風波,朱溫在村民心中的威望愈發高漲,而他也深刻地意識到,在這亂世之中,僅憑武勇難以長久立足,必須要有更多的智慧和謀略。
他與陳淵商議之後,決定外出遊歷,以增長見識,結交更多的豪傑之士。朱溫告別了家人與鄉親,毅然踏上了征程。
行至一鎮,恰逢鎮上舉辦比武大會。朱溫見獵心喜,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賽場上,他憑藉著高強的武藝,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威名遠揚。
「此子武藝高強,且氣度不凡,日後必成大器。」台下觀眾紛紛對他讚嘆不已。
比武結束後,朱溫結識了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皆懷有報國平亂的志向。眾人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時局,交流武藝與謀略。
「如今藩鎮割據,朝廷勢力衰微,黃巢起義席捲大地,我們應當如何抉擇?」一位友人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朱溫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說道:「我們應當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若能尋得明主,便全力輔佐;若找不到可輔佐之人,那便自立門戶,成就霸業,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在遊歷途中,朱溫還遇到了一位神秘老者。老者鶴髮童顏,目光深邃而睿智。他見到朱溫後,微微一笑,說道:「少年人,我觀你身上煞氣與霸氣並存,然而煞氣過重,若不加以克制,恐怕日後會釀成大禍。」
朱溫心中一驚,連忙行禮問道:「老先生,可有化解之法?」
老者微微搖頭,嘆息道:「唯有心存善念,時刻以蒼生為念,或許方可化解。否則,即便能成就一時霸業,也難以長久維持。」
朱溫聽後,沉思良久,將老者的話深深銘記於心中。
在朱溫十五歲那年,命運的轉折悄然降臨。鄰村來了一位聲名遠揚的武師,名叫趙宏義。趙宏義生得濃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一襲黑色勁裝更顯其英姿颯爽。他為人豪爽仗義,武藝高強且精通十八般兵器,更有著一顆惜才愛才之心,一心想將自己的武藝和俠義之道傳授給有志青年。當時,趙宏義在鄰村的廣場上展示武藝,消息不脛而走,朱溫聽聞後,立刻飛奔而去。只見趙宏義在廣場中央,身形矯健如蛟龍,拳出如迅雷,虎虎生風,每一招每一式都引得周圍觀眾陣陣驚呼。朱溫站在人群中,瞬間被這精彩絕倫的武藝表演深深吸引,眼中滿是傾慕與渴望。待趙宏義表演結束,朱溫不顧眾人詫異的目光,毅然決然地走到趙宏義面前,撲通一聲跪地,懇請趙宏義收他為徒。趙宏義上下打量著朱溫,見他雖年少稚嫩,但眉宇間透著一股倔強執拗的英氣,心中不禁有了幾分喜愛,於是決定考考他。趙宏義命朱溫在烈日下扎馬步,且需堅持一炷香的時間。朱溫毫不猶豫地領命,擺好姿勢,咬牙堅持。炎炎烈日高懸天空,朱溫很快便汗流浹背,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雙腿也因長時間的用力而不住地顫抖,仿佛下一刻就要支撐不住。但他始終緊咬牙關,目光堅定,未曾有一絲放棄的念頭。趙宏義見他如此堅毅,毅力遠超常人,心中大為讚賞,當下便決定收他為徒。自那以後,朱溫每日天不亮便起床,匆匆趕往鄰村,跟隨趙宏義潛心習武。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從未有過間斷,這份勤勉與執著,讓趙宏義對他愈發器重。
「朱溫,你又要去鄰村練武?家中的活計都堆成山了,你怎能如此不管不顧?」母親李氏看著正欲出門的朱溫,滿臉憂愁與無奈地問道。李氏生性善良溫和,一生默默操勞家務,雖時常為朱溫的頑皮任性而嘆息,但心底里對兒子還是充滿了關愛與期望,只盼著他能早日懂事,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朱溫卻昂首挺胸,一臉傲然地回應道:「娘,兒如今習武,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些許家中瑣事,待兒學成之後再處理也不遲。」言罷,他不顧母親那憂慮的眼神,大步流星地離去,只留下母親在原地無奈地搖頭嘆息。
