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喪鐘鳴——南下,殺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水軍?」眾人皆是一怔。

  「安國,你且說來。」趙瑗說道。

  一旁立刻有人把地圖擺出。

  眾人圍在地圖前,看著張孝祥指著地圖給出的建議規劃。

  「郡王,我們可以組織大船從此地出發,過建康府、鎮江府,從長江口出海,然後過蘇州洋,直插錢塘灣,入錢塘江,直抵臨安水門下。」張孝祥說道。

  「不可!」李顯忠當場否決。

  「為何?」張孝祥問道。

  「且不說沿途鎮江府、江陰軍、紹興府等地駐軍會不會對我們水軍行軍造成干擾,就算沿途順利直抵臨安嘉會門外,」李顯忠道,「但光就沿途水路便要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之多!」

  李顯忠繼續道:「而這個時間足夠各路勤王兵馬中最快的進駐臨安了,到時候我們面對的就不是單純的十二萬守軍了,我軍攻城難度倍增。」

  「那君錫的意見是?」趙瑗問道。

  李顯忠用手指著地圖上的建康府,道:「我們起兵,必須從速拿下臨安府,因此時間最為關鍵,因此我建議還是走陸路,王權先前為攻打我軍,盡出建康兵,因此我們先過江拿下建康府,然後——」

  「直取臨安!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突然,李顯忠的手在地圖上劃了一條直線,直接指向了臨安。

  「按照我軍正常行軍速度,」時俊沉吟道,「從建康府出發到臨安,應當需要十三天左右,這個時間確實可以接受。」

  「然後呢,強攻臨安嗎?」張孝祥問道,「這根本不現實……」

  「不,很現實,」史浩突然笑道,「我們根本毋須強攻臨安。」

  「為何?」包括趙瑗在內的眾人皆是一怔。

  「因為我們乃正義之師,郡王若是打著『清君側,誅秦檜』的旗號,不僅沿途不會有人阻攔,甚至可能還會夾道歡迎,」史浩道,「而且,我們可以勸說臨安守軍放開城門,因為皇城司和殿前司諸班直名義上聽從官家行事,雖說秦賊把持朝政,但守軍之中並非人人齊心。」

  史浩繼續道:「而城門一旦打開,我們殺入城中,他們會不會抵抗,還不一定。」

  趙瑗幾人面露恍然之色。

  「萬一……」張孝祥還是有些擔憂。

  「沒有萬一!」趙瑗擺了擺手,「此時若是不起兵,那等我們的就是秦賊源源不斷地進攻,再加上淮北金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和秦賊串通再次南下,到時候我們就會被夾在淮南江北之間,那才是徹底的死局!」

  聽得此言,張孝祥才作罷,不再言語。

  「此外,我有一事要給郡王言明。」史浩道。

  「講。」趙瑗道。

  「我希望郡王您能在起兵之前,直接稱王。」史浩也沒有避諱,當即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皆皺眉,但沒有人表態,都是看著趙瑗。

  趙瑗倒是沒什麼表情,他直接看著史浩問道:「先生能言明緣由嗎?」

  「其一,您是當今官家養子,若是無趙璩存在的話,未來的皇位非您莫屬,」史浩說道,「其二,天下郡王雖不多,但還是有一些的,且還有不少郡王是功臣被官家敕封,所以您若只是以郡王的名義起兵,必然會導致很多人不服。」

  「那先生的建議呢?」趙瑗倒是沒有感覺到絲毫不妥。

  作為一個現代來的人,他沒有這個時代的人關於階級的固化思維,因此在他看來稱不稱王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扭扭捏捏的,只要對局勢有利,就算稱個王又何妨?

  「您以前曾經被官家封為建國公,因此我建議您稱建王,這樣也有說法和合理性,」史浩道,旋即看向張孝祥,「正好張安國是從臨安來的,聽聞其還是官家欽點的狀元?」

  「是,官家曾以我為心腹,而我沒能為官家排憂解難,反倒被秦賊拿捏了,可恨!可恨!」張孝祥一提起這個,就開始捶胸頓足。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張安國是官家心腹,這就夠了。」史浩笑道。

  趙瑗等人皆是不解。

  「郡王,雖然此舉乃是大不敬,但如今之時我們毋須顧慮,」史浩道,「我們可以矯詔,假傳官家乃是因為被秦賊所挾,因此大權旁落,整日思慮重振皇權之法,因而借張安國來和州之機,給郡王行東漢獻帝衣帶詔故事,加郡王為建王,要求郡王起兵清君側。」


  除趙瑗外,其餘幾人皆是一驚。

  唯獨趙瑗哈哈大笑:「先生好辦法,此舉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一舉兩得啊!」

  而其餘幾人在冷靜下來之後,也是思慮起了這個方法的合理性。

  尤袤首先肯定了這個辦法:「張安國乃是官家心腹,若是他帶官家詔書,天下鮮有人懷疑,而且即便懷疑,但天下士人受秦檜欺壓久矣,必然也會站出來響應郡王。」

  「而且郡王稱王,」苦雪笑道,「那就是天家之中除官家外地位最高之人,正統也有了,秦賊不僅會在道義上被俺們壓一頭,正統上也會被俺們壓一頭,到時候俺們宣布他是反賊,天下人也會承認!」

  「不錯,正是這個道理,如此一來,我們再去勸降臨安守軍和沿途各地駐軍就會順利很多,」史浩笑道,旋即對苦雪誇讚道,「想不到今日苦教頭還挺靈光!」

  「嘿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苦雪憨憨笑著,「還是先生博學,這麼久言傳身教下來,俺肚子裡也有了些許墨水!」

  眾人皆是大笑。

  「安國,你意見如何?」趙瑗看向張孝祥。

  畢竟這個彌天大謊需要這位來圓,這件事若是日後被戳破,趙瑗可以說是被欺騙,但這位撒謊者可是要被天下人戳斷脊梁骨的。

  但張孝祥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在下之前便對郡王您說過,願意為您鞍前馬後,此等小事不足掛齒!」

  「好,那這個王,我稱了!」趙瑗道,「先生,你與延之還有安國去準備相關事宜。」

  於是就在第二天的和州城中心,趙瑗召集全城百姓,由張孝祥念出了他們偽造出來的「衣帶詔」:

  「敕。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近日秦賊弄權,欺壓君父;結連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不由朕主。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卿乃國之郡王,朕之養子,當念建炎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受朕之封,進位建王,起兵殄滅奸黨,復安大宋社稷,祖宗幸甚!破指灑血,書詔付卿,再四慎之,勿負朕意!紹興二十五年六月詔。」

  「本王,普安郡王趙瑗,即日起,奉旨稱建王,率領冰河軍,揮師南下,清君側,諸秦檜!」趙瑗大聲說道。

  「建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和州百姓聞言,皆是熱淚盈眶,集體跪下,山呼千歲。

  「孤,建王,趙瑗,今日在此立誓,」待到百姓歡呼聲平息下來,趙瑗大聲莊嚴宣誓道,「不破秦賊,未安社稷,誓不罷休,誓不回還!」

  「清君側!殺秦賊!」

  「清君側!殺秦賊!」

  和州城內,百姓的呼喊聲如同颶風海嘯,久久不能平息。

章節目錄