「你這孩子,整日只知舞刀弄劍,何時才能明白事理,懂得關心家人,體恤家中的難處啊?」
朱溫在趙宏義處習武期間,結識了不少一同學習的夥伴。其中有一位名叫王猛的夥伴,身材魁梧壯實,性格憨厚耿直,為人極為仗義豪爽。他對朱溫的勇猛和遠大志向欽佩不已,兩人時常在一起切磋武藝。
「朱溫,你這拳法近日來愈練愈精,勁道十足,仿佛有神助一般。」王猛看著朱溫練習拳法,由衷地讚嘆道。
朱溫聞言,仰頭大笑:「哈哈,這不過是小有所成罷了。我的志向可不止於此,定要精心鑽研武技,成為名震四方的一代豪俠。」他的言語間充滿了豪邁之氣,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自信。
然而,朱溫對家中事務的冷漠態度依舊沒有改變。當家人在田間辛勤勞作,揮汗如雨時,他卻不見蹤影。不是在與夥伴們進行激烈的武藝較量,就是獨自一人跑到山林中探險,探尋那些未知的神秘之地。家中的水缸乾涸見底,他從未想過要去挑水;田裡的莊稼雜草叢生,急需除草,他也從未主動拿起鋤頭。這使得家人在鄰裡間飽受閒言碎語的困擾,鄰居們常常在背後竊竊私語,對朱溫的疏懶和不羈指指點點。朱溫的父母為此整日憂心忡忡,長吁短嘆。既為家庭的貧困艱難而發愁,又為朱溫的不懂事、不成器而倍感憂慮,心中滿是無奈與痛苦。
隨著年齡的增長,朱溫的見識逐漸增多,對外面的世界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藩鎮割據,各方勢力相互爭鬥,天下陷入一片混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的慘狀不斷傳入他的耳中;黃巢起義的消息也如風暴般席捲而來,起義軍高舉義旗,所到之處烽火連天,他們開倉賑民,吸引了無數百姓紛紛響應,從者如雲。朱溫聽聞這些消息後,心中不禁對那動盪不安卻又充滿機遇的亂世產生了強烈的嚮往與憧憬。一日,村里來了一位遠方行商,名叫孫啟。孫啟生得一副精明能幹的模樣,眼睛靈動有神,善於察言觀色,常年遊走於各地,見多識廣,對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兵戈戰事了如指掌。他在村中講述起這些經歷時,繪聲繪色,精彩萬分,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聽得如痴如醉。朱溫也擠在人群之中,聽得格外入神。當聽到黃巢起義軍在北方縱橫馳騁,威名遠揚,且以拯救百姓為己任,開倉放糧,救濟貧苦大眾時,朱溫的眼中閃爍出異樣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我如今練就了這身武藝,若是一直被困在這小小的村莊裡,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豈不是枉活於世?應當在這亂世之中,尋找機會建功立業,方可不辜負此生。」
「你可曾聽聞?黃巢的起義軍所到之處,皆開倉放粟,救濟貧困,百姓們無不紛紛歸附。」朱溫與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耆老閒談時,提及此事。這位耆老張老,年逾花甲,白髮蒼蒼,面容慈祥而沉穩。他一生歷經風雨,見證了世間的滄桑變遷,常於村中為晚輩們講述往昔的故事,備受眾人敬重。
張老微微捻著鬍鬚,緩緩搖頭嘆道:「亂世之中,這些不過是短暫的煙火罷了。如今天下紛爭不斷,動盪不安,何時才能恢復太平?我們這些小民,只求能在這亂世中苟且偷生,保全性命,哪裡還敢奢望其他事情?」
朱溫聽了張老的話,心中卻不以為然,他情緒激昂地說道:「老丈此言差矣。在我看來,這正是上天賜予的大好良機。大丈夫生於亂世,就應當挺身而出,手提三尺長劍,建立不朽功勳,怎能安於現狀,無所作為?」言畢,他緊緊握拳,透露出一股堅定決絕的氣勢。
在朱溫十八歲那年,村莊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一夥強盜聽聞村裡有幾戶人家略有積蓄,便在頭目劉黑虎的帶領下,明火執仗地前來劫掠。這劉黑虎為人兇狠殘暴,心狠手辣,臉上一道猙獰的傷疤更是讓人望而生畏。朱溫得知消息後,毫無懼色,迅速拿起自製的武器,召集平日裡一同玩耍且習過武的夥伴們。
「兄弟們,我們生於斯,長於斯,這片土地養育了我們,豈能容忍盜賊在此肆意橫行,魚肉鄉鄰?今日,就讓我們並肩作戰,用我們的力量守護我們的家園!」朱溫振臂高呼,聲音洪亮如鍾,響徹整個村莊。
夥伴們被朱溫的義憤和勇氣所感染,紛紛奮勇相隨。戰鬥中,朱溫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勇猛無畏。他揮舞著長刀,猶如蛟龍出海,寒光閃閃之處,強盜們紛紛倒下,望風披靡。他的威猛之態和果敢決絕的氣勢,竟讓這些平日裡作惡多端的盜匪們心生膽寒,怯意頓生。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強盜們最終不敵,狼狽逃竄。
「朱溫,這次若不是你的智勇雙全,我們村莊恐怕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你真是我們村的大英雄,豪傑之士啊!」村民們對朱溫感恩戴德,紛紛圍上前去,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朱溫的志向遠不止於此。經此一役,他的壯志愈發堅定,雄心更加旺盛。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僅憑個人的武勇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謀略。於是,他開始更加勤勉地練武,日夜不輟,同時四處尋訪賢能之士,虛心探問戰爭策略與治國安邦的學問。
次年,朱溫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一位落魄書生,名叫陳淵。陳淵雖身形瘦弱,手無縛雞之力,但卻生得眉清目秀,氣質儒雅,一襲青衫雖破舊卻難掩其滿身的書卷之氣。他飽讀詩書,對古今興衰成敗之事瞭若指掌,精通兵機戰策的奧秘,且心懷天下,一直苦苦尋覓能夠輔佐的明主,以施展自己的宏偉抱負。
「朱溫兄,你武藝高強,勇冠一方,若能再通曉謀略,知曉兵機,那麼成就大業,青史留名,便指日可待。」陳淵初次見到朱溫,便被他的英雄氣概所吸引,於是直言不諱地說道,並表示願意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
朱溫聽了陳淵的話,猶如撥雲見日,心中豁然開朗,大喜過望。他連忙躬身行禮,態度極為恭謹地求教:「先生所言,猶如醍醐灌頂,令我茅塞頓開。還望先生不吝賜教,我定會洗耳恭聽,銘記於心。」
自此以後,朱溫常常與陳淵促膝長談,徹夜不眠。他們一起深入研習排兵布陣的方法、治國安邦的道理,朱溫在陳淵的悉心教導下,領悟能力逐漸提升,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日益深刻。
一日,朱溫與陳淵漫步於村郊,看到田間禾苗稀疏,百姓們面容愁苦,生活困苦不堪。朱溫不禁長嘆一聲,說道:「先生,看到這般情景,才深知亂世百姓之苦,民不聊生啊。我一心想要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卻不知該從何做起?」
陳淵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當務之急,是要廣聚人心。你可憑藉自身的武勇,保護一方百姓的安寧,向他們施以恩惠,讓眾人都能真心歸附於你。再者,要積極招攬賢才,組建一支精銳之師,等待合適的時機到來。」
朱溫聽後,點頭稱是:「先生所言極是。我自當從身邊小事做起,先全力護佑本村以及周邊地區的安全,樹立起自己的威望。」
於是,朱溫在村內組織起了一支小型的護衛隊,成員便是他和他的夥伴們。他們日夜在村莊周圍巡邏,嚴密防範盜匪的再次來襲。同時,朱溫將自己在武師趙宏義處所學的武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村裡的年輕後生們,以提高眾人的自衛能力。
「大家務必勤加練習,在這亂世之中,唯有自身強大起來,才能真正守護好我們的家園。」朱溫對後生們語重心長地訓誡道。
村裡有一富戶,姓錢名富,為人吝嗇貪婪,心胸狹隘。他見朱溫在村裡的威望日益提高,勢力逐漸壯大,心中深感忌憚,生怕朱溫會威脅到自己在村裡的地位和利益。一日,錢富派人前往朱溫家中,帶著金銀財寶,妄圖收買朱溫,讓他解散護衛隊。
朱溫看到來人,頓時怒目而視,呵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境安民,怎會被你這點金銀財寶所動搖?你速速回去,告知你家主人,休要再行此等卑鄙無恥之事。」
來人見朱溫態度堅決,只得灰溜溜地回去復命。錢富不甘心失敗,又暗中勾結官府,誣陷朱溫聚眾謀反。官府聽信了錢富的讒言,派兵前來捉拿朱溫。
朱溫得知消息後,毫不畏懼,率領護衛隊嚴陣以待。「我們行得正,坐得端,何懼官府的誣陷。今日若是退縮,日後還有何顏面面對鄉親們。」
官兵們來到村莊,看到朱溫等人毫無懼色,且村民們紛紛前來聲援,心中也不禁有些忌憚。為首的軍官姓李名剛,生得一臉嚴肅,行事剛正不阿,但也不乏謀略。他大聲喝道:「朱溫,你聚眾習武,違抗官府禁令,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朱溫毫無畏懼之色,挺身而出,大聲說道:「我等只是為了自保,護佑村民,何罪之有?大人若是想要捉拿我,那就先問問我手中的長刀答不答應。」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劍拔弩張。就在此時,朱溫的恩師趙宏義及時趕來,他向李剛詳細說明了事情的原委,並出示了村民們聯名作保的文書,證明朱溫等人並無謀反之意。官府這才暫且退去。
經此風波,朱溫在村民心中的威望愈發高漲,而他也深刻地意識到,在這亂世之中,僅憑武勇難以長久立足,必須要有更多的智慧和謀略。
他與陳淵商議之後,決定外出遊歷,以增長見識,結交更多的豪傑之士。朱溫告別了家人與鄉親,毅然踏上了征程。
行至一鎮,恰逢鎮上舉辦比武大會。朱溫見獵心喜,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賽場上,他憑藉著高強的武藝,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威名遠揚。
「此子武藝高強,且氣度不凡,日後必成大器。」台下觀眾紛紛對他讚嘆不已。
比武結束後,朱溫結識了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皆懷有報國平亂的志向。眾人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時局,交流武藝與謀略。
「如今藩鎮割據,朝廷勢力衰微,黃巢起義席捲大地,我們應當如何抉擇?」一位友人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朱溫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說道:「我們應當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若能尋得明主,便全力輔佐;若找不到可輔佐之人,那便自立門戶,成就霸業,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在遊歷途中,朱溫還遇到了一位神秘老者。老者鶴髮童顏,目光深邃而睿智。他見到朱溫後,微微一笑,說道:「少年人,我觀你身上煞氣與霸氣並存,然而煞氣過重,若不加以克制,恐怕日後會釀成大禍。」
朱溫心中一驚,連忙行禮問道:「老先生,可有化解之法?」
老者微微搖頭,嘆息道:「唯有心存善念,時刻以蒼生為念,或許方可化解。否則,即便能成就一時霸業,也難以長久維持。」
朱溫聽後,沉思良久,將老者的話深深銘記於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